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英文名:Taiyuan City),别称为并州、龙城,古称晋阳,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西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东、东北与榆次区、寿阳县、盂县为邻,南与交城县、文水县、祁县、太谷区接壤,西、西北与岚县、方山县毗连,北与静乐县、忻府区、定襄县交界。截至2022年末,全市总面积690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43.50万人,人民政府驻太原市新建路69号。
太原市三面环山,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起伏较大,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境内有纵贯南北的汾河,其间有几十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6331平方千米。太原市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春秋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国北征,太原地区始入晋国版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设太原郡,郡置晋阳。之后太原地区所属几经变化,境土屡分,国号几易,治所时迁。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地区,将太原市政府更名为太原市人民政府,由山西省直辖。截至2023年11月,太原市下辖6个区、3个县、另代管1个
。
太原市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太原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
山西省承担全国能源保供政治任务的物流组织中枢以及承载两大综合改革的核心区域,也是链接“一带一路”特别是中蒙俄通道的中部地区规模化联运战略支点。太原市的特色产业有
种植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
信息技术研发业、新能源、煤炭产业、醋产业、中医药产业、旅游业等。2022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571.17亿元,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五十位,三次产业比为0.9:44.2:54.9。
太原市处于
中原地区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的过渡地带,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称,有
纯阳宫、
崇善寺、山西
京师大学堂旧址、
晋祠等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药膳八珍汤、风火流星、莲花落等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此之外,还有
中国煤炭博物馆、
太原森林公园等10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名称由来
太原,古称龙城,追溯其源头是以“大原”二字而演变过来的,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六月》中的“薄伐,至于大原”。《
尚书·禹贡》中也记载:“既修大原,至于岳阳”。《左传·昭公元年》中也有关于“大原”的记载,如“晋中行穆子败无极及群狄于大原”,“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台骀降服汾河黑龙,洪水退去,露出平坦的土地,人们给这块沃野起名“太原”,之后,这块“龙”的土地上逐渐形成城市,于是太原又有了“龙城”的说法。
从台骀到唐尧虞舜夏,“太原”是指自然地名或区域地名,直至公元前541年,晋大夫
荀吴凭借武力驱逐游牧民族后,太原这个泛地名开始向专用名过渡,这个过程经历了“祁氏之田”“
晋阳古城创建”“
战国赵之初都”“
秦庄襄王置太原郡”等几个阶段,使太原从泛称转为专用地名、行政地名。而太原作为特定的行政区划名,始于
秦朝。在公元前227年,
秦国设太原郡。自此以后,“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名一直沿用至今,历时2000多年。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远古时期,太原地区属华夏九州之首的冀州。
商朝时,
太原古县城境域为古国北唐。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
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
春秋末年,韩、赵、魏“
三家分晋”,
赵国定都晋阳。
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
赵鞅向邯郸大夫
赵午索取
卫国贡献的五百户人口,准备迁入晋阳(故址在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一带)。
秦庄襄王二年(
公元前248年),秦将
蒙骜攻打赵国,取
榆次区、狼孟等三十七城。次年(公元前247年),于晋阳置太原郡,为太原设郡之始。
秦始皇元年(
公元前246年),晋阳叛变,蒙骜再次率兵平定,复置太原郡如初,郡治所设在晋阳。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
周朝分封诸侯国的制度,改设郡县,以郡统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设太原郡,郡置晋阳。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楚王项羽分封诸侯国,太原地属
赵歇。次年(公元前205年),
魏豹降汉,旋复降楚,太原地属汉。
刘恒二年(公元前178年),分代国为代、太原二国,立皇子
刘参为太原王,
首都设在晋阳,太原国辖原太原郡故地。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徙代王
刘武为淮阳王,合代、太原二国为代国,都城仍设在晋阳。
刘彻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辖二十一县,治所晋阳。
新朝天凤元年(14年),将
西汉太原郡领辖的界休改为界美,榆次改为太原亭。
晋朝建武二年(26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都晋阳。晋朝建武十四年(38年)废太原国,改置太原郡,治所未变。汉朝
建安十一年(206年)春,并州及所辖太原郡地归于魏。汉朝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为了扩大
势力范围,省并州,合并其地于冀州,太原郡县属冀。之后,并州及所辖太原郡地归于魏。304年—394年间,太原地区先后为西晋、前赵、
后赵、
前燕、
前秦、
西燕、
后燕交替占据。境土屡分,国号几易,治所时迁。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太原地归属于北魏。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晋阳县并入
太原县。
唐朝时(618年—907年),统治者数次扩建
晋阳古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
洛阳市并称为“三都”“三京”。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赵光义、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地区为都城的
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并下令火烧晋阳城,将历经了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夷为废墟,降太原府为并州,撤销太原县并入
榆次区。三年后(982年),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城北四十余里的
唐明镇重新建立。宋嘉四年(1059年),改并州为
太原府。宋天会六年(1128年),分宋河东路为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各置兵马都总管。
河东北路兵马都总管治所设于太原。改太原府为并州太原郡河东总管(简称太原府)。
元朝末年,纲纪日紊,民间暴动四起,民心怨叛。
明清时期
明朝初期,
朱元璋封其三子
朱棡为晋王,并扩建太原城,使其成为明代
九边重镇之首。明朝末期,政治腐败,
税赋苛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八日,
李自成率
大顺起义军攻克太原地区,三月九日夺取“北京”,明朝遂亡。九月十三日,清军围攻太原,守卫太原城的大顺将领
陈永福顽强抗击。十月三日,清军用
火炮击破太原城西北角城墙,占领太原城。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朝对地方建置进行了较大变动。太原府所属保德、平定、代、忻四州升为省直隶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太原左卫、太原前卫同时裁撤。清雍正八年(1730年),复从
保德州划出
兴县隶属于太原府岚州。至清末,太原府辖一州十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将太原府所属岢岚州改置为县,并恢复清源县建置。民国五年(1916年),废除清源县并入
徐沟县,六年复置清源县,七年析离石县地置方山县。民国八年(1919年),太原地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向
山西省各大中学校发出《山西学生罢课宣言》,太原境内10余所大中学校学生和市民、店员、工人等5000余人游行示威,声讨
北洋政府镇压北京爱国学生的暴行。据《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太原确定市的建置,隶属山西省政府直辖。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除
冀宁道,各县归省直辖。民国二十一(1932年),太原市辖五个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太原,将太原城垣当作其布防的战略军事要塞,在太原城头建起了难以数计的军事设施。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山西省政府返回太原市,仍沿日军侵占太原地区时划定的范围,市辖五个行政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太原市政府辖三个专区十九个县和尚待解放的太原市十六个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5日,太原战争爆发,人民解放军先后在徐向前、彭德怀的指挥下发起
太原战役。经过太原外围战、发动政治攻势和总攻太原三个阶段,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太原地区获得解放。历时6个多月的太原战役,歼灭
中国国民党阎锡山部及地方
警备队13.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的最后堡垒,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1949年,
中原地区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地区,太原市政府由
榆次区迁入太原市区,驻精营东边街,并将太原市政府更名为
太原市人民政府,将市辖内八区、外八区十六个区合并为八个区,将“区公所”名称更为区人民政府。太原市辖八区、三专区十九县。同年9月1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管辖的三个专区十九个县交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原市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山西省省会。1951年,原属汾阳专区的晋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1954年,太原市第一个总体规划——《山西省太原市城市初步规划说明书及附图》出炉,经过补充和修订,于1955年正式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蓝图,确立了太原市一河两岸的城市发展总体框架。1958年,原属忻县专区的
阳曲县和原属榆次专区的清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1960年复设阳曲(驻黄寨镇)、清徐(驻清源镇)两县。1972年
吕梁市地区所属的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92年,太原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大量外资进入太原市。
1997年,撤销南城区、杏花岭区等5个区,改设
小店区、迎泽区等6个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太原市位于
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东、东北与
榆次区、
寿阳县、
盂县为邻,南与
交城县、
文水县、
祁县、
太谷区接壤,西、西北与
岚县、方山县毗连,北与
静乐县、忻府区、
定襄县交界。东西宽114.25千米,南北长107千米,周长约560千米,总面积6909平方千米,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4.50%。
气候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冬季受
