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
冰心创作的散文集
《寄小读者》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旅美期间所写的书信体散文集。1923年7月29日,《寄小读者》开始在《晨报》副刊发表,到1994年《冰心全集》的问世,《寄小读者》在70余年间,先后出现了十余种不同的版本。
1923年7月至1926年9月,冰心将在美国游学期间与国内小朋友的通信发表在《晨报》上,共有通讯二十九通,山中杂记十则。其中,通讯一至通讯二十四发表于《晨报·儿童世界》,通讯二十五至通讯二十九发表于《晨报副镌》,山中杂记十则于1924年8月8日至10日连载在《晨报副镌》。《寄小读者》记叙了冰心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了心中的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其间浸润着浓厚的母爱、手足之情、友情、乡愁,亲切描述了陪伴她度过三年异地生活时光的慰冰湖、闭壁楼、娜安避迦楼、圣卜生疗养院、沙穰疗养院,还有病友、朋友和孩子。冰心用真挚诚恳、缱绻悱恻的文字纵情地描述着异国之旅的见闻和感想,述说着对往事的追忆和遥想。
《寄小读者》在中国的儿童文学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的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9年,《寄小读者》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2020年4月,《寄小读者》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推荐学段为小学5至6年级。
创作背景
1923年7月下旬的一天,冰心在翻阅《晨报副刊》时看到了新开辟的专栏——“儿童世界”刊登了周作人的《土之盘筵》。编者还特地写了一则《余载》:“冰心女士提议过好几回,本刊上应该加添一个儿童的读物。记者是非常赞成的,但实行却是一件难事。中原地区近来的学术界,各方面都感到缺人。儿童的读物,一方面需要采集,一方也需要创作,但现在那一方都没有人。因为没有人,所以这一件事延搁到今日。”冰心看到“儿童世界”专栏终于创办出来,十分高兴,但遗憾的是专栏上只有翻译的童话,没有国人写的儿童作品。她认为,既是自己提倡开设的专栏,自己就应该为它写点什么。于是,在当月末的《晨报副刊》“儿童世界”专栏上就有了冰心写的《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这也成为了《寄小读者》的开端。
内容结构
《寄小读者》内含通讯二十九篇,山中杂记一篇。
出版历史
1923年7月至1926年9月,冰心将在美国游学期间与国内小朋友的通信发表在《晨报》上,以“寄儿童世界的小读者”为名,共有通讯二十九通,山中杂记十则。其中,通讯一至通讯二十四发表于《晨报·儿童世界》,通讯二十五至通讯二十九发表于《晨报副镌》,山中杂记十则于1924年8月8日至10日连载在《晨报副镌》。
1926年5月,北新书局将“寄儿童世界的小读者”系列文章出版,书名为《寄小读者》,其中包括通讯一至通讯二十七,山中杂记十则,此版为初版本。初版本在初刊本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仅20余处,几乎只是一些字词的增删,阅读起来语句更通顺。由于此书初版时冰心仍留学美国,无序跋类文字,从初刊到初版文字上的增删应为北新书局编辑所为。初版本的封面以一小女孩坐着翻阅书本的画像作为封面,颇富有童趣。
1927年8月,北新书局推出了《寄小读者》四版增订本。此版以初版本为底本,北新在初版本的基础上修改了50余处,大多仍是字词间的增删。在内容上,添加了通讯二十八、通讯二十九两篇内容。冰心为此版专门写了《〈寄小读者〉四版自序》。至此,《寄小读者》的篇目终得以完整。
作为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冰心的作品从20年代开始就遭到多次翻印、盗版。为当时的翻印盗版所迫,北新书局商之冰心,拟编选出版《冰心全集》。1932年9月,《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出版,《寄小读者·通讯一——二十九》和《山中杂记》皆收入在内,此版本为北新全集本。全集本《寄小读者》在北新四版的基础上,又修改了36处,大多为字词之间的增删或词语表达的转换。此外,在“通讯二十五”中增加了《赞美所见》一则短文。至此,《寄小读者》的内容得以全部完整。
开明书店因编辑出版丛书《世界少年文学丛刊》,像《寄小读者》这样影响颇大的儿童文学作品自然要收入其中。开明本《寄小读者》于1933年5月推出,称为开明丛刊本。开明丛刊本以北新全集本为底本,在全集本的基础上修改了约21处,除字词增删和词语表达的转换外,几乎无其它修改。在封面设计上,四周为树林之貌,正下方有两个幼儿背对背坐着玩耍,两个幼儿中间有一只兔子,封面中心则是一幼儿坐着看书的图画,极富意境。
