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代管的县级市
瑞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温州市代管县级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位居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北距温州市区34千米,距离省会杭州市385千米。截至2022年末,瑞安市陆域面积1270.9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3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25.40万人,主要少数民族有回族彝族等。
瑞安市地处东南沿海浙闽丘陵区,主要地形为丘陵,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瑞安古为瓯地,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1987年4月15日,撤县设市,称瑞安市。截至2022年末,瑞安市下辖12个街道、2个乡、9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地安阳街道万松东路154号。
瑞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素有“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的美誉,是中国重商文化、耕读文化、南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涌现出“南戏鼻祖”高则诚、朴学大师孙诒让、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等一大批名人名家;拥有浙江省四大古私家藏书楼之一的玉海楼、中国第一所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浙南石棚墓群圣井山石殿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州鼓词、藤牌舞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瑞安是一座宜居宜游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寨溪风景区、玉海楼景区以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桐溪风景名胜区等。
瑞安市是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区),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形成了汽摩配、机械电子、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时尚轻工四大主导产业,拥有温州市首个列入创建的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平台,是中国汽摩配之都;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商业为主,形成了城市商贸、物流、金融等支柱产业和信息服务、数字贸易等新兴产业,拥有全产业链跨境电商特色小镇——侨贸小镇,是省级服务业强市培育试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和浙南闽北区域性物流中心。2022年,瑞安市生产总值1197.87亿元,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4∶45.3∶52.3。
名称
瑞安古称“罗阳”“安阳”“安固”。唐天复三年(903年)改安固县为瑞安县,以吉祥愿望命名,瑞,即祥瑞;安,即安宁、安固。相传有白乌栖息瑞安城北集云山之集云阁,被认为祥瑞之兆,于是改安固为“瑞安”,以寓“祥瑞平安”之义。
元《温州路志》载:“李晔天复三年 (903年),安固县获白乌,薛令正明表献之京,因改为瑞安。”另据明《寰宇通志》载:“唐天宝初,以县有白乌之祥,改瑞安县。宋因之。元升为州。国朝复为县。”清乾隆《瑞安县志》卷一:“因获双白乌之瑞,改安固为瑞安。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晚期,瑞安地区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建立聚落。
夏、商、西周春秋,今瑞安市为扬州之域瓯(沤、欧)地。
战国时,今瑞安市属越,楚灭越后,今瑞安市属楚。
秦汉时期
秦并六国后,今瑞安市属秦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今瑞安市属东海王国(都东瓯,世称东瓯国),为东越地。建元三年(前138年),驺摇带着民众4万余人迁移到江淮间的庐江郡(今安徽省西南部),东瓯国灭亡。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朝廷立余善为东越王,领地为东瓯国故地,今瑞安市属东越王国。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朝廷让东越军吏带着子民迁移至江淮间,东越王国灭亡。始元二年(前85年),今瑞安市为回浦县境,属会稽郡南部都尉。
东汉建武(25~56年)初,今瑞安市为县回浦乡地。章和元年(87年),今瑞安市为会稽郡章安县东瓯乡地。永和三年(138年)(一作永建四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今瑞安市为永宁县境,属会稽郡东部都尉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析永宁县大罗山(泉山)南境置罗阳县,属会稽郡,设县治于北湖鲁(西岙、河桥一带),为今瑞安市建县之始。太平二年(257年),罗阳县属临海郡。宝鼎三年(268年),改罗阳县为安阳县。
晋朝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县境南横屿船屯及其南境为始阳县(今为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一部)。东晋太宁元年(323年),临海郡南境置永嘉郡,统安固县;同年,安固县治迁邵公屿。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安固县属东扬州,宋、齐、梁、陈时,东扬州与扬州时分时并,均统永嘉郡。梁太平元年(556年),永嘉郡并入会稽郡,属扬州。陈天嘉三年(562年),复析置永嘉郡,安固县属之。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郡,置处州,横阳县入安固县,延属处州。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处州为括州,安固县入永嘉县,属括州。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大业十三年(617年),苗海潮攻据永嘉郡域。
