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岗村
广东广州番禺区南村镇下辖村
员岗村,是广州番禺区南村镇下辖村,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兴南大道沿线,面积约1.2平方公里,也是广州地铁7号线的临近城中村岭南画派创始者高剑父故里。截至2020年,其户籍人口3300多人、户数为1216户。
员岗村始建于唐朝末年。明朝时期,位于员岗村桂桂坊大街二巷的丛桂坊门楼初建成。清末民初,员岗村全乡有五千多人,十多个姓氏,共有三甲二十四坊。20世纪80年代,兴南大道修建起来,员岗村商业中心从新市坊转到了靠近兴南大道的顺意坊。2022年6月,员岗村党建文化陈列馆揭幕。陈列馆内的《员岗胜景图》,清晰反映员岗村的红色轨迹、村中全貌、历史建筑、现代产业、人文历史。
2024年2月16日,员岗村时隔七年再次举办飘色巡游活动。截至2024年,员岗村开村八百多年,员岗飘色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历史沿革
员岗村始建于唐朝末年。明朝时期,位于员岗村桂桂坊大街二巷的丛桂坊门楼初建成,又名“博陵石坊斑岩石”。清乾隆己丑年(1769),门楼重修,坐西向东。全门楼由斑岩石花岗石石砌筑而成,为一间两柱二楼牌坊。
清末民初,员岗村全乡有五千多人,十多个姓氏,共有三甲二十四坊。员岗乡还环绕东、西、南三面的上涌、下涌为天然护村河,并于沿涌修筑围墙,背面在象岗、榆屏岗、狮岗之间修筑村墙,于岗上修建炮楼,与各坊门楼共同构成严密的市镇社区防御体系。20世纪80年代,还有船能从该村上下涌进来,后来,随着河道衰落,兴南大道修建起来,员岗村商业中心发生了转移——从新市坊转到了靠近兴南大道的顺意坊。
2010年11月,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公布丛桂坊门楼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经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已完成员岗村改造范围内房屋基础数据测量。按照广州市及番禺区城市更新政策的规定,对员岗村纳入改造的建筑物现状实测数据和测量范围进行公示。2022年6月29日,员岗村党建文化陈列馆揭幕。员岗村党建文化陈列馆设在员岗村委会内,占地面积约281平方米,分为党建、序言、人文历史、5D演示、飘色展示等模块,陈列馆内的《员岗胜景图》,清晰反映员岗村的红色轨迹、村中全貌、历史建筑、现代产业、人文历史。
2024年2月16日,龙年正月初七,员岗村时隔七年再次举办飘色巡游活动。截至2024年,员岗村开村八百多年,员岗飘色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员岗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兴南大道沿线,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广州地铁7号线的临近城中村。而番禺区南村镇位于广州番禺区北部。
气候条件
员岗村所属区域的番禺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日照时数1635.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73.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6月最多。
人口构成
截至2020年,其户籍人口3300多人、户数1216户、常住人口(流动人口)21168人,村内有大小工厂合计167间、商铺4879间,同时在册登记的湖北籍人员1982人。
经济状况
明清起,员岗村的经济文化实力在番禺区地区位列第三,仅次于沙湾镇、石楼。员岗村几年来的经济收入分红情况为:
参考资料:(填表时间:2019年4月16日)
医疗资源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坐落在员岗村区域内,其地址为广州市番禺区兴南大道521号,在广州地铁7号线员岗站旁边。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44年,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始终坚持社会公益性、行业引领性,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所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
商业资源
员岗村初依后岗等小山高地定居,东部图南组团和西部北约组团分别发展,两大组团最后在沿三台坊大街-新市坊大街-桂桂坊大街一线汇合,并在这里形成南北走向呈条状发展的墟市商业带。截至2018年,现存的新市坊历史街区全长约550米,主要历史建筑以清末民国传统店铺为主,沿着新市坊大街两边分布。昔日员岗十日四墟,店铺林立,品种齐全,是番禺区地区重要的商业市镇,方圆十里的渔船都在此靠岸。
清末民初,这里有两个轮渡码头,墟内每天有固定鱼档、肉档,还有米铺、茶楼、药材铺、杂货铺、豆腐铺、生果铺、木铺、鞋铺、当铺、烟馆、镶牙馆、道馆、棺材铺、花轿铺、毛巾厂、织袜厂、糖厂、榨油厂等店铺。
