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
禾本科簕竹属植物,观赏竹种
观音竹(学名:Bambusa multiplex var. riviereorum Maire),禾本科(Poaceae)簕竹属植物,又名凤尾竹。观音竹是主要观赏竹种之一,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原产中国华南地区,现广植于华东、华中地区、西南各地。
观音竹为孝顺竹(B. multiplex)的变种。丛生灌木;秆细,光滑,呈绿色,实心或近实心,质地坚硬。叶片线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假小穗单生或簇生。果实为颖果
观音竹秆叶细密,姿态优雅。常用作绿篱和盆景,也可于庭园密丛植作草地添景和假山上配置或盆栽观赏。其竹笋含有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形态特征
茎秆
丛生;常绿灌木状。秆细,光滑,呈绿色。秆实心或近实心,质地坚硬。
叶片
鞘坚脆,光滑无毛;箨叶直立,长三角形;箨耳小。自秆基第二节开始分枝,一至多条;叶细密,叶片线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叶片排列成羽毛状,形似凤尾。
花和果实
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小穗含小花。果实为颖果。
物种分布
原产中国华南地区,现广植于华东、华中、西南各地。
生长习性
观音竹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自然界中多生于丘陵山地溪边。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观音竹很少开花结实,大都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其由母竹秆基上的侧芽直接出土成笋,长成新竹,次年新竹秆基部的侧芽又发生下一代新竹。进行人工育苗繁殖时,可采用分育苗、埋秆育苗、埋节育苗和竹枝育苗。
种子繁殖
观音竹有时也会开花结实,此时可以用其种子播种育苗。种子最好随采随播。不能及时播种的,应冷藏或沙藏处理。
物种对比
观音竹实则为孝顺竹(B. multiplex)的变种,其形态特征与孝顺竹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观音竹秆为实心,高1~3m,直径3~5mm,小枝具13~23叶,且常下弯呈弓状,叶片较小,长1.6~3.2cm,宽2.6~6.5mm。
栽培技术
观音竹在苗圃育苗后,一般需要移植到大田培育一段时间,才可用于园林观赏栽植。移植后,需进行扒除表土、水分管理、科学施肥、中耕除草、竹龄控制、合理间伐、修剪整形和防冻保暖等养护管理。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对竹丛枝病、竹煤污病等病害,以及竹螟、竹蚜虫等虫害进行防治。此外,要开展灾害性天气预防措施。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观音竹竹丛优雅,枝叶纤美,姿态飘逸,观赏效果好,耐修整,适于作竹篱、竹球、盆栽、盆景。也可于庭园密丛植作草地添景和假山上配置。
营养价值
观音竹竹笋含有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营养组成特点为:高纤维、高蛋白、高矿质营养元素,而脂肪含量较低。
相关研究
在不同胁迫处理下,根据观音竹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相对电导率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对观音竹的抗旱性和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测定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探究了观音竹对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
延伸文化
因竹境通于禅境,在寺观园林中也常以竹造景。因而在佛典中有“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的说法。大量史料说明,在佛界,竹与禅是高度统一的,竹子作为一种“法身”,已经深深印入了中国的佛教文化。“观音竹”之名便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参考资料
Bambusa multiplex var. riviereorum.自然标本馆.2023-02-09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观音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2-09
观音竹(变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3-02-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茎秆
叶片
花和果实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种子繁殖
物种对比
栽培技术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营养价值
相关研究
延伸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