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
唐朝初期诗人
骆宾王(公元619年—公元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朝初期大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七岁时就能作诗,最初为道王府属官,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骆宾王因对策入选,被授予奉礼郎不久担任东台详正学士,坐事免官,后从军西域,回京后历任武功主簿、明堂主簿、长安主簿,不久又升为侍御史。因武则天当政,骆宾王多次上书讽刺,因此获罪,最终被贬为临海县丞。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跟随英国公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檄》,徐敬业败亡后,骆宾王结局不明或说兵败被杀,或说逃亡不知所踪,李显继位后,下诏求骆宾王的文章,被人整理成文集十卷传世。
北宋官员计有功评价骆宾王,写文喜欢使用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人号为“算博士”。南宋诗人魏庆之评价骆宾王为诗,格高致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
人物生平
早年岁月
骆宾王家族的家族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活跃于今浙江义乌一带,后来家族内部出现分化,富者迁到中原地区,骆宾王家族留在老家。骆宾王祖父骆卫淇做过小吏,骆宾王的父亲骆履元过担任博昌县令。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骆宾王出生,其名和字来源于《周易》观卦中“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句子,骆宾王七岁能作诗,尤其擅长五言诗。贞观九年(公元625年),骆履元去世,因经济困难无力归葬义乌,骆宾王将父亲安葬在博昌,服丧完毕安顿好母亲之后,骆宾王去长安应试不第,于是游京、洛等地,然后回义乌省亲,不久在京任职。学者骆祥发根据骆宾王的诗文推测骆宾王约于三十岁左右在京中任职,具体职务不明,可能是权门府,并在之后约三十二、三岁左右罢职。
宦海浮沉
永徽二年间(公元651年),骆宾王到豫州,担任道王李元庆府属,李元庆对骆宾王的才能十分欣赏,在当了三年的属官后,李元庆让骆宾王写篇陈述自己才能得文章,骆宾王耻于自夸,最终没有得到擢升,又在道王府待了三年就离开了,此后他回到齐、鲁等地游历,一直到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骆宾王因对策入选,被授予了奉礼郎,不久担任东台详正学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骆宾王因事获罪。学者骆祥发通过《畴昔篇》、《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和《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等作品推断认为骆宾王因获罪离职东台详正学士,在这之后骆宾王遂从军至西域以证明自身,在此期间,骆宾王写了不少边塞诗。咸亨三 年 ( 公元672年)春,骆宾王途径巴蜀到姚州从军,骆宾王参与了姚州平叛,第二年骆宾王从姚州回京,奉命出使蜀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骆宾王奉命回长安,次年年初,就出任武功主簿,根据《新唐书》记载当时裴行俭为洮州总管,想让骆宾王担任管理文书奏章事务的职务,骆宾王没有答应,于是被调任明堂县主簿,写成长诗《帝京篇》,被誉为绝唱,接着作为使者到吴会,年底返回长安。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骆宾王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其母病逝,骆宾王去职服丧,仪凤四年(公元679年),骆宾王任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获罪入狱,在狱中作《在狱咏蝉》。调露元年(公元679年)秋,骆宾王遇赦被释放。
讨武起义