上世纪40年代初,由于北新版《冰心全集》难以重印,冰心作品集的翻印、盗版本又开始出现。为了制止翻印盗版的现象,冰心“故伎重演”,将原来的《冰心全集》改为《冰心著作集》,交付开明书店出版,巴金负责重编著作工作,叶圣陶为著作集写了介绍宣传文字。《冰心著作集》可以说是《冰心全集》的重版。《寄小读者》被收录进《冰心散文集》,于1943年7月出版,是为开明散文集本。此版本以开明丛刊本为底本重印,字词上没有修改。
1954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被收入其中,为人文散文本。人文散文本《寄小读者》以开明本《寄小读者》为底本,内容在开明本的基础上改动了约37处,文中除了对一些字词进行增删和在词语表达上的转换之外,还有因受意识形态影响而作出的对美、俄两国国人称呼的模糊化修改。例如,开明本中的“美国人”在人文散文本中改为“别国人”;“俄国人”改为“老人”“穷苦的旅客”;“有许多自俄赴美的难民,男女老幼约有一百多人。俄国人是天然的音乐家,”改为“有些人会弹琴,”等等,这些改动在五十年代的政治语境中显然是必要的。
1979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冰心选集》,《寄小读者》被收入其中,此版本为人文选集本。人文选集本《寄小读者》与人文散文本《寄小读者》在内容上没有大的变化,只在人文散文本的基础上修改了约15处。不同的是,人文选集本作为新时期的产物,在排版上由直排变成横排,并添加了作者像及作者手迹各一张。
1992年8月,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了《冰心选集·第四卷·儿童文学》,在本卷“编者的话”中,编者提到:同以前出版的冰心全集、文集、选集相比,这套选集收集较全,包罗较广,特别编选了一卷儿童文学,这就基本上反映了冰心先生著译的全貌。《寄小读者》被收进该卷,此版本为河北省本。河北本《寄小读者》以北新全集本《寄小读者》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北新四版本《寄小读者》,在北新全集本的基础上修改了约76处,也大多是对字词进行增删和对词语的同义转换。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时期思想的解冻,河北本《寄小读者》中对于美、俄两国国人的模糊化称呼已经全部删除,又恢复至北新全集本表述。冰心为这套选集提供了宝贵意见,并亲自审阅目录、订正字词、补充篇目。河北本在版权页后附有作者像四张,作者手迹一张,编者的话和代序。
上世纪90年代初,冰心家乡的海峡文艺出版社在征得冰心的同意之后,决定出版《冰心全集》。1994年12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冰心全集·第二卷》,《寄小读者》被收入该卷。此版本为海峡本。海峡本《寄小读者》以北新全集本《寄小读者》为底本,在此基础上修改了约81处,同时也参考了北新四版本《寄小读者》,恢复了北新四版中出现的地名。除了对个别词语进行增删,其它近65处修改是对称谓的同义转换,转换后的称谓更符合当下社会对称谓的准确运用。在目录编排上,限于全集按作品出版时间顺序进行编排的编选体例,海峡本《寄小读者》通讯一至二十九未连续排列,《山中杂记》十则连续排列,放于通讯十八之前。
2012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再次出版了《冰心全集》,这是94年海峡本《冰心全集》的第三版,但编选体例有了变化。《寄小读者》被收录在《冰心全集·第二册》中,为海峡三版本。此版本《寄小读者》在排版上将通讯一至二十九重新按顺序排版在一起,使得有一个整体的阅读过程。此外,还在“通讯二十五”中删除《赞美所见》这篇小文。其它内容与海峡本《寄小读者》的内容无异。
语言特色
用词平易,造句简洁
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是以语言为中介、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为前提条件的。与孩子们作精神对话的儿童文学作家要使自己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首先要让小读者看得懂、看得有味。冰心为孩子们写作,有着十分自觉的读者意识。《寄小读者》的语言在造句上充分注意了儿童的接受特点,用词平易,造句简洁。句式简单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交际中逐渐形成的民族语言习惯和优良的语言传统。绝句表达内容的单一、语义关系的单纯以及语音停顿的频繁,正好便于儿童理解接受。
叙述富于儿童情趣
