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镇幅员面积69.02平方公里,辖20个农业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骑龙镇常住人口为29231人。2001年4月由原骑龙乡、坳乡、
永胜乡合并而成。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特产丰富,盛产稻谷、小麦、玉米、水果、蚕桑、生猪、鱼类等,尤以
黑山羊远近闻名。
骑龙镇位于县城东北,镇政府驻地骑龙场,距县城16公里。镇城东邻
代寺镇、
隆昌市响石镇,北接
大安区回龙镇和隆昌市
黄家镇,西与狮市镇接壤,南与
龙万乡、东湖镇毗邻。
骑龙镇属农业大镇,全镇耕地面积6.6万亩,
种植业以水稻、小麦、玉米、
番薯、高粱、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
甜橙、竹笋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黑山羊、
肉兔及鸡、鸭、
大天鹅为主。
基本介绍
骑龙镇将诚信政府、守信政府作为宗旨,把带领全镇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作为追求目标。重点打造农业七大基地(笋竹、蚕桑、优质稻、养鸭、养兔、养羊基地);发展以洞子口农业观光旅游为核心的地方旅游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镇公路总长178公里,实现公路村村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境内场镇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建制沿革
骑龙镇以驻地骑龙场得名。清置在城乡骑龙保;民国元年,并罗寺团一部分置骑龙团;民国23年,称骑龙乡;民国29年,并石牛团部分属地称石龙乡;民国36年,称骑龙乡;1951年,分置骑龙、杨家、南极乡;1955年,3乡合并仍称骑龙乡;1958年,改乡为公社;1984,改公社为乡;1995年,建骑龙镇;2001年,由原骑龙镇、永胜乡、柑坳乡3乡镇合并称骑龙镇。
地理及人口
骑龙镇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16公里,镇政府驻地骑龙场。东邻
代寺镇和
隆昌市响石镇,北接
大安区回龙镇和隆昌县
黄家镇,西与狮市镇接壤,南与龙万乡、东湖镇毗邻。境内场镇4个,即黑石场、骑龙场、柑子坳场、黑石场(永胜市场),小集市4个,即三块碑市场、烂包农贸市场和金盘奄市场、王家巷市场,小溪9条。幅员面积6902公顷,辖32个农业村,3个居委会,321个农业社和5个居民小组。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为29231人。
经济建设
主要经济指标
201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亿元,增长8.5%;农业增加值完成2.41亿元,增长4.9%;工业总产值达到5.45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完成2.68亿元,中小企业完成2.77亿元,增长25.6%;招商引资完成1.14亿元,超全年任务的128.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亿元;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242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8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43元,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2238元,增长13.1%。2014年,全镇向外输出劳动力2.6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92亿元。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年新包装项目3个,完成年初任务的150%。新发展民营企业2户。蜀佳味业已实现全面投产,骑龙柑坳挂面厂于今年正式开始经营,邦特混凝土公司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投产。众多企业的落户、投产,为该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农业
加大优良品种宣传力度,狠抓伪劣种子查处,提高群众辨别真假能力。宣传种植新技术,发放宣传、技术资料850份。新建山平塘14口,整治屯水田坎23根。老英、田扁两村集雨节灌工程全面竣工,建成蓄水池163口。大土村大力提倡清洁能源,新建沼气池130口。骑龙农机加油站迁址落成,正式投入运营。全镇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盛产稻谷、小麦、玉米、红梁、水果、蚕桑、生猪、小禽畜、鱼类等,尤以
黑山羊养殖远近闻名,重点打造农业七大基地(笋竹、蚕桑、优质稻、养鸭、养兔、养羊基地)。骑龙镇着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狠抓典型引路,取得实效,已建成洞子口风景区、大土村科技示范园区、滥包水产特种养殖基地、金盘庵农贸市场等。
林业
对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小班逐个清理,通过抓林下退耕,抓管护质量,严格按照粮食改补现金政策兑现农户补偿。抓好市场销售,林业站不计酬劳协同厂商收购
鲜竹笋,保证笋竹产、供、销渠道畅通,推动笋竹基地建设。
养殖业
