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男,生前系
四川路桥路航公司职工。2013年4月20日晚,张磊同志在驾驶装载机抢通前往“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
宝兴县的救灾通道时,不幸被落石击中,英勇牺牲。2013年5月,
四川省总工会决定,追授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张磊同志“四川省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3年5月2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张磊同志为烈士。
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路桥集团路航公司早上接到抢险通知,立即命令关州水电站C1标项目部组织60余人,3台装载机,两台
挖掘机,两台运输车和1台
吊车,赶赴
5·2芦山地震灾区进行抢险救援和道路保通。抢险队伍于当日上午11时出发,从
小金县向芦山地震灾区沿途抢险保通。其间,多次遭遇塌方,道路堵塞,晚9时许,当抢险队伍抢通至
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3500米的公路弯道时,突遇山体塌和
飞蝗石,其中1台装载机被飞石击中,坠下300多米深的山崖,装载机驾驶员张磊牺牲,年仅25岁。
2.2013年5月2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向
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评定张磊同志为烈士的批复》(川府函〔2013〕138号)。《批复》决定,根据《
烈士褒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张磊同志为烈士。
2013年4月30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指挥部副指挥长魏宏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广泛宣传张磊以及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的其他英雄事迹,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王东明批示指出,张磊同志是在救灾抢险一线光荣牺牲的,应广泛宣传他的英雄事迹。对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的各方面先进模范人物都要进行表彰和宣传,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建设美丽四川的伟大力量。魏宏在批示中说,张磊同志是芦山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和烈士,我们向张磊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张磊和他的同事们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
2013年5月2日,《
四川日报》第1版发表评论员文章《青春的抉择奋进的力量》。全文如下:张磊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风华正茂的25岁。在他不长的人生履历中,我们读出了一种精神——一种义无反顾、勇于担当的精神,一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从张磊的抉择里,我们读出了无畏。面对灾难,他主动请缨奔赴救灾一线;面对艰险任务,他义无反顾冲锋在前面。张磊的抉择不是孤立的。近年来,
四川省连续遭遇地震、特大
山洪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袭击。从快速应对到科学决策,从集结救援到守望相助,抗震救灾一线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正是责无旁贷的意志、无惧无畏的胆识,将千千万万的四川儿女凝聚成攻坚克难、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这力量感召、激励着张磊,他将闪光的青春投入新的战斗、迎向新的胜利。从张磊的抉择里,我们读出了担当。
梁启超先生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从汶川到芦山,像张磊一样勇挑重责的“80后”不胜枚举:舍身护佑学生的教师
袁文婷;失去10位亲人仍坚持在抗震一线的民警蒋敏;用自己的奶水滋养地震孤儿的红衣母亲……灾难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洗礼,洗去喧哗的表象,磨砺精神的光芒。这种精神,闪耀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中,融汇在“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行动中,给饱经磨难的土地注入了涅重生的力量。张磊的抉择,激励我们在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引领下,整装再出发。震后千疮百孔的家园,亟待我们去重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任,亟待我们去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亟待我们去实现。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这是一段砥砺奋进的征程。英雄的张磊,与你我同行。
2013年5月2日,《
华西都市报》第2版发表评论员文章《学习英雄张磊弘扬救灾精神》。全文如下:张磊是个“平民英雄”。也许在日常生活里,他是“邻家兄弟”,平凡之至;可他的朴素,没有掩埋其人性的光辉——在灾难来袭之际,他第一个举手,参与到救灾队伍中去,哪怕会有生命危险。在从容抉择的瞬间,他显露了伟大的一面,将“人”字写得墨迹饱满,令人肃然起敬。张磊的英雄品格,是平民之善的升华与积蓄:事实上,在日常生活里,他就孝顺懂事、勤苦能干。而这,也为他在救灾时的大无畏作了铺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来不及“挥别”的临别姿态中,张磊写就了一段不平凡的过往,也延伸了生命内蕴。他用舍己抗灾之举,阐释了责任与担当,也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也正是这种担当,为救灾贡献了“爱心热量”,成了人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道义支撑。上善若水,润物无声,可以想见的是,张磊的崇高人格,势必会激发出更广泛的道德热量,引导公众崇德向善。对建设美丽四川、实现灾区的“家园重建”而言,它也能凝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