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又称为“琴”“瑶琴”“玉琴”“绿绮”“丝桐”,因为有七根琴弦,所以又称为“七弦琴”,它位列
中华文化“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被誉为“国乐之父”,是中国最早的平置弹弦乐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古琴起源的传说,但由于时间久远难以考证,在19世纪60年代,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两件青铜时代的琴状物,因此人们推测古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人们为了与
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起初有5根琴弦,汉朝起定制为7根弦。
古琴造型优雅,错落大方,汇集了书法、乐器、篆刻于一身,按照琴体的项、腰形制不同分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等式样,以仲尼式较为常见。古琴主要由琴体和琴弦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它
音域宽广,音量较小,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因此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或“天地之音”,有散音、
泛音、按音3种不同的基本取音方式,演奏技巧复杂,表现力丰富,多以
独奏艺术形式出现,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或与琴箫合奏。它融入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为人们调整着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体现了“
天人合一”哲学观的深刻性和合理性,
伯牙、
锺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也被视为友谊的象征。随着古琴艺术的发展,依演奏风格、师承渊源和所据传谱的不同,形成了金陵派、虞山派、梅庵派、广陵派、
浙派、诸城派、岭南派等各具演奏风格的众多琴派。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
江苏省、
山东省、
广东省等地的各大琴派相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中国古琴艺术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北京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
陕西省的古琴艺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发展
中国
上古至夏商周时期
纵览历代文献与上古传说,中国古代文明之初各个不同时期的氏族领袖几乎都与古琴的创始有关。《太古遗音》《礼记•曲礼》《
琴操》《
孝经》《
尔雅》有
伏羲造琴之说;《新论•琴道》《琴赋》有神农造琴之说;《
帝王世纪》《礼记•乐记》《尸子》有唐尧造琴之说;还有
黄帝造琴、虞舜造琴等众多传说,这些传说与记载都有牵强附会的成分,没有确切记载古琴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也无具体实物考证,只有考古学家
夏鼐(nài)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中记载了19世纪60年代,在河南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两件琴状玉器,它属于中国青铜时代的二里头文化,由此人们推测古琴的历史,有近三千年之久。
春秋至战国时期
古琴在春秋时期已发展成为可用于
独奏的乐器,并产生了许多演奏水平较高的琴家,和许多动人的作品。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宫廷中,都有精于古琴的宫廷琴家,且大多以“师”为氏,其中以
师旷较为出名,他是春秋时期
晋国的主乐大师,在《左传》《
国语》《韩非子》《
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均有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1997年,湖北随县(今
随州市)
