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是一部由
叶伟民执导的香港电影,由文隽、叶念琛编剧,
吴君如、
杨恭如、
方中信、
尹扬明等主演,于1998年2月2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该影片讲述了洪兴十三妹坎坷的经历,从一个复仇无门的小姑娘一步步坐上
砵兰街黑道头把交椅的故事。影片改编自由
牛佬主编、伦玉国主笔的漫画《
古惑仔》,塑造了一个在复杂矛盾中挣扎的、爱憎分明的黑道大姐形象。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是“古惑仔”系列电影中,一部以“十三妹”为主角的外传。凭借在片中的表演,吴君如与
舒淇分获
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女配角奖,舒淇还获得了
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截至2022年11月17日,该片在中国香港票房共计426万美元。
影片剧情
砵兰街大姐洪兴十三妹(
吴君如 饰)被东星社的花弗(敖志君饰)算计,将计就计,反制了花弗。一直对
十三妹忠心耿耿的韩宾(
尹扬明 饰)带十三妹去祭拜亡父吹水达(吴孟达饰),这让十三妹回忆起昔年往事。
十三妹原名崔小小,她的父亲吹水达是洪兴社的一名小混混。她与好友张美润(
杨恭如 饰)整天混迹在钵兰街,一起为东星社的打手卓可乐(
方中信 饰)神魂颠倒。不料恶霸咸湿(
程东 饰)杀死了吹水达,十三妹为父报仇却险些被打死。此时,是卓可乐仗义援手,杀死咸湿,并带十三妹到大陆躲避追杀。
好景不长,可乐遭仇家上门,
十三妹被迫回到
砵兰街。历经磨难险些丧命的十三妹被刀疤淇(
舒淇 饰)救下,在刀疤琪的帮助下,她在洪兴社一战成名,做了钵兰街的大姐。十三妹与张美润重逢,这才得知张美润从未喜欢过卓可乐,而是一直暗恋自己。
十三妹手下的小弟被人打伤,经查,发现伤人者竟是卓可乐。十三妹与卓可乐重逢,却不知自己已悄然进入东星社的圈套。东星社一边对十三妹使出调虎离山之计,一边对付
韩宾。十三妹这边,在亲眼目睹了卓可乐面目全非的尸体后,悲恸不已。最终,
十三妹看穿阿豹(
金兴贤 饰)在说谎,认出他就是杀死可乐的凶手。十三妹亲手击毙阿豹,与东兴社决一死战,得胜而归,一时风头无两,却是心中悲凉。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人物原型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中的主角十三妹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虚构出的角色。她的人物原型名叫司徒玉莲,不仅在江湖中颇有地位,而且很有商业头脑,人称“澳门女赌王”。出生于贫寒之家的她18岁就开始在赌场做咨客,因穿着男性化外加一身江湖气,再加上出色的交际能力,获得黑道组织14K的大哥
胡须勇的欣赏,地位也慢慢变高,最终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姐大。
漫画改编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改编自由
牛佬主编、伦玉国主笔的漫画《古惑仔》,塑造了一个身世坎坷、爱憎分明的黑道大姐形象。在原著漫画中,关于
十三妹的情节并不多,在改编成电影时,对十三妹的身世和经历都进行了丰富。
原著漫画也为电影带来了拼贴式的艺术风格,使影片具有后现代色彩。漫画艺术的典型风格,在改编成电影时,加入了宣泄情绪的摇滚乐,并与
香港特别行政区本土的黑帮文化进行拼贴,形成了独特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形式,影片也对东西方思想进行内在拼贴,对传统道德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消解。
影片筹备
导演
叶伟民筹备该影片时,并未料到它会这么火,因为在当时,原著漫画传达的价值不太积极,本身就不被看好,叶伟民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讲述兄弟情的普通影片来筹备和拍摄的。出于对预算和各种现实因素的考量,《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的拍摄周期非常短,仅花了13 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拍摄也很考验团队的能力。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是
文隽与叶伟民两人合作筹备的作品。文隽是影片的编剧和监制,负责剧本、策划和营销,
叶伟民是影片的导演,负责现场调度和执行。文隽与叶伟民这样的合作模式从该影片开始,一直延续了多年,后来的《友情岁月之山鸡的故事》、《
人在囧途》、《李小龙》等影片也都是二人默契合作的成果。
选角与演员
该影片中饰演女主角
十三妹的是演员
