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磨香油又名小磨芝麻香油、香麻油、芝麻香油、香油等,是以芝麻为原料,采用中国传统的特殊加工方法—以水代油法制得的一种食用油。
小磨香油始于
东汉三国时代。传统生产工艺为:筛选、清洗、炒籽、扬烟吹净、磨籽、对磨搅油、撇油。
小磨香油具有浓郁的香,是调剂口味和浇淋凉拌菜的佳品。需要避光,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小磨香油含有亚油酸、棕榈酸、维生素E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血管等功效。
历史渊源
小磨香油始于东汉三国时代。中国历代古籍中都有关于制取芝麻油的记载,陈寿在《三国志·魏志满宠传》中写到:满宠被任命为征东将军,当时孙权前来攻打合肥新城,宠迅速赶去,招募了几十名勇士,取
松属做火炬,浸泡在麻油中,从城墙上方点燃,用火焰烧毁敌军的攻城器械。晋代
葛洪在《
抱朴子内篇》卷四中记载:“稷丘子丹的方法是:用清酒、麻油、百华、龙膏等物。封闭起来,用
封泥好,用稻草火温热它,十天后就完成了。”
北魏时期的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中说:“做菹的方法是:在盐、醋中,加热
香油,这样可以使菜香且脆。”
唐朝王焘在《
外台秘要》卷三十中提到:“治疗癣和恶疮的方法是:
硫六两,
白矾十二两,一起熬化在磁器中研磨,用乌麻油调和。”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载:“稷丘子丹法:以清酒、麻油、百华醴、龙膏和。封以六一泥,以糠火温之,十日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作汤菹法:盐、醋中,熬胡麻油著,香而且脆。"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三十:“疗疥癣恶疮方:石硫磺六两,白矾十二两,熬并于磁器中研,以乌麻油和。”唐
孙思邈《千金宝要》卷三:“耳聋:用
菖蒲、附子各等分末之,以
香油和,以绵裹,内耳中。”)
中国自北宋开始至
清代期间,古籍上有关于香油制法的介绍。北宋时期,寇宗爽在《本草衍义》中写到:“把芝麻炒熟后,趁热压榨出的油叫做生油,这只是初步的提取,需要再经过煎炼才算是熟油,才适合食用,而不是只是用来点照。”
元朝的《王祯农书·杵臼门》中描述了榨油的过程:“制作油的方法是,在大上灶
炒芝麻,炒熟后用碓或辗碾搅碎,然后进行蒸馏。用草来做衣物,存放在槽内,积累在槽内,横向使用木框相互拶打;再插入坚硬的楔ming子,从高处举起碓或者用椎子猛击,榨得的油就从槽中流出。这种横向的榨法,被称为‘卧槽’;如果是用竖立的木槽,称为‘立槽’;或者在旁边用击楔,或者在上方用压梁,都能够迅速榨取油。”
明代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膏液》中详细阐述了榨油的工艺:“具体步骤是:准备好榨油的器具,然后将麻子、菜子放入锅中,用文火缓慢炒烤,等到散发出香气后,再用碾磨碾碎并进行蒸馏。对于炒制麻子、菜子,最好使用平底锅,深度不超过六寸,将子仁放入其中,翻拌非常勤快。如果锅底太深,翻拌不够及时,就容易导致火候不均匀,减损油的质量。经过碾磨并筛过后,挑选出较粗的部分再进行碾磨,而细腻的部分则放入锅中装瓶,接受蒸馏。蒸汽充足时,取出并用稻秸和麦秸包裹成饼状。外圈可以用铁打制成,也可以用篾绞刺制成,与榨的尺寸相吻合;一旦包裹好,放入榨中,根据容量充实,挥动、撞击、挤压,就能够让清油流出。饼内的油会流出而渣滓留存,这种固态的渣滓叫做‘枯饼’。”
小磨香油法源于北京或北京周边地带,例如北京新街口小磨香油与
河北省的
大名府小磨香油,是很著名的中华特产。古代小磨香油法,又称磨油法、水代取油法、水替油法等。
制作方法
筛选
将芝麻筛选除去杂质。
漂洗
筛选后进行漂洗,浸泡1小时。
炒籽
炒籽设备有人力球锅、动力平底炒锅、简炒锅等多种形式,都是直接用火加热。开始时宜用急火,当达到七成熟时就降低火力。当炒到一定程度,在锅内洒上冷水使芝麻急冷。炒至200℃时,用手捻开呈红色或黄褐色即可。
扬烟吹净
芝麻出锅后须进行扬烟和吹净。
磨籽
炒酥吹净的芝麻置于
杵磨中,磨籽成浆,越细出油率越高。
对磨搅油
对磨成的
芝麻酱进行对浆搅油,加水量为麻酱重的85%。分3次加水,第一次加60%,水温90℃,连续搅拌40~50分钟;第二加20%,水温及搅时间与第一次相同;第三次加水,水温90℃,加水量约20%,连续搅拌15分钟。
撇油
以每分钟10转的转速搅拌,1小时后油浮于表面,即可撇油。撇油后还有一部分油包含在酱渣内,必须进行振动分油,在每分钟转动10转的对浆锅中用两个葫芦深入浆中上下冲击。振动分油一般需2小时左右,在此期间可撇油4次。
口味特点
外观为浅酱色透明澄清液体,具有浓郁的香,是调剂口味和浇淋
凉拌菜的佳品。
储存方法
小磨香油营养丰富,但是小磨香油放久了,香味会减弱或完全消失。失去香味是由于芝麻酚被氧化的结果。所以,保存小磨香油要避光,不要用透明的璃瓶装油,要用小口瓶装,放在阴凉通风处,不宜经常开启或敞口。
营养成分
小磨香油营养丰富,含有的
维生素e具有
抗氧化作用,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具有促进
细胞分裂、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的作用,对保护心脑血管有好处;含有的
亚油酸、
软脂酸等不
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消除动脉壁上的沉积,同样具有保护血管的功效。小磨香油的香气也能达到刺激食欲的效果。
小磨香油除用于副食调味外,还具有养血、补肾、益肝、润肠和医治心血管病等药用价值,常食亦能美容,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佳品。
使用习俗
在作汤烧菜时,陶磁做的小香油罐里放个黄豆瓣儿大小的油撇子,待盛碗装盘后才往上洒上两三滴,以提其味。因其使用金贵,人们亦不多购买,除饭馆外,家庭购买多的半斤,少者二三两,大多是现吃现买,吃新鲜的。以前食用香油者多为生活上乘之家。城中人以能食用上香油者为贵。大名城中曾有个笑话,说有个虚伪者,为显示自家富有,早起出门用香油抹抹嘴唇。虽说是笑话,如今看来但不无为润唇不干裂之理。
相关市场
以
大名府小磨香油为例,“大名府小磨香油”这个品牌,响誉全国,响出国外,
大名县政府为了富民强县,因势着力培育这个特色产业。利用小磨香油这个传统名牌,结合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在经营方式上,根据小磨香油是调味营养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大多数人爱随吃随买的市场特点,他们采取分散经营,哪里销售量大就在哪里安营扎寨,现生产现销售,当天上餐桌。这样,既适应市场需求的规律,又适应地利合民意。
相关文化
大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府小磨香油
大名府小磨香油始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加工史,有着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自己的发展变化史和独特的生产工艺。大名府小磨香油工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