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骆宾王被贬为临海县丞,同年七月便道过义乌葬母,八月到临海上任。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这年因事进京,当时将军程务挺想要推进骆宾王参加典选,但骆宾王已无意于仕途的进取,对武后用权,更是持激烈反对的态度,于是写信对程务挺的荐举,婉言加以辞谢。在扬州和徐敬业等人聚集,准备武装讨伐武则天,九月起义准备就绪,徐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署骆宾王为“艺文令”。骆宾王代徐敬业起草了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痛斥武则天的罪过,武则天立即派李孝逸带领三十万大军前去镇压。两军在江准一带对阵,开始互有胜负。后因起义军得不到支援,日趋疲罢,最后李孝逸乘风火攻,义军阵乱不能持,全线溃败,被斩七千余级,起义彻底失败,前后历时仅三个月。
至于骆宾王的结局,《 新唐书》中记载起义失败后,骆宾王逃跑了,并不知道他的下落。而《旧唐书》中则记载在徐敬业起义失败后,骆宾王也被杀。
文学成就
主要著作
李显复位后,诏求骆宾王文,得数百篇。骆宾王诗,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十卷,今已佚。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排印本。 
《骆临海集笺注》辑录骆宾王的诗文有:诗一百〇八首,赋二篇,颂一篇,文三十六篇,要比《全唐诗》及其外编所收的骆诗少。《全唐诗》卷七七至七九收骆宾王诗共一百十二题一百三十首,其中有些是别的诗人的作品,误系于骆宾王名下。《全唐诗外编》增补骆宾王诗三首,除《怀京邑》五言六韵短排一首可肯定为骆宾王作品外,其他两首尚有争论。如《灵隐寺》五言七韵短排,《全唐诗》就作宋之问诗,《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骆宾王集》也认为非骆宾王所作。另一首《陇头水》五律,《全唐诗》卷四二作卢照邻诗,但《古今图书集成》作骆宾王诗。
作品特色
骈文
骆宾王的骈文,在“四杰”中题材最为广泛,上承齐梁余风,下启盛唐气概,隽永雄浑又灵活多变, 常具有代表性。骆宾王的骈文有以下特点:
深受“徐庾体”的影响。学者李梦怡认为骆宾王的骈文接受了徐陵、庾信骈文好用颜色入词的特点,将色彩与典丽之词相联系,使他的骈文典雅庄重的同时又显得传神达意。在句式上,骆宾王接受了“徐庾体”句式上的特点,以四六句式为主,用隔句相对,使得他的骈文形成了宏博典丽、疏宕有致的骈文风格。在创作思想上,骆宾王接受了徐陵、庾信骈文中缘事而发、言之有物的创作思想,使得他骈文情感真挚,内容充实, 文风刚健质朴、晓畅自然。
骆宾王骈文含有“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和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学者李梦怡认为,骆宾王的骈文中充满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对社会的教化作用,骆宾王的骈文中含有强烈爱国主义与报国情怀,而且表达出文学作品应该对社会起到教化作用。
骈文诗化。学者李梦怡认为骆宾王的骈文受到了诗歌的影响,以诗为文,骈文充满了诗意,含有对仗工整、托物言志的特点。
诗歌
骆宾王的诗歌体裁多样。骆宾王的诗歌体彩几乎包含了后世诗歌所有的形式五言绝句、五古、五律、五排、五七言歌行、七言绝句等。但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五言诗。
诗歌内容丰富。学者唐卓伶认为骆宾王创作的诗歌内容丰富,有抒情诗、边塞诗、景物诗,还有包括少量艳情诗 、咏史诗以及挽词等,骆宾王诗的内涵非常丰富。
诗歌创作上对前代多有继承。学者唐卓伶认为骆宾王在创作诗歌时对前代作品多有继承,郭璞表现在以道家之言入诗是继承郭璞等人的风格,写景细腻工致,情景交融,利用色彩和动静描绘景物并且都是寓写景于行旅全篇对仗,工于起调结语前景后情等是对谢灵运等人的继承,而骆宾王在长篇诗的创作上,更表现出与长篇古诗合流等。
赋开始诗化,诗体赋始于六朝而兴盛于初唐,“赋的诗化”与 “诗的赋化”文体间的互动在“四杰”赋中最为明显, 赋在形式上走向歌行体。赋的功用由“体物”转向 “缘情”,进一步向抒情小赋发展,使赋具有诗歌委 婉含蓄的特质,赋的诗歌化倾向极为明显。骆宾王的《荡子从军赋》基本上就是一首七言诗,是现存赋中第一篇描绘边塞征战生活的成功之作。
文学思想
强调文学对社会作用 :骆宾王《和道士闺情诗启》中说“弘兹雅奏,抑彼淫哇,澄五际之源,救四始之弊,故可以用之邦国,厚此人伦” 来说明正确认识到诗歌的巨大社会功用,要求把它纳上“雅”的正轨,以声势浩大的“雅奏”来抑制、打击“淫哇” 。 刘怀荣在《骆宾王诗论评述》中认为,“可以用之邦国,厚此人伦”是骆宾王理想的新文学的特点之一。他所说的“澄源”“救弊”,实际上就是要贬黜齐粱,弘扬魏晋,使诗歌回到正道上来。
