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是一部1968年由
斯坦利·库布里克制作和执导,
凯尔·杜拉、
加里·洛克伍德、威廉姆·西尔维斯特等主演的科幻电影。影片灵感来源于
英国科幻小说家亚瑟·
鲍勃·克拉克的小说《前哨》(The Sentinel)和克拉克的其他科幻小说,于1968年4月2日在美国首映。
故事围绕着来历不明的神秘巨石展开,为了弄清楚巨石的秘密,航天员乘坐
航天飞机前往
木星调查,从而经历了一场太空奇幻旅程。
该片获得了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最佳视觉效果四项提名,并获得了其中的最佳视觉效果奖。入选了
美国电影协会100部最佳电影名单,与
《奇爱博士》《发条橙》并称为“未来三部曲”。
影片剧情
在远古时代,一个人猿部落被猛兽攻击,还被一个敌对部落赶出了领地。第二天,他们的周围出现了一块黑色巨石。在巨石的指引下,他们学会了把骨头作为工具和武器,用骨头打败了凶兽并赶走了敌对部落。
数百万年后,
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成员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Dr. Heywood R. Floyd)前往美国在月球的克拉维斯(Clavius)基地。在5号空间站中途停留期间,他遇到了
俄罗斯科学家,他们认为克拉维斯基地发生了严重的传染病。弗洛伊德博士拒绝讨论此事。
弗洛伊德博士到达克拉维斯基地。在基地召开的会议上,弗洛伊德博士对因传染病谣言造成的困扰进行了道歉,但强调必须对他们的新发现进行严格保密,待他进行实地考察后由航天委员会决定何时公开秘密。他们的发现便是一块四百万年前埋在月球上的一块巨石。当弗洛伊德博士一行人对巨石进行考察时,巨石发出了刺耳的
无线电信号。
十八个月后,
美国发现者一号太空船前往
木星执行任务。太空船上一共有五名乘员,其中有三位科学家是在休眠状态,另外两人是航天员大卫·鲍曼博士(Dr. Dave Bowman)和弗兰克·普尔博士(Dr. Frank Poole)。太空船上还有一套HAL9000型电脑系统哈尔,它是太空船的首脑和中央神经系统,还负责监控三名休眠人员的健康状况,它从来没出现过错误,并且具有人类的情绪。
飞行途中,哈尔报告通讯装置AE35发现了故障,将在72小时内完全失效。大卫驾驶EVA(舱外活动吊舱)去检测却并未发现任何问题。哈尔建议将装置重新安装并继续运作到失效,以便验证问题。地面控制中心告诉大卫和弗兰克,经过初步调查,哈尔的失效功能预测有问题,但哈尔将其归咎于人为错误。由于怀疑哈尔行为反常,大卫和弗兰克进入了一个EVA舱,他们在确认哈尔不能听到他们讲话后进行了商讨,决定如果哈尔被证明是错误的,就断开它的连接。而哈尔通过唇读知道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哈尔决定先发制人,当弗兰克在
航天飞机外放置通讯装置时,哈尔控制了他的EVA,撞断了弗兰克的氧气管。大卫乘坐另一个EVA来救弗兰克,这时哈尔关闭了太空船内三名休眠人员的生命支持功能,杀死了他们。当大卫带着弗兰克的尸体想要回到船上时,哈尔拒绝打开舱门。紧急时刻,大卫通过密封阻隔舱进入了太空船,直奔哈尔的
中央处理器,切断了它的连接。断开连接后,大卫发现已经到达
木星,飞船开始播放弗洛伊德博士预先录制的视频,揭示此行的任务是调查从巨石发送到木星的
无线电信号。
大卫在木星的轨道上发现了第三块巨石。当他离开
航天飞机进行调查时,被拉入了五彩斑斓的星门。穿过浩瀚的太空,他到达了一个装饰奇特的卧室。在那里大卫逐渐老去,最后变成了一个躺在床上垂死的老人。这时第四块巨石出现在床脚,大卫也变成了被一个透明光球包围的星孩,漂浮在太空凝视着整个
宇宙。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剧本创作
在完成《
奇爱博士》的创作后,库布里克计划制作一部关于
外层空间的科幻电影,他相信外太空有生命的存在,而这将在不久后对
地球产生影响。在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员工罗杰·卡拉斯(Roger Caras)的建议下,他找到科幻小说家克拉克一起合作。在当时,这部电影既没有名字也没有手稿,只有一个初步的构思。1964年4月,库布里克和克拉克第一次见面,经过沟通后两人决定一起创作剧本。同年5月库布里克决定以小说《前哨》作为电影的主要素材来源,并作为剧情的起点。而克拉克认为发现
外层空间的神秘物质应该作为电影的高潮部分,而不是影片的开始,所以增加了月球探索和星际旅行的情节做铺垫。两人本打算先完成小说的创作,再改编成剧本,实际上剧本和小说同步完成了。克拉克从1964年5月底开始创作,同年12月24日完成初稿创作。
