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袋鼯
袋鼯科袋鼯属下的一种动物
蜜袋(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etaurus breviceps)又名短面袋鼯,袋鼯科袋鼯属动物,是一种小型、夜间活动的树栖性有袋类哺乳动物
蜜袋鼯体型较小,尾巴比头部和身体总长还要长。平均体重约只有110克,耳朵薄而尖,鼻头呈粉红色,背部则为蓝灰色,在野外,它们的体色令其可以同叶子和树枝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肉眼很难辨别出来。其平均寿命约为14岁。蜜袋鼯在春季和夏季,主要以飞蛾类甲虫等昆虫为食;到了秋季和冬季,它们就以桉属汁和花粉等植物产品为食。
蜜袋鼯常作为宠物被饲养并较受欢迎,而且蜜袋鼯具有亲近人类的特点。但饲养时要注意蜜袋鼯也有复杂的社会、饮食和饲养要求,若疏忽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及自残行为。在澳大利亚,野生动物康复组织(WIRES)反对将本土动物作为宠物饲养,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律禁止私自捕捉蜜袋鼯。
分类与演化
名字由来
蜜袋鼯(Petaurus breviceps)是一种小型的,喜夜间滑翔的杂食性负鼠,Sugar glider这个俗名是指它对汁液和花蜜等含糖食物的偏爱,以及它在空中滑翔的能力,很像鼯鼠,所以得此名。
学名Petaurus breviceps,译自拉丁语为“短头绳舞者”,即树冠上的杂技者。
演化
蜜袋鼯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昆士兰州南部地区以及大分水岭以东的新南威尔士州大部分地区。
据悉,袋鼯属起源于中新世早期至中期(1800万到2400 万年前),然后从新几内亚传播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袋鼯鼠物种在此分化。
分类
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蜜袋鼯是一种有袋动物,整体体型像鼬科[yòu kē]动物,它的头部和身体长约120~320豪米,尾巴长150~480毫米,平均体重约为110克,身后尾巴虽长但不能抓东西,耳朵看起来又薄又尖,眼睛大而圆,还有一个与鼯鼠相似的滑翔膜,从前脚外侧延伸到后脚脚踝,可以通过伸展四肢来打开滑翔膜,而且它们的前额、胸部及泄殖腔都有气味腺,其中雄鼯以气味腺来划定地盘,标记群体成员。
被毛颜色
蜜袋鼯身上长着毛茸茸的被毛,蜜袋鼯的背部通常呈蓝灰色,但也有呈黄色、黄褐色或白色,而腹面则稍显苍白。一条深色条纹从后端一直延伸到鼻子,面部两侧眼睛和耳朵处也有类似的条纹分布。
雌雄区别
蜜袋鼯是一种两性异形的物种,雄性通常大于雌性,公蜜袋鼯体重约为110-160克,有四个气味腺,分别位于前额、胸部和两个泄殖腔旁腺,其中雄性头部和胸部的气味腺呈秃斑状。而母蜜袋鼯体重约为110-140克,雌性也有泄殖腔旁气味腺和育儿袋中的气味腺,但胸部或额头上没有气味腺。
其他生理特征
蜜袋鼯的正常心率为200-300次/分,呼吸频率为16-40次/分。泄殖腔是直肠、泌尿道和生殖道的常见末端开口,泄殖腔的温度是低于实际体温的,其平均温度为32摄氏度(89.6°F)。直肠温度通常为36.3°C(97.3°F)。测量鼓膜温度是确定核心体温的另一种方法。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蜜袋鼯的分布范围包括新几内亚岛和附近的某些岛屿、俾斯麦群岛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印度尼西亚地区。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蜜袋鼯喜欢温暖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0-2000米范围内的热带森林或沿海森林中,喜欢在有白千层属的树枝上筑巢,除此之外,在次生林和退化林的巢洞中也存在蜜袋鼯的踪迹,当有适合的栖息地,每1000平方米就能发现一处蜜袋鼯的树穴。
生活习性
适应行为
蜜袋鼯蜜袋鼯可以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森林中,当食物供应量减少时,蜜袋鼯也会随之降低活跃性,或通过少量休眠的方式来适应气候。
而在寒冷的天气里,蜜袋鼯会挤在一起以避免热量散失,甚至为了度过接下来长时间的寒冷季节,选择在秋季五月或六月期间,让自己的脂肪含量达到一定的体重峰值内,并将冬眠的习性用到极致,以能在冬季生存。而可能是由于冬季环境温度低、降雨量大以及食物来源匮乏的原因,蜜袋鼯的冬眠在冬季最为频繁,而野生蜜袋鼯较饲养的蜜袋鼯更容易进入休眠。
觅食行为
蜜袋鼯是季节性适应的杂食性动物,其白天会躲在布满绿叶树枝的树洞里,喜欢在夜间活跃,只要有充足的食物供应,经常在夜晚出去觅食。
在春季和夏季,蜜袋鼯主要以飞蛾类甲虫等昆虫为食,通过细长的第四指,从树皮中捕捉昆虫,用宽大的下牙来咀嚼树皮,尤其在进入繁殖期后,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50%以上。
到了秋季和冬季,它们就以桉属汁和花粉等植物产品为食。大约1000平方米的森林才能为一只蜜袋鼯提供充足的食物。
活动能力
蜜袋鼯是澳大利亚众多滑翔类负鼠之一,它滑行时,前肢和后肢与身体成直角延伸,脚向上弯曲,张开四肢,露出滑翔膜,使之形成一个机翼滑行更远,借助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可以有效避开树栖捕食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地面捕食者的接触。