骑龙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制定了《帮扶农户发展养殖业办法》,将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纳入镇、村干部年终目标考核;党委、政府定期邀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养殖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由政府出钱,对集中饲养的家禽家畜进行免费防疫,有效提高了养殖户积极性;积极牵线搭桥,建立生猪外销网络,部分
肉猪已销往
内江市、
成都市等地。
骑龙镇充分利用马耳桥村水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对农户养殖
大天鹅的传统习惯给予积极引导,使养鹅业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2004年9月,镇、村组织协调养鹅大户组建了白鹅养殖协会,通过开展“大户带小户”、“规模户帮助散养户”技术帮扶活动,带动全村农户普遍饲养,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白鹅村”。村里发展规模养殖户220户,其中200只以上的大户200户,白鹅成为村民喜爱的活“银子”。2007年,骑龙镇马耳桥村出栏商品鹅7.5万只,实现产值255万多元。
招商引资
骑龙镇水电、闭路电视、邮政通讯等设施齐全,各村都已安通电话。邓隆路、柑永路、柑狮路横贯境内,构成发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70%的社通公路。利用节假日召开外出知名人士座谈会等形式,搞好回引工程,提供优惠政策,培养良好投资环境。2005年,引进资金580万元,完成柿鑫养牛场、万麟竹制品加工厂落成和骑龙镇加油站组建。发展私营企业5户,个体工商户130余户。
社会发展
民生事业
2014年全年民生支出700余万元,有效的落实了惠民利民政策。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狠抓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
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小额人身保险工作。与此同时,扎实推进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到应保尽保。着力落实低保政策,对低保户进行了认真清理核实,共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享受对象19人,农村低保享受对象351人,对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对象按月足额发放低保金,累计发放227.75万元。全年解决了930人的临时生活困难,共发放现金45.25万元。在井坝、大田、龙田三个村建成了农村幸福苑,发放廉租房补贴8.7万元。完成农村C级危房改造84户,D级危房改造14户。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以内,全年已落实单独二孩20人,对部分符合条件的
计划生育家庭发放扶助金42.93万元,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1.08万元。农村书屋、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各类文化体育惠民活动实现常态化开展。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镇共普查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131个,个体工商户564户。积极抓好征兵工作和民兵预备役训练,完成24名新兵入伍任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民爱国意识明显增强。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获得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称号。
教育工作
积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镇初中升重点高中122人。
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投资104万元在全镇20个行政村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全年总投资2734.8万元,实施了
甜橙管护、绿色花生、现代农业、
高标准农田、水保工程、口粮田建设等17个特色工作和工程项目。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均按县上要求顺利稳步推进,成为全县唯一按时完成巩固提升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镇乡,为以后我镇的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投资70万元,修建燕岩村李湾路2公里;全年完成了94.9公里公路养护和1.49公里路侧
波形护栏的安装。投资300万元,在骑龙场建污水处理厂;投资180万元,完成了金盘村等农村安全饮水管网建设;投资30万元,对骑