西伯利亚地区冷气团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两大气团在太原市交互进退,规律的周期更替,形成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5℃,最热的是7月份,月平均气温26.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6.8℃—零下19.5℃,一般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间。积温2375℃—3121℃,地面温度10.50℃—13.40℃,年平均降水量390毫米—423毫米,每年7月一8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285小时—2587小时,风速为每秒1.40米—2.20米,盛行偏南气流,温高湿重。年平均
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米4927.90兆
焦耳,地面气压887.10百帕—927.80百帕,相对湿度为54%—58.20%,蒸发量为1459毫米—1991毫米,无霜期153天—178天。
地质
地质构造
太原市地处
山西省断隆中部,位于吕梁断拱、大宁台陷、五台台拱、
沁河台陷的交汇处,
新生代晋中断陷盆地的北端,包括
西山凹陷的大部。区内构造较为简单,构造线大体呈北东南西向,盖层向东或东南缓倾斜。
太原市中部为新生代断陷盆地,被巨厚的松散沉积物所覆盖,褶皱形迹不明显。西部及东北部基岩地区褶皱均较为明显,东北部主要褶皱为系舟山
背斜,呈北东向延长约30千米,由奥陶系、寒武系组成核部。太原市东山为沁水台陷的西北边缘,呈现单斜构造,倾向南或南西,依次由奥陶系、石炭系及二叠系组成,其中又有次级平缓背斜、
向斜。
太原市境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分布集中的地区为断陷盆地东西两侧,
阳曲县西凌井、北小店,吕梁断拱及其与
西山拗陷接壤地带。除太原市东山山前断裂呈北西向外,其余均为北东向或北北东向。
地层
太原市境内出露的太古代岩浆岩主要有中粗粒
黑云母花岗岩和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其中,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出露于后岭底一带;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主要分布于
娄烦县境内娄儿山、独石河一带;元古代岩浆岩多呈岩脉状侵入太古界
变质岩中,分布于娄烦县米峪镇一带;中生代燕山期
花岗石主要为
古交市与
交城县交界地区的
狐爷山一带的碱性杂岩即偏碱性中性岩一弱碱性岩组合。太原市境内出露地层有中太古界前五台系,上太古界五台系,
中元节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岩浆岩有太古代、元古代及中生代三期。
前五台系杂岩是由
混合岩化红色浅粒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
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深度变质岩组成,局部已形成混合岩化花岗岩,出露总厚度2853米—2930米。混合岩化杂岩出露有两处。一处在
阳曲县北小店以北地区,岩层出露总厚度2029米—2480米;另一处在娄烦县与古交市西部交界的岔口、天池店、康家坪一带;上太古界五台系主要为吕梁群的中、下部
地层,包括青杨沟组、周家沟组、宁家湾组、袁家村组,出露于娄烦县境内;元古界地层出露很少,除
中元节古界长城系汉高群(含霍山
砂岩)出露外,其它地层均未出露。长城系汉高群,出露于娄烦县白家滩附近,出露面积约3.5平方千米,岩性为
砾岩、砂岩、
页岩夹
安山岩、安山质凝
大理石。另外,在太原北部关口一带的钻孔中见有300米厚的安山玄武岩和英安流纹岩(上部),亦属于汉高山群,称为“关口火山岩”。
古生界除了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的地层均未发育外,寒武系中、上统,奥陶系下、中统,石炭系中、上统及二叠系地层发育齐全,其中,石炭系、二叠系标准地层剖面位于太原市西山地区;奥陶系为海相沉积岩,与寒武系为连续沉积,以碳酸盐为主,除上统缺失外,中、下统地层发育齐全;石炭系地层为
西山煤田的含煤地层。除缺失下统外,发育齐全。主要分布于太原市西山和东山,以西山为主,是山西省和华北地区研究石炭系、二叠系的经典地区,山西和华北地区不少地层的名称源于太原市西山;二叠系与石炭系地层分布范围一致,二者为整合沉积,但已全部为陆相沉积岩层。
中生界地层为三叠系,分布于
清徐县、古交和交城三县市交界地带,为下统
刘家沟组。其上统和中统在本区境内未出露或已被剥蚀掉。新生界地层主要分布于太原市区、晋中断陷盆地及阳曲县一带,其次分布在山区的沟谷中。第三系仅在
太原盆地及
阳曲县黄寨分布,有上第三系上新统保德组、
静乐县组。第四系广布于晋中盆地中部,发育齐全。第四系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中更新统湖积、冲积、冲洪积层(相当于离石组),上更新统马兰组冲、洪积层,全新统冲洪积层。
地形地貌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群山合抱,中南部为
汾河河谷平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地势起伏较大,高低悬殊。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谷地五种。最高点位于境西北
娄烦县的赫赫岩山主峰,海拔2708米;最低点位于
清徐县西青堆的汾河漫滩,海拔760米,高差1948米。
太原市山地面积为452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4.79%。包括穹窿剥蚀中山、溶蚀侵蚀中山、溶蚀侵蚀低中山、剥蚀侵蚀中山,其中穹窿剥蚀中山主要分布在娄烦县及
古交市西南部,由太古界
花岗石和花岗混合杂岩组成。溶蚀侵蚀中山主要分布在
系舟山、
阳曲县西山以及古交市
汾河以北等。溶蚀侵蚀低中山分布在阳曲县
泥屯河以东,由
石灰岩组成。剥蚀侵蚀中山主要分布于清徐县与古交市之间,由石炭二叠系砂
页岩及局部三叠系砂页岩组成。
丘陵面积为90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2.94%,包括山前
黄土台丘、梁状黄土丘陵、碎破黄土,其中山前黄土台丘主要分布在阳曲县南山山前和太原市区东山山前,地面高程海拔1000米—1200米,为黄土堆积而成。梁状黄土丘陵主要分布在娄烦县东北部,汾河及其水库两边,属静乐盆地最南端的黄土丘陵区,海拔1200米—1400米。碎破黄土塬分布在阳曲县
石岭关以南、
汾河河谷平原以北、东西山之间的广大地区,海拔900米一1100米。
平原面积10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5.64%。太原平原,又称晋中平原,系由冲洪积平原与
冲积平原组成。冲洪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太原东西山之前,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太原盆地汾河两侧。
太原市盆地位于汾河水系中段,面积为27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99%,包括山间侵蚀小盆地、山间构造小盆地,其中山间侵蚀小盆地主要分布在娄烦县南部山区、汾河支流的上游地段,其形成均为河流长期侵蚀作用、局部河谷地段不断扩大的结果。山间构造小盆地分布在阳曲县
凌井店乡乡,该盆地是由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局部断块
沉降或挠曲拗陷,经黄土堆积形成的山间地。
谷地面积为18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63%。主要分布在西山地区汾河上游及其支流的局部河段。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太原市境内有汾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市,其间有涧河、
杨兴河等大小几十条支流汇入;依
阳曲县轿顶山、文昌山、水头岭、两岭山一线以北温川河、乌河和
泥屯镇岔上北部及
高村乡西北部区域属海河水系滹沱河流域,流域面积657平方千米,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9.40%。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
东寨镇管涔山脉,是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全长716千米。汾河在太原市境内的流经长度为188千米,其中城区段43千米,自太原市娄烦县北部新庄村入境,流经娄烦县、古交市、太原六城区,于清徐县韩武堡村西南出境。截至2022年1月,汾河流域太原城区段总面积达2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0.5平方千米,蓄水总量约3000万立方米。
杨兴河贯穿太原市阳曲县,全长50千米,流域面积1398平方千米,是汾河太原段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阳曲县东北部
杨兴乡金山东麓的水头村,由东北向西南,流经杨兴乡的杨庄、窑坪,
大盂镇的阴山、阳店、卷子头村、棘针沟,
黄寨镇的柏井、小牛站、黄寨、暖泉湾,出
侯村乡青龙镇村,进入
尖草坪区向阳店、
阳曲镇,最后注入汾河。
湖泊
晋阳湖位于太原市南端金胜镇内,湖面面积5.65平方千米,东靠
晋祠复线路,西临
山西省最大的
太原第一热电厂,南接历史悠久的古晋阳城和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前期是人工开挖的一电厂蓄水池,之后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地下水
太原市地下水类型包括
基岩裂隙水、
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其中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娄烦县、古交市西部和阳曲县北部边缘地,含水介质为太古界、元古界
变质岩。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含水介质主要为古生界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灰岩、泥质
大理石、
白云质灰岩和泥质。含水层总厚度为1250米。其中奥陶系在太原市东西山地区分布面积广,
地层厚度大,灰岩质纯,岩溶裂隙发育程度高,是山区地下水主要富含水层,也是太原市城市供水的主要目的层。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分布于西山和东山山前地带,含水层总厚度1280米。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太原断陷盆地区,含水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是太原市城市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2023年2月,太原市地下水经检测,水质均达标。
水利
截至2020年末,太原市共2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9873万立方米,其中
汾河水库蓄水量11080万立方米,
汾河二库蓄水量8793万立方米。
汾河水库位于太原市
娄烦县县社交镇
下石家庄村,于1958年修建,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工业用水兼发电为目的的大型水库。汾河水库大坝为土质结构,采用水中倒土法逐层加固而成,坝高61.4米,底宽485米,顶宽6米,坝长1002米,为同类坝型中世界最高坝。水域面积32平方千米,库容总量7.2亿立方米,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
汾河二库位于太原市西北30千米的
汾河干流上,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于1996年11月开工兴建,2000年1月建成投入运行,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生态、补水,发电、旅游等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承担着汾河上游洪水调度和太原市汾河中下游的防洪安全保障。汾河二库的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坝高88米,坝顶长度228米,坝顶宽7米,总面积2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5平方千米,林草覆盖率90%,水质为地表水Ⅱ类。
土壤
太原市土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山地
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草甸土、水稻土、盐土。
太原市的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娄烦县
盖家庄乡的
赫赫岩山的山顶平台。海拔高度在2600米以上,这类土壤由于分布地势高,因而气候寒冷,结冰期长,蒸发量小,相对湿度较大,尤以夏天为甚。这里植被生长期短,约1-3个月。植物种类以耐湿的
莎草科,
苔藓植物植物为主。
山地棕壤多分布在
娄烦县、古交市等海拔较高的赫赫岩山、云顶山、铁丝沟山岩等山地,有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和山地棕壤性土等三个亚类。山地棕壤绝大部分未被开垦利用,是太原市的主要林地土壤。
褐土是太原市分布面积最广的一个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汾河二级阶地以上的地区。自然植被以旱生森林
灌木丛和
草本类为主,除山地植被多为自然植被外,一般均被农作物所代替。根据局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发育程度的不同,褐土又可分为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淡褐土等亚类。
