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哥犬(英文名:Pug),别名哈巴狗、八哥犬等。该犬种起源存在一定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其原产于
英国、
苏格兰等地,但业内更多资料显示,其最初原产地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的中国西藏,彼时多在寺庙中饲养,是古老的东方犬种。1885年,巴哥犬在美国养犬俱乐部(AKC)登记为正式品种。
巴哥犬肩高25~28厘米,体重6.5~8
千克。身体呈方形,短且健壮;胸部较宽;被毛短而柔软,滑润且富有光泽。毛色主要为银色、咖啡色、浅黄色、黑色。部分犬只从头后部到臀部还有一条黑色纹线。前额、耳朵及
吻部布满黑色斑纹,面部布满大而深的褶皱。耳小而薄,为玫瑰耳或纽扣型耳。眼睛颜色深而大。鼻子短俏扁平。口吻略宽,黑色方形,下颚突出式咬合。其前肢粗壮,后肢肌肉饱满,脚趾甲为黑色。尾部紧紧地卷曲于臀上,双环状卷曲者为更优品种。
巴哥犬非常聪明,能够准确地判断周围的情况,并且能清楚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忠诚而警觉,自信而不鲁莽,活泼而不过度活跃,是适合于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的优秀伴侣犬。
命名和历史
十八世纪末其被正式被命名为“巴哥犬”,为拉丁文“pug”的音译,意为“斧头”,故别名“斧头犬”。德国人曾称其为“Mops”,有愁眉苦脸之意。
关于该犬种起源有一定争议,有专家认为,巴哥犬原产于中国西藏,是古老的东方犬种,中国八大名犬之一。其在中国曾被称为“pai”。也有小部分观点表示,巴哥犬原产于
苏格兰低地,传至
亚洲后由
荷兰商人从
远东带回西方;
英国出版的《世界名犬宝典》中也提出巴哥犬产于英国。
对于该犬种起源于中国的说法,有观点认为其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当时主要在寺庙中饲养。汉朝时期,巴哥犬和中国生产的绸缎通过丝绸之路一同传入他国。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葡萄牙、
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各国商人与中国通商的同时,陆续将巴哥犬带回本国。因受荷兰王公贵族宠爱,其作为王室爱犬被称为荷兰犬。十七世纪时,其被
荷兰东印度公司引进至世界各地。1689年,
英国威廉王子和妻子玛丽继任王位时便带了一批巴哥犬随行,由此可见其在英国王室中备受宠爱,可与
京巴犬在中国宫廷地位相媲美。
1885年,巴哥犬在美国养犬俱乐部(AKC)登记为正式品种。其数量曾大量锐减,十九世纪末期巴哥犬协会成立后,犬只数目逐渐增长,并且持续地进行改良最终演变出标准犬种。英国养犬俱乐部记录,从2005年到2014年,巴哥犬数量增长四倍,从2116只增加到9245只。
形态特征
体型
巴哥犬体型结实,结构紧凑,身体呈方形,短且健壮;胸部较宽;肋部稍张;腰部肌肉发达;背较短,呈水平状。走路时其体态像拳击手。
被毛
巴哥犬被毛短而柔软,滑润且富有光泽。毛色主要为银色、咖啡色、浅黄色、黑色,银色或杏黄色边缘清晰,与其他颜色斑纹及脸面颜色形成强烈对比。部分犬只从头后部到臀部还有一条黑色纹线。