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的
十弦琴,这是最早的古琴实体,此琴用整木雕成,由琴身和一活动底板构成,分音箱和尾板两部分,琴面无徽,琴身下面垫有活动底板,形制大小基本与音箱底面吻合,琴面的岳山上有十条弦槽,岳山根部有十个弦孔,通向面板内的月牙槽,并放置了十个,旋动琴轸可微调琴弦。琴面略呈波浪式起伏,尾端翘起,同时出还出土了一张
五弦琴。
先秦时期,古琴被广泛地运用于伴奏及歌唱,称之为“弦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
诗经》中也有不少诗篇提到古琴,可见,琴瑟的演奏在当时已有较丰富的表现力;战国时期,随着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出现了“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的景象,在这种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
伯牙、雍门周等杰出的琴家。
两汉时期
1973年,在湖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七弦琴,式样与现在的相差较大,琴长不足现代琴的三分之二,面板浮扣在底板上形成共鸣箱,尾部是一板状狭长实体,无琴徽,琴体首宽尾狭,只有一个雁足, 而且没有龙池、凤沼等出
音孔;这一时期古琴艺术有较大发展,统治者在征集
民歌的同时,也在民间选拔了一批优秀艺人,在宫廷中任鼓琴侍诏,较为出名的有师中、
赵定、龙德等人;同时民间的文人雅士也钟爱古琴,出现了
司马相如、
蔡邕、
刘向、
桓谭等著名的琴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哲学解放,思想活跃,文人们想要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介来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态度,此时古琴的款式为了迎合文人的需要和时代的审美而改变,形制与前代有了较大的区别,呈现出成熟的“合体全箱式、七弦、两足、十三徽”的风姿,从
嵇康 《琴赋》、
南梁的砖刻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描述,古琴的外观和现在已大致相同,并出现了一批以嵇康、
阮籍为代表的文人琴家。
隋唐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古琴的形制已大致确定,中空结构的长条形面底板上分别有首、肩、颈、身、腰、尾等部位,以及十三徽,一定长度的隐间,龙池、凤沼、
岳山、龙龈、 冠角、尾托、雁足、护轸等,各处比例均较为合理,造型肥而圆润,通常在颈、腰内收部分作圆角处理,既美观又便于弹奏,与唐人的美学思想,审美取向一脉相承,较为出名的是伏羲式“九霄环佩”琴;文人雅士也与琴家之间有着深厚的交往,他们参与到古琴的弹奏和琴曲的创作当中,留下了蔚为可观的琴诗、琴词、琴文,并且还有对琴曲、琴家、演奏、欣赏方面的评论。
宋元时期
宋朝时,由于哲学思潮和美学思想的改变,古琴款式也有较大改变,具有文人审美和文人气息。宋初时依旧是模仿唐朝形制,后来琴面的弧度渐渐自浑圆向扁平变化,形成了扁平的风格。
北宋琴身扁而长大,尺寸相对于唐琴较大,琴体造型较为简洁,只在颈腰处的内收部分做了圆角和方角的处理;
南宋时除了仿古之作外,其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立、狭长的形状是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较具代表性的是宋末元初的“龙吟虎啸”琴;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也偏好古琴,在此影响下古琴在文人士大夫中也比较盛行,出现了诸如
范仲淹、
欧阳修、
苏轼等闻名于世的琴家。
元代制琴是
宋朝与明朝的过渡期,古琴基本保留着宋琴较为扁狭的特点,在外形上,仲尼琴仍占绝大部分。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文人雅士开始把思想情感寄托于文学艺术, 使得元琴在款式有所变化,它的造型对比宋朝来看比较有气魄,内部构造也较具新意,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去掉了项实,做成半月形围墙,为声池;琴尾实处亦是如此,二者起到修饰声韵、调解震动的功能;
