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郡,汉代辽东名郡,地处今沈抚新区内的汪家乡上伯官屯古城。
刘彻在扩大边疆后,为抵御外敌,设立了“玄菟、
乐浪郡、真番、临屯”四郡,负责镇守边疆。“玄菟郡”是四郡中存在时间最长的郡,历时539年,是汉末魏晋时期辽东北部的行政、军事中心。
玄菟郡历经数次搬迁。
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辽东设玄菟郡。玄菟郡
郡治在夫租城,史称第一玄菟郡。
刘弗陵时期第一玄菟郡受侵内迁。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北迁至
苏子河畔,在今
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永陵南城址),史称第二玄菟郡。
东汉刘祜永初年间,受
高句丽势力扩张影响,玄菟郡再次内徙至今
抚顺市劳动公园一带,史称第三玄菟郡。“第四玄菟郡”在今沈阳浑河岸边的上伯官屯古城。
2015年7月,
辽宁省人民政府在上伯官村设立“上伯官城址”石碑。“玄菟郡”
文化遗产是沈抚新区的文化宝藏,它见证了
沈阳市与抚顺千年的发展史,历史学术价值与军事考古价值巨大。
概况
汉四郡之首
玄菟(tú)郡,是
中原地区西汉刘彻灭
卫满朝鲜之后,在其地设立的一个郡,与
乐浪郡、临屯郡和
真番郡合称“汉四郡”,设立时间500余年。玄菟郡是汉四郡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个。既然是“汉四郡”,当然就是中国古代的四郡,而不是
朝鲜古代的四郡。
沃沮故地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国沃沮的故地,大约是今
盖马高原及其周边平原、北朝鲜
咸镜南道、
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东、
吉林省东部一带,
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
公元前82年(
刘弗陵始元五年),西汉中央政府将真番、临屯二郡撤销,玄菟郡并没有西迁,郡治仍在夫租城。
公元1年(
刘衎元始元年),
西汉将玄菟郡西迁至
吉林市东部,并将东部属县合并于乐浪郡。江外之地划入
乐浪郡,此时的玄菟郡大约南达清川江和大同江上游北岸,与乐浪郡为邻;北达哈达岭、
辉发河一带,与夫余为邻;其西为
辽东郡,以长城为界;其东以长白山为界与沃沮相接,居民以
高句丽为主。
公元9年,
王莽把句町王及
西域诸王降为侯,但是由于高句骊侯本来就不是王,只是侯,所以没降他的侯位。
公元12年,玄菟郡高句骊县侯驺被诛杀,王莽改高句丽为“下句丽”【其部将
严尤诱杀高句丽县的部落头领闵中王邑朱】。
名存实亡
新朝末年,高句丽部落背叛
中原王朝,开始吞并玄菟的辖县。
公元32年(
建武八年。不是
刘弗陵元凤六年),
东汉对玄菟郡再度缩减:玄菟郡东部的7个县被
辽东郡所吸收,玄菟郡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这时的玄菟郡已经是名存实亡,只是在辽东郡内的玄菟城(
辽宁省老城・兴京方面)仍然残留着“玄菟”这个名字。
公元32年(
刘秀建武八年),
高句丽侯才开始第1次称王,新成立的东汉接受高句丽的
朝贡。
屡遭高句丽入侵
107年(
刘祜永初元年),将长城内候城、高显、
辽阳市三县划归玄菟,将玄菟迁到长城以内,辖今日
沈阳市、
抚顺市一带,人口约4万余,事实上承认了高句丽对于玄菟故地的吞并。
不久,高句丽又开始蚕食玄菟郡在长城内的辖地,屡次入侵。
189年(
东汉中平六年),
公孙度割据
辽东,玄菟为其属地。
东汉以后
238年,
曹魏太尉司马懿灭
公孙渊,废
候城县,设
高句丽、高显、辽阳、望平四县于玄菟郡。
404年,高句丽乘中原内战之机,占领辽东全境,玄菟郡为其占领,设玄菟城管领。
及至
李治与新罗联军灭高句丽,玄菟郡全境尽归
唐朝,原境被改编成安东都护府。
汉四郡(在
刘弗陵时,曾合而为一,成为大乐浪郡。这个大
乐浪郡又有所变迁,至东汉末期在乐浪郡之南又设置了
带方郡。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汉四郡”同时存在时间并不长)。
领县
西汉辖县三。据《
汉书地理志》载:“玄菟郡,
刘彻元封四年开。
高句丽,莽曰下句骊。属
幽州。户四万五千六。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县三:高句骊,辽山,
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
大辽河。又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上殷台,莽曰下殷。西盖马。