头颈
巴哥犬头部大而圆。前额、耳朵及
吻部布满的黑色斑纹,以及面部大而深的褶皱,是其标志性特征。耳小而薄,朝前下垂,触摸似丝绒,为玫瑰耳或纽扣型耳。耳朵与颊部有痣,前额有菱形小斑,眼睛颜色深而大。鼻子短俏扁平。口吻略宽,黑色方形,不上翘。唇轮廓分明。下颚突出式咬合。颈部较粗,拱形。
四肢
巴哥犬四肢较直,长度中等。前肢粗壮,笔直,长度适中,腕部结实;后肢肌肉饱满,后膝关节角度适中,垂直于地面。脚趾适当分开,趾甲为黑色。
尾部
巴哥犬尾根高,尾部紧紧地卷曲于臀上,双环状卷曲者为更优品种。
生活习性
巴哥犬性格随和、活泼、有耐性、重感情,喜欢和人类尤其是小孩一同玩耍,热衷于取悦主人,喜欢主人的亲近和拥抱。基本无攻击性。其自尊心强,有时甚至有些固执;非常聪明,能够准确地判断周围的情况,并且能清楚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巴哥犬能够以咕噜、呼吸声以及像马一样抽吸鼻子的声音作为沟通方式,独特的面部构造导致其打鼾。
巴哥犬体态优秀,爱干净;喜爱低强度的运动,对于休闲散步或取物游戏都充满兴趣。在运动时,巴哥犬前躯导向良好,脚腕有力,脚爪撑在地上呈方形,中间的脚趾向前;后躯动作轻松有力;后膝关节及飞节不会向里或向外翻转;后腿与前腿处于同一直线。若后躯轻微扭动则说明该犬轻松、自信,心情愉悦。
饲养用途
巴哥犬适合于多个年龄阶段人群,是非常优秀的伴侣犬、玩赏犬、看家犬以及迎宾犬。
在中国古代,巴哥犬曾是地方向朝廷进贡的贡品之一;其为中国知名的皇家伴侣犬,也被作为皇家王室之间的礼赠。十七世纪时,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引进到世界各地,在荷兰,成为当时备受贵族宠爱的伴侣犬;后成为英国上流社会成员的宠物犬和迎宾犬,自从被国王威廉三世亲自养育后,便广受世人喜爱。
在现代的家庭饲养环境之下,巴哥犬不需要太多户外活动,因此能够在小型公寓中饲养;其易驯养,可陪伴老人,也可与儿童一同玩耍;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甚至能表达自身喜怒哀乐。作为看家犬,其能够保护主人和家庭,若有陌生人走近,会不停地吠叫。
饲养照料
选种
对于巴哥犬的选种,应着重观察其头部特色和全身对称性。头应大而圆,面部皱纹越多越深为佳,太少太浅便失去了该品种特色。宜挑选耳黑、跟圈黑、额上褶黑、嘴黑的犬只。被毛应柔软细密、富有光泽,忌稀疏和缺乏光泽。耳应小而薄软,嘴短钝呈方形,尾巴以双重卷尾最为理想犬只。身体细长瘦弱,四肢纤细无力,剑状或钩状尾等均为犬只缺陷。
饲喂
喂饲巴哥犬时,肉类(例如牛肉、鸡肉、鱼肉)须保证新鲜,鱼肉要剔刺,饲喂数可根据犬的体重大小调整,不可供喂过量,否则易发胖。肉类需煮熟,增加香味的同时可杀灭其中的细菌和寄生虫,以防患病。除肉类外,可添加蔬菜、煮熟豆类、不含糖或少糖的饼干等素食。适当添加鱼油等脂肪酸补充剂可预防其皮肤过敏。巴哥犬较贪食,喂饲时应定时定点,使其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巴哥犬嘴部构造限制其咀嚼能力,因此在饲喂干粮时,应粗磨食物的形状和大小,防止窒息的发生。
护理
巴哥犬嘴短,母犬产仔时难以自行咬断脐带,这导致仔犬死亡率增高,故应在母犬临产时进行助产,为其剪断脐带。