元朝统治者虽不懂琴乐, 但却能够重用琴人,收集并珍藏天下有名的古琴,这间接促进了古琴的发展和流传。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偏好,所以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明代是古琴发展的巅峰,其主要成就在于式样的增创,统治者大都爱好古琴,有的甚至喜欢造琴,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其中较为出名的是宪宗的洛象式、宁王的飞瀑连珠式古琴。在美学思想影响下,还出现了强烈抒发个性的蕉叶式古琴形制;清朝时古琴的形制沿袭明朝,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不过由于
统治阶级追求的是一种富丽堂皇的美,所以古琴款式上也呈现出繁褥富丽的特点,其中较为出名的是
乾隆御制的“湘江秋碧”琴。
明清时期私人集资刊印琴谱的风气较为盛行,不少文人士大夫也提倡琴学,将古代传承下来的琴曲、民间尚在流传的曲目编成谱集,并对其表现内容给以解释和说明。从15世纪初到19世纪末的五百年间,先后刊印的琴曲谱集达数百种之多,留传至今的尚有150余种,这不仅使许多古曲得以保存,也促进了不同琴派,师承之间的琴艺交流。自古以来“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人们为了与西方国家的
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其他国家的发展
日本
日本关于古琴的最早记载出现在《粱琴新谱》,该书中描述了8世纪时,中国与日本经过海上通航,引进中国文化。
隋唐(日本的
奈良时代),日本先后派遣19批使者前往中国,古琴同其他乐器一起传入日本,随着中日往来的密切,古琴的曲目、演奏方法也相继传入日本,《日本国所见书籍目录》曾著录当时库藏的中国琴书多种,有晋孔衍撰《琴操》三卷、《杂琴谱》百二十卷、《雅琴操》和《弹琴用指法》各一卷,以及
古琴谱《碣石调·幽兰》;古琴传入
日本时,多在上流贵族世界中流传,在1008年前后的文献《宇津保物语》《
源氏物语》中便描绘了主人公与古琴的密切联系;但是在日本
平安时代,古琴艺术的发展停滞,逐渐衰弱。
明末清初(日本江户时代)是日本古琴艺术的复兴和发展期,仅有名的琴士就有六百多人,可见日本琴道的盛况。这一时期中国艺僧蒋兴俦携带五张七弦琴,以及《松弦馆琴谱》《理性元雅》《伯牙心法》《琴学心声》等琴谱东渡日本,定居于水户的园寺 ,对有意修习琴乐演奏技艺者进行指导 ,
东皋心越及其弟子形成的的琴派是江户时代日本较具代表性的琴乐流派 ,他本人因此也被称为复兴日本琴乐的师祖,《东皋琴谱》他的弟子们将其传授的乐曲编纂而成的教材;浦上玉堂把
日本传统的雅乐《催马乐》琴曲化,让这一雅乐在琴上复活,还为后人留下了一本《玉堂琴谱》,同时蒲玉堂也是一名制琴师,他使用的“玉堂琴”就是在二连珠式或连珠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二人在日本的古琴界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传授发展古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时代的开始 ,古琴艺术又逐渐衰微,到20世纪时 ,继承江户传统的演奏者愈加稀罕;21世纪,在日本除了热爱中国文化的或潜心从事音乐或文学研究的人之外 ,关心并研究琴与琴乐的人已经很少了。
日本现存于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的有一张原
法隆寺珍藏的“黑漆七弦琴”,以及最早的
古琴谱的手抄古琴原谱《碣石调·幽兰》;而在日本的
正仓院则收藏现存最早的古琴—金银平文琴。
朝鲜半岛
古琴最早在公元4~5世纪就传入
朝鲜半岛,在《
三国史记》卷三十二中便有详细的记载。虽然古琴与其他宫廷乐器一起传入,然而却从没有在流行起来;直到12世纪初,才运用于宫廷
雅乐演奏之中;13世纪末期被文人雅士开始用以修身养性;15世纪,朝鲜经历战乱,
政治经济学遭到破坏,用于礼乐祭祀的乐器也毁坏尽,古琴也位列其中;18世纪以后,朝鲜半岛迎来了“古琴热”,朝鲜文人眼随燕行史到
清代购买古琴,积极学习古琴演奏,不仅发明创造了古琴和
玄琴的结合体“紫阳琴”,并编撰古琴乐谱,让古琴和其他乐器结合演奏朝鲜传统音乐,这使得古琴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走向了高峰。
法国
琴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早在明清时期就被来华的传教士关注,他们翻译和写作了相关著作,最早的涉及古琴的西方著作是1780年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在巴黎出版的《中国古今音乐记》,此书是主要依据清华
李光地所著《
古乐经传》及其他写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琴,同时还附有绘制的琴的图形这是西方最早的具有音乐图像学意义的中国乐器介绍。
