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村童话》为迟子建1984年发表的处女作与成名作, 就此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创造出一个专属于迟子建的奇异而神秘、温暖而哀伤的文学王国--北极村。作者以儿童视角追忆东北
北极村奇异而神秘的北极生活,讲述了一个七岁小女孩灯子被寄养在北极村姥姥家的童年故事。
故事发生在北极村,主人公不情愿地被送到姥姥身边,只有六七岁,她是孤独的,离开了父母,到北极村和姥姥生活。在北极村里,她有时自己寻找童年的乐趣,和鸡鸭
直翅亚目螽斯科打交道,她感受着北极村的民风民俗,听姥姥讲一些神奇的鬼怪故事。她对因为咬人就被拴起来的“傻子”充满同情,对被人孤立冷落的“老
苏联”感到亲切,对姥爷失去儿子的痛苦充满怜悯,对姥姥的不知情十分同情。
迟子建在大兴安岭师范专科学院就读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练笔,尝试着发表自己写的短篇小说,却常常收到编辑部寄来的退稿信。后来
黑龙江省《
北方文学》的杂志编辑的话语对她触动很大,于是在一个下了晚自习的晚上,迟子建开始写作《北极村童话》。《北极村童话》写好后,1985年迟子建在黑龙江作协办的小说创作研讨班上向《
人民文学》的编辑朱伟请教。小说最终顺利刊登在1986年2月的《人民文学》上,那也是迟子建登上文坛的第一个中篇小说。
迎灯:8岁的迎灯因为“多话”被父母送到
北极村的姥姥家居住,在奇异而神秘的东北漠河村度过了一段温暖而略带忧伤的童话般的生活。
苏联老奶奶:由于特殊历史原因,苏联老奶奶在北极村被大家冷落处于被孤立的境地。
《北极村童话》 是非常逼近迟子建真实童年的一部作品。迟子建的创作是发于民间自觉,亲和民间立场还是书写民间情怀,根源在于她童年在
北极村的真实经历,血脉中的继承促成这位富有创造力的作家通过本土的自然景观、文化背景传达缤纷的人生故事,把深层的历史传统和无形的人文故事,渗透在有形的民风习俗中,折射人性的思考和东北黑土地的延承和变化。
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子丹:《北极村童话》对于迟子建,其意义不仅让她在文坛崭露了头角,更像一只音准,校准了她全部前期作品的基调。
迟子建,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
漠河市。1984年毕业于
大兴安岭师范学校。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三次获
鲁迅文学奖,并获
茅盾文学奖、
冰心散文奖、
庄重文文学奖、
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这些奖项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多个门类,其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韩、
荷兰、
瑞典、泰、
波兰等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