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级护卫舰
美国海军的护卫舰
星座级护卫舰(英文:Constellation-class Frigate )是由于美国海军现役舰艇面临多重问题:濒海战斗舰体积小、防空能力受限;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舰龄大、成本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老化严重,大量即将退役。同时,缺乏5000至6000吨级中型战斗舰艇,护卫舰重回战斗序列呼声高涨。为加强海上防御,美国提出“未来护卫舰计划”,以欧洲多任务护卫舰为蓝本设计建造新型护卫舰,首舰命名为“星座”号,整个级别称为星座级。其星座级护卫舰核心理念在于以较小平台构建技术先进的船舶,成本控制优于阿利·伯克3驱逐舰。采用阿利·伯克3驱逐舰的SPY-6雷达缩小版,实现技术突破。
星座级护卫舰排水量约7,400吨,船体长度加至151米。该舰采用柴电和燃气组合推进器,最大速度超26节,电动模式下巡航距离超6,000海里。船员为200人,主要武器包括32单元Mk 41垂直发射系统,携带标准-2舰空导弹RIM-162导弹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另有Mk 49 SAM发射器和RIM-116“拉姆”防空导弹。传感器有SPY-6雷达和SLQ-32舰载电子战系统。反舰能力来自16枚海军打击导弹,另有Mk 110 57毫米火炮。反潜战能力由SPS-62声纳等系统提供。可搭载两架MH-60R“海鹰”直升机或一架MH-60R和一架MQ-8C无人直升机。
第一艘FFG(X)护卫舰由意大利造船商芬坎蒂尼公司于2022年4月在威斯康星州马里内特造船厂开始建造,计划于2026年交付,最终计划总共建造20艘FFG(X)护卫舰。目前已命名了前三艘星座级护卫舰,分别是星座号(FFG-62),国会号(FFG-63)和切萨皮克号(FFG-64)。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护卫舰曾是美国海军远洋舰队的重要成员,主要担负反潜作战任务,兼顾反舰与防空作战。“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确定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海军进一步推动“由海向陆”战略转型,裁撤大量远洋作战装备,其中包括护卫舰。2015年9月29日,佩里级末舰“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退役,护卫舰这一舰种从美国海军现役航母战斗序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濒海战斗舰曾被寄予厚望,但该型舰过于超前的发展理念,使其成为美国海军装备发展史上不太成功的案例之一。美国再次面临战略调整。2018年发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指出,“大国竞争”已取代“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在这场转变中,美国海军将重新投入大洋深处的战场。
然而,美国海军现役舰艇或多或少均存在问题。3000吨级的濒海战斗舰体积太小,无法容纳足够数量的防空导弹。9000吨级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平均舰龄偏大,且使用成本高。1万吨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太老,近60%将于2025年前退役。在美国海军远洋舰队中,缺少5000吨至6000吨级的中型战斗舰艇。现实呼唤护卫舰重回战斗序列,且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持续增强和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全球海上安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需加强海上防御力量,“未来护卫舰计划”因此应运而生。以欧洲多任务护卫舰为基础进行“未来护卫舰计划”首舰的概念设计与建造。该舰以“星座”号命名,该级舰被称为星座级。
研制历程
2018年,全球5家造船企业携带设计方案参与美国海军“未来护卫舰计划”竞标。最终,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胜出。2020年4月,美国防部与其签订合同,要求以欧洲多任务护卫舰为基础进行“未来护卫舰计划”首舰的概念设计与建造。该舰以“星座”号命名,该级舰被称为星座级,在威斯康星州马里内特造船厂负责建造其FFG(X)“未来护卫舰”的设计方案。
“星座”级护卫舰设计方案与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的FREMM多用途护卫舰方案关系密切。FREMM多用途护卫舰是由法国和意大利合作开发,出口到埃及摩洛哥。但是“星座”级护卫舰与它的欧洲原型还是存在很多差异。例如,该舰排水量约为7400吨,增加了500多吨,“星座”级的船体比FREMM长约7米,使船体长度达到151米,船宽为19.81米,吃水深度为7至7.32米比意大利版浅,同时具备更大的升级潜力;原本的变矩螺旋桨被固定螺距螺旋桨取代,实现了更好的舰艇声学性能;舰艇上层建筑也进行了修改,以适应美国军队常用的附加设备。
该舰将采用柴油电力和燃气(CODLAG)混合推进系统,并配备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和可调螺距螺旋桨。其持续最大航速将超过26节,在电动模式下以16节速度巡航时,可航行6000多海里。船员人数为200人,作为一款大型护卫舰,它能够胜任防空、反潜和反水面作战任务,安装了32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用于发射RIM-162导弹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近程防空导弹和“标准”-2中远程防空导弹。舰体中部设有4部四联装超视距发射系统,内藏16枚挪威制造的NSM反舰导弹。船头布置了一门Mk110型57毫米火炮,船尾则设有一部Mk49点防御导弹发射器,载弹21枚。在反潜作战中,“星座”级护卫舰主要仰仗SQQ-89(V)战斗系统、CAPTAS-4可变深度声呐、TB-37多功能拖曳阵列声呐和SLQ-25 NIXIE拖曳鱼雷诱饵。舰载机库可搭载两架MH-60R“海鹰”直升机或一架MH-60R和一架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机。