荷兰
荷兰著名汉学家
高罗佩,在20世纪30年代任职荷兰驻日本东京使馆的外交官期间,先后发表《中国雅琴及其东传日本后源流考》《中琴道—琴的思想体系之论著》《琴道》等七种音乐论著,其中《琴道》正式将古琴音乐置于
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使人们对于古琴音乐文化内蕴有更深入的了解。
美国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广泛吸纳了世界上的各种音乐,其中便有中国的古琴。第一个把古琴放在主流音乐课上讲授的高等院校是美国的伯克利加大大学,并邀请北美著名古琴演奏家王菲讲授古琴理论、中国文化和古琴演奏法;美国民间的北美琴社还组织了互联网上的第一次雅集,与中国人民网合作,进行古琴史上第一次网上音乐会直播,这都提升了中国古琴在海外的影响力。
构造与式样
构造
古琴是一种狭长形的木质弹弦乐器,它最早是按照凤的身形来制作的,琴身与凤身或人身相对应,有岳、颈、肩 、腰、尾、足等。琴体通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厘米),象征一年365天,或一个周天365度; 宽约六寸(约20厘米),厚约二寸(约6厘米)。它造型精美,款式繁多,结构简单,主要由琴体和琴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琴体即共鸣箱,由
琴面、琴底和琴轸、雁足等部分组成;琴弦系统包括琴弦、
岳山、龙龈、琴徽等部分。
琴体
琴体由上下两块
实木板胶合而成,上面的面板为琴面,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加工成瓦弧形。下边的
底面为琴底,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质木料制成,多呈平面形,有的呈向上微凹状,起反射音响的作用,将琴面与底板胶合在一起,通体就成为了一个共鸣箱。
琴面
琴身较宽的一端是琴首,其顶部的面板称为“额”,额左面镶嵌承露,上开7个“弦眼”,用来穿系琴弦;承露左面镶嵌岳山,用以架高琴弦,是琴体最高的部分,岳山下有7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侧端设有“凰眼”和“护轸”;
岳山左面2.5厘米处琴身两侧均向内凹进,称作“颈”,长约20厘米;颈后最宽的地方为“肩”;肩后逐渐狭窄的琴身叫“翅”;八徽至十一徽为琴腰,十一徽以后为琴尾,是琴体较窄的地方,尾端两边,镶嵌有两片略高起的硬木边饰,称为“冠角”;在尾端两片冠角间,镶有硬木制成的龙龈及龈托;琴面从岳山到龙龈,张有七根弦,自外而内,由粗到细,折向琴底分别系于雁足之上,象征七星,张七根弦的这一部分面积叫做“弦面”;紧挨第一根琴弦的外侧,安装有蚌壳做的圆形琴徽标志,从
岳山到龙龈,依次为一徽到十三徽,象征着一年有12个十月和1个闰月,七徽以下为下准,七至四徽为中准,四徽以上为上准。
琴底
琴底与“额”相对的位置为“”,嗪的左侧与承露相对位置开有一长方形浅槽轮池,内设七个琴轮;琴肩底部约四徽至七徽间,开有一个出
音孔为“龙池”;腰部中间约九徽与十徽之间的两旁,左右各开一个小方孔为“足池”,用于安放雁足;约在十徽与十三徽间,又有一较小的出音孔为“凤沼”,龙池、凤沼象征着天地万象,有的用硬木将它们镶边,叫“唇形边界木”;琴尾底端中央镶嵌一块硬木,与龙龈位置相对,为“龈托”,龈托两侧,与冠角相对,也镶有两片硬木,叫做“托尾”。
琴腹
琴腹是琴身内部的槽腹,是整个共鸣箱的结构,
琴面内腹成膛腔,琴头处设有舌穴、声地两个暗槽,与琴面
岳山相对后面一厘米,为“起空”;起空至琴尾依琴身形状,留1.5厘米宽的边界木,中间挖成圆槽,为“承音”,若与底板相合,其横截面略呈椭圆形;腰的中部有足池,叫做“凤腿”;承音之后,尾底所留之边界木亦稍厚,叫做“尾实”;尾部一般也会设有一个韵沼暗槽,在与龙池、凤沼相对的位置处留有微微隆起的纳音,一般龙池纳音靠头一侧设有天柱,靠尾一侧设有地柱,两根音柱连接着面板底板,使发声之时传导振动,起到调整音色音量,防止琴体变形的作用。
其他
琴轮用硬木、牛角、
玉石等硬质材料做成,长约3~4厘米,直径约1厘米,利用其伸缩作用,转动琴轮,来调整琴弦发音的高低;雁足安装在腰部中间的足池内,用坚实木料制成,有圆形和方形,其作用是支撑琴体,控系琴弦,同时还可用于悬挂之用;琴弦从
岳山到龙龈,张有七根弦,自外而内,由粗到细,折向琴底分别系于雁足之上,古时多用丝弦,现在多用钢弦;琴徽是弦外侧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标志,多用螺钿制成,也有用金、银、玉、石等质地的材料精制而成。它的点位为弦的
泛音振动节点,自然而成,其音律为
纯律,是按音弹奏时则作为按音音准的参考。
轸子、轸池、护轸多用红木、
