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兰茨泰纳(1868年6月14日—1943年6月26日),美国籍
奥地利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内科医生,被誉为血液转移医学之父。1900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
血型系统,并于1930年因此获得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7年,他与亚历山大·所罗门·维纳共同发现了Rh血型系统。1909年,他与科斯坦丁·莱瓦迪蒂和埃尔温·波帕共同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1926年,他获得了阿龙森奖。1946年,他被追授
拉斯克奖。
卡尔·兰茨泰纳17岁进入
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专业,23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1年发现了人类最初的三种血型(基于红细胞上存在的不同物质)A型、
B型和
O型。1925年在纽约工作的卡尔·兰茨泰纳和
菲利普·莱文共同发现了另外三种
血型M型、 N型和P型。
为了纪念他,
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6月14日为定为卡尔·兰茨泰纳的生日)第一个“世界献血日”。
卡尔·兰茨泰纳生于
奥地利,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对上学途中的一所医院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甚至发展到了自己主动研究各种药物的疗效。为此他的母亲十分担忧,既怕他在医院里受到某些疾病的感染,又怕他对疾病的兴趣使他走火入魔。为了小兰茨泰纳的健康,母亲连搬家的念头都有过。
可兰茨泰纳的父亲却不这样看,他是一个开明的家长,总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儿子的兴趣。终于有一天,父亲了解到了小兰茨泰纳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人在临终前的想法是什么?”
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啊,父亲不得不承认他也不能够回答这一疑问,因为死后的人是不可能“回来”告诉医生他临死前的想法的。但是从这一问题入手,父子俩进行了彻夜长谈。父亲既给小兰茨泰纳介绍了很多有关疾病和治疗的知识,也承认人类现今对于疾病还有许多很不了解的地方,比如前面提到的输血后死亡的现象。要想彻底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就必须拓展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医学知识和水平。
于是,兰茨泰纳开始了他的求索之路:17岁进入
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专业,23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兰茨泰纳在医学研究这条道路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在他32岁那一年,终于发现了人类血型的秘密。
兰茨泰纳发现,原来在人类血液的红细胞中,主要含有A、B两种凝集原;由此,人类的血液就可以被分为4个基本类型:A型、
B型、
AB型和
O型。以往接受输血的病人经常发生死亡的现象,就是因为
血型之间有相异的排斥和恶变反应;因此,输血并不是随便在什么人之间都可以进行的。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手术中病人大量失血时需要进行输血,应该以同型输血为宜,比如A型血液的人就输A型血液,B型血液的人就输B型血液;少量输血时其他血型的血液才可以被使用,但有一定的条件,比如O型血液可以输给
AB型血液的人,但AB型血液决不可以输给O型血液的人。
兰茨泰纳对于血型的分类,其意义不仅仅限于输血,还在免疫、遗传、法医以及新生儿溶血症的防治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影响。可惜兰茨泰纳在20世纪初的这一发现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直到1930年他才被授予
诺贝尔奖,而这时距兰茨泰纳发现血型的秘密已经足足有3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