鸭绿江西北入盐
松花江,西南至
西安市平入海,过郡二,行二千一百里。莽曰玄菟亭。”
晋朝时玄菟郡,下辖3县:高句丽县、
望平县、
高显县。
《晋书·地理志》:玄菟郡,汉置。统县三,户三千二百。高句丽[Gāo ɡǒu lí]、望平、高显。
和高句丽关系
《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说,
高句丽都于
丸都城之下,丸都应该指的是丸都山。高句丽核心地区——国内地区在
战国后期就已经被纳入
燕国的版图,这可以从文献和考古两方面得到印证。公元前82年(
西汉始元五年),后世
隶书中的南沃沮地区和临屯、
真番郡一同并入玄菟郡、
乐浪郡。公元1年,玄菟郡的
郡治移往
吉林市东部高句骊县,为了加强
东北地区边境的力量,西汉政府将
辽东郡长城以东的部分划出来,并整合已经省并的临屯郡各县,调整了玄菟郡的辖境,这就是第二玄菟郡。
其时,
匈奴和汉朝的战争已经停止。东北边疆的
扶余国,由玄菟郡
上殷台县直辖。
高朱蒙带领部分扶余人南下受到扶余攻击。西汉时,政府对边郡的当地首领往往按照势力、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的
封号,大者、有功者封王,其余封侯。根据南山野网友的观点,
高句丽在东明王和
琉璃王时代还没有获得汉朝的册封,而只是汉朝玄菟郡高句丽县下的诸多侯之一。在第三代王也就是
大武神王时代,高句丽为汉朝对扶余作战有功,在公元32年自立为
高句丽王。
王莽逼反高句丽
根据史籍记载,西汉后期,高句丽和边疆各族都服从于汉朝的统治。王莽建新后,王莽把
翟斌(注意这个不是高句骊侯)及
西域诸王降为侯,但是由于高句骊侯本来就不是王,只是侯,所以没降他的侯位,因此将高句丽王贬为高句丽侯的说法不正确。公元12年,征调
高句丽兵马,诱杀高句丽侯驺(也就是闵中王邑朱),终于逼反高句丽。两汉之际,
新朝在内忧外患中崩溃后,中原大乱。高句丽则乘机四处征伐,不但征服了整个第二玄菟郡,而且兵锋直指乐浪沃沮县,将第一、第二玄菟郡都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边疆民族割据政权。其后,中原稳定,高句丽则顺服,成为边疆地方民族政权,中原强大,又变为割据政权,叛服不常,直至被唐消灭。
关于高句丽
高句丽兴起后,东汉政府玄菟郡侨治到
辽东郡北部,也就是今天
沈阳市、
抚顺市间,这就是第三玄菟郡。第一、第二个玄菟郡则成为
高句丽统治范围,直到四、五世纪的时候,高句丽才又一次大规模扩张。那么,这里两汉时的人口到底是多少呢?
西汉时,直辖高句丽部落的第一、第二玄菟郡地区是汉朝的郡县,当地有着有效的户籍制度。根据汉书郡国志记载,“玄菟郡------属
幽州。户四万五千六,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关于沃沮县,或者说东沃沮,三国志记载,其人口为五千户,这里没有大的战乱,想来人口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高句丽初期的人口规模应该是五万户上下,其中本部为四万五千户左右。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
高句丽又逐渐控制了
乐浪郡郡的领东地区,也就是
西汉乐浪东部
都尉地,东汉东秽地区,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这里的人口是两万户。
后汉书没有高句丽人口方面的记载,这说明东汉时高句丽不属于边郡直接管辖,其户籍已经不在边郡统计之中。
曹魏时,
毌丘俭大破高句丽,深入到沃沮地区,至大海而还,中原获得了高句丽方面的不少信息,这些信息记载到了三国志中。从三国志来看,除了高句丽本部,东沃沮、东秽都受到高句丽的统治。关于人口,东沃沮、东秽上文已说,只有
高句丽本部的人口书需要研究。三国志中说了一个高句丽本部人口的概数,那就是三万户。和汉书的记载的一比较,少了不少。按理说,这些地区的人口基本上是当地人口,不会轻易迁徙,高句丽在这期间一直处锐意扩张状态,这中间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掠夺,总人口如何反而少了这么多了呢?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人口短期内大量死亡或者迁徙。
隶书中有以下几个可以解释的事件。
高句丽消失的解释
一、公孙氏的征讨。
东汉末年,公孙氏雄张辽东,三国志记载,“
建安中,
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
二、内乱导致的迁徙和战乱。东汉末年,