草甸土是太原市
冲积平原中水分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是重要的农业用地之一。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谷平原或局部地势低洼地区,是受生物、气候因素影响较小的一种隐域性土壤。草甸土根据其附加的成土过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等亚类。
水稻土是各类土壤长期种植水稻后,逐渐发育形成的一种土壤,形成过程和基本特性既不同于
自然土壤,也与旱作土壤不同,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一种特殊类型的耕作土壤。主要分布于
晋祠一带的西山洪积扇尾部以及一级阶地的局部地区。
太原的盐土以
硫酸盐和
氯化物为主,这类土壤地下水位高,通常为1米—1.5米,
地下水矿化度一般为17克每升—22克每升。表土聚盐,地表有明显的盐霜和盐结皮,土壤冷湿,土体板结,紧实,该土分布区地力贫瘠,多为荒地,生长一些耐盐植被,如盐吸、
碱蓬,
苦菜土、
隐花草等,母质为冲积
沉积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太原市土地总面积为691246公顷,其中耕地116598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6.90%;园地18101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60%;林地27807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20%;草地168062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4.3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465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9.40%;交通运输用地1377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46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40%;其他土地1550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20%。
矿产资源
太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黄、
石膏、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
在矿物资源中以煤蕴藏最丰,
铁矿次之,石膏居三。山西省以盛产煤而有“煤海”之称,太原市处在“煤海”中部,地质上称太原市的煤藏为“太原系煤”,
基础储量居山西省第四位,是省煤炭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太原系煤不仅储量丰富且煤种齐全,有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气煤、无烟煤等。市域含煤面积1368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58%。已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太原市东、西山及
古交市市、
阳曲县县、清徐县、娄烦县境内。分属沁水、西山、宁武三大煤田,东山、阳曲、西山、古交、清交、龙泉六大矿区。据2008年底《山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太原市累计查明煤炭储量186.7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72.24亿吨,其中
基础储量105.54亿吨,占全省的10.18%。
截至2016年10月,太原市铁矿查明储量产地15处,其中上表产地8处(大型4处,小型4处),共查明储量211974千吨、基础储量254760千吨、资源量40553千吨、资源储量660298千吨;石膏主要分布于西山、东山及阳曲县等地。查明储量的产地共有4处(中型3处,小型1处),累计查明储量16208千吨、基础储量28840千吨、资源量34363千吨、资源储量63203千吨;
石灰岩主要分布于阳曲县及西山地区,查明储量的矿产地共12处。
水资源
截至2020年末,太原市水资源总量为61341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358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66亿立方米,总供水量80561.21立方米,
地表水源供水量42347.67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2.57%;地下水源供水量22491.85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7.92%;其他水源供水量15721.69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9.51%。
森林资源
2016年5月,太原市森林面积238.36万亩,森林覆盖率23%,
林木绿化率35.02%。2020年—2022年间,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88万亩,累计实施经济林及林下经济建设1.3万亩。太原市经济林木有落叶松、
油松、
白杄、青杆、白桦、红桦等22种。截至2022年底,太原市林木覆盖率达43%。
太原市常绿
针叶林以
侧柏、油松、白皮松、白杆等森林类型为主。主要分布在低中山地和黄土
丘陵区;落叶针叶林自然分布主要在云顶山一带,建群树种只有
华北落叶松,形成高、中山针叶林带,为森林植被分布的上限;落叶
阔叶林大多呈片状或块状分布,全部为次生林,是太原市典型的植物群落。在自然条件下,分布在低中山和丘陵上;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山地垂直林带中,由阔叶林向针叶林过渡的类型,此种类型适应一定环境条件,为比较稳定的群落。二是
山地针叶林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后,落叶阔叶树侵入形成的植被类型,或为森林植被演替过程的一个阶段,此种类型为不稳定群落。
生物资源
太原市境内植物资源按其用途和经济价值,可分为经济林木、中草药用植物、纤维植物、糖类及淀粉植物、
油料植物、饲草(料)植物、观赏植物、水土保持固沙植物及防治环境污染植物9种经济类型,其中,中草药用植物有银杏、
地肤子、
麦蓝菜、
瞿麦、
美洲商陆、牡丹等117种;纤维植物有
构树、大麻、榆、
山桃、
白蔹、
木槿、
马蔺(原变种)等28种(类);食用糖类及淀粉等植物有
沙棘、
胡颓子、
黄刺玫、辽东栎等18种;食用及工业用油植物有
胡桃属、
花椒、
蓖麻、
山杏、大麻等17种;饲草(料)植物有
多花胡枝子、
谷菜、
龙芽草、本氏木兰虎、
大看麦娘等26种;野生观赏花卉植物有侧柏、绣线菊、黄刺玫、银杏等32种;保土保水固沙植物有
白羊草、芦苇、
百里香属、
酸枣树、
白刺等26种;防治环境污染植物有丁香、垂柳、
合欢、白皮松
九里香属等数种。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养殖动物资源有蛋鸡、
羊驼、
林麝、
奶牛、肉鸡、羊、生猪、孔雀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21年,太原市野生动物资源有
鸟纲16目、37科、173种,包括白鹭、
大天鹅、
黑鹳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鹳、
金雕、
褐马鸡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
小杓鹬、
松雀鹰等27种、中日保护候鸟有
草鹭、黄斑苇鹘、
赤麻鸭、凤头等80种、
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有
苍鹭、
池鹭、金眶鹬等8种。
哺乳纲6目、17科、42种,包括
金丝猴属、
狞猫、
非洲野犬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有金钱豹1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有
兔狲、
石貂、青羊等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兽类有小麝嗣、普通刺猬、
复齿鼯鼠3种。
爬行纲动物3目、4科、8种,包括丽
多疣壁虎、斑
麻蜥属、赤链蛇等。
两栖动物1目、2科、5种,包括
中国林蛙、
金线侧褶蛙、
花背蟾蜍等。鱼纲2目、4科、21种,包括鲲
虎鱼科、鲫鱼、
泥鳅等。
甲壳亚门动物1目、2科、2种,包括螃蟹、
锯齿新米虾。
昆虫纲13目、70科、177种,包括
青杨楔天牛、食草象、
白杨叶甲等。
蛛形纲2目、3科、10种,包括普通
叶螨、
圆网蛛、
漏斗蛛等。
植物
截止2021年,太原市有维管束高等植物140科、658属、1347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科、15属、25种,包括
雪白粉背蕨、
羽节蕨、多齿
蹄盖蕨等;种子植物127科、643属、1322种,种子植物具有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起源古老、单种属植物较多等特点;被子植物119科556属1068种,包括
珠兰、
银白杨、
康定柳、沙兰等,裸子植物6科12属18种,包括银杏、杉松、
水杉等。截至2023年3月,太原市有银杏、南方红豆杉、
连香树、
丽豆、
翅果油树、
软枣猕猴桃、
太行花等30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
自然保护区
太原市有
阳曲县凌井沟自然保护区、
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娄烦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和天龙山自然保护区4处自然保护区。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娄烦县
米峪镇乡独石河村西二千米处,距太原市城区大约110千米。经营总面积23029.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451.5公顷,缓冲区面积4716.9公顷,实验区面积9860.8公顷。主峰海拔2789米,因山势险峻,山顶直入云际而得名——云顶山。云顶山是山西省稀有野生动植物密集区域,林中栖息着鸟兽约280余种,其中
褐马鸡、金钱豹、
黑鹳、
金雕四种动物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有
维管植物79科600余种,
华北落叶松天然林面积20万余亩,是华北落叶松优良的基因库。
凌井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太原市阳曲县,东至阳曲县
泥屯镇母猪凹山梁,西至
西凌井乡后岭底村,北至泥屯镇权家庄村,南至西凌井乡
伙路坪村,面积24920平方千米,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金钱豹和
原麝及其以
油松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林面积20多万亩,植被种类较为丰富,共有植物79科365属771种,以油松、辽东栎、
白桦、
山杨等混交有林地为主;灌木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
沙棘、
黄刺玫、
虎榛子、
胡枝子、绣线菊、
忍冬等;草本植物有
苔草、
蒿草、
北柴胡、
欧铃兰等。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有
褐马鸡、金钱豹、原麝、金雕;国家二级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有
苍鹰、
雀鹰、
松雀鹰、
燕隼、
红隼等14种;有属于
山西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7种。保护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干冷晴朗,春季干旱多风而升温快,夏季高热多雨,秋季短暂而凉爽。受海拔、地形和森林等多种作用的影响,区内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形成典型的山区小气候,区内年均气温6.2℃左右。
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太原市
娄烦县县境内,
汾河水库上游,总面积2.7万公顷。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由东山区块、细米沟区块、天池店区块三部分组成,范围涉及盖家庄、马家庄、天池店、杜交曲、庙湾、娄烦等六个乡(镇),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钱豹及森林生态系统。
天龙山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政府于1993年批准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
晋源区晋祠镇,面积2867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金雕、褐马鸡及森林生态系统。截至2022年8月,保护区内有蟠龙松、凤凰松、松抱柏、
石上柏、参天松等珍稀古树,还有197种动物,森林覆盖率达70%。
自然灾害
太原市是中国自然灾害多发地,主要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和暴雨。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裂缝、地面
