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三(1899年5月22日-1967年),字继五,
河北省涉县人,
汉族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教育家。毕业于
河南大学,后赴
德国柏林大学攻读
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南京中央研究院、
中央大学、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
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国立女子西南师范学院、师范学院等院校,担任教授和研究员。李承三著有《地质学》等著作,并在《地质评论》《地质学会会志》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他先后发现了西康来子沟铁矿、漳腊冰川式沉积沙金矿、大巴山冰川地形、
嘉陵江离堆山地形等地质现象。
曾任教于南京中央研究院、
中央大学、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
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国立女子西南师范学院、师范学院等院校,担任教授和研究员。
1940年-1941年,他领导
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河流地貌图,对嘉陵江河流地貌的特征、水系的演化,特别是
河曲县的形成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率先在我国开辟了河流地貌研究领域,是我国河流地貌学的奠基人。
他首次提出玉门
砾石层是冰水沉积的典型代表。科学地把气候的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紧密联系起来。他最早把我国
第四纪冰期划分为5次冰期和4次间冰期,从冰水沉积作用的特征阐述了
松潘县漳腊砂金矿的分布规律,对金矿的勘查和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1959年,李承三教授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常隆庆教授共同主持编制了
四川省第一幅百万分之一大地构造图,详细划分界定了四川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四川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承三潜心于地质教育事业和教育管理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国知名的学者、教授、总工程师、院士、高级干部。他在
重庆大学地质系担任主任期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地质专业;在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担任教务长期间,为该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