文学排遣幽忧:学者柴剑虹认为骆宾王是将诗作为抒愤泄悲的工具的。因为当他得罪下狱之后,感到荣进的希望已彻底破灭时,则说:“情沿物应, 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学者罗宗强也认为骆宾王创作为了排遣幽忧 学者刘怀荣认为骆宾王做诗是心中有所积郁, 有所不平,不得已才发而为诗。“取代幽优”“汰衷襟”这就是他对诗歌抒情性的特殊的认识,也就是抒写“不平之气”的文学观。
对六朝艺术经验的认识:学者刘怀荣认为骆宾王在《和道士闺情诗启》中表现了对六朝诗并不一概否定,如对东晋刘宋的诗歌,他指责其“专事玄风道意”,同时又称赞颜谢能以“典丽”之词,“特挺”当时。他真正否定的是齐梁以下几代“莫能正本”的诗歌,但对齐梁诗人“声律稍精”的贡献则给以肯定。
后世影响
革新文风
人们之所以把初唐四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他们对 于初唐诗歌风格 的引领起到重要作用 。“ 风骨论 ” 中的风指的是诗 歌的内容浩方爽朗,进而形成干饭力量 ,而骨则是指言辞端正、意蕴挺拔。风与骨的紧密结合就早就了昂扬、刚健、有力的诗歌美学风格。 初唐时期 , 诗歌基本上沿袭 了六朝的浮华、绮丽和颓靡 的风格,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与骆宾王则大胆的改革。向宫廷文人发起挑战, 他们更加重视诗歌的 “ 骨气 ” ,并展现出文人风骨 。骆宾王待六朝诗文的态度上他主张客观重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唐朝文风向积极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特别是骆宾王的骈文又以清刚雄阔的气势、宏博高雅的语言 一扫初唐文坛的卑靡文风,初具盛唐骈文气象。
促进后代诗歌繁荣
唐的诗歌可以说是后世唐诗的基础,作为诗歌改革的代表性人物,初唐四杰的贡献无疑是空前的,也受到当时诗人的普遍肯定。后世的杜甫撰写的《六绝句》中“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充分肯定了初唐四杰的贡献。初唐四杰的诗歌形式主要为七古与五律,在吸取六朝诗风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将七言古诗推向成熟。四杰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王勃杨炯见长与五律、卢照邻和骆宾王更擅长七古。后人传颂的兼具声律与风骨的唐诗就是由他们的诗歌开始定型,可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骆宾王的咏史诗、咏物诗、山水诗和边塞诗在初唐四杰的著作中均有发现,雄浑的诗风与宫廷诗歌具有天壤之别,初唐四杰为后世如陈子昂杜甫李白等诗人美学境界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评价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评价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北宋官员计有功评价骆宾王,写文喜欢使用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人号为“算博士”。
南宋诗人魏庆之评价骆宾王,其诗格高指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
清代学者丁仪评价骆宾王,其诗不减齐梁诸人,而古质不及卢升之。近体如《北眺》《夏日》诸作,立意炼辞,实开盛唐之先路。
明朝官员张逊业评价骆宾王的五言律诗秀丽精绝,不可易及。然《帝京篇》尤一代绝唱也。
明朝政治家、文学家王世贞评价骆宾王,其长歌虽极浮靡,亦有微瑕,而缀锦贯珠,滔滔洪远, 故是千秋绝艺。
明代学者胡应麟评价骆宾王,在沈佺期宋之问长篇的律诗很少,只有骆宾王的律诗多。其中“二庭归望断”“蓬转俱行役”“彭山区折坂外”“蜀地开天府”,都是佳篇,皆流丽雄浑,独步一时。
人物争议
生年之争
骆宾王的出生之年在《新唐书》《旧唐书》中均没有提及,因此关于他的出生年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骆宾王生于公元619年,学者骆祥发在《骆宾王简谱》中提出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时年49岁入京授奉礼郎,由此推断骆宾王生于唐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学者滕小召也比较认同骆祥发的观点,也认为骆宾王生于619年比较符合史实。