吴君如。当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江湖片基本上都是男性角色主导的。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吴君如就曾试拍江湖片,她虽然扮演的不是主要角色,但是得到了导演和监制的赏识,于是才有了这部由吴君如主演的《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吴君如在片中饰演一个在江湖中让男人信服的黑道大姐,她认为这个形象有突破性,可以让女性观众也找到共鸣感。
吴君如本人将这部电影看做是她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当时的她对喜剧之外的角色的一种尝试。
吴君如本人曾谈到自己身上有与
十三妹相似的地方,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身上也有一种男子气概,非常自强,也相信人与人之间有着肝胆相照的微妙情谊。正是因为这样,吴君如可以很好地把握十三妹这个角色,而这个角色的锻炼也让她的演技上了一个新台阶。
拍摄过程
由于拍摄周期短、拍摄时间紧张,导致主创团队每天都在赶,编剧
文隽每天都是现场写剧本。电影的原始剧本只有故事框架和分场,没有台词,所有的台词都需要现场撰写。比如一天要拍两场戏时,文隽就会在拍摄第一场戏的现场,躲在角落里写第二场戏。
叶伟民非常感谢编剧文隽和导演
刘伟强这两位贵人。他说,是文隽让他真正学会创作,学会去了解底层环境中的人。比如在影片中有一个
舒淇打针的细节,真的请了一个人现场给演员打针看,告诉她针从哪里打进去,打完针之后的15分钟表情应该怎样变化。他也从刘伟强的身上学到了许多,比如拍戏时要一鼓作气,一口气顶到底,再比如“拍电影不应该有框架,镜头不是分出来的,而是演员彩排的时候现场抓的”。这些对叶伟民来说,都是很新的拍戏方法。
叶伟民认为,自己正是在与
刘伟强合作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那种有点老套的拍戏方式。
影片风格
主题文化
“朋党”一直是港片的重要主题之一。这里的“朋党”并无政治色彩,而是以兄弟情义为支撑,以复仇为原始动力,以打斗为情绪外化表现形式的黑帮群体。“古惑仔”系列就是这一类电影的典型代表。该系列结合了上世纪80年代香港英雄片与美国教父黑帮片,《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也不例外。“朋党”亚文化在影片中不仅表现为港式黑帮的组织结构,还体现着一种无所畏惧的气质。
港片中“朋党”亚文化的兴盛有其哲学基础。以生命哲学和
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将人类的关注点从“理性”的转移到“
感性肉身”上来。本片所蕴含的“朋党”热血情节就与这种感性冲动密切相关。另外,“朋党”亚文化也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香港当时正陷于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波中,社会处在迷茫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古惑仔”系列电影中的“朋党”亚文化反映了当时香港的现实问题,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
叙事模式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的叙事模式符合英雄叙事的神话模型。英雄叙事的母题是讲述一个内心躁动又有神力的孩子历经各种艰难,完成各个任务,最终成长为英雄的故事。在本片中,
十三妹就是作为英雄而出现的形象,而咸湿则是这一模式中脸谱化的反派角色,整个叙事模式十分清晰。影片通过英雄叙事模式赋予黑帮人物以人性的光辉,塑造黑帮秩序之内重情重义的英雄形象。虽然他们的行为不受法治的约束,但是他们的行为逻辑暗合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
本片看似是一部美化黑社会、反英雄叙事的电影,实则是继承了英雄叙事,并借以宣传主流价值的一部作品。十三妹和众多黑帮片中的英雄一样,不是被神话的、崇高的英雄,而是富有人性的、生长在普罗大众之间、具备常人情感的草根英雄。
人物塑造
影片塑造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十三妹。影片中,十三妹游走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是故事的主线人物,具有鲜明的人物特征和个性色彩。在十三妹早年时,她虽是一副假小子的打扮,但内心还有着小女孩的活泼俏皮;在父亲被杀以及认为自己被爱人背叛后,她无论是着装还是行为举止都彻底转化为男性特质;在影片结尾卓可乐被杀后,她压抑已久的男女之情才通过泪水发泄出来。她游走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思想感情和内在气质都没有脱离女性特质,但是外在形象和举止做派又表现出极强的男性特质。
吴君如的表演为这一形象的塑造加分不少。她采用性格化表演的方式,将
十三妹身上的阳刚和柔情拿捏得恰到好处。例如,在影片中十三妹回到
砵兰街后,与可乐重逢时二人拥抱了一下。十三妹先是坏笑,继而难以置信,最后又十分不安,吴君如将这场一分钟不到的拥抱戏表现得层次分明,将这个极度矛盾的人物心理转化过程表现得很准确。吴君如也凭借在该片中出色的演技获得了
