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长尾雉(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yrmaticus ellioti),又称横纹背鸡,大型鸡类,
雄性体长81cm,
雌性体长45cm,体重0.7-1.3kg。体型与
雉鸡相似。善于奔走和飞翔。雄鸟颈部白色,上背和胸均为
栗色。雌鸟体羽大都棕褐色,尾羽比雄性短。
性格胆小,很少鸣叫,也不容易在野外见到。善于奔走和飞翔,很少与其他的雉类在一起活动。主要吃豆荚、
浆果、种子及嫩叶。
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2021年被评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仍处于下降状态。2023年被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无危物种。
命名历史
1872年,Robert Swinhoe首次在中国发现了白颈长尾雉,并命名“
雉属 ellioti”,这个特殊的称呼是为了纪念美国鸟类学家Daniel Giraud Elliot。该物种的英文别名有 Chinese bar-backed pheasant和Chinese barred-backed pheasant.
形态特征
白颈长尾雉体长81厘米,体重1千克,雌雄个体形态具有很大差异,雄鸟具有白颈,长尾。上背、胸和翅膀大体呈栗色;而雌鸟颈为褐色,短尾。上背、胸和翅膀大体呈褐色。相同点为颏,喉,前颈均为黑色,腹部白色,面部裸露呈鲜红色。
雄性成鸟:额,头顶及枕部淡橄榄褐色,后颈灰色,颈两侧为掺杂灰色的白色、颏,喉,前颈为黑色;面部裸露呈鲜红色;上背和胸呈
栗色,且具金黄色羽端及横着羽毛中央的黑色次端斑;肩膀上的羽毛的基部为栗色,其次为黑斑,再次为宽阔的白色羽端;下背、腰和较短的尾上覆羽闪着蓝辉的黑色;尾上覆羽较长,有16枚尾羽,均为橄榄灰色并带有宽阔的栗色横斑,栗斑上缘承接黑色窄条,尾上覆羽的灰色部分有更多的黑色细点混杂;翅上覆羽均为辉暗赤栗色。羽毛边缘的颜色更深且有金属光泽;覆羽中部横贯钢蓝色块斑;大覆羽的羽端白,且内缘为黑色横斑;初级飞羽暗褐色;次级飞羽浅
栗色,端部灰色,灰端内缘有黑色细斑;腹部棕白;胁羽栗色,其次为黑斑,再次有宽阔的白端;尾下覆羽绒黑。
雌性成鸟:额,头顶及枕部栗褐色;头侧,颈侧和颏侧均为沙褐色;后颈灰褐色;喉和前颈为黑色;背羽呈黑色且具有浅栗色横斑,羽端为沙褐色或者灰褐色;下背到尾上覆羽为沙褐色或者棕褐色,并且为黑色和棕色的斑点混杂;翅上覆羽大都为棕红色以至棕褐色,并且密集混杂黑斑;初级飞羽为暗褐色,但横斑不明显;中央尾羽灰白色,混杂栗褐色斑点和横斑;外侧尾羽和尾下覆羽呈
栗色,且具有黑色次端斑和宽阔的白色羽端。下体余部呈白色。
虹膜褐至浅栗色;脸裸出的部位呈辉红色;嘴部黄褐色;脚蓝灰色。
量度: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颈长尾雉是中国特有鸟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如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
贵州省、湖北、安徽、
浙江省、
福建省、
江西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广东省等省份。
栖息环境
白颈长尾雉可以栖息在许多生境中。较常栖息于中等高度的崎岖山地及山谷间的丛林中,也会在稀疏松树林中的茂密的竹丛见到。
栖息地的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和疏林灌丛等。虽然不同的植被类型可作为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但是对不同的林型适应程度则存在差异。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白颈长尾雉是群居性鸟类,性格胆小,很少鸣叫,也不容易见到。根据季节的不同,它们会成对或者结成小群活动。雉群一般5-8只,也有2-3只或十余只的。一般是由
雄性带领在茂密的树林下游荡和觅食。当雉群遭到残害而失去所有雄鸟时,剩余雌鸟则并入其他雉群。偶然也出现与白鹇组成的混合大群。
在夜宿地栖息时,有些研究发现白颈长尾雉有群栖现象,一般雄性单独在一个树上栖息,而几只雌性则在同一颗树上栖息。也有研究显示没有发现群栖现象。白颈长尾雉的这种夜宿习性可能与栖息地类型有关。
节律行为