唐武德四年(621年),郡域入唐,复以永嘉郡为括州,置总管府。武德五年(622年),以永嘉县置东嘉州,析永嘉县置安固、横阳等4县。贞观元年(627年),废东嘉州,横阳县并入安固县,以永嘉、安固县隶属江南道括州。上元元年(674年),析括州之永嘉安固县始置温州。大足元年(701年),复析安固县置横阳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温州上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温州曾复改永嘉郡,统安固县。天复二年(902年),安固县改瑞安县(一作天复三年)。唐末,温州先后被朱褒兄弟交替割据达22年之久,至天梧四年(907年)三月,钱缪命子元瑾率兵于四月攻占温州。于是温州属吴越王地,设温州制置使,瑞安县属之,上隶吴越国东府。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温州市改静海军节度州,瑞安县属之。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瑞安县上隶温州军事州(节度州改),属两浙路。熙宁七年(1074年),瑞安县属两浙东路温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温州军额为应道军节度,升温州军事州为应道军节度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温州降为军事州。太平兴国三年至咸淳元年(1265年),温州时属两浙路,时属两浙东路(两浙路频析两浙东路,频并两浙路)。咸淳元年(1265),改温州为瑞安府,统瑞安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两浙东路改江淮行省,瑞安府改温州路,瑞安县属之。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温州上隶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1295年),瑞安县升为瑞安州。
明清时期
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泰顺县割瑞安县义翔乡属。洪武元年(1368年),改江浙行省为浙江行省,改温州路为温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降瑞安州为瑞安县。洪武九年(1376年),改浙江行省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设浙江布政使司温处道,温州府属之。景泰三年(1452年),置泰顺县,割瑞安县义翔乡5都12里属之。
清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瑞安县属浙江布政使司分巡温处兵备道温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瑞安县建军政分府,属温州军政分府。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瑞安县军政分府废,置瑞安县公署,隶属温州军政分府。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瑞安县隶属瓯海道。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瓯海道,上隶督察区(改专区)。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瑞安县属浙江省温州行政督察区。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瑞安县属第四特区。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瑞安县属第三特区。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瑞安县属永嘉行政督察区。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置文成县,析瑞安西部大凿、金樟、凿口等 10 乡属之,瑞安市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瑞安县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区。
1949年5月10日,瑞安县解放;5月14日,成立瑞安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9月5日,瑞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10月,改瑞安县人民政府为瑞安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14日,文成县并入瑞安县,1961年8月10日(上级发文时间),文成县从瑞安县内析出,瑞安县人民委员会迁到仓前街134号。
1969年1月,瑞安县人民委员会改为瑞安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6月,撤瑞安县革委员会,复置瑞安县人民政府。
1987年4月15日(国务院文件4月15日下达,7月1日召开撤县设市庆祝会,瑞安市即日启用新印鉴),撤县设市(县级),置瑞安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不变。
1949~1996年,瑞安市(县)先后隶属温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浙江省第五专区、浙江省温州专区、浙江省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浙江省温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
2001年8月,温州市调整行政区,仙岩、丽镇及海城街道部分村分别划属瓯海区龙湾区,此后,瑞安市行政区划维持不变。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瑞安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位居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是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连接地带,介于东经120°10'15”~121°15'00”、北纬27°40'10”~28°01'00”之间,北距温州市区34千米,距离省会杭州385千米,东临东海,西连文成县,南接平阳县,北邻瓯海区、龙湾区,西北界青田县。截至2022年末,瑞安市陆域面积1270.9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37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约189.7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20.36千米;拥有海岛148个、海涂面积约73.3平方千米。
