其主要剧情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永清的妻子申志兰知道丈夫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她在党的教育下,从悲痛中坚强起来。她担心年老的婆婆经受不住打击,将噩耗瞒起来,并以牺牲丈夫的名义编造假信,向婆婆进行国际主义教育,提高了婆婆的思想觉悟,因此当婆婆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时,坚强地经受了打击,化悲痛为力量,参加了赴朝慰问团,为
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贡献。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永清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积极地报名参加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临行前嘱咐新婚的妻子申志兰:“要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入党,好好照顾妈妈。”
志兰不仅是个好军属,也是个生产上的能手,田里的活与群众的工作都抢到前头做。这天听到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就要到县里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她通知姊妹们写慰问信、做慰问袋,送给志愿军战士,让志愿军代表将祖国人民的慰问带到前线。
志兰在党的教育和鼓舞下,从悲痛中坚强起来,但担心年老的婆婆经受不住这个沉痛的打击,于是将这个噩耗暂时隐瞒了起来,并为永清编造了假信。通过这封信向婆婆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婆婆认为永清真的来了信,逢人便介绍前线的情况。这时农业生产合作社动员群众将余粮卖给国家,支援前方,志兰与婆婆商量带头将分得的700斤粮食卖出500斤。志愿军代表团到农业社来了,人们敲锣打鼓向最可爱的人献上自己的礼物。志愿军代表也讲了他们在前线英勇作战的情况,这对妈妈是个极大的鼓舞。
志愿军的代表也来了,向光荣的妈妈读了永清连队里捎来的信,并表示:永清虽然牺牲了,但光荣的妈妈有千百个像永清一样的儿子。这时妈妈已坚强起来,能化悲痛为力量,为自己有这样英雄的儿子而感到骄傲。
这时志兰已从县里开会回来。婆婆知道媳妇就要去
朝鲜慰问志愿军时,特地赶制新衣。张书记也跑来向妈妈祝贺,说:“你有一个好儿子和好媳妇,党增加了两个好儿女,永清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兰入党的申请也被批准了。”志兰将当选为慰问志愿军代表的这份光荣,让给了婆婆,并将永清的
勋章给婆婆戴在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