每天开始活动和归宿的时间无明显规律性,通常是天亮以后便觉醒,站在树枝上,抖动几下身子,整理羽毛后下树活动,下午在傍晚前归宿。每天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活动较频繁,中午多在林间休息。
活动区大小的变化受到气候、食物条件、
栖息地类型及其片段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冬春季存在大范围迁移的活动,一个是因为取食需要,另一个是与繁殖有关。
在冬季,白颈长尾雉的月平均活动区面积最大,并且能通过交替使用不同地点的相同食物,使食物得到自我更新,以度过食物严重缺乏的冬季。
在春季,繁殖季节、天气逐渐转暖、降水量增多,为了寻找配偶与合适的巢址环境扩大活动范围,春季扩散直线距离可达1.5-2.1km。由低山地带向上迁移。
觅食行为
平时多在林间地面活动觅食,春季在晨昏为白颈长尾雉的最适取食时间。通常3-4只呈小群活动,很少遇见10只以上的雉群,性格机警,特别是听觉敏锐,若远处有响动,便可警觉躲入林间。觅食时边走边啄食,时而抬头观察,若受到惊扰,通常是奔跑至灌丛间躲避,很少振翅起飞,只有在受到追击的情况下,才急速起飞,但飞出一段距离后,可以敏捷地改变飞行方向,并以快速滑翔姿势降落于灌丛间。
食性
白颈长尾雉一般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和嫩叶作为主要食物。偶尔也吃昆虫、蠕虫等。
白颈长尾雉的食性还会随季节变化。有选择有利食物和最适取食时间的习性。
在秋季,主要以
壳斗科植物的
坚果、草本植物的种子及
浆果作为食物。也会取食谷物种子。
在冬季,白颈长尾雉在阔叶林中既可以啄食地面壳斗科植物的坚果和
豆科的
荚果,也可大量觅食地面的草本植物。
初春时节,天气回暖,食物来源逐渐丰富,此时食物主要为竹笋嫩尖、蕨类植物门嫩茎等,还有许多灌木的新生芽也可以供白颈长尾雉取食。繁殖季节,食物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包括:董菜、香花崖豆藤、白背牛尾菜、齿缘苦英菜等;其次还较喜食东风菜、藏、
玉竹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柳杉长卷蛾、蚂蚁、跳虫和蚯蚓等。柳杉长卷蛾的幼虫和蛹可能是白颈长尾雉繁殖期,尤其是繁殖后期的食物。
叫声
叫声:声音低沉。通常在清晨鸣叫。雄鸟比雌鸟鸣叫次数多,声为gu-gu-gu, ge-ge-ge 或ji-ji-ji, ju-ju-ju。
生长繁殖
白颈长尾雉为一雄多雌制,常见于1雄2雌和1雄3雌,雌雄交配后,
雄性在繁殖地游荡生活,繁殖期4-6月。
雌性逐渐躲避雄性,寻找隐蔽处筑巢、孵卵和觅食,否则在产卵期间,雄性见到雌性仍有交尾行为,这种行为易把巢中已产的卵踩破。
求偶炫耀
每天会出现两个求偶高峰时段:上午为7:00-9:00,下午为1:00-3:00。雄鸟的求偶炫耀行为有三种:初发情炫耀、深发情炫耀、交配前炫耀。
发情交配
雄鸟发情交配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
筑巢
白颈长尾雉在地面筑巢,常在较隐蔽的林内,林缘的岩石下筑巢,大树底,丛枝间和灌丛里也可见到,并且一般在离水源近的地方筑巢。
巢的构造很简单,由枯枝和落叶构成,中间凹陷呈盘状[14,19,20,22]。内径一般为140-200mm,外径一般为240-290mm左右,深度约为55-65mm。
产卵
白颈长尾雉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产卵,到5月底产卵期结束,每年繁殖一次。也有会延迟至6月中旬的情况。
雌鸟产卵时间一般在傍晚,过程可分为三步:
孵化
每窝产卵6-8个,也有3-4枚和8-9枚的。卵呈乳白以至玫瑰白色。孵卵后期特别恋巢,即使敌害靠近,雌鸟也不会离开鸟窝。如果第一窝卵被破坏,可以补产第二窝。
近种形态比对
白颈长尾雉的体形和羽色型与
云南省黑颈长尾雉极为相似,但在地理分布上却相隔很远,白颈长尾雉分布在华东一带,而黑颈长尾雉分布在云南西部和南部,所以这两个长尾雉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种。
与黑颈长尾雉形态上的区别: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当前物种数量仍处于下降趋势,成熟个体数量持续衰退。
致危原因
保护级别
物种濒危等级等级:LC,无危(2023)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等级:VU,易危(201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级别:一级(2021)
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