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学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属于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
鲸偶蹄目、
鼠海豚科、
江豚属, 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类,也是唯一一种只分布在长江流域中的鼠海豚科成员。长江江豚身长1.4-1.6米,体重45-70
千克。体色铅灰色至浅灰色,也有少数白色个体。头小而圆,无吻突,没有背鳍,只有脊背上有一条低矮的隆起。
2017年,长江江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为濒危(EN)物种。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附录Ⅱ。
形态特征
长江江豚没有背鳍,头小而圆,额隆略突出,无吻突,口部短阔,口角上弯,这让它们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在微笑。眼小,位于口角后方,耳孔极小,位于眼后方。头顶有一个略偏左的呼吸孔33。长江江豚的上下颌基本一样长,上下颌各有31-44枚牙齿,牙齿呈铲形,上颌比下颌牙齿略多。长江江豚的前三块颈椎愈合,它们的脊椎数为60-63枚。胎儿上吻部两侧各生有短的白色触毛3~4根,成体吻部无触毛。
长江江豚成体的长度1.4-1.6米,体重45-70千克,体型小于江豚属其他种,雄性体型略大于雌性。它们的鳍肢较宽大,长度约为身长的1/6,尖端尖锐,尾鳍宽度约为身长的1/4,尾柄细且扁。长江江豚没有背鳍,背部有一条低矮的隆起称为背嵴,长度略大于体长的1/2,高约为体长的1.2%,上面有不超过三列棘状小结节,结节宽度仅2-3毫米。雄性生殖器裂延长至肛门,雌性无此特征。长江江豚在4-5岁达到性成熟,寿命约20年。妊娠期11个月,初生江豚体长60-70厘米。新生长江江豚体色为黑灰色。随着幼体年龄的增长,其体色开始变浅,也有白色个体出现。
物种学史
命名
最早在1972年为长江江豚命名的是皮莱里和吉尔(Pilleri \u0026 Gihr),长江江豚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
长江江豚的英文名是Yangtze Finless
鼠海豚,就是长江中无背鳍鼠海豚的意思。
分类
鼠海豚科中只有长江江豚是完全生活在淡水中的。印太江豚、窄脊江豚、长江江豚的
颅骨及背部棘状小结节分布有较为显著的不同。
江豚属原来分为两种,即印太江豚和窄脊江豚,长江江豚原本是窄脊江豚的一个
亚种。但通过全面的基因测序研究表明,长江江豚和窄脊江豚有很多基因已经明显不同了。这些基因主要控制着长江江豚的水盐代谢和细胞渗透调节。为了适应与海洋高盐环境完全不同的淡水环境,
长江江豚已经出现了适应性进化,从而更好地在长江中生活。即长江江豚无法再回到海里,窄脊江豚也无法适应淡水,两种江豚不再为同一种江豚的亚种。所以在2018年长江江豚成为了鲸豚类的第90个物种。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长江江豚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西至
宜昌市、东至长江口,长江流域的
鄱阳湖和
洞庭湖也是它们的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长江江豚既出现在长江主河道,也出现在与其相连的支流、湖泊及交汇处。长江江豚喜欢在弯曲河段、江心洲头尾和靠近河岸的较浅区域活动。这些区域水深至少要达到3米,否则
江豚属容易搁浅。不过这些区域也是船舶经常通过的地区和传统渔业作业的范围,在这里活动对于长江江豚来说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这些地区水流速度较缓,营养物质容易沉积,促进了水生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从而吸引江豚来此栖息。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长江江豚在非繁殖期一般不结成大群,而喜欢组成1-5头的小群,其中又以2-3头的群最为常见,超过20头的情况很少。在繁殖期长江江豚聚集数量较多,但小群之间并不密集,在觅食时它们也会聚集,观测到的数量最多的时候为87头。
长江江豚个体较小,所以没有一般海豚跳得高,但它们也能跃出水面1米左右。长江江豚浮上水面呼吸时,先露出头部再露出背部,下潜时则头部先没入水中,然后脊背弯曲,最后潜入水中。如果它们潜入时举起尾部,这就说明该次潜水深度较深。长江江豚潜水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2分钟。同行的长江江豚一般动作也会较为同步,会同时跃起或同时潜水。
长江江豚潜水入水角度较小,一般不超过12度,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在较浅的深度活动。速度最慢的时候不到1千米/小时,在潜到最大深度附近时会提升到最高速约11千米/小时。然后速度会突然下降85%左右,这主要是在转弯追逐猎物。长江江豚最深可以潜到20米,但通常它们只潜到2.7米左右,潜到1米以内的次数占总
潜水次数的2/3-3/4。
长江江豚的身体非常灵活,仅头部就可以做出摆头、昂头、左转头、右转头、转、回头、低头等多种动作,配合鳍肢、身体和
尾鳍的动作,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绪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组合。