在初稿修改的过程中,库布里克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因为在他看来,只要电影没有拍摄结束,小说和剧本就可以不断优化。1965年12月,克拉克终于将终稿交给了库布里克。库布里克觉得剧本的内容过于啰嗦,他希望这部影片更多是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表现内容,而不是语言。最终,在这部149分钟的电影中,只留下了46分钟的对话。
最开始库布里克向媒体透露的电影名字是《跨越星辰的旅行》(Journey Beyond the Stars),但是克拉克并不喜欢这个名字。在1965年4月,库布里克将电影的名字定为《2001:太空漫游》。
库布里克曾想在故事中增加演员扮演的外星人,但咨询过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后取消了这个情节,因为萨根认为外星生命形式不可能跟地球生命有任何的相似之处,这样做会给电影增加虚假的元素。
在1965年初电影拿到投资时,库布里克和克拉克仍然没有确定大卫在穿越星门后的故事情节。最开始,他们想让
航天飞机所有的宇航员幸存下来。到了当年10月3日,两人又决定让大卫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并回到婴儿期。
前期准备
库布里克为了让《2001:太空漫游》中的太空时代更全面真实的呈现,以及太空旅行也能更科学、更合理。他广泛征求了顶尖的科学、技术和设计方面的专家。包括插画家切斯利·博内斯特尔(Chesley Bonestell)、罗伊·卡农(Roy Carnon)和理查德·麦肯纳(Richard McKenna),人工智能领军人物马文·明斯克(Marvin Minsky),IBM公司工业设计师艾略特·诺伊斯(Eliot Noyes),以及特效艺术家沃利·绅士曼(Wally Gentleman),他曾为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制作了纪录片《宇宙》(Universe)。1965年初,库布里克邀请了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设计师哈里·兰格(Harry Lange)和科学家弗雷德·奥德韦(Fred Ordway)加入到特效团队。1965 年7月到8月,Graphic Films团队的莱斯特·诺夫罗斯(Lester Novros)、康·佩德森(Con Pederson)和
道格拉斯·特朗布尔也陆续加入到特效团队。整个团队负责所有太空基地、航天设备的草图绘制、理论支持和技术实现。
选角
当库布里克选择杜拉和洛克伍德出演《2001:太空漫游》的主角时,两个人并没有犹豫,也没有参加电影的试镜,就欣然接受了邀请。因为他们都是库布里克的粉丝,也很享受和他一起工作。同时,杜拉从小就是个科幻迷,当他看到剧本时就意识到,这部电影源于克拉克的短篇小说《前哨》。
影片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HAL9000“哈尔”,导演需要为它寻找配音演员。根据杜拉的说法,最开始该配音演员确定的是
奈杰尔·达文波特(Nigel Davenport)。但达文波特在给哈尔配音时,库布里克认为他的
英国口音太分散注意力,所以解雇了他。在拍摄剩余部分时,库布里克选择了让一位助理导演配音,但他也有浓重的伦敦口音。以至于又换了马丁·鲍尔萨姆(Martin Balsam),但仍然没有让库布里克满意。最后库布里克选择了让雷恩在后期制作期间重新录制了所有内容。
影片中有个场景是弗洛伊瑟博士跟自己的女儿通话,库布里克选择了让自己的女儿
薇薇安·库布里克(Vivian Kubrick)来扮演弗洛伊德博士的女儿。
布景
影片中有一个载着乘客穿梭月球的巴士,它的模型是由玻璃纤维制成,大概有两英尺长。为了表现更多的细节,工作人员在模型上粘贴了很多塑料元件,甚至还有乒乓球和塑料栅栏的碎片。白羊座号登陆舱则是一个直径两英尺的模型。它的设计难度要更大,因为这个登陆舱有一些可以活动的部件,比如自动展开的登陆支架,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精细的工作。影片中巨大的
空间站,外观呈环状,并且缓缓自转。制作者们做了一个八英尺的模型,原材料中有玻璃纤维、铜甚至钢。空间站的设计非常细致,在环形的船体上,有无数的窗口透射出内部的灯光。为此设计师在模型内部放置了很多电灯,以至于不得不做了些散热口和冷却管来防止模型温度过高而融化。