沉降、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砂土液化等。太原市位于山西省地震带中部,是山西省地震乃至华北地震活动高频度的地区之一,是国家重点监视防御区。1970年—1996年间,太原市记录到2级及其以上的地震852次,其中3级及其以上地震9次。2023年01月08日23时48分,在山西省太原市
晋源区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太原市暴雨多发于6-8月,易引发山洪、河水泛滥、城市积水等。2021年10月,太原市受强降雨影响,太原市
清徐县县部分村庄遭受了洪涝灾害,土地及房屋等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部分庄稼被淹没。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底,太原市下辖6个区、3个县、另代管一个
县级市,人民政府驻太原市新建路69号。
政治
太原市现任主要领导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常住人口543.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5.54万人;乡村人口57.96万人。城镇化率89.34%。男性人口278.44万人,女性人口265.06万人,性别比为105:100(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3.95万人,人口出生率7.29‰;死亡人口3.39万人,死亡率6.26‰;自然增长率1.04‰。截至2021年6月,太原市人口从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为824735人,占15.55%;15-59岁人口为3624825人,占68.34%;60岁及以上人口为854501人,占16.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4480人,占10.64%。
民族
太原市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太原市有4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5个,2.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57%。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最多,为11725人,其次是满族5685人,蒙古族1660人。截至2020年9月,全市有4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族等44个,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特点。
语言
太原话属于晋语属于并州片的一种,太原方言具有山西方言的一般特征,在语音方面保留着古汉语的入声;在词汇中残存有中古时期的“切脚语”;在句法上选择疑问句使用频率很高。就整个太原地区的方言来看,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城区及近郊与
清徐县、
阳曲县、
古交市、
娄烦县等远郊县市区区别明显。特别是娄烦方言,由于娄烦地处深山区,因而其方言早期状态保存更好。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汉语的推广和与省内外、国内外交流的日趋广泛和频繁,太原市城市居民的成分早已打破地域的局限。而城市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也逐渐地弱化方言特点而日益与普通话趋同。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一点是“入声”字的变化:年龄在50岁以下的人,语言中入声字已经没有“阴入”与“阳入”的区别而统统发声为“阴入”。阴入的调值接近平声(或阴平、阳平),阳入的调值接近上声。入声韵母系统逐步趋向简化,古人声韵尾一P、一t、一k合并为喉塞尾。
宗教信仰
太原市宗教历史悠久,有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1931年,太原市境内5种宗教共有信徒9万余名,其中佛教和天主教信徒人数较多。1996年,全市有信教群众13万人,其中,天主教约8万人,基督教约1万人,伊斯兰教约2万人,佛教约2万人。2014年,太原市共有信教群众约22万人。
根据(山西通志·民族宗教志)记载,西
刘恒为代王时,曾访求精于道学的河上翁,推测当时的太原地区已有道教传入。明代,太原市境内的道教观共有近百座,包括太原市郊的60余处,阳曲、古交、娄烦及清徐等地的20多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多人抛弃了道教信仰,部分道士弃观还俗,许多道教观无道士居住,之后大部分宫、观、
庙宇被拆除,道士被驱逐,经书被焚毁,全市道教活动基本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部分群众恢复道教信仰,但直至1996年,太原市境内尚无道教活动场所。
东汉建安年间(196年—220年)兴建的
普光寺,是太原市现存最早的佛寺。560年,始建天龙寺,420年—589年间,太原市境内寺院有悬瓮寺、崇福寺、童子寺、天龙寺等10余处。
唐朝时期,太原境内佛教寺庙的修建工程加快,信仰佛教人数大量增加。1996年,全市登记批准开放的佛教寺庙有南城区的
崇善寺、白云寺,南郊区古寨弥陀寺、孙家寨延圣寺、
晋祠镇花塔寺,北郊区西铭乡广仁寺、神堂沟龙泉寺等13座,有僧尼30余人,佛教信徒约2万人。
唐朝时期,伊斯兰教传入太原市,并建立清真古寺。民国前期,太原市的伊斯兰教教务发展兴旺,兴建房舍,寺院管理逐步完善。日军侵占太原市后,宗教活动被迫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得以正常开展。1996年,全市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7人,穆斯林2万人。
明崇祯七年(1634年),
比利时耶稣会金尼格来太原地区建立教堂,设立会口,传播天主教。清康熙四年(1665年),山西省太原市教务属北京耶稣会传教士,清同治九年(1870年),意大利方济各会传教士
江类思接任山西省教区主教,并在太原市北门街东三道巷建起南北走向的主教座堂。1996年太原市教区分为21个堂区,有主教2人(其中1人退休),神父47人(其中青年神父38人),修女6人,教徒8万余人,教堂和简易宗教活动场所80余处。截至2021年11月,太原市天主堂有太原教区主教座堂、洞儿沟露德圣母堂、圪沟圣母堂、
阳曲县的阪泉山圣母堂等。
清光绪三年(1877年),
英国传教士
李提摩太在太原地区设立基督教浸礼会,传播基督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基督教受到打击,传教活动被迫停止,教徒人数也有所减少。之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叶守等来太原市重振教会,修建礼拜堂,教徒人数迅速增加。民国三年(1914年),神召会、
雅威会传入太原境内。民国七年(1918年)后,
救世军传入太原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94年,在桥头街教堂院原址翻修建成了能容纳近1500人的大教堂。截至2022年12月,太原市教堂点有晋源堂、清源堂、古寨堂、郑村堂、罗城堂、义井堂、小店堂、西山堂、上兰聚会点等。
经济
综述
太原市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联系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战略支撑点,是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太原市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开发材料工业的应用性、高端装备制造、
信息技术等。太原市发展煤炭产业、醋产业、中医药产业等特色消费品工业。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
2022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571.17亿元,
山西省排名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07亿元,拉动GDP增长0.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466.10亿元,拉动GDP增长2.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3057.00亿元,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为0.9:44.2:54.9。
第一产业
太原市的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2023年上半年,太原市累计建成
高标准农田45.13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7%。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分别在清徐县和
小店区创建了2万亩高粱有机旱作生产基地、1千亩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在
阳曲县开展了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种植试验示范基地7500亩。推进“万亩千片百园”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建设。202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9.98万亩,产量73.55万吨;设施蔬菜面积10.07万亩,产量27.4万吨。太原市培育2家省级良种扩繁推广基地、2家省级核心种公畜站,发展规模养殖场229家,打造标准化养殖场22家。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生猪存栏17.47万头;出栏26.63万头;禽肉产量3.35万吨。
2022年,太原市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80.6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0.00亿元;林业产值18.78亿元;牧业产值16.65亿元;渔业产值0.55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71亿元。
第二产业
太原市的
第二产业,以制造业振兴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发材料工业的应用性、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的研发、新能源工业发展。太原市发展煤炭产业、醋产业、中医药产业等特色消费品工业。2022年,太原“百千万亿”工程成效凸显,工业产值达到“亿字头”企业270户,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130.8%,百亿级企业增加到9家,富士康集团、
太钢集团产值连续两年超千亿元。重点打造特种金属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新型化工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基新材料等6条千亿级产业链
太原市打造以醋业为龙头的酿品产业。截至2023年8月,清徐县有
醋的运用生产及相关配套企业81家,全系列产品年产量近80万吨,占全省总年产量的80%、全国总年产量的20%,成为全国最大的食醋生产基地。醋产品销至36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30亿元,醋产业链年产值65亿元,辐射带动近10万人就业,基本形成
山西老陈醋专业镇产业集群。启动总投资为6亿元的美锦醋业二期20万吨食醋项目。
太原市是产煤大市,原煤产量从2019年的3700万吨,到2022年的5000万吨,先进产能占比位于
山西省前列。太原市还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分类处置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构建新型能源结构。
2022年,太原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466.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76亿元,
建筑业总产值4219.91亿元。截至2023年9月,太原市工业产值占全市总产值比重近70%,省、市两级专业镇市场主体增量超过10%,带动大量劳动力就业。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61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2户。
第三产业
太原市的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建设了科技服务集聚区、现代物流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旅游休闲集聚区等十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发展旅游、
金融业、电商等特色产业。
太原市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举办了旅游推介招商大会,并出台大宗旅游奖励办法等政策。注重文旅融合,以“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强旅兴农”的方式发展旅游业。
