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一种心理学效应
墨菲定律(英文:Murphy’s Law)又称墨菲定理,是社会心理学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墨菲定律是以一个名叫爱德华墨菲的航空工程师的名字命名的。1949年,墨菲受命参与美国空军进行的MX981实验。其中一项实验中16个传感器全部被焊装错误,最终导致试验以失败告终。事后墨菲感慨道:“如果有任何方式可以让技工出错,那么他一定会出错。”这句话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被人引用,随后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在墨菲定律中,许多表述忽略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或者将其标准大幅降低,以至于概率性表述被说成是确定性表述。此外,不同于一般科学定律,墨菲定律的许多表述明确带着主体干预因素。因而在这种意义下,墨菲定律不应被视作传统的科学定律,而是被看成是一种心理学定律。
墨菲定律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并称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三大发现,在安全管理领域应用广泛。墨菲定律强调不可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发生。它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后,可以减少和杜绝许多事故的发生。
定律起源
爱德华·墨菲是美国空军莱特航空试验中心的一名设计工程师,他曾参与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根据试验计划设计了一条缆索,这条缆索可缠绕在人身上以测量人体在高速运动中所承受的加速力状况,缆索上共装有16个传感器。试验计划先用假人进行测验,然后再进行真人试验,试验中记录从0加速到300千米/小时区间内人体在高速运动中所承受的加速力状况。
然而在试验时,由于试验中16个传感器全部被焊装错误,墨菲设计的缆索未测量到任何数据,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试验报告中墨菲感慨道:“如果有任何方式可以让技工出错,那么他一定会出错。”这句话在几天后被他的上司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不久就扩散到世界各地,还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定律内容
墨菲定律的核心理念: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是会发生,并且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个定律主要有四个维度的内容:
概率解读
数理统计学中,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则在次相互独立重复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由此可见,无论概率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越来越大时,其发生的概率就会无限接近1。
生成原因
自身因素
分析认为,生活中使“墨菲定律”得到验证的主观因素有以下八个方面:
自我膨胀
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生自我评价过高的现象。一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往往看不出自己能力上还存在缺陷,依然需要努力。这种自我评价过高容易产生自我膨胀效应,也是一种极端骄傲的情绪。久而久之,这些人由于内部与日俱增的骄傲之气,最终必然会遭到失败的打击。
能力不足
不同的人其能力也有差异。有的人因为能力低下,力不从心,有时不得不勉为其难地从事自己也毫无信心做好的工作,有时为了掩饰自己的能力不足,还故意假冒内行或者能手,最终结果自然会不理想。在同一个人的能力结构中,每项能力也是有优劣之分。只有根据不同人的能力特点,扬长避短,才能达成人尽其才的愿景。只有将不同优势和劣势的能人进行优化组合,才能产生互补效应。只有清醒认识自身能力,才能有望设定出有望成功的奋斗目标。
急于求成
急性子的一种表现就是做工作渴望急于求成。在心理方面的表现是急躁,缺乏耐心。这种人适合从事要求速度快但不要求特别精细的工作。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一切成功都需要同时具备成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如果缺乏了上述基础,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同时追求高目标、高速度。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驱使下,脱离了现实的主客观因素,结果必然失败。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比喻背道而驰,主观与客观向着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行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绝大多数犯方向性错误的人,往往不能及时觉察出风险,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他们自以为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危害性更大。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道出狭隘经验型思维的危害性和不可靠性。在处理表面上类似于过去的经验,实际却比过去经验更复杂,有根本不同点的新信息时,经验型思维的可靠性会更低。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理论型思维方式来填补局限。否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大量时间精力,无法最大程度激发自身潜能。
水中捞月
水中捞月,是指主观脱离客观实际,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凭借想象去做客观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做无用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水中捞月者把行动和希望构筑在虚假的认知上,其行动必然流于徒劳。行动越卖力,耗时越久,醒悟越晚,损失也会越严重。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意味着一种刻板的、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说,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于缺乏辩证发展的观点。危害是容易使人思想僵化,缺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之精神,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处处受挫。
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危及事业生命,而且可能危及事业生命、政治生命。固执地隐瞒错误,会使简单的错误变成复杂的错误,轻微的错误变成严重的错误,直至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局面。
外在原因
生存环境的限制
社会由各种复杂的关系网覆盖。复杂的社会关系与不良的社会风气相结合,会妨碍人们改造社会的部分目标的实现。每一个人和团体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其活动目标的实现都要受到这张社会关系网强有力的制约。要成功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不容易。如果再渗进不良的社会风气,就会使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更加困难。
事情本身的难度
失败与人们所从事的事情的难易程度紧密相关。事情的难度越大,失败的几率和次数就会相应增加。正是因为工作本身存在着各种困难,特别是探索性活动的风险将更大,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了阻力,所以期间会有各种失败产生,并且难以消除。
所用工具的缺陷
工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人类认识领域和实践领域的不断开拓,变得更加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不大力发展高新科学技术,不用现代先进的生产工具装备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和部门,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竞争对手的强大