发现者一号太空船模型的尺寸达到了五十四英尺。剧组组织了多个小组专门负责模型表面的细节制作,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刚刚上手的学员。剧组同时制作了一个十五英尺的稍小的发现者一号模型,来满足长镜头的需要。因为如果要想为这个巨大的飞船模型拍个全景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做一个尺寸小一点儿的模型。
服装设计
影片中人猿还带着猿的特征,这以当时的化妆技术很难完成。为此化妆师
斯图尔特·弗里伯恩设计了一套用羊毛制成的内衣,然后将毛发像做假发那样一根根扎上去。他为每一个扮演原始人的演员都定做了内衣,然后请来专门做假发的人完成剩余工作。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个很疯狂的想法,所以当弗里伯恩告诉那些做假发的人他已经做出了一件的时候,让他们惊讶不已。
拍摄
影片于1965年12月29日在英国谢伯顿制片厂开拍,之所以会选择那里,是因为它可以容纳月球上
第谷环形山(18米×37米×18米)深坑的场景。从1966年开始,拍摄转移到位于博海姆伍德的米高梅英国制片厂,以便拍摄大规模的真人特效场景。
电影中唯一没有在摄影棚拍摄的是
人猿用骨头砸碎骨的场景,那是在摄影棚旁边的平地上拍摄的。在广阔的室外天空背景下,摄影师可以进行低角度拍摄。库布里克拍摄了一个又一个镜头,几乎用完了所有准备的动物头骨。最后库布里克将骨头抛向空中,用手持摄像机拍摄了这个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
由于影片摄影指导杰弗里·安斯沃思不愿使用复杂的洗印特效,所以片中所有特效画面都是通过摄影机拍摄完成的。但是当时广泛采用的静态背景幕和背投影的动态画面无法呈现出真实的场景,于是该片开创性的采用了前投影视觉特效技术。影片中
人猿活动场景中的非洲背景和大量太空船场景都是这种特效技术的杰作。
剧组最开始计划用三个银幕宽度的新艺拉玛系统拍摄,但摄影效果总监道格拉斯·特鲁姆布认为影片画面会因此变形,于是改用Super Panavision 70摄影机进行拍摄。影片最初的拍摄预算为600万美元,但最终超支了450万美元,同时拍摄周期也延误了16个月。
幕后花絮
库布里克在电影情节中设计了HAL9000智能计算机可以通过唇读的方式知道宇航员的谈话,当时克拉克并不认同。但是在多年后计算机开始开发唇读功能,他才承认库布里克一直是对的。
影片中,库布里克为了实现笔在太空中漂浮的场景,选择了将笔用双面胶粘在一块透明的玻璃上,然后放置在摄像机前进行拍摄。而航天员在握住笔时,其实是将笔从玻璃上拉下来。
弗兰克·米勒负责影片中出现的任务控制声音的录制,但是因为他缺乏经验和紧张的情绪,导致录制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抖动自己的脚而产生杂音。库布里克将一个折叠好的毛巾放在了米勒的脚下,让他可以放心的录制。
人工智能专家马文·明斯克在片场做顾问指导时,差点被一个高空坠落的扳手砸死。
本来影片中杜拉有一段技术性很强的对话,是航天员报告技术故障时说的。为了完成这段台词,杜拉快把自己逼疯了,好在最终完美地完成了拍摄。但因为跟地面控制中心向飞船发出的报告所用术语相同,而被库布里克剪掉了这个镜头。
主题与亮点
外太空文明和进化
库布里克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他相信
宇宙中充满了智能生物。他认为根据当时的宇航理论和数据,能够推算出宇宙间无数的星球都存在智慧生物,而且进化程度要比地球上人类高级很多。所以按照他的构想,巨石代表了外太空更高智慧生命体的存在。在影片一开始就设置了黑色巨石,通过神秘力量引导了
人猿的进化。然后月球上也出现了能够召唤智能生物的巨石,紧接着又出现在了更加遥远的
木星。最后穿越星门变成星孩,完成人类生物进化的又一次飞跃。通过这样一个观众能够理解的故事设计,引发人们对
外层空间文明的想象。
影片故事中,远古时期的人猿和2001年的人类都到了进化的
平台期。人猿面临着
食肉目和敌对部落的攻击,人类面临着智慧电脑哈尔的威胁,都到了需要一个英雄的出现时候。哈尔代表了终极工具和超级理智,当他意识到自己价值体现面临威胁的时候,就开始通过杀人来掩盖自己的弱点。文明的进化就是旧的个体让位于富有更强生命力的新个体,就像影片中具有更强战斗力的
人猿被学会使用工具的人猿杀死。面对终极工具哈尔,大卫放弃了工具和理性,达到了下一阶段的进化,即星孩。
叙事风格
该影片的叙事,穿插着“智慧启蒙”、配乐的变换和经典的拍摄技巧。库布里克利用黑色巨石这一巧妙设计为故事线索,通过“智慧启蒙”叙事段落的方式,贯穿影片中的三个部分,远古人猿、月球探索和