檀香紫檀等坚韧耐磨的木料制成,轸子系绒扣调节琴弦松紧长度、改变音高之用;底板上储放轸子的浅平凹巢,称为轸池;底板琴头两侧向下垂凸的部位称为护轸,是用来保护轸子免受外力的碰击。
式样
古琴的造型是乐器中最为丰富传统的,单样式就多达五十多种,有按照古代贤哲来命名的
伏羲式、神农式、
黄帝式、
孔子式、孔明式等;有按照古琴项、腰的不同而分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等多种式样。
音域音色
音域
古琴的音域较宽,通常为C-d3,它从低音谱号下加二线大字组C第一弦的空弦音,到高音谱号上加三间小字三组d的七弦一徽
泛音,共四个
八度加一个
大二度,并且这些音基本上都是常用音域;古琴一般按五声音阶定弦,一至七弦定弦分别为C、D、F、G、A、c、d,并以三弦为宫音的情况称为“正调”,除正调之外的其他
调式通称为“外调”,常用的有七调为正调、慢角调、宾调、慢
宫调、清商调、慢商调、
黄钟官调;由七条弦可得7个空弦散音,十三徽可发119个实用泛音,147个按音。
音色
古琴的音色较为丰富,通常中、低音区演奏使用较多,演奏时,右手拨弦取音,有散音、
泛音、按音3种音色变化,散音也叫空弦音,它松沉而旷远、浑厚如钟;泛音晶莹剔透、清冷空灵;按音圆润细腻,富于表情。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被称为天地人“三籁”。
记谱方法
文字谱
古琴的记谱方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魏之交的文字谱,它对古琴的定弦法、演奏弦序、数位右左手指法和带有一定节奏因素的文字说明。汉朝之前,琴曲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到了汉魏之交,古琴的形制逐渐定型、演奏技法逐渐成熟,并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于是有人发明了文字谱。汉代、三国时期较重要的琴谱琴书有扬雄的《琴清英》、诸葛亮的《琴经》,而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首以文字谱记述演奏手法的琴曲是《碣石调·幽兰》,相传为梁代丘明所作,现存的是唐初的手抄卷。
减字谱
第二阶段是中唐时期由
曹柔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了由
古琴谱到
减字谱的改进,从唐末开始使用,后来又经过历代人的不断改进、发展、变化,才使今天通行的谱式得以形成,这种记谱方法更便于人们阅读和传承古琴谱。减字谱就是将古琴演奏的左手指的名称、所按
徽位的序数、右手指法和弦序等各要素以减笔字的形式组合而成为一个谱字,其中弦序符号较大,每个谱字都有读法。而最早用文字记录的减字谱是宋代
姜夔《
白石道人歌曲》中的《
古怨》。
演奏
演奏技巧
演奏时将古琴横置于桌上,采用坐姿,自然舒适即可,多用真甲来弹奏。古琴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都是通过各种基本弹奏指法组合运用完成的。右手独立无法分解的基本指法共有勾、剔、抹、挑、托、劈、打、摘八种,惯称“八法”,其中“打”和“摘”两种指法在清朝后期由“勾”“剔”等其他指法所替代,其余指法则无法替代;右手复合指法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指法组合而成,有历、轮、半轮、撮、反撮、打圆、圆搂、间勾、双弹、锁、扶、、转指、却转、刺、伏、滚、拂、捻等众多指法。
左手的基本指法有大、食、中、名、跪,续部基本技法有上、下、进复、退复、吟、、绰、注、掐起、对起、掩、虚掩、带起、爪起、撞、推出、往来、逗、奂、等多种技法,其中上,下为常用的两技法;此外,左右两手指配合弹奏的技法称关联技法,有掐撮三声、分开技法、放合技法、应合技法等众多技法。
演奏特色
古琴的共鸣腔较小、腔壁较厚,所以它的音量较小,但给人与抑制、浑厚的感觉。由于古琴的弦比较长,所以弹奏时琴弦振幅较大,时间较长,这使古琴的
音域大多处在中、低音区,其低音浑厚结实,有如金石之响,高音清亮甜美,所产生的余音悠长,绵延不绝,令人回味。此外,因古琴的声音发出后,振动随着各个部位传播开来,所以给人以缥缈朦胧、虚幻丰富的感觉,使其音色更具意境美。
古琴的音色较为丰富,右手拨弦取音,左手按弦取音,有散音、
泛音、按音3种不同的基本取音方式, “散音”即古琴的空弦音,演奏时右手弹音左手无动作,其音色浑厚,坚实如地,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或表现深沉悠远的氛围;演奏泛音时,左手轻轻按住琴弦徽处(泛音点),做到弱而不虚,右手同时弹音产生音响,此时发出的音响比谱面实际音响高出一个
八度,其音色飘然纯净、清亮如珠;按音是古琴演奏中最能表现情感变化的音色,演奏时右手弹音,左手按弦,左右手相互配合产生交织的音色,其音色细腻、柔润,情感丰富。在这三种基础音以及左右手的配合产生的演奏技巧共有70多种,能奏上千种不同音高与音色的变化形态,即便是同一个音高,也可以在不同弦、不同
