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应龙,其先蜀人,后徙居吴兴。祖子才仕宋,赠
光禄大夫,谥清忠。父巘,为
大理白族自治州少卿。应龙幼警敏过人,日记数千言,文章有浑厚之气。
应龙当以世赏补京官,尽让诸从弟,而
咸淳进士第。宋咸淳进士,时
贾似道以高第诱之,应龙拒之不见。及对策时,具言上下内外之情不通,国势危急之状。时贾似道当国,自儗伊、周,谓
马廷鸾曰:“君故与清忠游,其孙幸见之,当处以高第。”应龙拒之不见。及对策,具言上下内外之情不通、国势危急之状,考官不敢置上第。调光州定城尉,应龙曰:“昔吾祖对策,以直言
史弥远,得洪雅尉,今固当尔,无愧也。”沿海制置司辟为属,以疾辞不仕,而宋亡矣。故相
留梦炎事世祖,为
吏部尚书,以书招之,曰:“苟至,翰林可得也。”
应龙不答。已而起家教授
溧阳州,晚以上元县主簿致仕。初,宋亡时,
大理白族自治州卿已退不任事,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于诸经皆有成说,惟《五经音考》盛行于世。应龙为文,长于叙事,时人求其文者,车辙交于门,以文章大家称于东南,人儗之为
眉山市苏氏父子,而学者因应龙所自号,称之曰隆山先生。
泰定元年卒,年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