高句丽王男武早亡,王妃于氏无子,于是矫诏迎立男武的三弟伊夷模为王,引发本该继承王位的男武二弟拔奇的叛乱。三国志载:“拔奇不肖,国人便共立伊夷模为王。”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馀口诣康降,还住沸流水。降胡亦叛伊夷模,伊夷模更作新国,今日所在是也。拔奇遂往
辽东,有子留句丽国,今古雏加驳位居是也。其后复击玄菟,玄菟与辽东合击,大破之。”经此一乱,
高句丽因迁徙而损失的人口在六万多人,这些人应该迁徙到辽东了。
三、
毌丘俭的征讨。公元244年(
曹魏正始五年),
幽州刺史毌丘俭攻破
丸都城,再次给高句丽以巨大的灾难。
合理推测一下,高句丽在历次战乱、内乱中损失的人口肯定超过两万户,也就是如果没有掠夺的人口或人口的恢复性增长,那么,三世纪中,高句丽的人口应该在不足两万五千户。而实际上,高句丽的人口仍然达到三万户,这是人口的掠夺以及恢复性增长在起作用。因为,古代的人口取决于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非正常减少的人口很快会恢复,直到重新遇到有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决定的界限。有理由相信,
高句丽本部的这个界限是超过四万五千户的。
最后,再将高句丽人口在
东北地区的范围内作一下截面性的比较。首先是东汉时代高句丽西边南边的汉朝郡县的人口。后汉书记载,。“玄菟郡---六城,户一千五百九十四,口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三。”“
辽东郡十一城,户六万四千一百五十八,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乐浪郡-户六万一千四百九十二,口二十五万七千五十。”后汉书中,一城应该就是一县。不难发现,这里的数据明显有误记的,一个编户人口有大有小,总体而言,每户应该为四上下,统计上,户均四人左右的数据才合理。不防按照这个标准修改一下,玄菟的户数应该是一万一千五百九十四户,六个县,每县一千九百多户,口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三,户均三点七二人;
辽东的户数是六万四千一百五十八户,每县五千八百多户,总人口为二十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户均四点三九人;
乐浪郡共六万一千四百九十二户,每县三千四百多户,口二十五万七千五十,户均四点一九人。辽东三郡,总户十三万七千二百四十四,口五十八万一千九百二十七,户均四点二四人。汉代的人口数据都是国家控制的编户人口,豪强控制部曲依附人口是不统计的,因此,辽东三郡的总人口应该在六十五万上下。
再考虑辽东塞外其他各族的人口。东沃沮、东秽的人口上文已经说过,这里提一下东汉时代
高句丽控制的人口。可以推测东汉时代高句丽本部加上受其控制的东秽、东沃沮及其它部分,总户数应该八万上下,口三十五万上下。
辽东塞外东北还有
扶余国,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其户数是八万,口应该也是三十五万上下。其次还有散居
松花江、
牡丹江市、
黑龙江省、
乌苏里江流域的挹娄人,他们受到臣服于
扶余市,人口不祥,但是地域分布广大。最后还有长白山
东北地区,东沃沮以北的北沃沮,他们的一部分受到高句丽的控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挹娄人高,人口比也不祥。
关于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如果不算挹娄人、北沃沮人,那么
东汉全盛时期
辽河以东的地区的总户口应该有三十多万户,口一百三四十万。如果算上挹娄人、北沃沮人,人口至少在一百五十万以上,两百万上下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推测。
相关文献记载
玄菟郡建立在沃沮人的聚居区,这一点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得很清楚:“
刘彻元封二年,伐
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但《三国志》中也提到玄菟郡后来“徙郡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说明玄菟郡初设时,辖区内主要包括两个民族:沃沮、句丽。“昭帝
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
真番郡并入玄菟郡之后,玄菟郡才包括真番人。
玄菟郡所辖句丽见于
隶书记载远早于
高朱蒙所部南迁,所以,并不是指朱蒙所部,与后来的
高句丽族不是同一民族。 《