徽位用泛、散、按等不同方法奏出,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古琴还可以用双弦奏出同度、八度、五度等“和音”音程,可见的古琴演奏手法变化多端,表现力较为丰富。
名家名曲
历代名家
古琴出现较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发展成为可用于
独奏的乐器,颇受宫廷权贵与民间文人雅士的喜爱,因此历史上也出现过一批著名的琴师。有春秋战国时期的
瓠巴、
伯牙、雍门周;两汉时期的宫廷著名乐师师中、
赵定、龙德,民间的文人雅士
司马相如、
蔡邕、
刘向、
桓谭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嵇康、
阮籍;
唐朝时期的
董庭兰、
颜师古、
陈康士;
宋朝时期的
范仲淹、
欧阳修、
苏轼等。
历代名曲
古琴在历朝历代也创作出一些流传千古的名曲,有春秋战国时期伯牙创作的《高山流水》,其内容寓意为伯牙、
锺子期知音会友的故事;有
魏晋时便流传的琴曲《
广陵散》,内容为战国时期
聂政刺
韩王之事;
南梁时
左丘明创作的《
碣石调幽兰》,它是一首用文字记述演奏手法的琴曲,其内容为深山幽谷中盛开兰花的情景,寓意文人高洁而又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唐朝琴家颜师古改编的《
梅花三弄》,其内容为刻画梅花的高贵品格及动态的美。同一时期的琴家
陈康士创作的《
离骚》,其内容为表现
屈原一心要在楚国实行政治改革,但理想又不得实现的苦闷;有明代就流传的琴曲《
阳关三叠》,引用了唐代诗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别绪;以及《酒狂》《
胡笳十八拍》《
潇湘水云》《
平沙落雁》等众多名曲。
地方流派
古琴艺术在长期中,依演奏风格、师承渊源和所据传谱的不同,已形成了金陵派、虞山派、梅庵派、广陵派、浙派、诸城派、岭南派、九嶷派等众多琴派。
价值与影响
在古琴的形制里,每一处都有其象征意义。琴面为天,琴底为地;琴首较宽有六寸,象征着六合。琴尾狭窄有四寸,象征四时,也象征着尊卑之别;琴弦内合金、木、 水、火、土五行,外合宫、商、角、徵、羽五音,象征着君、臣、民、事、物5种社会等级,后来增了加了文、武二弦, 象征着君臣之合恩,构成了七弦琴;琴面十三个
徽位,象征一年有12个月和—个闰月,而居中最大的琴徽代表君,象征闰月;有
泛音、按音、散音3种音色,象征天、地、人之和合。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套秩序、等级名称,可以窥探古人制作琴的形制有教化人伦的深意。其象征意义反映出
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礼乐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
古琴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其音色高而不亢、低而不靡、中正平和、细腻清远,在三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融入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及各朝各代文人士夫的哲理心态,是人们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重要媒介,也发挥着“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琴曲的标题性、音结构的带腔性、节奏上的非均分性、音质上清微淡远的倾向性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汉民族音乐审美的核心,在大量的琴曲中还涉及历史、政治、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这对探索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古琴在中国拥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
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
器乐演奏形式。它流行广泛、演奏技巧丰富,经过无数艺人不断传承和发展,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形成了金陵派、虞山派、梅庵派、广陵派、浙派、诸城派、岭南派、九嶷派众多具有浓郁地域性文化的古琴流派,风格多样,演奏技巧各有特色。
传承与保护
