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理论》是
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共同犯罪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刑法中共同犯罪制度的重要性,因此说共同犯罪理论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陈兴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总结前人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写出35万字的《共同犯罪论》。
《共同犯罪论》是在作者198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本书第一版虽然迟至1992年出版,但博士论文答辩完成于1988年3月,在博士论文答辩以后,作者又吸收论文答辩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论文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尤其是增补了部分内容,形成了一个十分可观的共同犯罪论的理论体系。
本书的上篇是共同犯罪的总论,作者以9章的篇幅,对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系统探讨。除导论是对共同犯罪的历史考察以外,总论主要涉及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作者对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故意进行了颇为细致的论述,对于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下篇是各论,作者以11章的篇幅讨论了与共同犯罪有关的理论问题,包括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共同犯罪的发起等,还包括共同犯罪的刑事诉讼问题。可以说,本书是我国刑法学界探讨共同犯罪问题最为深入与详尽的一部著作。
由于本书主要写作于1987年前后,此后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规定又作了重要的修改,尤其是在1997年刑法修订中,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规定都有所变动。为使读者对1992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后我国共同犯罪制度的变迁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特此收录了\u003c晚近刑事立法中的共同犯罪现象及其评释\u003e和《历史的误读与逻辑的误导——评关于共同犯罪的修订》两篇论文,作为附录。
陈兴良,男,1957年3月21日生于
建德市,父运森,浙江义乌倍磊二村人。1977年12月考上
北京大学法学院,1981年12月本科毕业,获法学
学士;同年考上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博士研究生,1987年12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
北京大学刑事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刊法学研究地副会长、中国
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专著:《
正当防卫论》、《共同犯罪论》、《遗传与犯罪》、《
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顾》、《
当代中国刑法新理念》6部。主编:《刑法新罪评释全书》等20多部。合著:《刑法学原理》(三卷)等30多部。合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等4部。在《
法学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并有多部(篇)著作(论文)获奖。其中《共同犯罪论》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1994年);《刑法哲学》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二等奖(1995年);《刑法学原理》(三卷)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