长江江豚并不惧怕船只,也有伴随船只游泳的现象,但在听到较大声响后会迅速避开。受惊后它们的速度会加快,并且在潜水中有改变方向的现象。
食性食物
长江江豚主要以各种淡水鱼类为食,食性广泛,包括中上层鱼类及底栖鱼类。通过对
鄱阳湖长江江豚消化道内容物的研究发现,它们的食物包括至少二十种在长江中生活的鱼类,以
鲤形目、
鲇形目和
鲱形目为主,其中在出现频率上又以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贝氏䱗(音餐)(Hemiculter bleekeri)、
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鲫(Carassius auratus)和
鲤鱼(Cyprinus carpio)为最多,分别占13.91%、7.83%、7.83%、6.96%和6.96%。
进食方式
长江江豚会用嘴喷吐出水柱驱赶鱼群,鱼群被驱赶后会跃出水面,江豚们通常会迎头冲向鱼群张嘴吞食,然后再环绕鱼群追逐吞食。多头
江豚属还会互相配合,用身体和鳍肢阻挡鱼群,避免它们漏网。它们每天要吃3
千克左右的食物。
声音
长江江豚发出的声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于交流的频率较低的声音,一种是用于
捕食和定位的频率较高的声音。低频声音的频率一般在15千赫兹以下,持续时间大约300-600毫秒,最长可达2秒,听起来像羊叫和鸟鸣。高频声音则由一连串脉冲构成,通常为20-120次/秒,单个脉冲持续时间一般为3.1毫秒。这些声音在夜晚比白天要更为常见,在长江江豚进入陌生环境时,发声的次数也会增加。
迁徙
长江江豚脂肪层较薄,不能禁食超过三天,所以它们在长江会随鱼群迁徙,在冬季长江下游的
种群数量要高于其他季节。长江江豚喜欢顺流游走,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各种小型鱼类游动的规律也是如此。但这也让它们比较容易陷入渔网。
通过对东洞庭湖长江江豚种群进行的研究发现,该种群存在一定的迁徙规律。当水位发生急剧变化时,它们会向下游
扁山水域迁移。在水位稳定时,长江江豚则多分布于
鲇形目口水域,它们的迁徙和鱼群迁徙有高度相关性。鱼类具有江-湖洄游习性,特别是在繁殖期、越冬期和育肥期尤为明显。鱼口处于湘江洪道和草尾河交汇处,是理想的鱼类天然索饵场,在水位稳定期有大量鱼类集中。
自然繁殖
雌性在4到5岁时开始产仔。成年长江江豚在每年的3-5月交配。妊娠期为11个月,幼豚在来年2月至4月出生,雌性每2年繁殖一次。新生幼豚平均长度60-70厘米。幼豚哺乳期约半年。
通过对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饲养的 3 头长江江豚 (一雄两雌) 的社群行为观察发现,雄豚一般只跟其中一头年龄较大的雌豚结伴游泳,很少观察到三头豚同游或雄豚同另一头年龄较小雌豚伴游的现象,如果在人工环境下的社群结构类似于在野外观察到的 “核心单元”,说明这种核心单元的个体组成可能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不过通过分子指纹鉴定技术对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豚属群体进行的亲子鉴定研究发现,有 1 头雌豚是 3 头异父幼豚的母亲,说明它在不同的繁殖季节会与不同的雄豚进行交配。同时还发现一头成年
雄性江豚可能是两头同龄的异母 幼豚的父亲。这说明在同一个繁殖季节雄豚可能会同多头母豚交配。对白鱀豚馆的 3 头江豚行为观察也发现,尽管雄豚很少和小雌豚伴游,但是雄豚偶尔会追逐小雌豚并且已经使小雌豚成功
妊娠。所以江豚的婚配制度可能是一种不严格的单配制,甚至是 “混交制”。
雄性和
雌性长江江豚的性活动高峰期不同步,雄性在3-7月和9-11月都是性活动高峰期,而雌性只有6-8月这一个发情期。在非发情期雌性一般会拒绝
雄性的性要求。长江江豚的鳍肢缺乏抓握能力,所以很难强制雌性发生性行为。这就导致了雄性之间的同性性行为占性行为总数的60%以上。
育幼
雌豚在育幼过程中对幼豚照顾得非常周到,主要会有以下五种典型行为:托举、携带、护领、干涉、返回。
托举即母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背、
胸鳍、尾)托起幼豚与其一起出水。幼豚的游泳能力差,所以母豚主要在第一周对其进行托举,其后次数就显著下降,第八周后该行为基本消失,只偶尔出现。
携带即幼豚位于母豚的胸鳍附近,二者的距离约小于或等于0.5米,二者平行地同方向游动并同时出水。第四周后携带行为次数下降,至第九周后稳定在每小时20次左右。
护领即幼豚居于母豚生殖裂下方,二者同方向游动。母豚先出水,随后幼豚紧贴母豚尾部出水,前后时差小于2秒。护领行为第一至五周次数显著上升,至第五周上升至每小时100次左右时趋于稳定。
干涉即当幼豚单独靠近浅水区或其它物体,或者其它豚试图接近幼豚时,母豚立即用身体阻挡幼豚或驱赶其它豚,并把幼豚带离当前环境。第一周为最多平均每小时约4/5次,随后逐渐下降,至第五周该行为基本消失。
返回即当母幼豚分散后,母豚游回幼豚2米范围内。由于母豚有觅食需求,所以返回行为一直存在,在第九至十周幼豚充分发育后达到峰值,随后稳定在每小时1-2次。
不同的母豚抚育幼豚的方式不同,但这五种行为都会出现,育幼经验丰富的雌豚对幼豚干涉较少,出生后头两个月内是母豚对幼豚照顾最多的时段,随着幼豚逐渐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它们的自主活动也会增加。
人工饲养
在多年的人工饲养中,工作人员总结出以下四点经验:一是在救护时要减少长江江豚的受伤,二是要注意长江江豚生活水质的清洁和消毒,三是要杜绝水中异物,以防它们吞食,四是要选择合适大小的饲料鱼以免造成长江江豚吞食困难。
