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著个人日记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体小说,写于1942年6月至1944年8月,记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安妮·弗兰克·弗兰克为躲避纳粹屠杀政策随家人躲进阿姆斯特丹的密室,从1942年6月12日开始,她以纸为友向日记述说着生活琐事和成长中真实的内心感受,日记以日期为条目,将安妮在窄小密室范围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作为成长中的少女,安妮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并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悟。第一部分日记只是简单记录了八名藏匿者的日常生活——犹太人如何惨遭迫害,避难时期生活如何困窘,性格怪僻的同伴如何相处等。此时的安妮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只是个懵懂的女孩。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安妮的感悟,她开始思考父母的教育、自己的爱情、复杂的人际关系、可怕的战争以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犹太民族等等,展示了自己如何勇敢地自我成长与定位,如何执着地寻求自由和爱情,而这正意味着少女安妮逐渐走向成熟。
1947年,安妮·弗兰克父亲奥托·弗兰克整理了安妮的日记,并将其在荷兰发表,印刷发行3000册。1952年,安妮日记以《一个小女孩的日记》在美国发表。
全世界包括中文在内,《安妮日记》一书被翻译成近70种语言,其发行量超过3000万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它在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纪念犹太受害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安妮日记》通过各种大众媒体——舞台、银幕、电视、舞蹈、歌剧等传播,被改编成多部电视剧、电影、舞台剧、动画和纪录片。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所处的时代并不太平,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开始了对犹太人残酷的种族迫害。迫于形势,这一年,安妮一家移居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安妮很快适应了在荷兰的生活,她每天积极学习语言,结交新朋友,并表现出在文学、写作方面的天分和对写作的极大兴趣。
1940年5月,纳粹占领荷兰阿姆斯特丹,在荷兰实施压迫犹太人的法令法规,对荷兰的犹太人实行了更为严酷的种族“清洗”运动。
1942年7月,德国当局及荷兰开始将荷兰各地的犹太人集中到离德国边境不远的临时难民营韦斯特博克,德国官员将犹太人从韦斯特博克遣送至德占波兰的奥斯威辛-比克瑙和索比堡屠杀中心。为躲避纳粹迫害,安妮·弗兰克一家仓皇出逃,躲进荷兰的一幢建筑的密室里避难,从1942年转入密室,到1944年遭人告密而被纳粹警察逮捕,安妮一家在这座密室里生活了两年。在此期间安妮将自己的所看所感都写进了日记中,《安妮日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作者背景
安妮·弗兰克是二战犹太人大屠杀期间遇难的一位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她出生时名为安内莉泽·玛丽(Anneliese Marie),但家人和朋友都以昵称“安妮(Anne)”来称呼她,有时其父也会叫她“小安妮(Annelein)”。1942年7月5日,为了躲避纳粹迫害,安妮一家离开德国前往荷兰避难,藏身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幢建筑的密室里,安妮称之为“隐秘的家”。躲在“密室”中的还有安妮父亲奥托·弗兰克的生意伙伴——犹太人范·丹恩与妻子范·丹恩太太、儿子彼得·范·丹恩。躲在“密室”中的人们为了避免被发现,他们白天必须保持安静,在此期间安妮将自己的所看所感都写进了日记中。1944年5月,一名流亡的荷兰政府官员在广播中鼓励荷兰人民将日记、信件等保存下来,以便让后来人看到纳粹统治下的真实情况。安妮听到这则广播后决定将日记重新整理,形成一个流畅完整的故事,题目就是“密室”。 
1944年8月1日,安妮最后一次在日记上写下一段话。三天后,她和家人以及另外四个人被盖世太保发现,随后被阿道夫·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制造的恐怖机器所吞噬。
在阿姆斯特丹被捕后,安妮与其他数千名囚犯被押上火车,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后来又被转往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2月,安妮因斑疹伤寒、精疲力竭、营养不良和非人的生活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出版历史
