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
哈萨克族传统弹拨乐器
冬不拉(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دومبىرا,西里尔字母哈萨克文:Домбыра),也被音译为“东不拉”或“东布拉”,意指弹弦乐器或指一种挖空了的木箱上张有弦的器物,是哈萨克族使用最多的一种传统弹弦乐器。
冬不拉主要由琴杆、音箱、弦构成,音箱形制多样,一般张两根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逾两个八度。它音域较宽,音色甜美,音量宏大,工艺精细,弹奏出的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变化较快、旋律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有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内容也丰富多样,是民间舞蹈音乐和民族乐队的主要演奏乐器。主要流行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聚居地,除此之外在中国的鄂伦春族中也有使用。其中新疆塔城托里县被誉为“冬不拉之乡”,阿迪力汗·阿不都拉被认定为国家级冬不拉传承人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于2008年被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构造与制作
冬不拉由琴杆、音箱、弦、弦轴、琴头、山口、音品、扣子、出音孔、马子、琴身、面板、缚弦、腰带、弹弦处等多个部件构成。它的琴杆细长,音箱形制多样,通常张两根弦,也有少数冬不拉张3或4根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逾两个八度,有7~17个音品。冬不拉经过长期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形制构造又各不相同,种类繁多,有十几种类型,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根据使用类型分为传统冬不拉和现代改良冬不拉两大类,具体如居住在新疆中南部与东部地区的哈萨克族多使用较为传统的铲形短颈冬不拉,仅有7~9个音品;而居住在新疆西部地区的哈萨克族则多使用不断完善改良后的半梨形长颈冬不拉,有14~17个音品。或根据音箱形制差异可将冬不拉分为梨形、瓢形和扁平铲形3大类。现在人们通过音高将其划分为最高音冬不拉、高音冬不拉、中音冬不拉、次中音冬不拉、低音冬不拉共5大类。
传统冬不拉全长80~90厘米,音箱呈梨形,可制作成圆底、平底、尖底等多种样式,面板上开有若干个出音孔。弦轴有向琴背的,有向琴面的,有向琴左侧的,系弦位置也相应的各有不同。琴杆上缠2根羊肠弦,木质琴码,有8~11个音品。
现代冬不拉经过不断改良,琴码由木质改为铜质,音品数也有所增加,均按十二平均律排列,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并根据音高将其划分为5种类型。最高音冬不拉,也称为“皮克洛”,音色清脆,有12个音品。高音冬不拉,也称为“鲁里玛”,音色明亮,有15个音品。此两种均张4根钢弦,每两根一组,以塑料拨片弹奏,用于伴奏和合奏中;中音冬不拉,音色柔和,有13~17个音品。次中音冬不拉,也称为“巴兹”,音色浑厚,有17个音品。此两种均张丝弦两根,用于伴奏、合奏和独奏中;低音冬不拉,也称为“库拉勒巴兹”,音色低沉,有16个音品,张羊肠弦两根,以皮革制的拨子弹奏,由于音响过低,故只用于合奏中。
制作时,先作琴杆,再作琴箱。琴杆和琴身均为木制,以松属桦木为佳,因琴杆细长需单独用一根木条。琴箱用数块木板拼合后刨光,再烤弯,这样的工艺使冬不拉不易坏,音响效果好。木板两端窄,中间宽,方便拼接成弧形。拼合时,依次粘合外板、内板、面板,再在指板、琴箱边和弹弦处镶贴一层塑料片。便可以上弦定音品了,音品多用塑料或铜片嵌镶,有些则是缠丝弦或羊肠,塑料音品和铜质音品的位置不能移动,固定品位时要求音位准确。音品安好,稍加打磨上漆便制作完成了。一把上乘的冬不拉必须具备音量较大,制作精美这两个条件。
音域
冬不拉用G谱表记谱,按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逾两个八度。
最高音冬不拉:d2~b3或d2~c4;高音冬不拉:d1~b2或d1~c3;中音冬不拉:d~d2或d~e2;次中音冬不拉:d~c2或d~d2;低音冬不拉:D~c1或D~d1。
演奏
