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辑(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他的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广为人知。张辑曾自称庐山道人,后因居住鄱阳而被称为东泽,又被朋友称为东泽诗仙或东仙。他曾得到姜夔的诗歌指导,并与冯去非(可迁)交往密切。
人物经历
张辑在庐山游玩并爱上此地后,回到家乡鄱阳并在马蹄山中建造房屋,以庐山书堂作为匾额。他在庐山书堂旁建了一座房子,并请包日庵为其撰写记述,因此被人称为庐山道人。黄叔豹认为张辑住在鄱阳,不应该舍弃近处的美景而去追求远方的景色,于是给他取了个名字叫东泽。黄鲁庵在他的诗帖中提到张辑,称他为东泽诗仙。后来,张辑在京师遇到了冯可迁,两人交流文学创作,张辑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称号,最终确定了自己的诗坛称号为东仙。张辑在《沁园春》中自序写道:“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矛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
主要作品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
这首词通过描绘月下景象,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落魄抑郁的情感,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省镇江市)。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登高望远,留下了许多题咏。词中“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一句,透露出无限的哀怨。京口地区的一水横陈,凤鸣玄泰,神妃合唱,麟舞鸾迈,引发了古代失意者的无限遐想。然而,当梦境破碎,沉重的心理压力依然难以释怀,他们的热情逐渐消退,作品也因此充满了伤感。他们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期待着飞升的时刻,这些都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失望和怀疑。这首词展现了求仙不成的痛苦,现实与幻想交错,营造出一种迷茫的意境。其中包含了“前世”美景的幻象式呈现,也有旧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悲伤,还有求仙不成的感叹。整首词隐约引用了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故事,但却表现出了再次进入神山却未能见到仙女的失落之情。过片三句,悲愤至极。壮丽的河山,留下了无数英雄的足迹。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备曾在此联合抵抗曹操,两晋、隋唐时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事情。然而,现在只剩下英雄们的无穷遗憾,让登临的人们洒下一掬吊古伤今的泪水。过去的一切,无论是朝廷恢复中原的大计还是个人施展抱负的雄心,都已经随着江水向东流逝了。只有渔夫的钓竿和明月出现在瓜洲之上。这意味着即使是有才能的人,也无法实现报国的愿望,只能在江海上逍遥自在。最后一句体现了词人压抑孤独和无可奈何的悲哀。瓜洲位于长江北岸,是运河流入长江的地方,有渡口与镇江相连。这首词原本的曲调名称是《乌夜啼》,作者根据末句的意思将其更名为《月上瓜洲》,这也暗示了他对国家事务的担忧和失望。
《疏帘淡月·秋思》
```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
悠悠岁月天涯醉。
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
听商歌、归兴千里。
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
这首词情景交融,深刻自然地描绘了秋夜的相思之苦和羁旅之愁。词境幽远清雅,是张辑的代表作之一。开头几句描写了秋夜的风雨,细雨落在梧桐叶上,汇聚成点滴,滴落到空旷的台阶上,敲打着愁人的心扉。这一幕在诗词中并不罕见,但“被风惊碎”四个字使得语义更加生动。究竟是雨水还是秋声被风吹散了?或许只是风雨过后,一切都平静下来了。这个模糊的语义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夜晚,疲惫的旅客可能已经品尝到了深深的寂寞。室内场景的描述中,熏笼上的衣服散发着潮湿的气息,蕙炉里的沉水香缓缓燃烧,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但实际上是在传达情感,词人的孤独形象已经在炉火的烟雾中若隐若现。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感慨万千。在这个春华秋实的季节里,他感受到的却是青春的逝去和梦想的破灭。一个“醉”字,意味着借酒浇愁,但愁绪却挥之不去,因此每增加一分秋色,就增添一分憔悴。这句话不仅在形式上巧妙,而且在意义上也非常深刻。紫箫的声音已经中断,欢乐的事物不再重现,这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到更加孤独。他拿起纸笔,写下一封家书,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愁恨。夜寒雁起,这个词组简洁有力,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传递了无限的怨念。作者自责自己为什么要如此凄凉地生活在异乡。杜甫曾经在成都浣花溪畔修建草堂,李白也曾与孔巢父等人在泰安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作者借用前人的事迹,表达了自己渴望过上这样悠闲的生活的心情。为什么偏偏要辜负那美好的景色和闲情逸致,而在漫长的旅途中奔波劳碌呢?接着,他又转向另一个话题:“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与前面的三个主题相互呼应。无情的西风,一年又一年地到来,似乎在催促人们变老。这里的“吹老”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时代的变迁,一个是个人的命运。西风几次吹过,世界上发生了多少变化?在这背后,词人可能有着更深的家国之痛。他感叹自己多年来已经尝尽了流浪天涯的滋味,如今听到悲凉的商歌,不禁想起了回家的念头。商音凄厉,与秋天的萧瑟气氛相呼应。词中的商歌,带有感秋的意义。但是故乡遥远,想要回去却不能,这怎么能不让人心酸呢?“千里”这两个字,包含了多少难以言喻的隐痛。露水打湿了昨夜的酒杯,稀疏的窗帘映衬着淡淡的月光,照亮了无人入睡的房间。这是全词最精心设计的部分。这首词在结构上独具匠心,景与情交替出现,虚实对比,前后呼应,呈现出一波三折的效果。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流畅无间,上下片首尾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尤其是造语遣字别具一格,如“秋声”“被风惊碎”,“线袅蕙炉”,“一分秋、一分憔悴”,“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虽然看起来平凡,但实际上非常精致,引人深思。
《忆秦娥》
```
春寂寂。画阑背倚春风立。春风立。楚山无数,暮天云碧。
琴心写遍愁何极。断肠谁与传消息。传消息。当年情墨,泪痕犹湿。
```
《临江仙》
```
忆昔风流秋社里,几人冰雪襟期。凉风吹散梦参差。寒灯多少恨,长笛不堪吹。
别去化龙潭上水,东来不寄相思。白鸥应笑太忘机。沙头重载酒,休负桂花枝。
```
《满江红》
```
醉发吹凉,但拂剑、狂歌而已。倩谁问、九霄黄鹤,更曾来未。
玉女窗深松昼静,研朱重点参同契。记前回、赤水得玄珠,骊龙睡。
空扰扰,人间世。除学道,无真是。把洪崖肩拍,挹浮丘袂。
朝驾长风沧岛上,夜骑明月青天际。更几时、回首旧山川,三千岁。
```
《沁园春》
```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一丝风里婵娟。爱月在沧波上下天。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
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