1944年8月4日,密室中的八人被捕。两个秘书发现了安妮的日记,并将日记藏在一个抽屉之中。安妮的死讯被确认后,她们把日记交给了她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为了圆女儿出版日记的愿望,1947年,奥托·弗兰克将安妮的日记经过整理后出版。1952年,安妮日记以《一个小女孩的日记》在美国发表。同年在英国发行英文版。
1991年,德国女作家莫珍·普莱斯勒出版了《安妮日记》增订版。1995年,作家兼译者Mirjam Presskler对比了安妮的两版日记书稿(安妮手中有两份日记原稿,分别为她的原稿和她亲自改写过的原稿),编辑出版了《安妮日记》的全译本。全译本在原版基础上增添了20%~30%的内容(原为安妮·勃朗特的父亲认为不妥而删去的部分),使人们得以见到一个更加真实饱满的安妮。
内容简介
《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的身心成长历程和对密室生活的记录,首篇写于1942年6月12日,末篇写于1944年8月1日。日记一开始就讲述了犹太人在纳粹控制下遭受到的愈加严格的限制。由于收到纳粹当局发出的劳动征召通知,安妮一家秘密搬到一所阁楼内,开始了隐秘而困窘的密室生活。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白天不敢下楼,晚上不敢点蜡烛或点灯。正在发育的安妮只能和达塞尔医生挤在一间屋子里,连看书的书桌都没有。更可怕的是那种单调与枯寂,他们整天只能无所事事地在阁楼里走来走去打发时间。
日记中讲述了许多安妮·弗兰克透过密室窗帘之间的缝隙偷偷目睹到的纳粹到处捉拿犹太人的恐怖场面,描述了犹太人如何被纳粹残忍迫害和屠杀,多次刻画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以及避难时期生活的困窘,记录了从广播和外部传信人听到的一些可怕和恐怖的信息。
但是安妮并没有把时间浪费在恐惧与哀伤中,而是找一些积极的工作来充实自己。一支钢笔掉进炉子里烧坏了,她也写出一首诗来抒发感情。在阁楼中度过的25个月也是安妮·弗兰克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时期,她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了,因此《安妮日记》也是一位少女成长过程的真实记载。安妮会记录自己的身高变化,甚至非常坦率地谈到了自己对性的朦胧的好奇,她称自己看到女性的裸体总是非常“激动”。在阁楼里,她还和彼德一起偷偷研究他们养的猫的生殖器官,并对彼德能如此冷静地谈论“性”感到非常钦佩。
《安妮日记》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对周围人的各种观点,例如她对父母的婚姻关系非常担忧,因为她觉得他们已经不再相爱了,并对父亲与范·丹恩太太的调情非常反感。另一方面,安妮也尝试着在心理方面走向成熟。在避难的日子里,安妮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日记中竟然有这么多埋怨妈妈的句子,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学会与她们相处。她试着和妈妈、姐姐交谈,与姐姐交换各自的日记,学习沟通与了解,《安妮日记》也展示了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少女自我成长与定位和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人物角色
安妮·弗兰克
安妮是一个乐观、勇敢、聪明、活泼的女孩子,在充满压抑和恐惧氛围的密室生活中,她虽然有时像大人一样情绪低落,但始终心存希望,依然对未来保持一颗坚强、乐观的心,大胆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在逃避纳粹苦难的生活中,安妮·弗兰克仍然积极学习函授课程并广泛地阅读书籍,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艰难,努力寻找生活的乐趣。她的这种开朗、乐观还感染了周围的很多朋友。安妮·弗兰克敢爱敢恨,面对残暴的纳粹人,她大胆控诉、勇于用文字记录他们的暴行;面对那些帮助过她的人,她则用一颗赤诚、热烈的心去对待和回报。安妮还是一个懂得忍让的小女孩,在《安妮日记》里,尽管她内心不愿意接受范·丹恩太太的数落,但还是始终忍让她,没有与之正面顶撞。即使姐姐玛戈特比安妮得到父母的爱更多,她也没有因此产生强烈的嫉妒,而是进行自我反思。悲痛的是,安妮·弗兰克1945年3月初因伤寒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弗兰克先生
奥托·弗兰克是安妮的父亲,在安妮眼中父亲是个有耐心、谦虚、随和的人。他性格和善,几乎不会主动与他人发生争吵,曾经对安妮说过“救人第一,其他的事情第二”。他是一位十分疼爱孩子的父亲,对孩子们的学习也非常重视,即使在艰难时期也不曾忽视孩子们的教育。奥托·弗兰克是“密室”中唯一的幸存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解放后活着离开,于1945年6月3日抵达阿姆斯特丹,1953年后移居巴塞尔市,于1980年去世。