冬不拉最普遍的演奏方式便是弹唱,将琴斜放于怀中,左手按弦,右手拨弦。通常用左手用中指、食指、无名指按弦,用右手拇指、中指、食指进行弹奏,一般按弦很少使用小指。右手弹奏也主要用食指和拇指,其余三指也较少用到,针对演奏节奏,不同曲目会利用不同的节奏。在弹奏的过程中,还会穿插使用分解和弦、扫弦等多种弹奏技巧,有时会用拨片进行弹奏。在外弦奏旋律上,内弦作为和弦的衬托,有时则反过来。在哈萨克东、西部也有不同的演奏风格,东部多用右手食指与拇指弹拨琴弦,西部则所有手指都同时加入弹拨,同时在琴杆上下来回跳跃弹奏。左手触弦方式大体一致,以拇指触按低音弦产生持续音效果,食指则触按高音旋律弦。
在长期的演奏中,哈萨克族不断的完善演奏技巧。起先吸收了柯尔克孜族考姆兹的杂技性演奏手法,或将琴箱放在左肩、右肩或头顶弹奏;或是将右手背向内,掌心向外来反手弹奏;或是用右手在琴杆上部和琴箱处大幅度的上下交替弹奏;或是用手在琴杆的上下部交替弹奏等多种演奏手法,但都不利于音乐表现,所以运用很少。
现代基本固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冬不拉音乐表现技巧,在右手弹弦部位的不同位置来实现声音力度的控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排从上往下扫出的音量较大;拇指从下往上挑进的音量较小;食指以急上急下手法弹奏的音量最小,弹奏所用力度与发音量成正比。用弹奏手法来实现音色的变化,单纯上弹或下弹的声音宏亮,若急速用手压弦时声音宏亮而急促,食指以急上急下的手法弹奏声音轻细急速,延绵不断,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排上下交替弹奏声音坚实有力,拇指与食指轮奏声音轻脆;根据演奏手法来实现和音的运用,一是整个乐曲内弦全弹空弦,外弦演奏旋律,另一是整个乐曲内弦和外弦均不固定演奏一个音。现在冬不拉艺术也逐渐多元化,在器乐上有独奏、对奏、重奏、齐奏、合奏等;在弹唱音乐的唱词中有民俗音乐、叙唱诗作、习俗歌等;还有群众性自娱舞中等等,都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
历史发展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民间乐器,关于它的起源,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在《史记》和《汉书》中描述的“乌孙”便是冬不拉;也有学者认为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吹笛和弹东不拉的伎乐人》中可以窥测,在公元3世纪,便出现了类似冬不拉的乐器在民间流传;还有学者认为是公元10世纪左右喀喇汗王朝(今阿拉伯)的音乐家法拉比发明的,他所著的《卓越的音乐》中还介绍了乐器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当下的共识是,现代的冬不拉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由古代许多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渐融合发展并形成多元的冬不拉艺术。
公元12~13世纪,出现最早,也较为著名的冬不拉乐曲《跛腿的野马在狂奔》,是以乃蛮部落的凯尔布哈以术赤汗之死相关事件为题材创作的;15世纪~18世纪是冬不拉的发展期,这一期间出现了如阿山·海戈、哈孜吐干、拜哲格提、波格达、江托列等一批为冬不拉艺术发展作出贡献的人;19世纪是冬不拉的兴盛期,这一时期冬不拉在乐曲、弹唱和舞蹈伴奏形式、题材、内容以及演奏技法和制作工艺上都不断发展,日臻完善,出现了如库尔曼哈孜、塔特木别特、达吾列提克列依、迪娜、拜山拜·都南拜、卡衣拉合拜·恰列凯、库节凯·那扎尔等著名的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冬不拉乐曲。
近现代是冬不拉的全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艾赛提·乃曼拜、唐加勒克等人为代表的艺人以传统弹唱方式创作了大量现代冬不拉乐曲,乐器本身的研制与制作工艺也更加成熟,形成规模,演奏技法和理论成果也得以转化。并且在独奏、 伴奏、自弹自唱的艺术表现形式之外发展到乐队合奏,表现力更加丰富。1934年阿合买提·舟巴诺夫创建的冬布拉乐队,并编配演奏了一批以冬布拉为主的合奏曲;1950年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文工团建立了冬布拉乐器组,在1955年调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组成冬布拉组;1986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成立了冬布拉民族乐队。至此,不论是冬不拉艺术,还是乐器本身都在全面发展。
传承与困境