同时应特别注意日常清洁卫生,可使用湿毛巾或犬用湿巾定期清洁巴哥犬面部皱纹皮肤,清洁后需擦干,避免残留水分滋生细菌,并检查皮肤状况。针对日常的眼部分泌物,可使用温热湿毛巾进行擦拭;并且定期用符合剂量的
硼酸水清洗眼睛。针对耳部定期使用液体洗耳器进行清洁。每日刷牙,保证牙齿清洁,避免牙周病。每周用毛刷、橡胶美容手套或猎犬手套刷毛,有助于去除松散脱落的毛发,并帮助其保持最佳状态。定期修剪指甲,过长的指甲会引起不适。夏季勤洗澡,洗完后立即刷毛且吹干。
活动
巴哥犬活泼好玩,每天必须提供一定的时间活动,满足其运动量。但由于该犬扁面扁鼻,呼吸道短,进行剧烈运动易出现呼吸急促,引起缺氧;炎热天气时体温调控困难,易
中暑,因此最好是在早晨和傍晚带它出去散步。外出活动时,应戴上项圈,以限制其乱跑或作剧烈运动。若中暑,可以用湿毛巾包住并饲喂清水,若表现出呼吸困难可以向鼻头上喷少量柠檬汁,可减少其鼻内黏液分泌,利于呼吸顺畅,若情况严重则需送医。大多数巴哥犬游泳技能较差,需要穿着救生衣。
繁育
巴哥犬每年春季与秋季各发情一次,妊娠期58~65天,每胎4~6只。巴哥犬首次分娩时,饲养者需要时刻监视,但要与之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其不需太多帮助。在分娩的第一阶段,
子宫开始收缩,母犬开始踱步或做出挖掘动作,还会喘气或身体摇晃;大约在24小时内完成分娩。
幼犬6~8个月达到性成熟,12个月体成熟,达到体成熟可以交配繁殖。巴哥犬寿命10~12岁。
幼犬的骨骼处于发育阶段,要避免过量运动,同时应避免高处跳跃、爬高楼梯等的垂直方向运动或训练,此类的运动易使其
软骨受伤。
常见疾病
英国养犬俱乐部已将巴哥犬列为其品种监测系统中的第4类品种(即最高类别),对于该犬的疾病关注点包括呼吸困难、鼻褶过多、眼睛过度突出、眨眼不完全、眼睑损伤、牙齿疾病、皮肤褶皱皮炎体征、明显超重以及运动机能不健全。巴哥犬常见疾病如下:
相关文化
十六世纪,巴哥犬通过吠叫帮助威廉王子及时发现敌军的袭击,成为荷兰奥兰治党派的吉祥物。
拿破仑·波拿巴的妻子
约瑟芬·博阿尔内在被监禁期间,借助一只名为“财富”的巴哥犬,向她的丈夫传递秘密信息。
在欧洲许多绘画作品中,都将巴哥犬作为一种装饰品。维多利亚时代,其知名度达到顶峰,
维多利亚女王的人像作品中能看到巴哥犬的身影;当时的巴哥犬作为一种有着中国血统的“活体艺术品”,甚至成为许多官僚贵族的炫耀资产,为此衍生出非常多的绘画作品。
英国部分地区有专门的“巴哥(八哥)节”。2017年,一群巴哥犬“盛装出席”,在主人的带领下聚集在英国
索尔福德市,庆祝它们的专属节日,约有2000人参与。该节日为英国地方和国家犬类慈善事业提供支持,英国已有多个城市举办过这一节日活动。
2018年上映的由曼迪·弗莱彻(Mandie Fletcher)执导的巴哥犬题材作品《
我的冤家是条狗》,讲述了大龄女青年莎拉意外继承外婆的宠物犬“巴哥”,在破坏原有生活的同时,也将其生活变得更为阳光的故事。此外,美国科幻喜剧电影《
黑衣人》(Men in black)中“弗兰克”这一角色就是由一只巴哥犬所扮演,这只受过训练的“动物演员”叫做木梳(音译,Mushu)。
物种对比
1860年,
英国的一些
斗牛犬(Bulldog)被送至
法国,部分与巴哥犬进行交配,繁育出
法国斗牛犬(French Bulldog),因此巴哥犬与法国斗牛犬在外形上有较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