冰心曾说过:“为儿童准备精神食粮的人们,就必须精心烹调,做到端出来的饭菜,在色香味上无一不佳。使他们一看见就会引起食欲,欣然举箸,点滴不遗,因此,为要儿童爱吃他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必须讲究我们的烹调技术......”(《1959—1961年儿童文学选·序》)冰心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聆听,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用儿童感到亲切产生兴趣的口吻和笔调去表达,因此,《寄小读者》的语言富于儿童情趣。
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
讲究音韵和谐,可以说是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要求,而儿童文学的要求,更高更严。因为对儿童来说,韵律和节奏本身就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寄小读者》的语言,讲究音韵美,堪称儿童文学中的典范,具体表现为恰当地运用了汉语里独有的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讲究音节的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将整齐匀称骈句与变化参差的散句自然结合在一起;大量运用排比句式。
主题思想
纯真的童心美
歌唱童真,珍视童心,这是冰心《寄小读者》其中的一个主题。冰心以“童心来复”的情愫象一位知心的大姐与小朋友促膝谈心一般,写作“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因而产生了心弦共鸣的效果。冰心正是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通过自己幼年的琐事,教育儿童要同情、怜悯弱者,珍惜生命。《通讯二》中,她忏悔自己“伤害”了一支出来寻食的小鼠,从内心谴责自己的这一“罪孽”,这就使儿童在故事中受到了教育,在儿童的天真,纯洁的心灵中播下了爱的种子。冰心对童心看得十分珍贵。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竭力模仿小孩子口气,说天真的话,讴歌儿童神态的天真烂漫和心灵的晶莹剔透。因为她从小就得到无限的爱,认为“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失爱于父母”,觉得一个人能在父母亲的膝下怀前,姊妹兄弟的行间队里过快乐甜柔的时光,是一种“浓福”。《通讯十》就是充分体现了这一深挚而甜蜜的爱的一篇。幼小的冰心,跟父亲到海上,没有一刻安静,母亲每天为她梳小辫总是梳不上来,只好叫丈夫假作给小冰心照相的样子,这样才将又短又粗的辫子编好。作者用纯真而生动的语句写道:“我奇怪我竟不懂得向父亲索要我每天照的相片!”这寥寥数语,就把小孩的天真、单纯的形象如生的写了出来,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自己快乐的童年时代的生活、父母的慈爱,写出了儿童的娇美,使小读者在这优美的笔触中,得到美的回忆和遐想。
圣洁的母性美
对母爱的讴歌是《寄小读者》最感人最伟大的思想艺术特色,她说,“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事物毁灭而变更”,“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寄小读者》通讯十)。因此,她要“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神圣无边的爱”。(《寄小读者》通讯十二),她要把每“一张纸”“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载着她的爱和心底的无限感激之情,流到母亲的梦中。(《纸船——寄母亲》)
母爱是冰心“爱的哲学”的基石。在《寄小读者》所有的作品里,几乎全部都贯穿着母爱这一中心思想,她把“母爱”看得“神圣无边”。“母爱形象”不仅仅是直接以母亲的表象形象出现的。冰心将她母爱理念贯彻到她笔下的人物身上,常常象征着对现实的拯救与黑暗之中的光明。在冰心的笔下,体现这种“母爱形象”精神精髓的人物形象,可能是母亲,也有可能是妻子、朋友、兄弟姐妹、甚至父亲。在她看来,母爱是至高无上、博大无私的;母爱可以抚慰人类一切创伤,拯救世人超脱苦海;母爱可以化凶暴为善良,化丑恶为美好,化黑暗为光明。
 亲切的自然美
对自然的歌唱是《寄小读者》在思想艺术方面的另一大特色。冰心不仅是一个母爱的讴歌者,童真的赞美者,同时也是自然的歌唱者。她沉醉于自然界中的一切,热爱宇宙中的万物。冰心认为自然的美是无边的,自然的爱是无限的。它们不但可以抚慰患社会病的青年,更可以陶冶性情,健全人格。
