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慈悲这一概念源于佛教,意为缺乏慈悲之心。在佛教中,慈悲被视为一种伴随智慧的至高美德,通常用“大慈悲”来描述佛陀的心灵状态。
佛学名词
无慈悲是指除了佛和菩萨之外的所有有情众生都缺乏慈悲之心。慈悲包括对众生的慈爱和同情,即给予快乐(与乐)和减轻痛苦(拔苦)。在佛教中有部派的观点中,慈悲被区分为心和心所,他们认为佛的大悲(慧)与慈悲(无嗔)的法体不同,这是他们的独特教义。然而,大乘佛教则主张心所并无实体上的区别,本质上也无差别。此外,“慈悲”一词涵盖了与众生分享快乐(慈)和帮助众生摆脱苦难(悲)。慈、悲与喜、舍一起被称为四无量,即根本静虑中的卓越功德。这些功德表明了佛和菩萨对无数众生的无限关爱和救助。相比之下,声闻和独觉这两种修行者由于专注于自身的修行,因而不具备这种慈悲之心。据《大毗婆沙论》记载,即使是正在修行或将来会修行的有学圣者,也不会获得无量慈悲的成就。尽管如此,阿罗汉作为另一种声闻,通过修炼四种无碍智,能够了解众生的一切愿望和期望,并能平息众生之间的争端,因此他们也有慈悲之心。凡人虽然也是慈悲的对象,但他们自己的慈悲行为并不完善,因此可以说他们是无慈悲的。天界众生虽然享受着纯粹的快乐和清净的世界,但他们并不注重对他人的利益行为,因此也被视为无慈悲。至于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种境界的众生,则因自身遭受的巨大痛苦而无法顾及其他,同样被认为是无慈悲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