金融业方面,太原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搭建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截至2022年7月,太原市成功撮合1209笔贷款业务,服务1068户次,授信总额34.48亿元,放款26.76亿元,其中95%以上融资主体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为6家企业接续还贷提供支持,累计使用周转金金额9150万元,周转率2倍以上。除此之外,太原市还发展直播带货、生鲜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零售保持增长态势,太原市支持连锁零售企业增点扩能,便利店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三。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1.40亿元,下降6.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14.54亿元,下降10.4%。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155.52亿元,增长0.8%,限额以上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28.81亿元,下降1.0%。金融业增加值529.8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7.3%。全市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629.47万人次,实现门票总收入2.27亿元,旅游经营收入3.37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7月,太原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有五个,分别为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清徐经济开发区、阳曲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简称山西综改示范区)位于太原、
晋中市两市交汇处,成立于2017年2月25日,由太原市和晋中市的8个国家级、省级产学研园区整合而成,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千米,辖区面积589.57 平方千米。园区紧邻太原武宿国际空港、太原市高铁站,有京昆、
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二广等多条高速和108、208、307国道贯穿园区。区内主导产业有先进制造业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其中先进制造业产业包括新兴生物材料、先进半导体等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包括
数字产品制造、数字平台经济等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2023年上半年,示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97.86亿元,截至6月底,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2692家,其中,企业占比76.17%,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涉税主体占比97.24%,高于全省50个百分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040家。该示范区拥有中国首家以铁路为主导的多式联运物流园——中鼎物流园,拥有铁路、公路、航空“多位一体”的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信息系统,是
山西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物流园。
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太原市
尖草坪区,规划面积为18.36平方千米。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2015年,尖草坪区实行“区区融合”发展,规划了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2020年4月,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正式更名为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区距
京昆高速公路2.5千米,紧邻阳兴大道、卧虎山路、108国道等市政道路,半小时内可到达市中心商圈、高铁车站、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为三大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该区新增市场主体567户,市场主体总数达1757户,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29亿元,太钢大明产值首次破百亿大关,达到103.5亿元。
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成立于2017年6月,位于太原市西部,东起太原西环高速公路,西至太原市城区界线,北起
汾河二库,南至姚村,总面积约483平方千米。是山西省首批生态文化旅游类开发区之一、太原市唯一的生态文旅类开发区。该示范区以生态文化旅游和新能源微电网产业为主导产业。截至2021年11月,该示范区已引进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及生态环保和科技服务等领域的20余家企业落户。截至2023年4月,示范区共续建项目73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重点推动新建项目10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8.96亿元。
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成立于2019年2月,位于太原市阳曲县
泥屯镇,示范区规划面积141.4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14.43平方千米,占地总面积819亩,是以有机旱作及设施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农业类开发区。
截至2023年6月,该示范区累计对接企业家546家,签约落地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0.13亿,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达28829亩。示范区已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食品研发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生产生活配套区、乡村文旅集聚区、现代畜牧养殖区、生物健康创新园、冷链仓储物流园、农业双创产业园“六区三园”的产业功能分区。
重要企业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
万柏林区和平北路203号,员工总数1万余人,资产总额127亿元。产业板块有武器装备、
轨道交通装备、高精度铜板带和智慧消防。主要科研生产单位包括743厂军品板块、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山西利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022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71亿元,
营业收入92.78亿元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1998年,位于
小店区科荟路,前身为太原重型机器厂,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其主要业务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国际货运、重件码头服务,铸造模型和机电产品的包装服务,以及各种大中型铸锻件的调质、表、
化学热处理等。产品已出口到
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
土耳其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矿山、能源、交通等行业,已累计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近三万套(台)装备。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80.40亿元,净利润2.30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69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53所(其中高职院校19所),包括
山西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等,成人高等学校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9所,
普通高中91所,普通初中128所,小学409所,幼儿园800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工读学校1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77%;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国家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21%。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79万人,教职工7.7万名,专任教师5.8万名。
山西医科大学于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22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有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等33个教学机构,有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精神卫生医院、肺科医院等64个附属及教学医院,另外还有125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有教职医护员工7000余人,研究生导师2000余人,临床教师2200余人。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
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
中原地区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设有理学、工学、
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
管理学、艺术学、
历史学等9个门类,26个专业学院、1个
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筹),学校有明向、迎西、虎峪、
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学校在校学生43161名、国际学生399名、教职工3999名。
山西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有坞城校区、东山校区、大东关校区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8亩,建筑面积116.64万平米。
截至2023年11月,山西大学设有本科专业87个,涵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2415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36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5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77人。有教职工3265人,专任教师2083人,高级职称教师1228人。该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24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6个,交叉学科博、硕士点2个。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底,太原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87个。其中,医院160个(含中医类医院2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7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2个(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个、
卫生监督机构12个)、其他卫生机构8个。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4283张、卫生技术人员70074名,其中有执业医师(包括执业助理)26282人,注册护士34368人。全市设置血液中心1个,街头固定献血屋21个,设置市级急救中心1个,急救中心有急救分站18个,有救护车150辆,其中负压52辆。
2022年,为0岁至6岁建档儿童31.5677万人提供累计91.0514万剂次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儿童乙肝、
卡介苗、脊灰、百白破、
麻疹、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膜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等12种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达95%。
