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官窑是指在辽代时期负责烧制瓷器的窑场。目前已知的窑址包括
缸瓦窑和
林东窑。
1964年,
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对缸瓦窑进行了初步调查。随后在1975年至1979年间,
辽宁省博物馆对该窑址进行了更深入的考察。缸瓦窑窑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部约60公里的缸瓦窑村附近,窑址范围东西长约为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堆积层厚度在2至3米之间。林东窑窑址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
巴林左旗林东街南
林东镇临潢府故城的皇城内西侧,遗址规模相对较小,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
辽代官窑的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白瓷、黑釉瓷和绿釉瓷。其中,白瓷的数量最多,且制作较为精细。这些瓷器的器型多样,涵盖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多种器具,如盘、碗、杯、碟、盂、盒、瓶、壶、坛和罐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器物,如牛、马、羊、骑兽人俑等。在装饰方面,主要采用刻花、划花、印花和剔花四种技法,其中以印花最为常见。同时,一些器物上还刻有“官”或“新官”的字样。这些特点表明了辽代官窑受到了当时其他著名瓷窑的影响,如河北曲阳定窑和
河南省、河北磁州窑系。
缸瓦窑的窑具有匣钵、支柱及垫饼,其中带有“官”字铭文的匣钵为直筒形,平底,外径约0.12米,主要用于烧制小型瓷器。而林东窑的窑具有匣钵、支具和垫环,匣钵分为平底直筒形和常见的仰烧式两种,后者可根据碗的高度放置1至3件。支具则有圆形、三角形和三叉形三种形状,每种均配有三个支钉。垫环最初由
曲阳县定窑发明,是覆烧工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