伊迪丝·弗兰克
伊迪丝·弗兰克是安妮母亲,最初来自德国亚琛。1925年她嫁给弗兰克先生。安妮认为母亲总是把她当做小孩子说教,让安妮觉得可怕,不能够接受。安妮觉得她与母亲的关系并不亲密或者说没有共同语言,两人经常吵闹,并且她认为母亲太多愁善感,太挑剔。最后伊迪丝·弗兰克因饥饿劳累死于奥斯威辛集中营。
玛戈特·弗兰克
玛戈特·弗兰克是安妮的姐姐,1926年在法兰克福出生。在安妮的日记中很少提到她,并且安妮并未描述玛戈特的真实性格。母亲形容玛戈特是一个严肃、聪明且读书多的女孩子,安妮形容姐姐玛戈特天生善良、可爱又聪明,可以说非常完美。然而,安妮和姐姐玛戈特不是很亲近,玛戈特出现在日记中大多只有在安妮感到妒忌或生气时才会被提到。1944年冬玛戈特因患伤寒死于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范·丹恩先生
在《安妮日记》中范·丹恩“喜欢阅读侦探小说、医学书籍和爱情小说,无论是刺激的还是琐细的都看”。范·丹恩先生是和弗兰克一家一起躲藏在密室中的另一家庭的父亲,他是一位草药专家,和弗兰克一起在阿姆斯特丹工作。他喜怒无常,经常开诚布公地表达他的想法,不惜挑起事端,特别是他与妻子常常公开地吵架。据荷兰红十字会表明,范·丹恩先生于1944年9月6日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气毒死。但据奥托·弗兰克的证词表示,范·丹恩先生于1944年10月或11月被毒死。
范·丹恩太太
范·丹恩太太是一个在安妮看来特别逗的人,喜欢管教别人家孩子。安妮最初把范·丹恩太太描写为和善的、有意思的女人,但是后来称呼她为挑事者。她是一个宿命论者,小心眼、以自我为中心、轻浮、吝啬、讨人厌。范·丹恩太太经常抱怨家庭境遇,安妮对此并不赞成或认同。“密室”中的人被发现逮捕后,范·丹恩太太先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又转送至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及其他集中营,具体死亡日期不明,但不早于1945年4月。
彼得·范·丹恩
彼得·范·丹恩是范·丹恩家的少年。最初安妮认为彼得讨厌、懒惰、敏感,但随后他们成了亲密朋友。彼得安静、胆小、诚实,他对安妮很温柔,但是他不认同她强烈的信念。在密室期间,安妮和彼得发展成了恋爱关系,彼得是安妮的初吻对象,是她在密室的知己。也是她爱慕和关注的动力。彼得于1945年5月5日死于毛特豪森集中营,离集中营解放仅仅只有三天。
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安妮·弗兰克日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主要记录了安妮等人为了逃避纳粹党对犹太人的迫害而被关在秘密小屋的生活。《安妮日记》真实再现了秘密小屋里的人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揭露了德国纳粹党的罪恶,是指控他们残害犹太人罪行的见证。安妮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将犹太人所受的迫害记录下来,尽自己所能谴责种族歧视,控诉法西斯主义暴政。除此之外,还向人们展示了小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寻求自由等心路历程。安妮·弗兰克在日记中写道“我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想把快乐带给所有人,甚至我从未见过的人,我想一直活着,甚至在死后也能活着”,这句话也表达出安妮对生存的渴望,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总的来说,《安妮日记》反映了战争对人的迫害、战争中人的坚强意志以及人们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等主题。
写作技巧
《安妮日记》使用独特的写作技巧,主人公安妮通过日记的方式来叙述事件,作者给她的日记起名叫做吉蒂,并把吉蒂当自己的朋友。以写信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内心,描述日常生活的琐事,记述身心发展的艰难历程。安妮使用一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童真纯洁的语言,在描绘了她对幸福自由的真切渴望的同时, 又真实地记录了纳粹党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
安妮躲藏期间发生的态度转变也表现在日记的语言变化中。从一开始对新生活充满憧憬转向对纳粹党残暴行为的愤怒之情,日记中使用大量的否定词汇来表达她对犹太人的未来充满绝望,表示否定评价;到后期,由于心中的坚定信念和独立思考的作用,安妮选择对未来表示肯定的评价。