太原市部分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成立于1957年,位于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截至2023年10月,医院共有职工4135人,其中高级职称614人,博士生导师70名,博士后导师40名。医院有编制床位3000张,实际开放床位2462张。该院有5个院士工作站,45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37个职能科室,并设有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中心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科技事业
2022年,太原市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2628项,成交金额265.65亿元。拥有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7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40家省级技术中心。截至2022年末,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0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个、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3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112家,拥有院士工作站75个。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20家。获得省科技奖165项,占全省获奖总数79.3%。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376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381件。
太原市有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国家级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太原市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除此之外,太原市还有山西省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等25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另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入选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名单。
媒体事业
广播电视
太原广播电视台开播于1984年12月29日,推出了《直通县市区》《经济生活30分》等30多档创新节目,11件对外宣传作品荣登
中国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主打栏目有舞剧《家书》、舞蹈《宋时芳华》、太原莲花落《
合浪浪许家》、话剧《漆艺人生》等。2021年,太原广播电视台节目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23项。
报纸
太原市主要报纸有《
山西日报》《
太原晚报》《
太原日报》等,其中《山西日报》是中共山西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4月26日,是省委直属事业单位和省委新闻机构。报社内设有办公室、全媒体统筹协调部、要闻编辑部等20个部室,融媒体矩阵有报纸、客户端、
新浪微博、微信、手机网、电子阅报屏以及
抖音、快手等,全媒体影响力覆盖5000多万人次。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共有各类专业院团及具备规模的民营艺术表演团体18个、群众艺术文化馆12个、博物馆21个、
公共图书馆11个,馆藏图书679.06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太原市组织开展了第六批国家级非遗
传承人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演展示、省级非遗项目文创产品微型展等活动。2022年末,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8项、省级保护项目66项、市级保护项目160项。
山西省图书馆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创始于清
宣统元年(1909年),是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百年老馆之一,是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是国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2008年在全省推行业务总分馆制,截至2023年10月,已建立各级各类业务分馆近千个,其中市级中心馆10个,县级分馆116个,乡镇街道办、村社区支馆800多个,并在机关、学校、部队、企业、社区、商圈建成行业分馆/图书流通服务站68处。馆内藏文献395余万册(件),其中图书263万册,报刊95万册,古籍30万余册(件),视听、缩微、及其他实体文献7万册(件)。
太原市文化馆成立于1949年6月11日,1982年更名为太原市群众艺术馆,是国家一类公益性副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建筑面积5700平米。2015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20年12月5日,太原市文化馆整合太原市艺术研究院、太原市群众艺术馆、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太原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4个事业单位,挂牌成立为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内设有太原非遗数字体验厅,展示琉璃制作技艺、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太原锣鼓等50余件非遗实物。
体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太原市有体育场地9054个。其中,篮球场地2111个,全民健身路径场地2699个,乒乓球场地1308个,
羽毛球场520个,田径场地673个。截至2021年11月,太原体育场地数量为1044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1平方米,实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100%全覆盖、社区全民健身路径100%全覆盖、乡镇健身广场100%全覆盖。太原市年均举办赛事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数近20万人次,建成45个市级社会体育组织,36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972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发展1244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名。
太原市运动员苏翊鸣获得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和坡面障碍技巧银牌,是山西省和太原市体育史上的首枚冬奥会金牌。太原市运动员周泽琪参加世界跆拳道公开赛(挑战赛)获得3项金牌。截至2022年年底,共计1215名运动员取得省十六运会决赛资格,资格赛成绩以288金、192银、188铜、总分6501分的优势位列
山西省省第一。
人居环境
2022年7月4日,太原市入选住建部公布的2022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名单。
2022年,太原市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41天,全年PM2.5达标29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地表水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0.0%。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50.0分贝、交通噪声年均值66.1分贝。
截至2022年底,太原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16228.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5.08%;园林绿地面积14378.4公顷,绿地率达到39.94%;公园绿地面积5530.9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85平方米。太原市已建成综合性公园21个,社区公园50个,专类公园17个,街头游园(广场)278个,500米内见公园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社会保障
2022年,太原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0.5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3.5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6.60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5.2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1.33万人,参加
失业保险人数128.63万人,参加
工伤保险人数145.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1.53万人,城市低保覆盖人口1.73万人,农村低保覆盖人口2.98万人,3778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全年发放最低保障资金3.59亿元。
太原市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2022年底,太原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达到3512元。失业保险金标准达到每月1782元。2022年,太原市累计发放、缓缴、减收各类失业资金25.57亿元,惠及企业13.23万户次,惠及职工375.65万人次;发放人才补贴5.7亿元,惠及人才2.2万余人次;共计发放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6200万元。同年8月,太原市档案馆协同
晋中市、
忻州市、
吕梁市、
阳泉市4市档案部门,签订了山西中部城市群档案工作联动机制战略合作协议。
交通
综述
太原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山西省承担全国能源保供政治任务的物流组织中枢以及承载两大综合改革的核心区域,也是链接“一带一路”特别是中蒙俄通道的中部地区规模化联运战略支点。境内有6条高速公路、11条国省道;基本形成9干线2支线的铁路网格局;客运航线达到112条,通航城市达73个,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亚和东南亚、连接
莫斯科的空中航线网络布局。2023年,太原市入选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
公路
截至2022年11月,太原市有二广高速、京昆高速、青银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有241、岚马线等11条国省道,有长风东、杨家峪、滨河西、东社等30个高速口。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公路线路里程累计达到6730.4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92.21千米。公路密度97.42千米/百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底,太原市新建改建快速路、主次干路227条共计770千米,小街巷303条218千米,城市路网总长度达到2802千米。其中快速路389千米、主干路640千米、次干路698千米、支路1075千米。路网密度8.24千米/平方千米,人均道路面积17.5平方米。
铁路
截至2020年,太原市铁路建设基本形成9干线2支线的铁路网格局,
大西高速铁路(太原—原平段)、
郑太高速铁路、
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建成并投入使用。太原市铁路局管辖南同蒲、北同蒲、大秦、侯月、石太、太中银等12条干线、13条支线。
截至2021年5月,太原铁路局铁路总里程2800千米,太中银铁路,北同蒲铁路,南同蒲铁路,太焦铁路,石太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火车站有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北站、榆次站等,其中太原南站位于
小店区北营,为一等站、华北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建筑面积约20.06万平方米,车场规模为10台22线,设计年发送旅客量可达4000万人次以。太原北站是华北最大编组站。除此之外,还有汾河站、晋祠站、太原西站等为市内环城铁路枢纽。截至2022年底,太原市铁路客运量1290.03万人次,铁路货运量4346.18万吨。
