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采栋
冶金物理化学家
徐采栋(1919酒类直供3.27-2016.4.14),出生于奉新县,冶金物理化学家、有色冶金专家。
徐采栋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格罗布电化电冶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4月14日,徐采栋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徐采栋多年从事有色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有关炼汞的学术专著《炼汞学》。
人物生平
1919年3月27日,徐采栋出生于奉新县一个郎中家庭。少年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徐采栋祖父的诊所惨淡经营,生活很清贫,可祖父仍节衣缩食把徐采栋送去读书。
1943年,徐采栋在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在玉门油矿矿冶研究所工作。
1946年,27岁的徐采栋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进入法国格罗布电化电冶高等工业学院学习,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学成后回国任贵州大学工学院教授。
1950年到1952年,徐采栋设计并主持研制了小高炉炼铁,使产量提高,自然环境得到了保护。他还炼出了贵州省省内的第一片铝。
1953年,徐采栋又主持成高炉炼汞,改变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同时大幅度地提高了汞的回收率。他的方法被国内其他炼汞厂相继采用。
1953—1958年,徐采栋在贵州省工业厅先后任技术室副主任、主任、矿业处处长、工程师,省工业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总工程师。
1954年,他主持研究出利用贵州锑矿资源提取锑氧粉和精锑。
1956年,他主持电解法制取高锰酸钾的试验,在中国国内首次获得成功。后在遵义市建厂投产,成为中国国内生产高锰酸钾的重要基地。
1957年,他主持竖炉制钙镁磷肥试验成功。从1958年起,各地陆续建厂。
1958—1979年任贵州大学教授、副院长兼冶金系主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79年,任贵州科学院院长兼冶金化工研究室主任。
1983年,徐采栋任贵州省副省长,分管教育、科技和文化。
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全国聘请两人介绍扶贫经验,徐采栋就是其中的一个。
1990年,徐采栋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1996年9月,获“星火特殊荣誉奖”。
1997年,九三学社中央成立了“院士委员会”,徐采栋出任主任。同年,贵州省4所大学合并为贵州大学,徐采栋被任命为贵州大学校长。
1997年,徐采栋被任命为贵州大学校长。
2016年4月14日2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 科研综述
徐采栋多年来一直从事有色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在湿法冶金酸性浸出液除铁理论方面,有较精辟的见解;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焙烧产物的稳定区间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热力学处理方法。
徐采栋率组并组织专家深入实地考察,行程万余公里,对该地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诊断”,提出了《大西南连片贫困岩溶地区脱贫与振兴经济建议报告》,建议把西南岩溶地区列入国家重点脱贫与开发计划,变单项扶贫和单项科技推广为智力扶贫和综合治理,走资源开发和环境整治相结合、农科教相结合,把扶贫开发工作转到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
他还探讨了钴、等第八族元素在置换和电极过程中的特殊行为,在这个问题上发展了电化学理论。他从事的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冶金过程理论研究,在碳氨化钛的形成及其对冶炼的影响方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独到见解。
徐采栋还对非平衡态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极感兴趣,他认为以平衡态和可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经典热力学,作为化工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基础性理论有明显的局限性,他致力于用非平稀态统计物理、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方面的最新理论成就,把化工冶金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徐采栋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构造冶金物理理论。徐采栋在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学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填补了有色金属冶炼理论的某些空白。同时,他还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主持和参加了许多冶金化工项目的科学试验,为开发和综合利用中国的矿产资源,如汞、锰、铝、锌、锑、钛等,做出了显著贡献。
● 主要论著
徐采栋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开始系统地构造冶金物理理论。他撰写的《汞冶金的理论基础》、《炼汞学》、《锌冶金物理化学》等8部专著及几十篇论文,在中国冶金物理化学领域产生很大影响。其中《炼汞学》一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炼汞的学术专著,《汞冶金的理论基础》、锌冶金物理化学》等书多次应要求再版,是冶金企业和院校学生的重要参考书。
1.徐采栋,汞冶金的理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
2.徐采栋,炼汞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60年.
3.徐采栋、林蓉、汪大成,锌冶金物理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
4.徐采栋,小高炉炼铁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59年.
5.徐采栋,碱性热风化铁炉与碱性转炉炼钢,贵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
6.徐采栋,铝氧的土法生产,贵州人民出版社,1959年.
7.徐采栋,从工业铝酸钠溶液中析出新相的物理化学,全国第一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
8.徐采栋,针铁矿法除铁的物理化学,《有色金属》1978年第1、2期.
9.徐采栋,熔融磷肥反映机理的研究,化学工业,1957年11期.
10.徐采栋,高锰酸钾的试制,化学工业,1957年4期.
11.徐采栋,使用硫酸钠直接炼铅法,有色金属,1956年9期.
12.徐采栋,湿法炼汞的物理化学,贵州工业学院学报,1963年6期.
13.徐采栋,某地铝矿溶出赤泥的沉降性能试验,贵州工业学院学报,1963年7期.
14.徐采栋,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高温还原中的重要物理化学问题,曾在全国第三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年会上宣读,钢铁钒钛,1980年2-3期.
15.徐采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在冶金中的应用--电解过程与耗散结构,有色金属,1982年1期.
人才培养
徐采栋在贵州大学贵州大学任教多年,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冶金领域的科研、教学骨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徐采栋任贵州省副省长,分管教育、科技和文化。徐采栋落实两亿元资金,在全省高校修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以及改造了农村的危房。
荣誉表彰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星火特殊荣誉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先进个人奖,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社会任职
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3年任贵州省副省长。
人物评价
他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在冶金理论和科研、教学上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参与领导一个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参政党,继续为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效力。(九三学社评)
徐采栋在高等学校任教多年,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工程技术和科研、教学骨干。(西安交通大学评)
后世纪念
2016年4月20日许,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副主席张桃林、副主席兼秘书长印红,九三学社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陈抗甫、原秘书长刘荣汉,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何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黄宗洪、毕节市委主委谢定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王敬泽、学部局技术信息办公室主任林宏侠,宜春市副市长陈如标等缓步来到徐采栋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向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致以慰问。
参考资料
徐采栋同志逝世.www.gov.cn.2024-06-23
徐采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博雅人物网.2022-01-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