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
番荔枝科番荔枝属植物
番荔枝(学名:番荔枝属 squamosa L.),又名洋波罗、洋菠萝、番梨、释迦果、释迦等,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落叶小乔木。原产热带美洲,如:墨西哥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地,后引种栽培中国、越南苏丹等地。在中国多栽培于浙江省、台湾、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多生长于灌丛、丘陵山坡以及疏林中。
番荔枝植株高3~5米;灰白色树皮,较薄。叶互生、排成两列、薄纸质,呈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基部为圆形或阔楔形。花单生或2~4朵聚生于枝顶或与叶对生,为青黄色,花蕾呈披针形,萼片为三角形,雄蕊多数,密生,呈长圆形。果实为聚合浆果,无毛,黄绿色,呈圆球状或心状圆锥形,果肉白色、果味清甜。
番荔枝是一种热带亚热带优稀水果,营养均衡,其果肉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单果重量约350克,可食率约67%。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多汁的果肉,适合加工成果汁、果酒、花蜜、果露果冻等产品。此外,其根、叶、果实均可入药,味甘,性寒,具有杀虫等功效。
研究历史
命名由来
因番荔枝的果能食用、外形酷似荔枝,故名“番荔枝”。此外,番荔枝表皮布满瘤状凸起,形似释迦牟尼佛头部,故又名赖球果、佛首果、释迦果。
栽培历史
番荔枝原产于热带美洲,在16世纪,西班牙人将番荔枝的种子从新大陆带入菲律宾,之后由葡萄牙人将其引入印度南部。到了17世纪初期,在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以及台湾等地已经有引种栽培番荔枝。
形态特征
番荔枝植株高3~5米;灰白色树皮,较薄,多分枝。
叶互生、排成两列、薄纸质,呈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7.5厘米,宽2~7.5厘米,叶基部为圆形或阔楔形,下面苍白绿色,初时被微毛,后变无毛;侧脉每边8-15条,叶柄长0.4~1.5厘米。
花单生或2~4朵聚生于枝顶或与叶对生,长2厘米左右,为青黄色,下垂。花蕾呈披针形;萼片3片,为三角形,被微毛;花瓣6枚,2轮,外轮花瓣肉质,长圆形,狭而厚,被微毛,呈镊合状排列,内轮花瓣极小,退化成鳞片状,被微毛;雄蕊多数,密生,呈长圆形,顶端近截形;长圆形心皮无毛,每心皮有胚珠1颗,柱头呈卵状披针形。
果实及种子
果实为聚生果,由数十个小瓣组成,每个瓣里含有一颗乌黑晶亮的小核(黑色的籽),无毛,黄绿色,呈圆球状或心状圆锥形,直径5~10厘米,被白色粉霜,果肉白色、果味清甜。黑褐色种子扁长,形似瓜子,光亮坚硬。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原产热带美洲,如:墨西哥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地,后引种栽培于中国、越南苏丹等地,现已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和较温暖的南亚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
番荔枝在中国多栽培于浙江省、台湾、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
生长习性
番荔枝多生长于灌丛、丘陵山坡以及疏林中。喜光、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冷和低温霜冻,年均温需21摄氏度以上。较耐旱,开花期需要干早,但过于干旱和高温不利于授粉、受精卵。另外,大气湿度低于70%时会导致番荔枝大量落花影响座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质土壤或排水良好的黏质土壤、酸性土壤或钙质土壤都能正常生长,忌积水低洼地。花期5~6月,果期6~11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番荔枝的花有雌雄异熟、雌蕊先熟的特点,自然授粉坐果率较低,常出现“花而不实”、坐果不良以及结果不稳定等现象。
人工繁殖
番荔枝可采用种子繁殖、嫁接繁殖等方式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
番荔枝的种子繁殖一般为春播。但因其种子外壳坚硬,休眠期较长,直接在土壤中播种繁殖,发芽率较低、出苗较慢。播种时要选取果大且果形端正的果实,取出种子后洗净,晾干后即可播种,用于次年春播的种子则要充分晒干。若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操作,处理后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发芽率。
嫁接繁殖