第一艘FFG(X)护卫舰于2022年4月开始建造,根据计划,该舰将于2026年交付,并预计在2030年左右实现初始作战能力。此外,最初的合同允许建造最多十艘护卫舰,而最终计划是建造总共20艘FFG(X)护卫舰,以满足美国海军的作战需求。
2024年5月29日,美国海军学会称,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海军下一代“星座”级护卫舰会超重约10%,这不但意味着更高的建造价格、更慢的航行速度,而且未来的升级潜力也大打折扣。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星座级护卫舰在设计上继承了现代海军舰艇的先进理念,同时针对新的作战环境和技术要求进行了优化。其结构坚固,船体外形设计流畅,旨在减少航行时的阻力,提高航行效率。船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以确保在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船体的长度和宽度经过精心计算,以最大化内部空间并满足作战需求。船体形状经过优化,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提高隐身性能。
动力系统
星座级护卫舰采用先进的柴电和燃气组合(CODLAG)推进系统,这种系统结合了柴油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优点,既能在低速巡航时保持较低的噪音和排放,又能在高速航行时提供足够的动力。
推进系统配备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和可控螺距螺旋桨,使得星座级护卫舰在各种航行条件下都能保持优秀的操控性能。其最大持续速度超过26节,而在电动模式下,以16节的速度巡航时,其航程可超过6,000海里,显示出出色的续航能力。
船电系统
星座级护卫舰的船电系统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雷达、探测和声呐设备,为舰艇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其中,SPY-6(V)3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出色的探测和跟踪性能,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空中威胁。同时,SLQ-32(V)6 SEWIP Block II 电子战系统支持措施套件能够提供电子战支援和对抗能力,增强舰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CAPTAS-4可变深度声呐和TB-37多功能拖曳阵列声呐则用于反潜作战,能够精确探测和跟踪潜艇目标。
武器系统
星座级护卫舰主要武器包括32单元的Mk 41垂直发射系统(VLS),可携带中程SM-2地对空导弹(SAM)和短程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用于防御敌方空中目标。此外,舰上还装备了独立的21管Mk 49 RAM导弹发射器和RIM-116“拉姆”防空导弹,用于点防御,能够有效应对反舰巡航导弹和其他空中威胁。16枚RGM-184海军打击导弹则提供了强大的反舰能力,能够对海军和陆地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一门Mk-110 57毫米舰炮位于垂发系统的前方,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快速打击。
搭载能力
星座级护卫舰具备强大的搭载能力,其机库可以容纳两架MH-60R海鹰直升机或一架MH-60R和一架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可以执行反潜、侦察和攻击等多种任务,为舰艇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性能参数
参考资料
建设信息
目前美国海军部长已经命名了前三艘船,星座号(FFG-62),国会号(FFG-63)和切萨皮克号(FFG-64)。意大利造船商芬坎蒂尼公司已获得其中两艘船建造权。第一个FFG(X)于2022年4月开始建设,计划于2026年交付。预计2030年左右具备初始运营能力。最初的合同允许建造多达10艘,最终计划总共建造20艘FFG(X)护卫舰。
未来规划
星座级护卫舰具备与航母、飞行中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也能作为专业化的平台发挥独特作用。其经过升级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与航母战斗群(CSGs)协同作战,担任侦察兵、防空反导平台或反潜战舰等多重角色。而且星座级护卫舰能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能力互为补充,更高效的提供护航和支援,确保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美国海军扫雷舰的退役,星座级护卫舰将进一步提升海军的整体规模和作战灵活性,为开发一支在未来几十年内能够更好应对战争挑战的海军舰队赢得宝贵时间。面对中国海军对以航母为中心作战行动的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星座级护卫舰既要支持传统概念(如与航母战斗群的整合),又要适应新式分布式海上作战的需求。未来,星座级护卫舰在美国海军中的定位将是一个多功能、高灵活性的作战单元,其规划将紧密结合海军整体战略,确保在各种作战环境中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研制历程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动力系统
船电系统
武器系统
搭载能力
性能参数
建设信息
未来规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