从投射句式和表达“话语行为”的名词方面分析,日记中从介入极少声音到介入大量外部声音,最后又恢复为介入少量的声音,可以看出安妮的心理在介入的外部声音方面表现出波动的状况。态度和介入声音大小的改变反映了安妮在密室生活中不仅身体日趋成熟,心理方面也在渐渐成熟。两年的密室小屋躲藏生活逐渐塑造了她成熟的性格和理性的人生观,促使安妮拥有了一段独立和自我的人生路途,最终成长为一位心智比较成熟的年轻女性。
作品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1947年,安妮·弗兰克的父亲奥托·弗兰克整理了安妮的日记,并将其在荷兰发表,印刷发行3000册。1952年,安妮日记以《一个小女孩的日记》在美国发表。此后,《安妮日记》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销售量超过3000万册,成为50年代的超级畅销书和影响世界的100部书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有关犹太人大屠杀的书籍之一,并成为全球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以及欧洲一些大学的研究课题。
除此之外,安妮一家的躲藏地点也受到关注,1960年,该地被改建成一个博物馆,即“安妮之家博物馆”。1963年,奥托·弗兰克瑞士巴塞尔市创建了非营利的安妮基金会。直至1980年去世前,他一直都紧密参与“安妮弗兰克基金会”和“安妮之家博物馆”的事务。2004年,博物馆参观者总数达到了93.6万人。
《安妮日记》对纳粹党罪恶的揭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史的描写,使它独具历史现实价值,在反思二战教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构建和平共处的国际新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安妮日记》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对法西斯主义思潮形成如此持久而强大的威慑力,这对亚洲国家的二战史教育及其相关影视作品的创作来说,具有启示意义。与此同时,《安妮日记》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是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人性、和平、反战和反种族歧视教科书,是二战史的“活课本”。
作品衍生
1955年,人们将《安妮日记》编成话剧公演。1959年,George Stevens根据百老汇大道戏剧将《安妮日记》改编为好莱坞电影。
1985年,《安妮日记》的音乐剧版本问世,取名为“Yours, Anne”。电视剧版本紧随其后,于1988年开始放映,同年诞生的还有一部荷兰纪录片“The Last Seven Months of Anne Frank”,由Willy Linder指导拍摄。纪录片版本中,最为有名的是由Jon Blair导演的“Anne Frank Remembered”,这部具有纪实深度且带有圣徒传记性质的纪录片获得了1996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电影奖。
安妮·弗兰克基金会从1985年起将《安妮日记》送往各国并举行巡回展,其中包括德日等法西斯主义势力一度猖的国家。
从2005年开始,荷兰阿姆斯特丹“安妮·弗兰克之家”博物馆发起的全球巡回展。安妮之家已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著名的景点,被誉为欧洲十大最值得参观的博物馆之一。全年参观人数已超过一百万。《安妮日记》的展览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安妮日记》阅读热,相关的电影和戏剧往往也会同时上演。
2007年12月22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妮之家博物馆(Anne Frank House)共同主办的《安妮·弗兰克:历史的见证》展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展示室开幕。至2008年1月22日,展览顺利闭展。
作品评价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于1999年1月14日签署了《安妮·弗兰克宣言》国际版,借以纪念20世纪死于战争和冲突的千百万儿童。她在签署宣言时的讲话中对《安妮日记》作出了评价:“安妮·弗兰克所写的那些不朽的句子已经鼓舞了不同年龄、不同宗教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但其中反响最大的是年轻人。如果安妮·弗兰克,在那个人间炼狱里都能设想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能够憧憬一个没有痛苦和迫害的未来,今天的我们当然也应团结一心,使那一天早一些到来。”