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十三妹这个人物形象除在本部电影外,还在“古惑仔”系列电影中出现过两次。在《古惑仔之战无不胜》中,
十三妹已经成为洪兴十二堂堂主之一,留着短发,外貌着装帅气逼人,行为举止极富男性气质。而在《
古惑仔之胜者为王》中,十三妹依旧是堂主,但已不再是短发,而是以长发飘飘的温柔形象出现。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展现了“古惑仔”系列电影对解除性别
刻板印象所做的努力。
视听语言
在构图方面,影片有着鲜明的漫画式风格。导演在构图时会借用漫画中“强霸版面”的构图方式,突出中心人物形象,漫画中的
景深式和简笔构图也被巧妙运用在镜头中。另外,影片在处理暴力场景时,影片注重细部刻画和场面渲染,侧重氛围烘托,而不是直接展现血腥场面。
在色调方面,“古惑仔”系列影片偏重暖色调,并且亮度较低,营造出一种“雾蒙蒙”的神秘感。在环境色上,影片对蓝色的运用极为经典。在“古惑仔”系列中,蓝色往往与昏暗的光线并用,为观众带来恐惧、痛苦和毁灭的视觉感受。
在镜头运动方面,影片呈现出手持摄影和
快速摄影的风格特质,注重急速感。在展现打斗场景时,导演采用手持镜头的摇拍,在晃动的、快速切换的镜头中,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
配乐方面,影片背景
艺术摇滚音乐的加入,使得影片氛围更好地烘托出来。朋克风格的摇滚乐,伴之以略带暴力性的歌词,将主人公青春的叛逆与焦虑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发行、票房与反响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于1998年2月2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截至2022年11月17日,该片在中国香港票房共计426万美元。
截至2022年11月17 日,该影片在
烂番茄平均得分6.5分(满分10分)。在IMBD,影片平均分6.6/10。在豆瓣网上,3万观众为它打出了7.2/10的平均分。在
时光网,有超过600条评论,影片平均分也达到了7.0/10。各网站大众评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影片评价
从IMBD、豆瓣网、时光网和烂番茄的影评来看,中国观众对该影片的关注度和接受度明显高于国外观众,可见该影片的题材及文化内涵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受文化壁垒影响较大。
正面评价
不少专业影评人对该影片中
十三妹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十分欣赏。例如,
香港特别行政区影评人Dandan认为,十三妹是青年动作电影中最新颖有趣的角色,她曾是年轻、厚脸皮的少女,她曾陷入爱情、遭遇悲剧,她曾挣扎困惑,寻找自己的位置,她是黑道大姐,是双性恋者。她被描绘成一个假小子,但她的性格从未沦为简单的
刻板印象或挑逗的对象。她从来都不是伟大的,但这个形象却被刻画出了出人意料的深度。
负面评价
影片也面临着一些质疑之声,批评往往集中于情节和结局的套路化、
肥皂剧化、美化黑社会等方面。例如影评人格莱姆斯(Grimes)认为,电影所描绘的黑社会阴谋和背叛可以轻易预测,在以往的作品中司空见惯。影评人Siu Hung认为,故事的结局比较老套,又回到了“古惑仔”系列惯常的那种结局,同时,整个系列有点像肥皂剧,票房表现也欠佳。影评人SydneyGuy认为,在这部电影中,洪兴社比其他黑社会都要出色,被描绘得有情有义,这样的做法或许欠妥。
系列信息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是“古惑仔”系列中的一部影片。“古惑仔”系列正传共6部,分别是:《古惑仔1之人在江湖》(1995)、《
古惑仔2之猛龙过江》(1996)、《
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1996)、《古惑仔之战无不胜》(1997)、《古惑仔之龙争虎斗》(1998)、《古惑仔之胜者为王》(2000)。《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是六部正传之外的一部分传。“古惑仔”系列开启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黑色青春电影的先河。
“古惑仔”系列影响很大,不仅具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而且对社会现实和后续创作都形成影响。“古惑仔”系列电影的英雄叙事、主题表达、艺术形式、视听语言以及
后现代主义风格,都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后续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中,古惑仔类型片和反类型片层出不穷。像
杜琪峰导演的《
一个字头的诞生》、
叶伟信的《
旺角风云》、
李惠民的《
金榜题名》等都受到古惑仔类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