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廷彬
萧廷彬
萧廷彬(1846~1920),男,字岳岱,号文圃,晚年号禾叟,江西省永新县台岭乡南汶村人。光绪己卯(1879年)科举人,署理河南孟津县事,五品同知衔,授奉政大夫。生平沉潜宋明理学,曾执掌泰和千秋书院及吉安青原山书院,四方求学者甚众。
简介
开封市曾为十朝古都,是当时中原的中心,孟津为开封首县,同时又是当时有名的瘠苦地方。历任孟津知县都怕亏累而不敢有所作为。廷彬到任,除致力于以德化民,且努力从事整饬学务,劝课农桑,振兴工商。该县北部黄河岸边被河水啮蚀之地数千亩。延彬亲自勘察,想在河水冲毁良田之岸边筑堤防护,另于其旁开一引河以疏水势。时无论豪绅或平民都以为十分困难。廷彬激励他们说:“愚公尚能移山,你们出生成长都在这里,为地方兴万世之利,能否成功在人之毅力如何耳!我已决心尽力完成这一盛举。”
那时的县太爷操生杀予夺大权,责任重大。有一次廷彬判决一个杀人犯死刑。当晚廷彬未能入睡,彻夜在书房中踱步。可见其仁者之心。
辛亥革命大潮风起云涌,百姓揭竿而起,无处无之,相率效仿。其时适有柿林、王庄两处饥民纠抢麦船之案,郡宪发大兵剿捕,严厉惩治,穷及党羽。廷彬恐株连无辜,尽力斡旋,不杀一人。有人劝他学邻县大捕大杀,不然上级怪罪下来“咎将谁诿?”廷彬回答说:“吾非姑息吾民也。此情吾之熟矣!脱有事变,吾宁任之,若以滥杀恐吓津民,吾所不忍。”廷彬德行不独见于平时,值此大动荡尚能周洽保全。事后,自作一联书于堂前:“远近河嵩归眼底,万千苍赤在心头。”
辛亥革命后,廷彬年过古稀,即挂冠而归。孟津县城众多百姓跪求留任而不可得,于是沿途各商店,各村路口设案点香烛放鞭炮送行至平汉铁路火车站。
廷彬晚年极重视家乡教育事业。为让家乡穷苦人家的子女能就近有书可读,而创办秋山小学,并自撰校歌:秋山突兀耸云霄,灵秀钟英豪。山麓居吾萧,二十世纪姓高标。忆昔酂侯辅佐汉高,立志著功劳,于今振拔属吾曹。
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冬月,廷彬然长逝。
孙中山先生为其题像赞云:肃然其貌,霭然其神。砥行学,抱璞守真。薰乡有德,宅心以仁。式瞻遗像,师表人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