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之夜》写的是
古埃及顽艳荒淫的女皇克列阿佩特拉富有戏剧性的身世中的一个片段。 《埃及之夜》一篇之中有两个中心。一个是用诗歌描写的关于古埃及女皇的故事,另一个是用散文塑造的
意大利即兴诗人和恰尔斯基两位诗人的形象。这一篇,艺术上颇有特色,两个中心写得并无割裂之感,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古埃及女皇,寥寥几笔,其顽艳荒淫的性格便写得颇为鲜明突出。
埃及女皇当众宣布:“谁愿意拿生命作价钱买我一晚?”当场居然有三个冒失鬼站出来,甘愿“牡丹花下死"。但小说的内容远不止此。上述情节是通过意大利即兴诗人的一首诗来描述的。这位意大利即兴诗人离开祖国, “寄希望于自己的才华从而来到
俄罗斯,想开几次即兴诗朗诵会,挣一笔钱回去筹家。谁知到了
圣彼得堡,简直象个叫化子流落他乡,举目无亲,言语不通,一筹莫展。不得已他去登门拜访一位俄国诗人恰尔斯基。恰尔斯基是个养尊处优的花花公子,架子很大,一听到即兴诗人叫他“同行”,便觉得受了极大的侮辱,几乎把即兴诗人轰出大门。但是,他看到那人一副可怜巴巴的寒酸相,猛然问产生了同情心,便答应帮忙。即兴诗人叫他当场考验自已的本领,恰尔斯基出了个题目,意大剩人当场即兴朗诵。恰尔新基深深被感动。于是,两位诗人萍水相逢,顿成诗友。恰尔斯基第二天即为诗友去张罗,为他组织即兴诗朗诵会。接着,小说写了这次朗诵会,顺便对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
圣彼得堡上流社会的风习和微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绘。小说到此便完了。
欧洲文艺史上有不少人描绘过
古埃及女皇克列阿佩特拉富有戏剧性的身世,她也同样吸引了
亚历山大·普希金,使得他多次动手来写这个题目。1824年他写过一首短诗《克列阿佩特拉》(收入该小说之内)。这篇小说,普希金写于1835年,1837年发表,其时诗人已经逝世了。
第一,论结构,两个中心。不到九千字的小说,写了两个中心,这从文章学的角度看来,是犯忌的。普希金大胆“犯忌",并且处理适当,使人不但毫无割裂之感,反觉浑然一体,丰富多采。这种结构,有点象一个双黄蛋,更象
宇宙深处的两星体,师造化而天成,非人工条条框框所能束缚。
第二,论文风,两种文体。有诗又有散文,有点象我国骈散并行的文章。用诗描写
古埃及,用散文描写
俄罗斯现实生活。这么做,非常得体,并且,转变之际,十分自然,毫无生硬之弊。
克列阿佩特拉的确是够荒淫的了,说她廉耻丧尽,说她道德沦亡,都不为过,但她有自已的个性,跟日后“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男盗女娼"的假圣人相比较,也许还多一点儿上古的豪气。
亚历山大·普希金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而是多方面展现了她的庄严、高贵、美艳,仪态万方,睨一切,色胆包天,整个形象不乏某些人性成分。
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1799—1837),俄国诗人。生于
莫斯科。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使俄罗斯文学走上了
现实主义的道路,进入了世界文学的先进行列。主要作品有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