社群行为
蜜袋鼯是群居性动物,常常40-50只成群地在同一地盘活动。蜜袋鼯的群体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具有排他性领土意识,以6-10只组成群落占据一定数量的桉树林(其面积约为10115平方米),这样可以为群体成员提供主要食物来源。而群体的成年雄性则会用它们的唾液、肛门、手和脚上的气味腺分泌物来标记这片桉树林领土。每个蜜袋鼯群体中通常有一只占主导地位的雄性蜜袋鼯,这只雄性蜜袋鼯负责标记大部分领土和群体成员,并且拥有更多与其它雌性的交配权。当未被标记的动物出现时,蜜袋鼯就会立即对其进行猛烈攻击。但是在群体中,除了存在一些威胁行为之外,蜜袋鼯之间一般不会发生争斗现象。
在群体成员之间,蜜袋鼯还可以通过发出各种声音进行交流,例如发出一种听起来像小狗吠叫的警报声。
生态关系
蜜袋鼯会吃许多其他食物,如花蜜、相思树属种子、鸟卵、花粉、真菌和本地水果,其中花粉占其饮食的很大一部分,因此蜜袋鼯很可能是山龙眼属物种的重要传粉者,而除了植物产品外,多以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蜘蛛目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在生物链中其天敌很多,本地鸮形目以及其范围内的其他动物包括笑翠鸟巨蜥属、蛇和袋鼬属、野猫也对其生存构成了重大威胁。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蜜袋鼯种群并没有受到重大威胁,但在2019-2020年期间,澳大利亚的丛林大火令该物种的原生分布范围受到严重打击,再加上过去200年来,澳大利亚的自然栖息地在逐渐丧失,幸运的是其适应能力很强,能够生活在小片残留的灌木丛中,甚至只要每公顷保留三到五棵空心树,蜜袋鼯就可以在经历了轻度至中度选择性伐木的地区持续存在,因此在大部分栖息范围内是常见的,野生蜜袋鼯数量也处于稳定状态。
威胁因素
人们私下的非法捕捉与走私贩卖问题、农业拓荒等因素,还是对蜜袋鼯的生存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高光污染地区,蜜袋鼯成功觅食和躲避捕食者的能力可能会下降。
保护措施
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最近在马来西亚很流行的新宠物“小甜甜”蜜袋鼯即将被列为受保护动物。该局将援引2010年野生动物保育法令相关条文,并且该局已把相关条文的修正案交总检察署审批,一旦通过审批,商家必须向该局申请执照才可出售蜜袋鼯。
而在澳大利亚地区,蜜袋鼯作为本地物种也受到保护,若是未经许可,捕获或出售饲养野生蜜袋鼯属违法行为。
保护等级
2016年6月30日,蜜袋鼯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该组织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
人工养殖
饲养方法
蜜袋鼯的饲养箱需具备较大空间,以便蜜袋鼯上下活动。蜜袋鼯为夜行性动物,白天在巢箱中休息,故饲养箱需具备良好的遮光性。可以在箱中或顶部放置一些树枝,蜜袋鼯常用前足抓取树枝以便打磨指甲。蜜袋鼯的适宜饲养温度为26℃-29℃,温度不宜过低过高。
日常饲喂蜜袋鼯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尤其进入繁殖时,对于它的摄入量更高,尽量以专用饲料为主,苹果番薯、胡萝卜、香蕉等切成小块的蔬果和乳酪等钙制品为辅,蜜袋鼯是杂食性动物,也可以买一些给甲壳虫食用的昆虫饲料给它吃,如果担心饲养的蜜袋鼯数量很多,箱底容易被排泄物弄脏,可以铺一层带网眼的隔板,下面再铺一些卫生纸或报纸。
人工饲养蜜袋鼯,最好饲养一对,缺少同伴的蜜袋鼯可能出现自残行为。
疾病防治
蜜袋鼯饲养过程中,常见的医疗问题包括营养不良、肥胖、创伤、胃肠道细菌性疾病和自残。常见的手术包括去势,帕塔吉姆修复和泄殖腔旁腺切除。随着宠物蜜袋鼯年龄的增长,肿瘤形成和牙齿疾病变得更加普遍。
养宠风险
饲养蜜袋鼯可能影响人类健康,蜜袋鼯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会影响饲养人正常作息生活;而且蜜袋鼯体味重,排泄物气味异常,导致人类居住环境难闻。
随意饲养蜜袋鼯还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蜜袋鼯不是中国本土物种,作为宠物饲养后,如果被随意丢弃可能对生物链结构产生破坏。
主要价值
蜜袋鼯体型较小,模样讨喜,在饲养时很容易亲近人,而且熟悉之后很黏人,还可以随身携带,目前作为一种新兴宠物在全球都很受欢迎。
物种对比
蜜袋鼯与复齿鼯鼠在身体形态大小以及肤色上有着很相近的地方,以至于人们常常容易搞混。
目录
概述
分类与演化
名字由来
演化
分类
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被毛颜色
雌雄区别
其他生理特征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适应行为
觅食行为
活动能力
社群行为
生态关系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威胁因素
保护措施
保护等级
人工养殖
饲养方法
疾病防治
养宠风险
主要价值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