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又称普通荞麦、甜荞,别名净肠草、乌麦、三角麦等,是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的一年生草本作物。荞麦在世界上主要栽培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荞麦根系发达。茎呈圆形、直立,色淡红,具节间。叶片有子叶、真叶和花序上的苞叶,子叶呈圆肾形,较肥厚;真叶呈三角形、卵状三角形等,互生,全缘,具掌状网纹;苞叶为鞘状。花序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为两性花,较大,呈白色、玫瑰色或红色;花被5裂;雄蕊8枚;子房上位,有蜜腺;花柱3枚;异型花柱,短雄蕊长花柱型或长雄蕊短花柱型。果实为三棱形瘦果。
荞麦为喜温作物,耐寒力弱,怕
霜冻;荞麦也是喜光、喜湿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以排水良好的砂
壤土最适宜。
荞麦用途广泛,具有营养、药用、饲用等多种价值。荞麦籽粒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中医学认为荞麦性甘、微酸、寒,具有
健脾消积、下气宽肠和解毒敛疮的功效。荞麦也是品质较好的禽畜饲料。
起源学说
关于荞麦的起源地有多种学说。瑞士植物学家康德尔认为荞麦起源于中国东北部和西伯利亚。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认为荞麦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林汝法通过文字记载、生活习俗、品种资源调查等多种手段认为荞麦起源于中国,发源地可能为云南滇西中山盆地。夏明忠和王安虎、陈庆富等多位中国学者也研究表明荞麦种类的分布中心、多样性中心和栽培荞麦的起源中心是中国西南地区,荞麦起源于西藏、云南、四川交汇处的较温暖地区。
形态特征
根
根为直根系,主根发达,其上长有侧根和细根,在茎的基部或者匍匐于地面的茎上也可产生不定根。
茎
茎呈圆形、直立,棱不明显,色淡红;具节间,节处膨大,略弯曲,表皮少毛或无毛;除主茎外,还可产生许多分枝,在主茎节叶腋处长出的分枝为一级分枝,一级分枝的叶腋处长出的分枝为二级分枝。
叶
叶片有
子叶、真叶和
花序上的
苞片,叶基部有不太明显的花斑或完全缺乏
花青素。子叶呈圆肾形,较肥厚,对生,褐红色,基部微凹,具掌状网脉,叶柄细长。真叶呈三角形、卵状三角形、戟形或线形,互生,全缘,具掌状网纹,下部叶片厚且大,具有较长的叶柄,依次向上,叶片变小变薄,叶柄逐渐缩短,上部叶片有短叶柄或无叶柄。苞叶着生于花序上,为鞘状,基部较宽,上部呈尖形,将幼小的花蕾包在其中。
花
花序为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
花序梗一侧具小突起。花为
两性花,较大,呈白色、玫瑰色或红色;花被一般5裂;
雄蕊8枚,呈两轮环绕子房;
花药似肾形,淡红色;
雌蕊子房上位,子房周围有明显的蜜腺,有香味;
花柱3枚,柱头球状。异型花柱:一种是短雄蕊长花柱,长花柱伸出雄蕊之上,另一种是长雄蕊短花柱,短花柱缩于雄蕊之下。
果实与种子
果实为三棱形瘦果,颜色以棕色为主,果皮光滑,表面有3条深沟,先端渐尖,基部附有5裂宿萼,由革质的果皮所包裹。
物种分布
荞麦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栽培分布在中国、
俄罗斯、
日本、
乌克兰、
朝鲜、
尼泊尔、
印度、
巴基斯坦、
伊朗、
加拿大、
美国等国家。
中国栽培荞麦的分布甚广,南至
海南省,北至
黑龙江省,西至青藏高原,东至台湾省,主产区为中国西北、
华北地区、东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特别是
云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等地区。
生长习性
荞麦为喜温作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30℃,生育阶段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温度低于13℃或高于25℃时,植株的生长收到明显的抑制。荞麦耐寒力弱,怕
霜冻,-2℃时叶甚至全株死亡。
荞麦为短日照作物,对日照反应敏感。荞麦也是喜光作物,若幼苗期光照不足,则植株瘦弱;若开花结果时期光照不足,则引起花果脱落,结实率低。
荞麦是喜湿作物,根系发育弱,在高湿条件下生长快。荞麦需水量较大,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需水量也不同,开花盛期是需水高峰期。
荞麦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气候适宜,贫瘠土壤、带酸性土壤和新垦地都可以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的砂
壤土最适宜,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碱性较重的土壤不宜种植。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荞麦属异花授粉作物,靠蜜腺散发蜜香吸引
蜜蜂属及其它昆虫进行
传粉。由于荞麦花有两种类型,因此异花授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为长
雄蕊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株花的长
柱头上,或短雄蕊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株花的短
花柱上,这种方式结实率高;另一种方式为短雄蕊花的花粉落到长花柱的柱头上,或长雄蕊花的花粉落到短花柱上,这种方式结实率很低,甚至不能结实。
人工繁殖
荞麦的人工繁殖方式主要以种子播种为主,播种方式主要为条播。一般春季荞麦宜在3月下旬播种,秋季荞麦宜在8月中下旬播种。荞麦忌连作,最好的种植方式是
轮作,且土壤以曾种植过
豆类、根茎类作物的沙质土壤为最好。
栽培技术
荞麦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首先,播种前要进行科学选种,选用优良品种,同时忌选择隔年种子,选种后可对种子进行拌种、晒种等处理。
其次,做好精细耕整地这一重要关键环节,荞麦在种植中对土壤的肥力有较高的要求,必须要在种植之前施足底肥,保证
土壤肥力。然后选择适宜的时间播种,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需要在荞麦生长期内需多次进行中耕和追肥,肥料使用应遵循足基肥、早追肥的原则,适当增加磷肥、
钾肥和
氮肥的使用量。在荞麦授粉期间,可在利用人工赶粉等方式进行辅助授粉,进而提高结实率。
病虫害防治方面,荞麦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和立枯病等,虫害以
蝼蛄科、
地老虎、
蛴螬等为主,病害防治可以采用药剂防治如
甲基硫菌灵或复方多菌灵胶悬剂等,虫害可以使用生物杀灭法如灯光诱杀进行防治。
最后,要做到及时收获,在全株有2/3的黑褐色籽粒时就要收获,防止种子脱落。
功用价值
营养与食用价值
荞麦籽粒中
蛋白质含量14.4%,粗脂肪2.4%~6.7%,粗纤维12.9%,淀粉64.7%~85%,以及含有多种
氨基酸、
有机酸、
维生素等,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荞麦可加工制成多种食品,如荞麦磨碎成粉制成面食、
荞麦茶、荞麦酸奶、豆乳等。一些著名的小吃如
山西省风味小吃
猫耳朵、
陕西省风味
荞麦凉粉、剁荞面等均是以荞麦为原料制成,荞麦也可以制作醋、
黄米酒等调味品,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中医学认为荞麦性甘、微酸、寒,具有
健脾消积、下气宽肠和解毒敛疮的功效,可以治疗肠胃积滞、
腹泻、
痢疾、
绞肠痧、白浊、
带下病、
自汗、
盗汗等症状。
饲用价值
荞麦属作物具有高产、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耐瘠薄、抗病抗旱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等特性,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籽粒、
秸秆、茎叶均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
糖类,以及禽畜所需的营养元素,也富含以
芦丁为代表的一系列
黄酮类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有利于禽畜生长,作为饲料还可以提高禽畜的抗病性,因此,荞麦属作物可以作为品质较好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