说法二:骆宾王生于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3年,学者杨恩成在《骆宾王生卒年考辨》中,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各种史料和诗词,得出结论:咸亨元年骆宾王四十九岁,由此上溯四十九年是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骆宾 王便 出生于这一年。而学者任国绪所持的结论和杨恩成一样,即认为骆宾王出生在公元623年。
说法三:骆宾王的生年在公元631一635年之间,学者滕福海在《骆宾王生卒年考》中提到,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并不能确定骆宾王生年具体是哪一年,只能推定区间在公元631年—公元635年间。
说法四:骆宾王生年在公元625年,学者刘怀荣在《骆宾王生年小考》中,根据骆宾王的诗骆诗《蓬莱镇》,考定骆宾王生年当在进一步推定骆宾王的生年在公元625年左右。
说法五:骆宾王生年在公元627年,学者王增斌结合骆宾王从军西域的时间,进而推定出骆宾王的生年是公元627年。
说法六:骆宾王的生年在公元638年左右,学者刘开扬在《初唐四杰及其诗》中,根据《唐语林》其中记载错误,以该书写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前,加之其他资料,他推断骆宾王的生年至少在四十六、七年前,即公元638年左右。
结局之争
骆宾王的结局也成为了一大争议,有一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骆宾王被杀。《旧唐书》中称李敬业失败,骆宾王也被杀,司马光认为徐敬业的手下的将领王那相杀了徐敬业和骆宾王,然后投降,并在讨论初唐四杰的时候,说骆宾王造反被诛杀。
说法二:骆宾王投江而死。唐朝大臣张鷟则说骆宾王和徐敬业在扬州市起兵,失败后投江而死。
说法三:骆宾王去了吐蕃。学者吴逢箴认为骆宾王去了吐蕃,被授予了知汉书舍人的职务,从事唐蕃文言文文书的工作,在那里过完自己的一生。
说法四:骆宾王逃脱,去了哪里不确定。欧阳修等人认为骆宾王在李敬业兵败之后,逃走了,不知道他的下落。唐朝官员郗云卿,奉李显的命令寻找骆宾王的下落,他认为骆宾王在徐敬业起兵失败后,逃遁了。唐朝大臣孟棨在《本事诗》中说,徐敬业失败后,和骆宾王一起逃走,并没有被抓助,当时杀了两个和两人相似的人献上了首级,后来徐敬业在衡山当了一名和尚,九十多岁蔡去世,骆宾王也落发为僧,游历名山大川,最候在灵隐寺去世。
其他关于骆宾王下落的说法:《酃县志》记载,骆宾王曾在婆婆仙道观避难。骆宾王曾在婆婆仙道观的石壁上刻过一首诗《漫成一首》,但是因久经风雨剥蚀,字迹已经辨认不清,学者史铁良认为骆宾王曾在此避难基本可信。
学者周智认为骆宾王晚年来到了於潜死后,灵柩通过天目溪桐庐县,再经兰溪市金华市,而后前往义乌,说明骆宾王曾经在於潜
家族成员
据《骆氏宗谱》记载:“骆氏源于炎帝之后姜姓,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姜。至周,(姜)姜子牙有子名骆谷者,子孙遂以骆为姓……”东汉汉章帝建初间,骆雍临因得罪权贵窦宪,为免遭横祸,携妻儿由陕之骆谷迁乌伤(今浙江义乌)。义乌骆姓宗族以雍临公为始迁之祖。
轶事典故
七岁咏鹅
一天骆宾王祖父的朋友来访,祖父看天气不错,于是带着骆宾王和朋友一起,到外边游玩,路过池塘看到池中有鹅游动,颇有一番情趣,于是祖父起了诗意,便让骆宾王出诗一首,顺便考考自己教育的效果如果,一旁的友人只认为这是祖孙二人之间的一个玩笑,谁知骆宾王只是略微思考,就作出了《咏鹅》,友人听后连呼神通。
才惊女帝
骆宾王起《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字里行间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女皇帝武则天读至“一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灵隐续诗