番荔枝的嫁接繁殖一般用普通番荔枝作砧木。当砧木粗约1厘米时即可进行嫁接。嫁接方式随季节而不同。春季时因韧皮部不易剥离,一般采用枝接法;而夏秋两季则采用芽接法。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新定植的番荔枝幼树需保持土壤湿度,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佳,有利于缓苗和生长。夏季温室去膜后,雨水多时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番荔枝易缺锌、硼、、钾、镁等微量元素,因此在土壤酸碱度较大的土壤中施用有机肥的同时也需要调节土壤酸碱度,并通过叶面施肥或施用所需微量元素的粒剂化学药品。对新定植的幼树要勤施、薄施肥料为宜,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可采用环状施肥、放射状施肥、穴状施肥、条沟施肥等方式进行。
花果管理
因为室内缺乏花粉传媒导致番荔枝的坐果率较低,在中国北方的温室种植番荔枝需要进行人工授粉操作。番荔枝的柱头接受花粉的时间较短,所以人工授粉需要在花瓣半张开、花药不裂开时进行。此外,为提高果实品质,要将畸形果、病虫果或过多过密的小果疏除。
病虫害防治
番荔枝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果实蒂黑病、根腐病等。根腐病发病时导致植株的根颈腐烂、根内部组织失色变黑、叶片凋萎黄化。需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来防止病害发生。
番荔枝的主要虫害有天牛、有粉介壳虫、果实班螟蛾科等。当植株遭受天牛侵害时,可用棉球蘸取敌百虫液杀死天牛幼虫
采收
到了7~11月,即可将番荔枝的成熟果实摘下,采收下来的果实可保存在凉快、遮荫、通风的地方或存放于冰箱,也可以晒干。
功用价值
营养价值
番荔枝是一种热带亚热带优质稀有水果,营养均衡,其果肉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另外,其果实中还含有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其中,保持一定比例的钾、钠、钙、可促进肌肉收缩、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食用价值
番荔枝单果重量约350克,可食率约67%。成熟的番荔枝一般是鲜食,但马来西亚的居民会将番荔枝去核后添加到冰淇淋中或是与牛奶混合制备冰饮食用。此外,番荔枝富含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有效避免维生素C缺乏。
经济价值
番荔枝的种子含油量可达20%,脂肪酸种类丰富,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开发利用价值较高。此外,其树皮纤维可用于造纸。因番荔枝独特的香味和多汁的果肉,适合加工成果汁、果酒、花蜜、果露、果冻等产品。其果肉制成的膏药还具有润肤作用。
药用价值
番荔枝的根、叶、果实均可入药,味甘,性寒,具有杀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恶疮肿痛、肠寄生虫病等病症。其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病等病症;其叶味苦、涩,性微寒,有收敛涩肠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脱肛等病症。
相关研究
抗氧化活性
有学者从番荔枝的水或醇提取物中成功分离了一种黄酮物质,并通过实验初步鉴定了该物种的基本黄母核结构,阐明了番荔枝的水或醇提取物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为番荔枝黄酮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起到奠基作用。
糖分累积机制
番荔枝是一种高糖水果,其糖分积累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而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淀粉在成熟过程中的降解是番荔枝果糖积累的主要机制。此外,该研究完成了番荔枝转录组全长测序,代表了在番荔枝组学的研究中有了较为完整的基因转录组数据,为控制果糖含量的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Annona squamosa 番荔枝.中国自然标本馆.2022-12-20
..2022-12-20
番荔枝 Annona squamosa.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2-12-20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2022-12-20
目录
概述
研究历史
命名由来
栽培历史
形态特征
果实及种子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嫁接繁殖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花果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功用价值
营养价值
食用价值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相关研究
抗氧化活性
糖分累积机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