龙场镇路灯进行建设,共配套8米单挑灯40套,配电箱1个,线路1.5千米。各类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明显提升了我镇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我镇经济社会的高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了宣传教育和“五乱”治理,动员全民参与城乡环境整治,场镇垃圾实行集中清运至九洪莲花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平时紧抓不懈,节假日重点督促,全年共清除各类垃圾90余吨,进一步美化了城乡环境。大力打击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严格按程序审批用地,保护了基本农田。开展了水厂回购工作,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开展了农网和低电压台区的改造,保障了村民生活用电。有效落实“禁烧”工作,提升了空气质量。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2005年,以建设“五风”、规范“五权”、提升“五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五力”突出实效性,镇学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8期,培训1500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县技能培训33名。继续推行“支部+协会”工作模式,骑龙镇
大天鹅协会支部挂牌成立,进一步促进白鹅养殖业发展。
人大工作
骑龙镇人大主席团除开展四个季度县、镇代表活动外,6月,在镇人民代表中开展“履职考核、选民评议、创先争优”活动,即代表联系10户选民,为选民办1—2件好事、实事,反映选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由选民评议代表在履行职责中的各项表现,考核结果张榜公布。
纪检工作
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党员处分条例》,检查学习和贯彻落实情况,严格考核打分,逗硬奖惩;年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件,均按期办结。
征兵工作
2005年,在征兵宣传动员会上兑现2004年奖惩,并落实2006年征兵任务和具体考核办法。
应征入伍青年18人。
名胜古迹
镇境有铁牛寨、花房子、钱库、戏楼等古建筑,有黑石包、卧云洞、蔡家洞、蛮子洞等古迹。曾建有村间
小庙20座,但多无特色,并损于新中国成立后“破四旧”运动中。2015年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的仅有文魁殿1处。
文魁殿位于石山村2组村道北侧,建于
清代。文魁殿现存门楼1座,建筑占地面积40.68平方米。门楼系砖石建造,四重檐歇山式,通高7.2米、横阔20.34米,呈外八字形,有角飞翘16个;正楼脊塑葫芦宝鼎,每层脊吻泥塑鱼化龙,通体脊饰泥塑贴青花瓷片;大门墙体雕塑彩绘兽狮、动物、山水图案,两边墙体透空瓣状窗花。该门楼建造雄伟、俊巧,泥塑精美繁华,形态生动,且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社会状况
村镇建设 2015年,治理溪河、水库等水域环境,敷设张家等9村饮水管网6千米,解决3村、6所农村小学饮水问题。改造农村C级危房140户、D级危房32户,修筑
南极洲、观音、张家等5村道路,硬化村道10.78千米。开工兴建观音村王家巷、红斗村二龙山等农民集中居住点3个。年末,累计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点9个,占地面积11.69公顷,有住房711套,建筑面积17.96万平方米。
文化体育境内居民喜爱耍龙灯、唱幺姑儿灯、唱
川剧“吼玩意儿”等民间文化活动,保留有献新、婚嫁、出行、建房等习俗。2015年,开放村、社区书屋23个,建成金盘、观音等村农民健身设施和人口
文化广场,配备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举办
春节文艺演出、拔河、篮球友谊赛等文体活动6次。
教育2015年,整修校舍850平方米,建成柑坳九年制学校中心幼儿园。镇境有九年制学校3所、中心完全小学1所、村级小学13所(含私立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14所、私立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910人,在校小学生5312人、初中学生1720人。
医疗卫生2015年,儿童免疫接种疫苗3800余人(次),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55万人。年末,镇境内有卫生院1所,开放病床4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万元以上设备5台。
社会保障2015年,纳入城乡低保1683人,供养“五保”人员362人,医疗救助497人(次)45.3万元,发放生活困难救助金137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3.32万人,发放1.35万人基本养老金645万元。
场镇交通
境内有永胜、骑龙、柑坳3个场镇,中心村小集市有三块碑市场、烂包市场、金盘市场、石山市场、观音村农贸市场、卡房村农村农贸市场。场镇设有经营摊位727个,居民1605户2278人。全镇公路总里程达241公里,其中
省道10公里、县道13公里、乡道8公里、村级道路210公里(210公里已硬化)。
经济发展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7.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4万元。
第一产业 2015年,示范种植中稻—再生稻1333.33公顷,推广再生高粱266.67公顷;栽植
马尾松6.67公顷,四旁植树4.35万株,抚育
经济林幼林680公顷。全年播种粮食面积4771公顷,产量3.13万吨;出栏生猪3.23万头、羊1.68头、兔64.2万只、家禽48.03万只;有水域养殖面积100余公顷,水产品产量976吨。
第二产业 境内有机制砖、白酒酿造、食品与竹材加工等企业数十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家,2015年产值2.95亿元、利润3435.2万元。
第三产业 有永胜、骑龙、柑坳场镇3个,中心村小集市和农贸市场6个,经营摊位2840余个。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