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英文: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QUST),简称:青岛科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多科性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双50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
沈阳市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经历了青岛橡胶工业学校、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等发展阶段,最后于2002年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4月,
青岛市科技大学获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9年,青岛科技大学入选山东省“强特色”类高水平大学。
截止到 2023年8月31日,学校总占地面积2265642.62 ㎡,形成了“五校区一基地”的办学格局,有23个学院和8个系,80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博士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硕士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个学科位列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2人、聘任院士9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优青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66人。全日制在校生34934人。
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青岛科技大学位列第801-900名。在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排名中,青岛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162名。
历史沿革
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
青岛科技大学的前身为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0年9月16日,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接办私立文会中学,校址迁入文会中学,后疏散吉林,于12月4日复迁回沈阳。1952年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改名为沈阳轻工业学校,1953年由国家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沈阳橡胶工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
青岛化工学院
1958年9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化工学院正式成立;1984年9月由教育部批准改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化学工业部将学校划转到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1年3月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青岛化工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2002年1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将青岛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的议案,2002年3月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改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12月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分别于2002年8月启用崂山校区,2009年7月启用高密校区,2019年8月启用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先后成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校(2008年3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1年9月)、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8月)、被教育部授予“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8月)、获评“2020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学校”(2021年7月)。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截至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设有23个学院和8个系,设有80个本科专业。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2人、聘任院士9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优青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66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学科5个,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4个,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1个,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截至2024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拥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建设行列A计划学科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有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截至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5个(含25个专业),省级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4个(含18个专业)。
截至2024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先后获得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9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项目213项、省级项目139项。截至2023年,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113门,山东省一流课程4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同25个国家和地区的140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批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牵头共建的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省首个理工科类本科境外办学机构。
截至2023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同枣庄市人民政府、胶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进行校地合作,与延长石油集团、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同滨州学院等高校开展校际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拥有崂山校区、四方校区和高密校区3个图书馆。截至2022年11月,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拥有340余万册馆藏文献,74个中外文数据库;截至2022年9月底,纸质图书201.19万册,电子期刊68.03万册、学位论文690.74万册。
学术期刊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为1980年,是由青岛科技大学主办的双月刊,ISSN:1672-6987,主要刊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化工、生物工程与制药、
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科学、自动化控制、机电工程、数理科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CA 化学文摘(美)(2023)、INSPEC科学文摘(英)(2021)、Pж(AJ) 文摘杂志(俄)(2020)、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1年版)等数据库收录。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为1983年,是由青岛科技大学主办的季刊,ISSN:1671-8372,主要刊登城市发展研究、资源环境研究、哲学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法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教育研究等内容,特色栏目为“城市发展研究”。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国际名刊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等收录为来源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青岛科技大学建有8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其中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8个省级研究平台,其中7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8个山东省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十四五”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体系,3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平台;41个市级研究平台。
注:参考资料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经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或核心技术支撑上市的公司有9家,“青科大一号”卫星以学校名称命名,“天问一号”由学校提供自主导航关键核心技术,获批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截至2022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获批山东省第一批“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1部,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3部。
学校排行
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青岛科技大学位列第801-900名。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青岛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162名。
校园文化
校训
青岛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笃学、弘毅、拓新。
校徽
青岛科技大学校徽上方的校名字体由邵华泽题写,外圈由“轮胎”花纹串联其中英文校名,代表学校以橡胶为特色的学科优势;内圈下方由1950与四方校区校门组成,代表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内圈上方是青岛科技大学的英文简称“QUST”。
校歌
青岛科技大学校歌为《青春校园》,由张克良作词,印青作曲。
《青春校园》歌词
这里有江河也有海洋,每一滴水珠都闪耀光芒,
这里有群星也有太阳,每一寸光阴都千金难量,
明德笃学,志存高远,这是我求知的地方。
伴矫健的海燕搏击风浪,我理想的航船从这里启航。
这里是高山也是殿堂,每一步登攀都无限风光,
这里是校园也是疆场,每一次拼搏都令人神往。
弘毅拓新,承载希望,这是我成长的地方。
伴矫健的海燕搏击风浪,我憧憬的人生从这里飞翔。
从这里飞翔,从这里飞翔!
校园吉祥物
青岛科技大学的吉祥物是海燕。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注:数据更新截至2024年12月,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统计时间:2023年5月26日
注:参考资料
校区情况
青岛科技大学设有崂山校区、四方校区、高密校区、济南校区、中
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5个校区。
崂山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国际学院、泰中国际橡胶学院、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艺术学院、数理学院、大数据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传媒学院、体育学院、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德科技学院16个学院。
四方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设有高
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7个学院。
高密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是由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校区,位于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截至2023年4月,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占地面积800亩,设有机电系、经管系、艺术系、高材系、外语系、自动化系、化工系、计算机系等9个系(部),11个本科专业。
济南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即为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总占地面积240多亩。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始建于1958年,于2016年并入青岛科技大学。截至2023年5月,济南校区涉及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分析化学、化工安全、化工仪器仪表等专业。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007亩,分为中德校区(中国)、中德校区(德国)2个校区。中德校区(德国)于2018年11月13日揭牌,位于德国帕德博恩市大学园区;中德校区(中国)于2019年9月正式启用,位于
山东省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设有中德工程学院、中德技术学院等院系和机构。截至2023年5月,中德校区有2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10年3月,青岛科技大学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称号。
2012年6月,青岛科技大学荣获青岛市高校首批“学校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称号。
2013年1月,青岛科技大学荣获“2012年度全市统战理论调研和宣传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2016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
2018年4月,青岛科技大学荣获“2017年度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协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荣获“2021年度青岛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3月,青岛科技大学荣获“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7月,获评“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2月,荣获“2022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2022山东最具影响力教育政务融媒体”称号。
参考资料
研究院介绍.山东省化工研究院.2023-05-27
高层次人才.青岛科技大学人事处.2023-05-26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3-05-27
学院概况.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23-05-27
本馆概况.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2023-05-28
校区简介.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2023-05-26
校区简介.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