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字思仲,别号陈孝子。他是宋代有名的大才子。揭阳县志载:“揭凤负
漳州市,人才辈出,宋则陈思仲有广南夫子之称。”
陈希伋出生在
揭阳市渔湖都凤坡村(今渔湖塘埔)。凤坡村坐落在榕江北河西岸。凤坡村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不知那座山有一对鸾凤,因依恋着这里的美丽景色,双双飞来落脚。鸾落在东岸,凤落在西岸。鸾凤来仪,吉祥如意。当地人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后来便在东岸建了一座鸾坡亭。西岸建了一座凤坡亭。慢慢地又建起了村舍,建在东岸的叫鸾坡村,归属桃山都;建在西岸的叫凤坡村,归属渔湖都。官渡是渔湖、桃山往省郡的要津。
陈希伋出生不久,父亲早丧,母亲是个知书达理,贤惠过人的良母。地立志从一不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日间忙耕织,夜里挑灯教子读书经。希伋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慈母的指点下,刻苦用功,十来岁,便已是满腹经纶,能诗善文了。
一日,希伋路过凤栖楼,听到有人在谈论凤栖楼,把个凤栖楼说得神乎其神。希伋不以为然,便捡起一块瓦片,在楼上题下:“千载传闻孰是非,高梧修竹晚风微。欲知古寺曾栖凤,楼殿今无
燕雀飞”的诗句。文化论者一看无不惊叹。
宋
元丰年间,希伋奉母之命,参加了童子试,两冠乡书,一举扬名,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希伋起步仕途之时,老母不幸染病。他为尽人子之孝,不得不辍学,服侍老母于床前。
陈母病中想吃蚝,希伋寻遍街市,找不到卖蚝的。他心里难受极了。为了不使老母失望,便跳进
榕江,钻进水里寻蚝。终于撬到好几个大蚝,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孝敬母亲。当他看到母亲满意地吃着蚝时,心里想,母亲喜欢吃蚝,我何不到江里撬些蚝养起来,母亲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就可以取到。于是,他便到榕江岸边,搬砖撬石,围起一小片蚝场来(俗称:蚝脚窟)。虽然辛苦,但想起母亲从此不会没蚝吃,心里却感到乐呵呵的。后来,陈希伋金榜题名,做了官,人们便把希伋饲养的蚝,叫做“孝子蚝”。
陈母终因病入膏肓,
药石无灵,驾鹤西归。希伋悲痛欲绝,把灵扶上
黄岐山,葬于走马龙先祖墓地中。他孑然一身,在黄岐山寻到一个好住处,先人所建竺冈岩。决定在此陪墓守孝,潜心攻读书史。
这竺冈岩,群石
嵯峨天皇,岩中有一巨石,宽可容数十人,覆盖石洞上。洞内有联曰:仙客有灵千里在;洞门无锁四时开。岩中石壁记得有“榕江胜处”四个大字。周围松竹丛生,绿影成荫,雅致幽静,据说在洞里,至今风雨之夜,犹闻吟诵之声。
陈希伋在竺冈岩住下来之后,除了阅览群书之外,或练武功,以健身壮志,或到山下村庄体察民情;或进县城,会友论文。随后,他便开始了“揭阳集”的写作。据传说,他所著的“揭阳集”共四百余篇,上至天文地理,下达民情风俗,切时病,纵横驰,语惊同曹。文章写就,文士急相传抄,声誉日著,震动
京都。因而被士子们誉为“广南夫子”。从此,竺冈岩被人称为“陈夫子岩”。
宋
元祐六年(1091)未,陈希伋被举游经明行修科,赴京殿试,登了
进士。那时,赐第者共有三百六十四人,希伋得了第一名。朝廷任命他为知
梅州市军事。
陈希伋到任之后,体量民苦,整顿吏治,深得人民歌颂。那时,梅州多为穷乡僻壤,山深水寒,五谷歉收。可是朝廷却下诏要百姓抽派黄砂,牛皮,以及拿出内库银买珍珠。希伋眼见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忍心再向他们剥取。可是皇命如山,抗捐之罪,如何担载?他辗转案房,思虑万千。他想起“治政难治饥,民饥政不治”的古话,忐忑不安。作为一个地方父母官,不敢为民做主,民亡官何存?他毅然执起狼毫,上书事奏免。希伋所奏,情通理达,朝廷开恩允奏。
梅州市百姓,减轻负担,感恩戴德,高呼:“陈青天”。
正当梅州人民,庆幸有陈希伋这样的父母官,能得安居乐业之际,陈希伋猝然逝世于官所。噩耗传开,黎民百姓无不恸泣哀号,纷纷前来吊祭,并扶其棺归葬于
揭阳市蓝田都的上阳村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