气候
瑞安市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境内所处纬度较低,又受海洋影响,常年平均气温17.9℃,北麂等海岛略低,为17.5℃,海拔400~800米的山区稍低,在14℃~16℃之间。境内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4°C~29°C,低于内陆及浙北地区;最冷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均为4°C~8°C,高于浙江省其他地区。
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110~2200毫米,历史年平均降水量1527.2毫米;年内各月降水分布不均匀,全年降水高峰期3次,分别为3~4月春雨期、5~6月梅雨期及8~9月热带风暴暴雨期,各占全年降水量的18.3%、26%、26.2%。
境内大陆平原及沿海地区历史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1950小时,7月日照时数最多,各地均为250~270小时;2月日照时数最少,各地均为100~110小时;山区由于山体遮蔽、云雾笼罩等因素,日照时数比平原少,境内山区朝南坡地年日照时数约为1700~1850小时。
受季风影响,夏季多东南偏东风,冬季多西北偏西风,年均风速1.9米/秒,瞬时最大风速16米/秒。此外,瑞安市处于温州市汕头市的台风地带,夏季台风众多。境内大陆地区年平均雾日10天,3~5月份雾日最多,平均1.5天以上,夏、秋两季很少出现;境内海岛出现大雾的日数比大陆多,其中北麂岛年平均雾日38.9天。
地质
瑞安市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北部,境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纪陆相火山喷发岩夹少量河湖相沉积岩和下白垩统湖泊相、河湖相沉积岩夹少量陆相火山岩。境内未见中生代前的地层,最老地层为上侏罗纪磨石山群高坞组陆相火山岩系。中元古代中期,境内为汪洋大海,地质构造属洋壳发展阶段。晚古生代时期,境内处于稳定的隆起受剥蚀状态;燕山运动在境内反映强烈,表现为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以及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造成境内侏罗系火山岩地层大面积覆盖和各类岩体先后生成。白垩纪时,境内在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一系列断坳盆地内,除接受内陆河湖相沉积外,还有间歇性火出喷溢。到第三纪时,境内在北北东向断裂带上还见有一系列基性一超基性次火山岩及火山通道相角砾岩筒产生。第四纪时,火山活动趋向宁静,但地壳升降和海侵海退仍然发生,境内形成一套浅海相、河湖相的第四系沉积物,主要分布在滨海一带和江河两岸,分别为滨海和河流冲积相沉积。
地形地貌
瑞安市地处东南沿海浙闽丘陵区,主要地形为低山丘陵,其中陆域低山丘陵面积为908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64.82%;平原面积为367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26.19%;江湖和滩涂面积126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8.99%;沿海岛礁面积为173平方千米。受“中原地区构造”控制的影响,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中西部的金鸡山,海拔为1320米;最低处东部的沿海海积平原,河网密布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
瑞安市西部为山区,山脉海拔一般在600~1000米;中部为低山丘陵地,属南雁荡山余脉,山体经侵蚀、剥蚀作用,形成低山、丘陵,因东西向断裂作用,受飞云江所分割和南北向断裂的影响,形成大小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又经长期流水侵蚀等影响,形成奇峰、异洞、怪石、飞瀑;东部为沿海平原,受河流和海潮的共同影响,形成了洪积、冲积、海积平原,平原边缘的坡麓有溶蚀洞、海蚀崖分布,最为代表性的是隆山东麓的蝙蝠洞和岑岐(汀田镇)的翠荫洞。此外,东部沿海平原海岸线较曲折,多淤泥海岸,东海大陆架上还散布着大北列岛和北鹿列岛共91个海岛和104个海礁,是山丘入海的延续,属大陆岛礁
水文水利
水文
瑞安市境内陆河流主要属飞云江水系,西、中部飞云江诸支流为山溪性河流,东部平原为自然泻河基础上的人工河;江、河、湖流水面面积为105728.55亩,密如蛛网,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共有大小河道2664条,河网总长度达2899千米,主要河流有飞云江、温瑞塘河、瑞平塘河等。
飞云江是浙江省第四大河,温州市第二大河,属山溪性强潮河流;源头在泰顺县景宁畲族自治县边界的白云尖西北坡(属景宁县景南乡东塘村潦坑),经文成县入瑞安市境,经过城关镇、飞云镇等地,在上望镇新村陡门头入东海飞云江在瑞安市境干流长度79千米,流城面积1337.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5.3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9.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漈门溪、高楼溪、金潮港等。温瑞塘河位于温瑞平原,晋时在沿海泻河基础上由人工开凿贯通而成;境内干流长20.4千米,流域面积298.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亿立方米。
水利
截至2020年6月17日,瑞安市共有水库27座,山塘156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7座、小(2)型19座,中型水库有赵山渡水库和林溪水库。1996年至2022年,瑞安市实施了滨江防洪堤、飞云江治理多项工程、天井综合治理、高楼滩脚堰坝、温瑞平原南部排涝(一期)、环城河东排闸泵、滨江城防东延伸工程(东外滩青春公园)、海塘安澜(丁山二期海塘、阁巷围区海塘)、南滨江景观带一期等一批防洪排涝水利工程。
赵山渡水库
赵山渡水库位于瑞安市龙湖镇赵山渡,是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中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02平方千米,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总库容3414万立方米。工程于1997年9月开工,2010年10月28日通过竣工验收。水库由输水渠系向温州市、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