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
国际关系的规律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2012年,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根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一段论述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以此来隐喻中美关系。这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历史上公元前5世纪的古雅典与斯巴达、19世纪末的德国、17世纪至18世纪的英国荷兰等大国均是如此。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时明确表示, 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 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 阱”。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某些国家产生的不适应 症,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强国对“冲突不可避免论” 的担忧,习近平有针对性地强调:“我们都应该努 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 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 基因。”
名称和定义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既存的大国,而既存的大国,也必然会响应这种威胁,战争因而不可避免。
相关历史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Thucydides),古希腊历史学家,公元前424年当选为将军。同年冬,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进攻雅典爱琴海北岸的重要据点安菲波利斯,修昔底德指挥色雷斯舰队支援。按编年体记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修昔底德用30余年的时间编写的一部未完成之作。修昔底德善于借书中历史人物之口,用自己审时度势撰写的演说辞阐述与伯罗奔尼撒战争有关的各种问题。修昔底德自称,垂训后世是他修史的目的;他相信存在共通的人性,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过去的事可供后人借鉴。他对历史资料采取严格批判的态度,努力辨清真伪;他力图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神谶和灵祥灾异之说持否定态度。
修昔底德总结认为,战争变得不可避免的原因是新兴大国的不断壮大以及这种壮大在现有大国中引起的恐惧。将“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可以理解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必然会挑战现有的大国,而现有的大国也必然会对这种威胁做出回应,从而导致战争的不可避免。
形成
作为国际关系领域十分著名的政治概念,“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源于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 修昔底德的这一论断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揭示了在国际权力格局中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和一个处于守成地位的大国之间发生竞争乃至冲突的极大可能性,其竞争和冲突的根源在于国家实力此消彼长所产生出的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最早使用“修昔底德陷阱”一词的学者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Herman Wouk)。在1980年的一次演讲中,他将冷战中的美苏双方比作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雅典与斯巴达,并且用“修昔底德陷阱”来界定美苏之间的关系。但在当时,修昔底德陷阱”一词并未引起学界的过多关注。2012年,哈佛大学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用修昔底德陷阱”比喻中美关系的未来命运,由此被国际关系学界所瞩目。在其著作《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一书中,艾利森指出:“中美之间的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和美国是否会步雅典斯巴达英国德国的后尘,抑或是找到一种有效避免战争的方法,我们无从得知。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几年中,我们所熟知的修昔底德状态在两国间将会愈发紧张”。
在此之前,美国学者奥根斯基(A.F.Kenneth Organski)1958年提出了“权力转移理论”。他认为,“在现有的国际秩序完全确立,完成了利益分配之后积累了足够实力”的那些强大而不满的国家,较有可能成为国际体系的挑战者。由于主导国不肯出让更多的利益,挑战国便试图通过自身快速增长的、与主导国匹敌甚至赶超主导国的实力,改变原有体系的秩序、原则,谋求在体系中更符合自身实力的地位,以便享有它们认为应得的特权。挑战国挑战原有体系的成功,意味着权力由一国向另一国过渡,标志着一个新秩序的开启。这个观点后来被人称为权力转移理论,而艾利森随后演绎的“修昔底德陷阱”不过是权力转移理论的一个案例。
根据奥根斯基的观点,大国之间能力的再分配会导致国际局势不稳定,甚至引发大国之间的战争。战争大致会在以下三种情形下爆发:一是权力转移时原来的主导国会对挑战国发动预防性战争;二是当挑战国崛起到一定程度,原有国际体系已不能再为其崛起提供新的环境支持和制度收益时,它们将动用武力打破原有的国际体系,来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是在权力转移临界点上,原有的主导国和挑战国都想成为新的力量格局中的主导者而爆发争夺霸权的战争。艾利森所说的“修昔底德陷阱”大致是在这三种情况之内。
后世影响
自艾利森教授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以隐喻中美关系的未来命运起,其受到了两国政府高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也激发了学界对其观点和论断的批评和质疑。在对“修昔底德陷阱”进行研究和讨论的现有研究成果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类。其一,否认世界主要大国特别是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存在“修昔底德陷阱”。比如,有学者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被各界广泛使用,并被一些评论家套用到中美关系的讨论之中,但是这种用法并没有严谨细致的学术考证为基础”。通过溯源“修昔底德陷阱”及现状,认为将“修昔底德陷阱”套用到中美关系头上是张冠李戴。也有学者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因对权力转移的历史进程进行粗略概括和简单类比而产生的过度解读。权力转移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主导国或崛起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挑战,这不可简单归因于实力增长引起的恐惧。更有学者表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精心包装的话语陷阱。
其二,有部分学者认为,对于“修昔底德陷阱”应当谨慎辨别,不宜不加批判地接受,并且就“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能否适用于中美关系提出质疑。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修昔底德的论断是否就是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原因的准确判断,存在诸多疑难。也有学者指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主要基于对国际关系发展历史的不完全总结。国际关系研究中现实主义学派的权力转移理论和安全困境理论为这一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修昔底德陷阱”并不适用于解释中美关系。还有学者表示,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频繁使用“修昔底德陷阱”描述中美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种历史类比存在明显的误导性,忽视了一些保障中美能够绕开“修昔底德陷阱”的重要因素。还有一部分学者从避免中美关系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视角出发,思考了大变局之下的应对之策。吴必康认为,“大国崛起和强国相争的核心是重大利益冲突,英美之间的渐进式霸权转移避免了‘修昔底德陷阱’。在这复杂激烈的博弈过程中,其深层原因在于资本外交的成本—效益核算”。檀有志研究分析了中美在网络空间领域的网络竞合与“修昔底德陷阱”风险。为了跨越中美在网络空间的“修昔底德陷阱”,他提出了加强中国自身的网络力量建设,在必要的自我克制之下展开有实质内容的制度性合作,寻求一个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生长点与安全困境突破口等策略路径。张永缜、李建群认为,共生理念与共生法则可以为我们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提供启示。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主动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实现共生共荣。胡宗山、余珍艳则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指引下的中国外交将会通过建设性的实践活动推动中美关系良性发展,使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成为大概率事件。姚选民则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时明确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某些国家产生的不适应症,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强国对“冲突不可避免论的担忧,习近平有针对性地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这既有力回应了“中国威胁论”和西方孤立中国的企图,又否定了“国强必霸”的西方传统国际政治认知,更反制了那种持对抗性立场,从而自陷“修昔底德陷阱”的逻辑。对于中美两个大国更好地处理彼此关系,则是一种负责任的、有解释力的说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确实应该认真反思历史、吸取既往教训,与传统的观念实行彻底决裂。
文化本质
修昔底德陷阱的本质是文化的冲突,是雅典商业文化对斯巴达农业文化的挑战,正是雅典文化的帝国主义特质“不让自己享受安宁的生活,也不让别人享受安宁的生活”,才导致斯巴达对雅典“势力增长”感到“恐惧”, 进而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相关案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修昔底德陷阱.山东建筑大学.2023-11-14
..2024-02-21
..2024-02-20
目录
概述
名称和定义
相关历史
修昔底德
形成
后世影响
文化本质
相关案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