有些失败并非是由自身失误所造成,而是因为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因竞争对手的强大而失败,是在竞争活动中会出现的一种情形,属于失败的原因之一。忽视这种客观因素存在,而对失败者一味地指责埋怨,这是不公平的。
失败的谬误归因
对失败的归因认识,有正确和谬误之分。其中,对于失败原因做出不符合实际的解释,就是失败的谬误归因。在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时,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基本方面入手,做出合乎实际的结论,以此来改变和挽回失败的局面。但是,如果只关注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从主观方面找原因,则百害而无一利。认清失败的结果与失败原因之间的关联,不仅是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的需要,而且是总结经验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的理论前提。
定律特点
概率性表述被说成是确定性表述
哲学上认为,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但根据科学常识,科学性、或然性需要特定条件才可转变成现实性。在墨菲定律中,许多表述忽略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或者将其标准大幅降低,以至于概率性表述被说成是确定性表述,必然性等同于或然性。
主体因素直接介入
一般情况下,科学定律是在尽可能排除主体因素的干扰后,对客观事件发展规律所作出的纯客观叙述。然而在墨菲定律中,许多表述明确带着主体干预因素,如担心、害怕、期盼等心理因素,亦或是个人的坏毛病、坏运气在内的行为因素。在此种意义下,墨菲定律不应该被视作传统的科学定律,而应被看成是一种心理学定律。在它所揭示的隐患或意外因素中,外界只占一部分,更多是出自人的心理和相关行为。
定律影响
墨菲定律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并称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当时西方欧美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科技不断进步,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做出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壮举。社会充斥着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人类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无所不胜。而墨菲定律的诞生,就给当时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不管科技如何发达,只要有人参与其中,就不可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定律进入西方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也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以菲纳格定律最为著名。具体内容为: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应用领域
墨菲定律在安全管理领域应用广泛。它强调不可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发生。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广泛采纳以上措施和建议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可以减少和杜绝许多事故的发生。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为探讨墨菲定律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于2011年至2012年期间进行了相关实验。
2011年4月-7月,在墨菲定律实施前,这家医院血液透析室采用常规管理方法。抽样后,选取了4598例次透析设为实施前组。2011年11月-2012年1月,在墨菲定律施行后,选取该医院血液透析室5683例次透析设为实施后组。
这起实验通过对墨菲定律实施前后血液透析室护理操作风险及透析设备故障各项指标发生率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墨菲定律在血液透析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使得血液透析室护理操作不安全事件及血液透析设备故障发生率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提示我们,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可以运用墨菲定律进行操作风险防范,坚持以预防风险为主。此外,墨菲定律提醒管理者要强调安全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可能发生的意外高度重视,从而确保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安全。
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管理
为探讨墨菲定律在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进行了相关实验。
2018年1月-6月,在墨菲定律实施前,选取这家医院连续接诊的2000名院前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这期间统计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86起。2019年1月,墨菲定律实施后,急救站连续接诊的2000名院前急救患者作为观察组。数据分析方法同对照组,这期间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84起。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患者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院前急救患者护理干预实施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院方得出实验结论:在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墨菲定律的理念,可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院前急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一理念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大学生自我保护
为探索墨菲定律是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起作用,某次实验选取某高校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实践研究。60名大学生被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每组30人。在这次实验中,控制组常态生活,不接受任何干预。实验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墨菲定律相关教育,每周一次,共计四次。
实验结束,使用安全感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前后,控制组其安全感及其两个因子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安全感总分及两个因子分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墨菲定律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作用,对大学生校园安全意识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定律起源
定律内容
概率解读
生成原因
自身因素
外在原因
定律特点
概率性表述被说成是确定性表述
主体因素直接介入
定律影响
应用领域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管理
大学生自我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