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非舒,1973年生于重庆丰都,诗人,物主义运动主要发起人。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具争议性的诗人。
人物作品
1994年《十首关于生活研究的诗、一首挽诗及二十七首附诗》(诗集)
1994年《淡水河边》(诗集)
1995年《解说词》(诗集)
1995年《制香油的手工作坊》(诗集)
1996年《反构图》(诗集)
1997年《西南方的地窖》(诗集)
1997年《说话算话》(组诗)
1998年《论诗歌中的精神》(诗论)
2002年《D小姐》(长诗)
2003年《农事诗》(长诗)
2003年《对一这个数的三种常识性认识》(组诗)
2004年《物记录》(组诗)
2006年《喇嘛庄》
2006年《怕》
2007年《烦》
活动及展览
1989年开始学习诗歌写作。
1992年认识诗人
孙江月,由此了解并接触到中国当代诗歌及诗人。
1994年6月,参加由《诗探索》组织的北京诗歌研讨会。后留在北京发展。
1994年7月起至1998年,在极其封闭的情况下写下早期的一批诗歌作品。
2002年与朋友一起创办民刊《弄—13》。任主编。
2002年诗生活网的34期网刊推出苏非舒专题。
2002年9月,参与朋友组织的
太行山诗会。
河北省。
2002年10月,参加首届人大诗歌节。北京。
2003年与
王强一起复刊了民刊《大骚动》,并任执行主编。
2003年7月,参加
银川市大地房地产诗会。并做行为“诗体”之一,引发“泼洗脚水”事件,并引起广泛争议。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03年8月,参加河南第二届
西峡县诗会,做诗歌行为“鸟语”,引起诗歌评论家们的不满。河南。
2004年初,与朋友一起创立物主义流派,同时建立物主义论坛,出版同仁刊物《物主义》。
2004年10月,参与由艺术家黄岩总策划的“@车——北京五环”艺术活动。并主持“二环诗歌”活动。
2004年11月,移居宋庄艺术区,住在下面的一个村子喇嘛庄。
2005年5月,参与由张海涛策划的“暧昧”当代艺术展。做诗歌行为作品《剪\u003cD小姐\u003e》。前哨画廊(宋庄)。
2005年10月,参与由张海涛策划的“暧昧”当代艺术展在七九八的艺术展。做图片作品《我和我的衣服》。并组织物主义诗歌朗诵会专场。0工厂(七九八艺术区)。
2005年12月,参与由艺术家黄岩策划的“废墟”艺术活动。
2005年12月,参与由黄锐策划的“诗歌与行为”活动。做诗
多媒体作品《葬礼——向祖母致敬》。南门空间(七九八艺术区)。
2006年5月,参与多人行为作品《仿\u003c为无名山增高1米\u003e》。
2006年6月,被大型网络社区乐趣园和《
诗选刊》杂志评为“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
2006年7月,参与由张海涛策划的权冲当代艺术展。做作品《绳子》。组织物主义诗歌朗诵会专场。锦都艺术中心(七九八艺术区)。
2006年9月初,参与由艺术家黄岩策划的“风水”艺术展,做作品《默读\u003c仅此而已\u003e》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艺术中心(上海)。
2006年9月30日,在“9?30诗歌朗诵会”上做诗歌行为作品《我和我的衣服》。引发所谓的“裸体朗诵”事件。并因此被拘留10天。
2006年12月,参加由
西班牙诗人在北京组织的“数码诗歌”节。由西班牙的10位诗人和中国的10位诗人组成。做作品《删\u003c仅此而已\u003e》
2007年1月,被乐趣园社区网站评为“2006年中国诗歌十大风云诗人”。
2007年1月23日,参与策划由诗人
杨黎提倡的“极限写作”活动。并任导演。
2007年5月,做个展“一吨诗——苏非舒的诗歌卖场”。玛斯德比当代艺术中心(七九八艺术区)。“完成了一次中国当代诗歌在概念上的转型,诗歌不仅是语言、也是概念、也是行为。他将诗歌以论斤两的方式进行买卖,既颠覆了
传统诗歌的神圣性,又暗示诗歌的平民性到底有多远。”
2007年6月,参与大型作品《童话》,因某种原因被德国大使馆拒签而没能成行。
卡塞尔文献展(
德国)。
2007年7月,参与由牧野、黄岩策划实施的
搜狐第二届万人博客大会“诗歌、行为——艺术专场”。
2007年8月,参与BS1当代美术馆年度艺术提名展,
朱屺瞻艺术馆(
上海市)。
2007年9月,作为特邀诗人参加首届
银川市诗歌节。(银川)
2007年9月,参与“北京制造”展,
弘益大学现代美术馆(
韩国)。
2007年7月至10月,参与总策划首届中国汉语诗歌诗人作品手稿专场拍卖会。国内自朦胧诗以来的101位当代诗人183件作品手稿参拍。
2007年12月,与艺术家黄岩一起创立诗工厂。厂址设在东坝后街艺术区。是一个有关诗产品的开发、生产、展示的工作平台。诗工厂将致力于诗与其它艺术形式的越界实验,以及诗意在日常生活里的渗透。
2007年12月,“诗30首——苏非舒个展”,玛斯德比当代艺术中心(七九八艺术区)。
评价
苏非舒,他是疯狂的裸诵诗人,他是老实的山野农民。他按内心写作,他按内心生活。曾经他战在一线,反抗体制,现在他面向自然,反思生命。他偏执坚持艺术的性格促使他近年来参与了诸多诗歌
行为艺术,引发了中国诗坛的大地震,同时也给他个人带来水火不容的谩骂与赞赏,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最具争议性的诗人。——凤凰网文化·吕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