木星之旅。让看似割裂的剧情连接起来,并营造出了神秘的氛围。而配乐的巧妙使用,与整个故事的发展相得益彰。当人猿开始学习使用工具的场景出现时,响起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磅礴大气的旋律,这是哲学家
弗里德里希·尼采启蒙了无数后人的同名作品的音乐诠释。接着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人猿抛向空中的骨头,转换成在太空中漂浮的飞船,顺势来到了四百万年后的第二个故事场景。同时, 配乐换成了宁静舒缓的《蓝色多瑙河》,代表了人类对文明成就的享受。影片的最后又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音乐中结束,预示着新的文明启蒙。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参考资料:
发行与票房
1968年2月25日,
米高梅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
华盛顿明星报》上刊登了四页广告,为这部电影发起宣传活动。1968年4月2日,该片在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首映,1968年5月10日在
英国上映,1969年3月1日在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映。并且在1973年、1974年、1977年、1980年、1992年、2001年等多次重映。其中,2018年该片的70mm胶片未修复原版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重映,包括序幕和幕间休息也都进行了还原。
该片由于预算超支,在首次上映时亏损了80万美元。后来经多次重映后,该片的全球票房达到了6500万美元(截至2022年)。
影响与评价
影片影响
1991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将《2001:太空漫游》选为国家电影登记处保存影片。1998年,《2001:太空漫游》入选
美国电影协会100部最佳电影名单,位列第22名,并在2007年更新美国100部最佳电影名单时,位列第15位。美国电影协会将《2001:太空漫游》评为排名第一的科幻电影,认为该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电影在
英国广播公司2015年评选的
美国100部最伟大的电影名单中排名第 4。
为了纪念这部电影,
美国航空航天局将火星
轨道飞行器命名为“2001火星奥德赛(2001 Mars Odyssey)”。阿波罗13号指挥舱的名字也定为“执行冒险任务的奥德赛(Odyssey during the ill-fated mission)”。
权威评价
在1977年出版的《美国电影》(American Film)上,科学作家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专门撰文评价了《2001:太空漫游》。他评价道,影片通过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向人们展示了未来世界,开启了科幻电影新的历史。
《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 Reporter)影评人约翰·马奥尼(John Mahoney)评价,该片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部电影,通过强大的科学技术团队确保了科学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激发了人们的无限想象。
1969年《哈珀杂志》(Harper’s)刊登了影评人
宝琳·凯尔(Pauline Kael)对该影片的评论,她认为这部电影“非常缺乏想象力”,是“伪装成艺术的垃圾”。
大众评分
该影片在美国电影网站IMDb评分达到了8.3分(满分10分,超过66万人评分)。
烂番茄根据115条专业影评,给这部电影的新鲜度为92%,平均评分为9.3分(满分10分);同时依据超过25万的观众评分,评分超过3.5星(满分5星)的占比是89%,平均评分4.4星(满分5星)。根据25条专业评论,这部电影在Metacritic上也获得了84分(满分100分),表明“普遍好评”。在中国电影媒体豆瓣上,超过30万的观众评价中,平均评分达到了8.9分(满分10分)。(截至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