冬不拉艺术源于哈萨克族人长期的草原生活,这一艺术浸润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哈萨克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是反映人民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文化中多元一体的瑰宝。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由乐曲、弹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演奏形式多样,乐曲内容丰富。在长期的发展中,还总结和创造了完整而系统的演奏方法与技巧,并且各个部分都有着相对完整的体裁、结构、曲式、 奏法和工艺。
近年来,随着中国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萨克斯坦国的冬不拉传统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冬不拉艺术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冬不拉艺术也在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专业音乐会、文艺汇演、基层的普法宣传以及高校设立专业和民族文化节等多种形式中广泛传播,进入大众视野。哈萨克斯坦国从2018年起将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国家“冬不拉日”。
中国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冬不拉艺术”保护项目,以保护和弘扬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但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使民族文化中的冬不拉艺术受到猛烈冲击;冬布拉乐曲的流传方式为口传心授,乐曲在演奏时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创意性,传承结构单一,也相对困难。这造成传承、欣赏冬不拉弹唱的人越来越少,一些传统曲目和制作工艺已处在消亡的边缘,对现代年轻人的影响力也在下降。
民间传说
冬不拉在哈萨克族流传着多个传说,其中有确切记载的有三个。
第一个流传较广,相传以前哈萨克族有位小伙子想娶一姑娘为妻,姑娘说:“只要你让大树说话,我就嫁给你。”小伙子想起了晒干的羊肠挂在大树上起风时被吹响的场景,便砍倒大树做成了冬不拉的琴身,将羊肠搓成琴弦栓在两头,制成了能弹奏的冬不拉,姑娘履行承诺嫁给了小伙子。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冬不拉便在草原上逐渐流传起来。
第二个传说是以前一位哈萨克人做了一个类似冬不拉体形制的器件,并张了两股马尾做弦,但是弹拨时不能发声。后来一个叫康巴尔的人,在木头和马尾之间放上马子,便能弹出声音来了,于是便有了冬不拉。
最后一个流传较少,以前牧民哈姆巴尔汗,在放羊时看见树上挂着几根羊肠,被风吹得嗽嗽作响,他觉得声音悦耳动听。于是,他便把干羊肠带回家,找一块木头挖空作琴箱,接上琴杆,将羊肠作琴弦,手指拨动,发出优美的声音。后来,经过哈萨克族人民的不断改进,便发展成为今天的冬不拉。
名曲名家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族的代表性乐器,被誉为“牧人心中的夜莺”,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作了上千首乐曲,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新疆解放前的乐曲有《芒尕布尔》《四个步行者的痛苦》;新疆解放后的乐曲有《战士的欢乐》《高潮》《速度》《热爱祖国》《新的波浪》《黄河》《白波浪》等;近些年来,随着冬不拉乐队的发展,出现了协奏曲《美丽的巴尔鲁克山》等众多著名的冬不拉乐曲。
同时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冬不拉演奏艺人。最早的冬不拉手克尔布哈,已故艺人阿西姆,新疆解放时期的柯夏那依,以及当代的阿力别克、达渥莱特等著名冬不拉艺人。
参考资料
..2022-11-12
..2022-10-17
..2022-10-17
..2022-10-17
..2022-12-16
..2022-11-05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6
..2022-10-17
..2022-10-17
..2022-10-17
冬不拉艺术与演奏研究.文艺生活 文艺理论.2022-12-16
..2022-11-05
..2022-12-17
..2022-12-17
..2022-12-16
冬不拉弹唱助力普法宣传.今日头条.2022-12-17
目录
概述
构造与制作
音域
演奏
历史发展
传承与困境
民间传说
名曲名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