初唐诗人宋之问曾在一个秋日来到杭州灵隐寺,触景生情,信口吟道:“岭边树色含风冷……”这句诗因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壳。宋之问边走边思考,走到大雄宝殿门前,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带着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诗,风光就在嘴边,何苦端着金碗要饭?”宋之问想,当下诗坛,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外,自己也算鼎鼎有名,如今竟有人不买账。宋之问借着微弱的烛光,发现殿内的蒲团上坐着一位和尚。他大吃一惊,之后脑子便冷静下来:莫非这和尚棋高一着,不然,怎么敢口吐狂言。
想到这,宋之问连忙压下火气,和蔼问道:“莫非师父也是诗人?”老和尚笑道:“贫僧虽非诗人,倒也略知一二。”宋之问说道:“晚辈愿听教诲。”和尚说:“我为你续上一句,石上泉声带雨秋,你看如何?”此句平仄、对仗、意境和措辞皆佳,宋之问便知道此人不凡。他见灵泉寺背山依水,树木葱茏,花香四溢,想写一首诗《灵隐寺》留作纪念。然而,只想了开头两句“岭郁岩,龙宫锁寂寥”,便思路枯竭。于是,他诉说了自己写诗的苦恼。那和尚听罢,稍作思考,便说:“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顿时,宋之问便灵感一闪,文如泉涌,当夜就一气呵成山水名篇《灵隐寺》。这首山水游记诗写得章法严谨,对仗和谐,字字入画,意境清新,立意高远;其出类拔萃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宋之问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翌日,宋之问想留下来,拜老和尚为师,虚心请教。不料他已经不知去向。经打听,方知那和尚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因兵败于灵隐寺削发出家
宝藏之谜
骆宾王避武氏之乱在现十都镇瓜村立寨名曰狭谷寨(今饶友根屋后),以耕种打猎为生。他乐施好善、携困济贫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他惜别时送给吴姓老人一张告书,叫他收好不要给人看。老人不识字,但也未给人看。老人死后,他儿子在他衣柜里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日出行屋影,晚霞挂树梢;左星七寸起,右勾一杆苗。恩为久住地,种下一国宝;送君夜明珠,福人土里刨。”他儿子赶紧按照字条说法去找,可是一晃几年光景,也没有找到,他儿子便找其他人帮忙找,也无济于事。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可是宝贝今也还没找到。
后世纪念
骆宾王墓
南通狼山脚下有一处骆宾王墓地。据朱国祯《涌幢小品·骆宾王冢》记载: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南通市有一曹姓农民在城北黄泥口挖地时,发现一块刻有“唐骆宾王之墓”的碑石,棺内还有尸骨,遂加以掩埋。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任职南通的刘南庐闻听此事,历经艰难访得骆宾王墓地,遂将其骸骨迁葬于狼山脚下。
骆宾王诗歌奖
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骆宾王诗歌奖”,骆宾王故乡浙江省义乌市为该奖项的永久颁奖地。“骆宾王诗歌奖”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评出两本华文诗集,参选作品应以弘扬骆宾王文学精神为主旨,以反映现代火热的社会生活、改革开放成就为主线,力推现实主义、个性鲜明、风格多样的优秀之作。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骆宾王曾为避武氏之乱隐居炎陵.华声在线(湖南日报媒体).2023-08-24
武则天.猫眼电影.2023-08-18
镜花缘传奇.猫眼电影.2023-08-18
无字碑歌:武则天传.猫眼电影.2023-08-18
日月凌空.猫眼电影.2023-08-18
武则天秘史.猫眼电影.2023-08-18
甲天下.猫眼电影.2023-08-18
诗行天下.猫眼电影.2023-08-1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岁月
宦海浮沉
讨武起义
文学成就
主要著作
作品特色
骈文
诗歌
文学思想
后世影响
革新文风
促进后代诗歌繁荣
历史评价
人物争议
生年之争
结局之争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七岁咏鹅
才惊女帝
灵隐续诗
宝藏之谜
后世纪念
骆宾王墓
骆宾王诗歌奖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