人文风情
员岗村发展的源头-蓼涌
水运时代,珠三角乡镇墟市依江河而兴。在番禺区南村镇员岗村,村内上涌、下涌与珠江连通,旧时货船云集、商业繁荣,催生了新市坊大街,成为员岗及附近重要的商业中心。上下涌虽名为涌,但是过去水很深,联通珠江沥水道,大船从珠江由此入村。截至2018年,过去上涌、下涌能通航几十吨的船只,成为货船出海水道。现今宽度已缩减至3~5米,无法承载大船出入,只能成为村里的两条风景涌。
飘色巡游
广州市番禺区员岗飘色有500多年历史。飘色,是岭南地区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飘”是指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色”(原意“饰”)指巧妙伪装。所谓“飘色”,即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飘色按照安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水色、车色、船色等,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当中演员们通过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看不见色梗支撑而巧用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景点古迹
丛桂坊
丛桂坊门楼位于员岗村新市坊尽头西北方不远处的桂桂坊大街二巷,又名“博陵坊”,始建于明代,1769年重修。全门楼由鸭屎石、花岗石石混合砌筑而成,为两柱一间二楼牌坊。通高约7米,门楼造型独特,砖雕精美,保存完好,对研究广州明朝聂氏宗祠门楼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
丛桂坊属于崔氏昌大堂的附属建筑,是祠堂的侧门之一。丛桂坊为两柱一间重楼砖石结构,门宽1.6米,高3.1米,底宽2.6米,底长2.23米,全高7米,柱为八角形,柱径0.4米,柱前后衬以石鼓,四个鼓上方刻有方纹图案,柱上承建莲花斗拱、飞檐二重,上层石匾刻阴文“丛桂坊”三字,下层石屏刻阴文“博陵”、“科第”四字。其中,“博陵”是崔氏的郡望。
姊妹炮楼式民居
姊妹炮楼式民居坐落在崔氏祠堂前,其为两座石基砖墙的三层民居,崔氏族人称之为“玉印”,是当年员岗村最高的建筑物之一,村民把这座民居比作一枚‘印章’。民居下的一块花岗石栏杆围起的花园比作‘砚台’。”炮楼民居与紧邻的丛桂坊、崔氏祠堂后座(流庆堂)一起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建筑群,成为历史文化名乡员岗村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
文化古迹
员岗村所在的南村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荫山房,还有海云寺、培兰书院等文物古迹。在此产生了天然和尚黎遂球高剑父高奇峰等影响广东和中原地区的杰出文化人物,孕育了“海云诗与书派”,亦成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
遗产保护
截至2024年,员岗村有区级登记保护文物单位7个,登记在册100年以上的古树有两棵,保留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飘色、划龙舟、龙船头制作等。
相关事件
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截至2018年,过去的员岗村是番禺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员岗村崔氏也是番禺望族。除了沙湾何氏、石楼陈氏,就是员岗崔氏了。村民间至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员岗崔、沙湾何,有仔唔忧无老婆。”
2024年飘色巡游活动
员岗开村八百多年,员岗飘色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其“幼、小、弯、高”的色梗制作技术堪称南粤一枝独秀,多次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方面的荣誉奖项。2024年2月16日是员岗村时隔七年再次举办飘色巡游活动,历时共4小时,吸引众多民众前来观赏。此次活动共展示24版飘色,主题为《独占鳌头》《白猿偷灯》《牧羊龙女》《金龙伴塔》等,版色精致,每版飘色的简介都是99个字,寓意长长久久,健康长寿。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人口构成
经济状况
医疗资源
商业资源
人文风情
员岗村发展的源头-蓼涌
飘色巡游
景点古迹
丛桂坊
姊妹炮楼式民居
文化古迹
遗产保护
相关事件
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24年飘色巡游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