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特纳
维特·特纳
维特·威特·特纳(Victor Witter Turner,1920年5月28日至1983年12月18日)是一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以其对符号、仪式和成人礼的研究而闻名。他的工作与克利福德·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等人的工作一起,通常被称为象征性和解释性人类学。
人物生平
维特·特纳出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是诺曼和维奥莱特·特纳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一名电气工程师,母亲是一名话剧演员,创办了苏格兰国家剧团。特纳最初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诗歌和古典文学。但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激起对人类学的兴趣,并就读曼彻斯特大学的人类学研究所。特纳对“社会剧”的兴趣是自发的,其基础根植于肯尼士·伯克 (Kenneth Burke)与尔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这两位先行者。
在1950–1954年这段期间,特纳与妻子爱迪丝(Edith Turner)在非洲中部的恩丹布部族(Ndembu)从事研究工作。当特纳观察恩丹布人时,他着迷于他们的仪式与通过仪式。他在1955年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如同当时在他同一时代的许多曼彻斯特学派人类学家,他也关注冲突,并创造社会剧这个新概念,以解释恩丹布村民的冲突与危机调解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特纳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探讨仪式。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期间,特纳开始将他的仪式及通过仪式的研究,运用于研究世界宗教和宗教英雄的生活。他和妻子于1958年皈依天主教
特纳借由探索阿诺·范·基尼(Arnold van Gennep)的通过仪式的三阶段结构,并且扩展对于中介阶段(liminality)的理论,而声名大噪。范·基尼的结构包括一个前中介阶段(分离)、一个中介阶段(转型)与一个后中介阶段(重新整合)。特纳注意到,在中介状态,两个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个人是处在"模棱两可"状态:他们不属于他们先前所处社会的一部分,而且尚未被重新整合进入该社会。中介状态是一个中间过渡阶段,一个模棱两可的时期,其特色是谦卑、隐居、测试、性别模糊与集体中介性(communitas)。集体中介性被定义为一个非结构化社会,其中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
特纳也是一个专心致志的民族志研究者(ethnographer),他不断沉思他的书籍与文章中的撰写技巧。他兼容并蓄从其他理论家借来的各种概念,他热切地要求他所发展的思想,能呈显民族志资料;他并不是一位为了理论而提出理论的学者。关于他的这个态度,有一个强力的例子,可见诸于下列这本书的第一段:《戏剧、田野与隐喻:人类社会中的象征行动》(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1974)。他在那里写道,
”在我(的研究兴趣)从社会生活的经验,转移到概念化与思想史的这个过程中,我几乎依循了各地人类学家的路径。虽然我们将理论带到田野研究中,但这些理论只有在足以呈显社会现实,才会变得有所关联。此外,我们往往经常发现的是,足以呈显事实的并不是一位理论家的整个理论体系,而是他分散的概念,他的一闪而过的洞察,这是从有系统的脉络中所抽取出来的,并且适用于分散的资料。这样概念具有其本身的特性,并可能会产生新的假设。它们甚至呈现分散的资料如何被有系统地连结!透过某些庞大的逻辑系统而被随机分派,这些概念类似在一个尚无法食用的面团之中,具有营养的葡萄干。这些直觉洞察,并不是连结它们彼此的逻辑细胞,而是在田野经验中,往往会存续下来的东西。“
特纳的仪式研究作品,已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学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但最近这个“特纳学派的理论典范”已受到挑战。约翰·艾德(John Eade)与麦可·沙诺(Michael J. Sallnow)在他们的作品《争论神圣性》(Contesting the Sacred)(1991),援引特纳的集体中介性概念,直接反对它(简言之,将这个概念视为理想化的概念);最近一本由约翰·艾德与西蒙·寇曼(Simon Coleman)所编的朝圣研究论文集:《重新建构朝圣:移动中的文化》(Reframing Pilgrimage: Cultures in Motion)(2004),暗示特纳的作品已使得朝圣这个议题受到忽视,不再是人类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这是因为特纳的主张,朝圣,由于其本身的中介性本质,是超乎平常的,而且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因此并不构成日常社会的一个成分)。
表演研究(表演 studies)学者李察·史切契纳(Richard Schechner)引用了特纳对于社会剧与中介性的理论,直到特纳去世之前,两人曾协同工作。特纳的作品(连同其他学科)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已重新浮上台面,已被证实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特纳于1983年12月18日在弗吉尼亚夏律第镇去世。在他去世后,他的遗孀埃迪丝·特纳(Edith Turner)开始了自己的人类学家生涯,也建立并发展一些创新概念,以补足中介性、集体中介性与仪式过程等概念。她目前是弗吉尼亚联邦(州立)大学的讲师,以及《人类学与人文主义》(Anthropology and Humanism)这本期刊的编辑。
撰写书籍
《象征的森林:恩丹布人仪式诸面向》The Forest of Symbols: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 (1967),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0 paperback: ISBN 0-8014-9101-0
《一个非洲社会的分支与延续》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n Society (1968),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苦难的鼓声:赞比亚恩登布宗教过程研究》The Drums of Affliction: A Study of Religious Processes among the Ndembu of Zambia (1968), Clarendon Press, ISBN 0-8014-9205-X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1969), Aldine Transaction 1995 paperback: ISBN 0-202-01190-9
《剧场、田野与隐喻:人类社会之中的象征行动》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1974),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paperback: ISBN 0-8014-9151-7
《基督教文化的意象与朝圣》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1978), Edith L. B. Turner (coautho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aperback: ISBN 0-231-04287-6
《从仪式到剧场:人类表演的认真程度》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1982), PAJ Publications paperback: ISBN 0-933826-17-6
《中介状态、卡巴拉与媒体》Liminality, Kabbalah, and the Media (1985), Academic Press
《人类学的表演研究》The Anthropology of 表演 (1986), PAJ Publications paperback: ISBN1-55554-001-5
《人类学的经验研究》The Anthropology of Experience (1986),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1 paperback: ISBN 0-252-01249-6
社会活动
Graham St John (ed.) 2008. 特纳与当代文化展演 Victor Turner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表演 New York: Berghahn. ISBN 1845454626.
影响与纪念
特纳对边缘性和表演的研究对表演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家查克·帕拉尼克在《信徒》杂志中曾说:“我经常在戏剧化维特·特纳的著作,他写了很多关于边缘和边缘事件的文章。” 维特·特纳奖,由人文人类学学会(SHA)颁发,每年奖励优秀的民族志写作。符合条件的作品包括“各种类型的出版书籍,包括民族志专著、叙述文学、散文、传记、回忆录、诗歌和戏剧”。基林·纳拉扬(Kirin Narayan)的《讲故事者、圣徒和恶棍:印度教宗教教学中的民间叙事》(1989年)是1990年首位获得维特·特纳奖的作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撰写书籍
社会活动
影响与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