古琴艺术是文人音乐的代表,
清代之后随着文人阶层的没落,古琴艺术逐渐被边缘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
查阜西、
吴景略、
管平湖、
张子谦为代表的古琴艺术家们尽心竭力挽救古琴;1956年,查阜西带领相关工作组深入
中原地区多个城市寻找琴人、记录琴谱;此后在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各大音乐高校纷纷开设古琴专业;同时,北京古琴研究会开展公益演出、学术交流等活动,并与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汇编了一部大型资料汇编《
琴曲集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州乐器厂率先制作了一床实验性的新古琴,随后
扬州市几个乐器制作工厂也开始少量生产古琴;当代的斫琴师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创新与改制,各式各样的新式古琴层出不穷,2013年,
王鹏以中国古代神话为题材创制出“青鸟”;2021年,福清成功举办了“闽韵和鸣”世遗古琴音乐会及古琴公益讲座,这些因素都为古琴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和电子化通讯工具的普及,给古琴及以它为表征的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理想带来了巨大冲击;西方专业音乐教育制度的移入,促使古琴艺术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转变,从而形成了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发展新趋向,也改变了古琴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及自娱自悟的功能;自古以来古琴以口传心授方式来传承,西方专业音乐教育的移入打破了琴社、流派等所形成的古琴自然生态空间,压缩了古琴集诗书礼乐为一体、琴道即人道的境界,使它只能局限在舞台技艺的范畴之中;而现代教育中也存在着青少年对于
传统音乐兴趣较低、部分家长错误的“崇洋媚外”思维、部分教师对古琴了解有限、现代音乐教育中缺乏传统音乐的教育、对于学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思维模式及审美观培养不足等问题。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
江苏省南京市、
常熟市、
南通市、
镇江市、
扬州市、山东省诸城市、
广东省广州市的金陵琴派、
虞山琴派、梅庵琴派、广陵琴派、
浙派、诸城派、岭南派均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中国古琴艺术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
大兴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陕西省古琴艺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桂世民、
刘正春、朱晞、王永昌、
刘善教、
马维衡、徐晓英、郑云飞、
谢导秀、王鹏、刘昌寿等艺人被指定为国家级传承人;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
常熟市虞山琴派艺术工作室、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镇江梦溪琴社、扬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诸城市文化馆、广州市海珠区文化馆、蔡昌寿及蔡昌寿琴学会、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等多个保护单位。
名曲
古琴在三千年的发展中,流传留下来许多琴曲,有历代琴人吸收的
民俗音乐,也有着他们个人和集体的创作,现存的琴谱有一百多部、琴曲有三千多首。从形式上看,它们包括大大小小的各种曲体,有
器乐的
独奏与合奏,也有作为
声乐伴奏的琴歌;它的题材也十分广泛,有着多方面的内容表现,如离别、痛苦、爱情、喜乐、愤慨以及诗情画意,大自然景色等等。
参考资料
古琴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4-28
古琴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4-28
古琴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