在自然界中,冰心对辽阔深的海洋,倾注着满腔的热情。大海,多次出现在冰心的作品中,在她的创作历程中,曾多次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的辽阔浩瀚、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姿,大海成为她理想人格的化身。她被称为大海的女儿,海的歌者。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多次提到海,把海与湖相比说:“海好像是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作者将海比作母亲,可见作者对于海的爱之深切。这在《海恋》中体现得最集中。作者牢牢抓住那片最朴素、最辽阔、最惊心动魄的大海,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大海的意态、神韵。她从大海的边缘——南山、丘陵、麦地、沙滩、海岛、灯塔,勾画出大海的轮廓;又从大海的地理位置,四季景色的交替变换,描摩大海的各种情态:清晨,金盆似的朝日,涌上来时,浓金泼满海面的斑斓;黄昏,银盘似的月亮,捧出水面后闪烁光明。她把变幻莫测的海景,写到了极致。在《寄小读者》通讯七中,作者描绘大海,从大处起笔,近处细描,把宁静的海面写得那样美丽多姿。勾起她对童年记忆的是海波的声响;触动她乡愁的是海上的银河星光;而舟中的宁静和神户的璀璨世界更唤起了她对慈祥母亲的思念和对祖国北京的回忆。缕缕乡愁和缱绻母爱都同四周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好像那月光、星光、灯光也都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情意。继而作者把笔锋从辽阔无边的大海,转到寂静柔美的湖面,讲述她对东方的祖国和亲人最诚挚的爱意
作品影响
儿童文学史的意义
中原地区的现当代文学起源于“五四”前后。当大多数文人在关心着国家命运,国民劣根性时,冰心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儿童。冰心的《寄小读者》在中国的儿童文学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的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在《寄小读者》中,冰心总是试图剔除抒情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成人成分,而还原为一个玲珑剔透、天真浪漫的儿童形象,但是生命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成人不可能完全成为儿童。但是孩子们应该有良好的榜样,因为从童年走进成年,虽然对孩子们是一个悲剧性的现实,而如果孩子们能找到成年的价值来考虑它们的生活,他们一定能变成一个有用的人。
传播与阅读
1999年,《寄小读者》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2020年4月,《寄小读者》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推荐学段为小学5-6年级。
作品评价
冰心的散文也是为人称道的,尽管散文的内容没有超出小说和诗歌的范围,但她抒情、优美的文笔,特别是细腻清丽的自然景物描写,颇有引人入胜之处。其中《寄小读者》等篇都是不容忽视的作品。(林志浩评)
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是她于一九二三年秋赴美留学期间写的书信体散文的集结。这些作品以清丽柔和的抒情笔调,讴歌大自然的‘神秘’,母爱的‘圣洁’和童心的‘美妙’。(刘授松评)
冰心的《寄小读者》除了爱,还是爱。她爱祖国,爱母亲,爱同时住院的女伙伴,还以抱病之躯不断地给国内小读者写信,更爱那些可爱的孩子。此外,她还酷爱着大自然的风光美景,甚至连一朵小小的蒲公英都赋予了爱的温馨。(光明日报评)
《寄小读者》既确立了冰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又为中国儿童散文确立了审美规范——坚守“儿童本位”立场,以“平视角”的姿态为中国儿童散文奠基。(光明日报评)
衍生作品
1942年12月12日起,冰心又陆续写了14篇通讯,将其题名为“再寄小读者”。20世纪70年代末,年届80高龄的冰心又写了10篇“三寄小读者”的通讯。冰心统共为小朋友们写了60年的通讯,受到数代读者喜爱。
参考资料
“三寄小读者”写作与出版小史.中国民主促进会.2024-02-21
寄小读者.豆瓣读书.2024-02-27
寄小读者.豆瓣读书.2024-02-28
爱的经典.光明网.2024-02-28
三寄小读者.豆瓣读书.2024-02-27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结构
出版历史
语言特色
用词平易,造句简洁
叙述富于儿童情趣
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
主题思想
纯真的童心美
圣洁的母性美
 亲切的自然美
作品影响
儿童文学史的意义
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传播与阅读
作品评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