航空
截至2023年11月,太原市有两个机场,分别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和
太原尧城机场,其中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是华北第三大国际机场,是
山西省开通的首条全
货机定期国际货运航线机场。太原尧城机场主要用于航空体育运动训练竞赛、通用航空教学、航空业务培训等领域。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建成于1939年,是华北第三大国际机场。该机场曾进行过两次改扩建,有T1、T2两个航站楼。2022年,太原武宿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5526997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40068.4吨,飞机起降54958架次。截至2023年10月,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运营客运航线86条,通航城市65个;运营货运航线4条,通航城市7个,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亚和东南亚、连接
莫斯科的空中航线网络布局。
太原尧城机场位于太原市
清徐县县境内,是太原航校的所属机场,原址在殷家堡机场(1956年选址),因与城市建设、民航飞行的矛盾,政府决定将其迁建。新的尧城机场于2015年8月基本完成建设。太原尧城机场具有A1类通用机场资质,具备通航短途运输飞行的基本保障条件,主要用于航空体育运动训练竞赛、通用航空教学、航空业务培训领域。
公共交通
公交
截至2020年,太原市基本建成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常规公交车保有量3713辆,其中电动公交车1916辆,开通公交线路247条。市中心城区公交场站达到35个,占地面积约41.92公顷,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公交营运车辆有2533台,折3227
标台,运行线路253条,线路长度4103.98千米,线网长度1328.5千米;2022年度,公交运营里程9571.67万千米,日均26.22万千米,运营趟次317.3万趟,日均0.87万趟,客运总量1.88亿人次,日均51.63万人次,IC卡、二维码、
中国银联等乘车占比96.96%。
出租车
截至2020年,为了让公共交通运营车辆向清洁化、绿色化迈进,太原市六城区8292辆出租车已全部更换为纯电动车,并同步配套建设充电桩及售后服务点,成为全国首个纯电动出租车城市。截至2023年7月,太原市共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24家,车辆8719台,有网约车平台公司57家,网约车31091台,车辆万人保有量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一。
轨道交通
截至2023年10月,太原市共有2条地铁线,1号线处于在建状态,长风东街站附属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该站土建主体施工基本完成。2号线于2020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南起人民南路站,北至西涧河站,沿人民路、长治路、解放路地下敷设,全长23.647千米,共设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7座、车辆段1座。2号线累计客运量突破1亿人次。
人文
综述
太原市处于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的中心地带,有着悠久的2500年建城历史,是北方军事和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是
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留存的
纯阳宫、崇善寺、山西大学堂旧址、
晋祠等,是太原市文物的典型代表。其中,晋祠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太原市特色文化名片。太原市的面食品种多,历史久,
刀削面、抿尖面等制作方法各异。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包括中医养生(药膳八珍汤)、清徐徐沟背铁棍、风火流星等。除此之外,太原市还有古老的民间说唱技艺—莲花落,传统砖雕技艺—
清徐县砖雕。2011年,太原市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1月,太原市各县(市、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332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43处。截至2023年1月,太原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
太原市部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纯阳宫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角,是一座集庙宇、园林风格为一体的五进院落。始建于
唐朝,明代万历年间重修,
清代乾隆年间曾整修和扩建,是供奉唐代道士
吕洞宾的
道教庙观,俗称
吕祖庙,因吕洞宾道号纯阳子,故称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宫门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宫内收藏了两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分别是
涅槃变相碑和
常阳天尊像。2013年,纯阳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大学堂位于
太原古县城市侯家巷中段,太原师范附中院内,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利用清朝“庚子赔款”兴建,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新型大学之一。山西大学堂由主楼及两侧翼楼组成,主楼宽三间,拱券式门洞,其上楼身两层,顶部辟有平台,主楼坐北朝南,东西长149米,南北宽36米,占地面积5364平方米。该学堂的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2013年,该学堂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6月,太原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项、省级代表项目66项、市级项目160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11人、省级传承人60人、市级传承人196人、县级传承人334人;全市共有非遗传习展示中心6个、传习基地25个。
药膳八珍汤,俗名“头脑”,是以羊肉、粮食和八种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汤糊状食品。自明崇祯年间由傅山先生创立以来,在太原市传承了370多年。八珍汤选料讲究,以上等肥嫩羊肉做原料,经过清洗、净肉、加辅料煮炖、出锅晾存等诸道工序将肉加工好,并将羊汤、羊油撇出备用,然后将诸种辅料按照既定制法或煨、或腌、或煮、或蒸,做好备用。制作八珍汤时将上述材料按照既定的程式、比例上火熬煮,并加入黄酒调制。2008年,药膳八珍汤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主要在太原市晋源区一带流传,是太原市人民在节日的必备文化活动。其表演一般在晚上进行,由单人或多人做“背花”“馒头花”等动作,使绳子两端的铁笼在空中由慢到快旋转起来,笼中火花四溅,借助风力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风火流星表演中演员可做出行、站、坐、卧、翻滚等多种动作,人在火中,火随人转。其表演套路与武术套路大致相似,有双龙开道、火龙缠身、悟空舞棍、火龙十八滚等样式。表演时用小
锣鼓配乐,在不同的鼓乐声中变换动作,风火流星要求演员有武术功底。由于风火流星本身具有危险性大、习练难度高等局限性,正面临难以维系的境地。2008年,风火流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饮食
太原人的传统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副食是蔬菜和少量的肉类。长期重主食、轻副食。口味以咸香为主,酸辣为辅。太原市食物品种丰富,有
刀削面、
抿圪抖、榆次灌肠、孟封饼等。
刀削面起源于元代,面叶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既可以浇卤子吃,还可以炒着吃。刀削面对和面要求严格,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醒面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最后把面揉成尺余长的桶状。刀削面使用的刀,并非常用的菜刀,而是特制的、弧形的削刀。削面师傅站在沸腾的大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均匀用力,面入锅中并煮熟捞出,浇上“
臊子”,也叫“面卤子”“浇头”。刀削面常搭配汤汁较多的卤子,包括肉臊卤、炸酱卤、西红柿
鸡蛋卤等,再搭配上新鲜香菜、
胡萝卜丝、黄瓜丝、
咸菜丝等,浇上
山西老陈醋即可使用。
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曾是清宫贡品,因产地在孟封,被称为“孟封饼”。制作时,首先将泡打粉、白糖、酵母、胡麻油按比例放入面粉中,和好面团并等待发酵,胡麻油加热放凉后倒入面粉拌匀,加入白糖搅拌形成油酥面,待水油面团发至2倍大时,用发面团包住油酥面团做成饼状,刷蛋黄液,撒芝麻,静置发酵后,放置烤箱烤至表面金黄即可。
抿尖面也称“抿圪抖儿”,是因为抿出的形状细细尖尖,因此得名,也是太原市家庭日常的一种面食。“抿”也就是“抹”,将面糊放到特制的抿床上,然后用抿尖铲或手掌,推压面做出“抿”的动作,这样面糊从抿尖床的孔眼中穿过,落入下面的锅中煮熟。太原人制作抿尖要掺上些杂粮面,如
豆面、
米面、高粱面皆可,但是豆面是制作抿尖的首选。
习俗
特色节庆
晋祠庙会是流传于
晋源区的一种
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源于西周时期祭祀
唐叔虞之母
邑姜诞辰的仪式活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以晋祠为载体、以祭祀
圣母诞辰为由头举办的赛神会。传统赛神会从农历七月初一日开始,历时五天。七月初二是传统庙会,古称“赛神会”,是祭祀圣母诞辰的正日,民众要斋戒、沐浴、躬至晋祠,祭祀圣母之神,陈设香案祭品,由知县恭读祝文,行礼如仪。
龙天庙俗称刘王祠,位于古太原县城南关,供奉着
刘恒和
刘启。龙天庙会是祭祀刘氏父子的传统民俗活动。庙会分三部分,龙抬头祭龙,七月初五迎龙,九月十五谢龙。庙会期间会燃放焰火,祭拜神灵,社火表演,演戏酬神、祈福等。
民俗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太原市城市居民结婚程序是青年男女双方经人介绍认识相处或自由恋爱,同意结婚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男方家择定婚期后,男方父母携带礼品前往女方家,会见女方父母征询意见,商讨结婚事宜,并最后确定迎亲日期。迎亲时新郎新娘所乘婚车用鲜花彩带装饰,迎亲车队随行摄像师和锣鼓队,迎亲队伍从男方家出发至女方家,又从女方家迎亲起身回到男方家。婚礼当日男方设宴招待至亲好友和送亲人员及女方部分亲友,新郎新娘要依次逐桌敬酒致谢。婚后第二天新郎随新娘携礼品回娘家,俗称“回门”,女家宴请亲友,新郎拜见至亲好友。当日返回,婚礼才算结束。婚礼当日,男家门窗上、楼门外、宴请饭店门口均要贴“菇”字;女方则贴“禧”字,娶嫁有别。
社火,俗称红火,是集民间杂技和中华武术为一体项目,是太原市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由于时间的差异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红火主要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等节目。夜间红火是在晚上进行,笼中火花四溅,火借风势,风助火势,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在每年民间节庆日都会有类似的活动。
建筑文化
概述
太原市的建筑丰富多样,展示了这个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从古代钟楼到现代博物馆,太原市的地标建筑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游客们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建筑,了解太原的传统和现代发展。
古代建筑
太原市作为一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物,钟楼便是其中之一。明代中叶,太原钟楼就已建成,曾是太原市重要的商业聚集区,历史遗存丰富,其中包括关帝庙、书业诚、亨升久等5处文保建筑,有开明照相馆、合作大楼、老香村等6处文物建筑,以及18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亮点,更成为一种时代符号。
宗教建筑
太原市有许多具有宗教意义的建筑物,
晋祠就是晋文化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晋祠坐落于太原市西南25千米的悬瓮山麓、
晋水发源处,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姬虞而建,其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有不同时期时期的各式建筑100余座,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的遗产。
