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岑战役
1813年俄国与法国进行的战争
包岑战役(1813年5月20-21日)是拿破仑战争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萨克森公国的包岑附近。俄普联军在维特根施泰因的统帅下,尽管人数远不如拿破仑·波拿巴法军,但在战斗中成功逃脱了法军的包围。这场战役后,拿破仑的法军逐渐处于劣势。尽管拿破仑在战斗中未能实现坚决有力的领导,一些命令含糊不清,而米歇尔·内伊虽被赋予大权,却庸碌无为,缺乏战术眼光,导致歼灭敌军的大好时机被浪费。
战前的准备
吕岑会战后,反法联军退守德累斯顿。拿破仑进入萨克森首府后,对他的军队进行了改编,新建了一个左翼军团,改由内伊元帅指挥。拿破仑亲率的主力则包括贝特朗的第四军、马尔蒙的第六军、麦克唐纳的第十一军、奥热罗的第十二军、莫蒂埃的近卫军以及另一个骑兵军。俄普联军且战且走,退至德累斯顿以东三十五哩处的包岑,在附近的施普雷河东岸筑起阵地,准备在此坚守。
战斗过程
5月19日,法军挺进至包岑。拿破仑·波拿巴决定以麦克唐纳的第十一军、尼古拉·乌迪诺的第十二军和马尔蒙的第六军发起正面进攻,牵制联军左派,同时命令米歇尔·内伊指挥的四个军在包岑以北渡过施普雷河,迂回联军右翼。但由于拿破仑的命令传达失误,内伊未能及时切断敌人的退路。5月20日,法军右派向前推进,逐退敌军前哨,架起桥梁跨越施普雷河,并在对岸建立桥头堡。拿破仑命令正面进攻的法军暂停前进,待左翼的内伊军赶上来再联合进攻。但内伊停下来等待法军的总攻命令,导致无法截断敌军退路。俄普联军于下午四时撤离了阵地,向东退却,整个撤退行动得到骑兵和炮兵的保护,井然有序。
结局和影响
包岑的胜利对拿破仑·波拿巴来说意义不大,他在战斗中未能如以往那样实行坚决有力的领导。俄普联军的连续失利也使他们处于不太有利的境地,导致俄罗斯普鲁士王国之间出现激烈的纷争。沙皇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取代维特根施泰因出任联军总司令。拿破仑于6月1日拿下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劳,但他的战略形势不容乐观,后勤补给线延伸得太长,弹药供应开始出现问题,伤病员急增加。由于双方都亟欲争取一段喘息之机,6月4日,双方达成休战协定,休战期限为七个星期,后来又延至8月17日。拿破仑·波拿巴对停战之后的形势过于乐观,而这段喘息时机实际上对反法联军更有利,反法联军得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战前的准备
战斗过程
结局和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