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夫人在美国发行的英文版前言中写道:“在我读过的书籍中,这是对战争影响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希拉里·克林顿指出,安妮日记“唤醒我们不要再做出愚蠢的歧视行为”。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将安妮·弗兰克评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编者罗森布拉特对她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安妮日记燃起了所有人对她的热情,她使人们认识到大屠杀、反犹太主义,也使人们认识到她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为现代世界的精神象征——不仅是在受着各式各样影响的个人精神道德上,或是在坚定人类对生存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上。”他同时表示:“当人们敬重安妮·勃朗特的勇气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时,同时她对自身的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亦使人钦佩……她的声誉所以能长存不朽,主要是因为她具有高度文学水平。不论甚么年龄来看,她都是一个水平极高的作家,能在当时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写出了如此优秀的作品。”
法国,日记由乔治纳孚改编成剧本,演出轰动了整个巴黎。法国著名女作家爱尔莎·特丽奥莱弗评价道:“安妮·兰克如果还活着,也许会成为作家、诗人。安妮·弗兰克的日记透露出一种早熟的才能,一种勾魂摄魄的感染力。”
人民日报》对《安妮日记》评价道:“《安妮日记》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引起强烈共鸣,给全世界为和平奋斗的人们带来希望的同时,也让人们对那些试图重温历史旧梦的人格外警惕。”
作品争议
安妮是否存在之争
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多次出现对《安妮日记》真实性的责问,不过都因为“无证据和道德原因”被否定。1958年,根据《安妮日记》改编的舞台剧在维也纳上演时受到一群抗议者的滋扰。他们质疑安妮是否确有其人,并要求找出当年逮捕安妮的盖世太保军官。1963年,西蒙·维森塔尔找到了维也纳警官、前党卫队军官西尔伯鲍尔。此人对当年的罪恶直认不讳,并在一张被他逮捕的人的照片上认出了安妮·弗兰克。这次事件暂时平息了对安妮·弗兰克是否存在的质疑。
日记真赝品之争
1991年,两位学者罗伯特.弗里森(Robert Faur isson)和西格弗里德·威贝克(Siegfr ied Verbeke)出版了一本名为《安妮日记:另一面接触》(The Dairy of Anne Frank:A Critical Approach)的著作,宣称日记由奥托·弗兰克撰写,并提出日记内容有不少矛盾,质疑躲藏在密室的可能性,以及文章风格与同年龄青少年有别的问题。安妮·弗兰克纪念馆和安妮·弗兰克基金会在1993年12月向法院申请禁止该书在荷兰传播。1998年12月9日,阿姆斯特丹法院禁止任何否定日记及其内容真实性的印刷品在荷兰出版,违者将被罚款25000盾(约11350欧元)。2006年6月,在德国东部马格德堡附近发生了一起在大庭广众焚烧《安妮日记》的事件,遭到德国公众的强烈谴责。同年7月28日,德国联邦刑警局发表声明,肯定日记并非伪造。2007年3月8日,舍内贝格地方法院以“煽动民众”和“诋毁对死者的纪念”的罪名判处策划这一事件的五名涉案青年缓刑九个月。但是,否认纳粹大屠杀的人并未停止抹黑日记的企图。在德国,纳粹的阴魂还时隐时现。
为了证明历史,荷兰政府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专门对此进行了考证。经过调查考证,委员会形成了一本数十万字的厚厚的调查报告。大量证据表明,《安妮日记》的真实性无可置疑。
版权保护期时间之争
《安妮日记》著作的版权保护期是否在2016年结束,引起过不小的争议。根据欧洲版权法,作者去世70年后,即到2016年,其作品的版权将不再受到保护。2016年1月1日是《安妮日记》70年版权的解禁期限。而奥托·弗兰克1963年在瑞士巴塞尔创建的非营利的安妮基金会认为,世界各地流传最广的《安妮日记》的版本就是经奥托·弗兰克整理加工的版本,《安妮日记》的70年版权保护期限应该从奥托·弗兰克去世的1980年算起,保护期应到2051年才期满。尽管《安妮日记》版权究竟何时到期还没有定论,但有著作版权专家分析指出,一本书的著作版权保护期并不能因为其“特殊性”而缩短或延长,更重要的是要看受保护的著作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作者背景
出版历史
内容简介
人物角色
安妮·弗兰克
弗兰克先生
伊迪丝·弗兰克
玛戈特·弗兰克
范·丹恩先生
范·丹恩太太
彼得·范·丹恩
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写作技巧
作品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作品衍生
作品评价
作品争议
安妮是否存在之争
日记真赝品之争
版权保护期时间之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