现代建筑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太原市也涌现出一些现代化的地标建筑,太原市博物馆是2000年成立的,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中央文化岛,是太原市的文化地标建筑之一。其外形为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
连通的椭圆倒锥体块连接组合而成,以中国红和青铜色为建筑外墙主色调,主要负责太原地区文物的征集、收藏、修复、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工作,是一座集中展示太原历史文化名城风采的文化机构。
艺术
莲花落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别称“
晋中市落子”,起源于佛教,流行在宋代。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从
河南省传至山西晋中一带。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在太原地区,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时,一人自击竹板,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尾音稍长。莲花落多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呼延庆打擂》等,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夫妻挑水》等。2011年,莲花落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民居、寺庙、墓室等。位于
山西省太原市南部的
清徐县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历史悠久。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完成共12道工序,30多个环节,且每道工序基本上都是纯手工操作。2006年,清徐砖雕(山西民居砖雕)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产品
晋祠大米有3300多年的种植史,为
华北地区稻米中的珍品,是晋阳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颗粒大而饱满,稍褐而透明,性软而韧,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之称。
沙金红杏是太原市
清徐县的特产,2013年,清徐沙金红杏通过国家地标产品认证,种植历史已有1200多年,以个大形圆,核小皮薄肉厚,甜酸可口而著称。清徐县
马峪乡境内因砂质土壤,结构疏松多孔,地理位置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有利于沙金红杏的生长,截至2022年6月,沙金红杏在马峪乡境内种植面积多达2709亩。
马铃薯俗称山药蛋,在
娄烦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娄烦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自明末清初马铃薯传入中国后,娄烦人便开始种植。其果实为紫红皮,黄肉,表皮有明显的纹理,薯块芽眼较浅,手感质地硬,形状呈椭圆形,中型果。收获期为每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娄烦山药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产品”“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等称号,被列入国家名特新优产品目录。
地区象征
市树
太原市的市树是国槐,1987年6月18日,太原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确定国槐为太原市市树。
国槐以国为名,为华夏独有,产于中国,又叫中华槐,寓意“眷念家国”,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物之一。在太原市的街道、公园、社区等都有大量种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发芽生出新叶,盛夏开花,还可入药。截至2022年,太原市的国槐多数为30年至60年的树龄,该树龄阶段正处于国槐的青少年期,因此极易开花且花量较大。
市花
太原市的市花是菊花,1987年6月18日,太原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确定菊花为太原市市花。
菊花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傲霜怒放,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且太原市的地理、气候等环境适宜菊花的生长,菊花品种繁多。在1985年太原市市花评选中,菊花票数排名第一,最终被确定为太原市市花。截至2022年,太原市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已持续了32届。
风景名胜
综述
太原市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给太原市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包括
晋祠、汾河景区、
太原森林公园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原古称“晋阳”,拥有著名的古晋阳八景(太原八景),这八景分别是汾河晚渡、烈石寒泉、双塔凌霄、水烟波、
崛围红叶、土堂神柏、天门积雪、蒙山晓月。2022年,全市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629.47万人次,实现门票总收入2.27亿元,旅游经营收入3.37亿元。
太原市主要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中国煤炭博物馆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2号,于1989年9月30日开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万平米,由陈列大厅、中国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办公研究楼和现代科技学院等组成,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该管基本陈列总体规划为“七馆一井”,即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开发技术馆、当代中国煤炭工业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中外交流馆和模拟矿井。该馆的镇馆之宝是“模拟矿井”,展示了煤炭工业从古到今的生产场景和发展历史。2008年4月,该馆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台骀山景区位于太原市郝庄镇,占地面积4800余亩,是集生态、文化、娱乐、参观、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分为龙城始祖台骀山、滑世界、生态度假野三沟、有机无害
农家乐四大功能区。有根祖文化园、滑世界游乐园、堡文化园及华夏植物园等景点。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部采用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双塔寺位于
迎泽区郝庄,占地130余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寺的两座砖塔,呈八角形状,都是十三层,高度分别为54.76米和54.78米,相差2厘米。寺内的大雄宝殿、禅堂、客堂、三圣阁等均为明代无梁砖结构建筑代表作。
蒙山景区,位于
晋源区金胜乡寺底村西北,占地面积约8平方千米,主峰海拔有1325米,是集佛教文化,民风民俗,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A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主要景点有
蒙山大佛、开化寺、铁佛殿、连理塔、观音堂、塔林等。其中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系
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年)开凿的摩崖石刻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
宝源老醋坊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位于太原市
清徐县杨房村,创始人是韩宝源。宝源老醋坊生产工艺独特,所产
山西老陈醋具有酸、绵、香、甜、鲜的独特风格,色泽深褐色。其酿制原料选用优质高粱、
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熏、淋、陈的五步,八十一个环节酿就而成。宝源老醋坊已被评为“太原市青少年传承教育基地”“太原市首批工业旅游示范景点”“2011年度优秀旅游景区(点)”“
山西省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
六味斋云梦坞文化产业园位于清徐208国道徐沟路段,占地近500亩。始创于1738年(
清代乾隆三年),其
酱肉系列曾是皇室贡品。园区内有肉制品、豆制品、主食加工、中央厨房等4个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工厂,以及历史文化展馆、食品安全监测中心、文化创意园等,集中华驰名商标、
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国家级荣誉为一身,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位列全国肉制品行业百强、豆制品行业五十强。
对外交流
1985年,英国纽卡斯尔市成为太原市第一对国际友城,开创了太原市国际友城交往的先河。截至2022年,太原市已同英国纽卡斯尔市、日本
姬路市、俄罗斯瑟克特夫卡尔市等12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缔结。
太原市部分对外交流事件
著名人物
太原市部分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太原市获得的部分荣誉
参考资料
太原土壤.太原市水利水保科学研究院.2023-10-12
云顶风光.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政协文史馆移动版.2023-11-06
政协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2023-11-20
政协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2023-11-20
政协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2023-11-20
政协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2023-11-20
太原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10-17
区情概况.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2023-10-13
主导产业.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2023-11-21
区位交通.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2023-10-13
公司概况.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10-17
公司简介.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3-10-17
单位简介.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22
单位简介.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22
单位概况.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22
单位概况.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22
单位简介.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22
本馆简介.太原市万柏林区图书馆.2023-11-24
集团概况.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3-10-23
李春生.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2023-10-24
中医养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飞火流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莲花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太原锣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药膳八珍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10-24
宝源老醋坊.老字号数字博物馆.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