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该专辑获得第34届
第17届金曲奖年度专辑奖,吴青峰凭借该专辑还被提名最佳华语男歌手奖、最佳华语专辑奖、演唱类最佳专辑制作人奖,该专辑中的单曲《(……催眠大师)》被提名最佳编曲人奖,单曲《(……恋人絮语)》被提名最佳作曲人奖。
《马拉美的星期二》制作期长达两年,是吴青峰至今制作最久的一张作品。专辑收录的歌曲,灵感多数诞生自
吴青峰于2020年间的半梦半醒之际。所有曲子于当年即已完成,然而彼时吴青峰感到当下的个人处境和情绪状态,尚且不适合为这些调性明亮的曲子填词,为了确保动笔写词时的状态足够诚实,歌词一事便就此搁置了两年。直到2022年初、完成EP《
牧神的午后》的3首歌后,一次的梦境让吴青峰终于觉得可以继续着手完成这些作品:“我梦里头有个幻化有形之无形的一团影子,踹了我一脚跟我说‘你可以写了’,当下我就惊醒,歌词就像软木塞被打开,慢慢地陆续一起冒了出来。”歌手醒后写下《(……催眠大师)》的歌词,此后其他十一首歌的歌词也跟着逐渐成形。
专辑主题围绕着“歌手与创作的关系”展开。身为唱作人,“创作”即是
吴青峰生活中最日常切身之事,而这张专辑正是一个“探讨‘创作’的创作”。专辑名称源自19世纪的
法国诗人
斯特凡·马拉梅,他每周二举办于家中的私人艺文沙龙,在当时的法国文化界享有盛名。青峰以此为灵感,将“沙龙”概念延伸至
音乐创作中。内容上,专辑的12首歌,分别侧写了创作的某个面向,诸如意识与潜意识、迷失与觉醒、理解与遇合、炼金与实验、探索真名与创伤、接纳差异与敢于不同等。形式上,吴青峰亦将专辑本身想像为一场集结了12位音乐人的沙龙,音乐人们以沙龙客座嘉宾之姿相互激荡,为作品赋予崭新的音乐样貌。前导EP《牧神的午后》名称亦来自马拉美的同名诗作,该首诗同时是
法国作曲家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牧神的午后前奏曲》的灵感来源。悉数作品皆诞生于半梦半醒之际,在歌曲编排上,从以意识为题的《(……小小牧羊人)》出发、由描述无意识的《(……睡美人)》作结。歌曲名称皆以括号搭配删节号呈现,是
吴青峰参考德布西《钢琴前奏曲》的作法,暗示听众对作品的感受可以回归对作品的直观理解,歌名仅供参考,名称与作品的关联是开放的、没有绝对性。
《马拉美的星期二》收录了12首吴青峰与其他艺术家跨界合作的作品,同时也反映出吴青峰的12种人设形状,是一张能够反映出吴青峰内心的专辑。整张专辑如同一件艺术品,致敬古典文学的用字遣词,12首歌曲皆有难以定义的编曲与风格,
吴青峰与制作人
陈君豪一同让整张专辑呈现十足的电影戏剧氛围,与速食时代的流行歌曲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视野与深度。撇开优美的旋律与慧的和弦编排,专辑的歌曲带有着如同诗歌一般的暧昧、混沌而难以定义的状态。
除了吴青峰与不同音乐人之间的灵感碰撞,听众还会看到一些“纸上的共鸣”。《马拉美的星期二》化用了希腊罗马神话的诸多意象,如
维纳斯的镜、
卡戎船、特洛伊、象牙门等。这些典故的运用并非混乱的堆砌,而是针对特定主题的巧妙贴合。因此,专辑中歌曲的歌词所呈现的世界并不是一团晃眼的马赛克,而是一枚精致的阿拉伯花纹,虽然会令听众觉得晦涩难懂,但这样的互文实验却能够反映出
吴青峰对于
音乐创作的思考。整张专辑应用最广泛的互文手法就是“引用”与“暗示”。“引用”以一种直白的方式呈现吴青峰的文学记忆,不加掩饰地让听众发现其他文本的痕迹;“暗示”则被吴青峰别出心裁地隐藏在文本之中,旨在唤起与听众之间的默契。
在《(……恋人絮语)》中,吴青峰直接引用了《
小王子》的法文片段,颠倒了小王子与玫瑰相遇、相识与离别的情节,随着音符的跳动,画面由暗转明。而在为小王子量身定制的歌曲《(……小王子)》中,
吴青峰没有选择直接引用原文,而是通过暗示的方式,让听众在熟悉的语词中发现惊喜,伴着温暖的旋律与真挚的歌声,听众用耳朵重温了一遍《小王子》的精髓。《(……醉鬼阿 Q)》灵活地使用了“戏拟”的手法,吴青峰借“醉鬼”之名,探讨创作者在创作时的沉醉状态,歌颂坚定本心的艺术精神。吴青峰则通过“戏拟”的手法,抓住阿 Q 在假想中克敌制胜的那份偏执特性,使其服务于歌曲所要表达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大主题。整首歌曲像是
马戏团的杂耍表演,各种奇珍异宝抛在空中,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