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长江江豚也可以正常交配和生产。2005年7月5日,第一头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受孕的长江江豚
雄性幼崽顺利出生,该幼崽的母本是一头1999年进入白鱀豚江豚保护中心的
雌性,父本是和该雌性共同饲养的两头雄性长江江豚之一。根据体检记录,它是在上一年的7月18-26日交配成功的。饲养和研究人员尽量少打扰长江江豚的活动,并把雌性和雄性在发情期前分开放置一段时间,最终使它们成功
自然受孕。分娩过程在7月5日晚21:30分开始,到23:45分三分之一的幼体娩出。雌豚随后在水中猛然上行,然后幼豚就顺利出生了。刚出生的幼豚还有点找不着方向,几次撞到了池壁,饲养员还喂了它一些牛奶。一小时后,它游泳就游得很熟练了。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17年,长江江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为濒危(EN)物种。
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附录Ⅱ。
种群现状
在1984-1991年的调查中,初步得知长江江豚数量约为2700余头;但在之后的历年调查中,长江江豚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1999年的调查得出数量为2000余头;在2006年的大规模调查中,
长江干流、
洞庭湖及
鄱阳湖的总数约为1800余头。在2017年的调查中,长江江豚总数只剩下了1012头,其中长江干流445头、洞庭湖110头、鄱阳湖457头。在长江全面禁渔后,长江江豚数量略有回升,在2022年的调查中,长江江豚鄱阳湖
种群的数量已经上升到700余头。2023年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1249头。
致危因素
长江江豚面临的主要威胁是
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船只干扰、
渔业伤害以及环境污染。
大型挖沙船破坏了鱼类栖息和繁殖的环境,减少了鱼类的数量。滚钩刺网的使用一方面减少了长江江豚的食物,另一方面也伤害了长江江豚本身。自1974年以来,
南京师范大学采集的80余头长江江豚标本绝大多数都是死于滚钩和刺网。
航运业造成的噪声会对长江江豚的觅食和其他行为造成严重干扰,而船只撞击和螺旋桨伤害也是长江江豚受伤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长江沿岸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也对长江江豚的食物和身体健康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
长江是重要的航运通道,长江上的水利和防洪工程也非常多,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长江江豚的
栖息地受到了破坏。在整治河道工程中很多长江江豚传统聚集地缩小或消失,而为了保护堤坝对河岸做的硬化也改变了长江江豚喜爱的泥沙质的水底结构。在河岸硬化后,沿岸的长江江豚就基本消失了。
保护措施
2019年5月,
江西省出台实施意见,明确通过加强江豚重要栖息地保护,开展江豚科学研究、救护技能培训,完善江豚遇险救护应急工作机制和巡护制度等手段,全面加强长江江豚保护。
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通江湖泊全面禁止捕鱼,2021年3月1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这从根本上杜绝了长江江豚受到的渔具伤害,也为恢复长江江豚的
栖息地环境和食物来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长江江豚的人工繁育研究也在积极进行,通过保存遗传物质建立长江江豚基因库,可以建立更大的饲养种群,为复壮及重建野生种群做好准备。
除原有湖北长江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又陆续建成了湖北长江新螺段白豚国家自然保护区、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及迁地保护区。对于在原栖息地不再适宜长江江豚生活的情况下,积极异地保护,将长江江豚转移到更适合它们生存繁衍的环境之中。
相关事件
2024年1月29日,湖北
宜昌市枝江市顾家店镇村民在
长江边发现一头疑似死亡的江豚,嘴上有多个鱼钩,怀疑这只江豚是人为捕捞导致死亡。29日晚,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回应,村民发现的确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豚,已将这头死亡的江豚移交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调查江豚的死亡原因,如果证实确实属于人为致死,会移交公安部门。
2024年3月2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
江西省鄱阳湖时发现,违规
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
2024年4月22日,有群众在
武汉市洪山区长江江边发现一只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的尸体,尸体上有明显伤痕,死亡原因不明。4月23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