汉书地理志》玄菟郡注引应的说法,认为玄菟郡是“故真番、朝鲜胡国”,但《汉书·地理志》所载为昭帝始元五年以后的政治区划,此时玄菟郡的辖区已包括原真番郡,说明“朝鲜胡国”才是玄菟郡原来的辖区。参之《汉书·地理志》高句骊县注引应劭,认为高句丽县是“故句骊胡”,可知,玄菟郡的所谓“
朝鲜胡国”就是“句骊胡”,当是因其隶属于
卫满朝鲜,才被称为“朝鲜胡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在记载玄菟郡徙于高句丽县时,即称其“徙郡句骊西北”,《后汉书·东夷传》:“武帝灭朝鲜,以
高句丽为县”,证明玄菟郡高句丽县是因为设于此族的居住地而得名。由此看来,在武帝入侵朝鲜以前,此族有“高句骊”、“句骊胡”、“朝鲜胡国”、“句丽蛮夷”等多种称呼。
高朱蒙之子
高类利时,卒本夫余的势力进至这一地区。从《后汉书·东夷传》将此族列入以朱蒙为始祖的高句丽的
传记中来看,当是其与卒本夫余发生了民族融合,此后卒本夫余改称高句丽。
《史记·朝鲜列传》《
史记索隐》注真番、临屯为“
东夷小国,后以为郡”,则真番、临屯二郡辖区分别是原真番国、临屯国的领地。《史记·朝鲜列传》称
卫满“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真番在此处显然是用作族称的。究竟是真番族得名于真番国,还是真番国得名于真番族已不可考知,但
真番郡是因为设在真番族聚居的真番国故地而得名,则是没有问题的,真番郡的主体民族即是真番族。真番郡的位置学者们认识不一致,但考虑到
乐浪郡以南是箕氏朝鲜后裔建立的
韩国、临屯郡以南是从马韩分立出来的辰国,则真番郡只能在玄菟郡以北。《史记·朝鲜列传》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则真番国中早就有中原人进入,说明真番郡居民中也有
汉族。
《后汉书·东夷传》称:“昭帝
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骊。自单单大岭已东,沃沮、秽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
都尉”,证明乐浪东部都尉辖区有沃沮、秽貊两族。武帝灭
卫满朝鲜时是“以沃沮地为玄菟郡”,则秽人原来隶属于临屯郡。《后汉书·东夷传》在“昔武王封
箕子于
朝鲜”之前提到:“秽及沃沮、
高句丽,本皆朝鲜之地也”,证明秽人、沃沮人与句丽胡原是箕氏朝鲜的属地,后一度独立,卫氏朝鲜对此地区的征服实际上是对箕氏朝鲜故地的恢复。而真番国的情况与此不同。《史记·朝鲜列传》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在战国时期燕国最强盛时,真番国已经存在,并且与朝鲜相提并论,显然不是箕氏朝鲜的属国,所以,真番当是
卫满朝鲜新征服的领地。
刘彻所设四郡,实质上就是以古朝鲜本土为一郡,将卫氏朝鲜后征服的真番设为一郡,将先后臣属于箕氏朝鲜与卫氏朝鲜的属地分为玄菟与临屯二郡,玄菟郡统辖句丽蛮夷与沃沮,秽人则主要隶属于临屯郡。
临屯郡后并入
乐浪郡,当与乐浪郡相邻。乐浪郡大体上为今大同江流域西至海的地区,北为
辽东郡,则临屯只能在乐浪之东,也就是单单大岭以东乐浪东部
都尉的辖地。《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自领以东七县,都尉主之,皆以秽为民”,可见,临屯郡的主体民族为秽人。《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在秽传中指出“今
朝鲜之东皆其地也”,沃沮属乐浪东部都尉,可“自领以东七县,都尉主之,皆以秽为民”,说明沃沮是秽人的一个分支。从这个意义上讲,单单大岭以东都是秽人的分布区。则昭帝
始元五年所进行的郡县调整,就是把所有秽人的分布区都划入
乐浪郡,在此以北的真番人、句丽蛮夷则属于玄菟郡。因为玄菟旧治沃沮城,在沃沮人,也就是秽人的分布区,所以才“徙郡句丽西北”,总之,不论是
刘彻灭
卫满朝鲜以后设四郡,还是
刘弗陵对四郡进行的并省,都是立足于当地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之上的地方设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在记载汉武帝设四郡之后接着说:“自是之后,胡汉稍别”,可见,四郡乃至后来的二郡建置,一方面体现着当地的民族分布格局,另一方面也对这种民族分布格局起着定型的作用。随着
扶余国人的南下立国、
高句丽族的形成,此地区民族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行政建置存在的基础发生了改变,建置格局自然也就不得不随之变化,这也是魏以后此地区的建置不同于
汉四郡的根本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