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琪
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洪琪,男,汉族,194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洪琪1961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67年毕业并获学士。1992年12月到1995年2月期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副局长。1995年3月到1999年7月期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局长。2001年2月到2005年3月期间担任华能水电总工程师。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洪琪主要从事高坝建设、地下工程及高坝通航研究。2006年研究成果小湾水电站导截流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7年研究成果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大型人工砂石系统总体规划设计与工艺研究及应用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马洪琪194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1961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67年毕业并获学士
艰苦创业
1968年9月到1976年3月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员、工程师。1972年主动请缨到曲靖富源县支援农村小水电建设,从设计、施工到工程的建设管理全都由他负责,第一座电站在两年后建成投产。
1978年放弃准备已久的研究生考试,被派往非洲喀麦隆援建拉格都水电工程,在当时专家组成员中马洪琪最年轻。
1984年5月到1992年11月期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副处长。1985年鲁布革水电站技术处副处长。1989年被委派到广东分局担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工作,马洪琪带着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反复研究,决定采用新奥法施工,在斜井施工中先后闯过了五个技术难关,创造了压长斜井快速施工工法。
1992年12月到1995年2月期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副局长。1995年3月到1999年7月期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局长。1995年研究成果获全国电力行业现代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997年研究成果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8月到2001年12月担任小湾电站工程建设筹备处副主任。
2001年2月到2005年3月期间担任华能水电总工程师。
成果丰硕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研究成果XHM型斜井滑模系统的研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3月起担任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2006年研究成果小湾水电站导截流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7年研究成果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大型人工砂石系统总体规划设计与工艺研究及应用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0年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11年著作《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在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同年研究成果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14年研究成果超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研究成果水力式升船机成套技术创新与应用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研究及工程应用获水利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年研究成果水力式升船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9月22日受聘为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马洪琪主持和参加鲁布革电站、漫湾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浙江天荒坪水电站、大朝山电站、黄河小浪底、三峡集团水利枢纽等30余座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带领团队创造了众多先进成果。建成了世界首座300米级高拱坝;在世界第三的糯扎渡心墙堆石坝,联合天津大学开发出“数字大坝”筑坝技术,大幅提升了中国土石坝的施工水平,解决了土石坝变形控制、渗流控制等难题,使特高心墙堆石坝满足了相关要求;在中国最高的黄登碾压混凝土坝,研发建设成功一套施工质量智能控制及管理信息化系统。
升船机研究
马洪琪和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利用水能作为提升动力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全新升船机,该成果为高坝通航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先进、实用的技术选择。水力式升船机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施工方案技术提出
1989年,在建设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时,针对地下厂房施工问题,马洪琪提出“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施工方案,缩短了地下厂房开挖工期,首创地下厂房4、5、6层立体开挖,为复杂洞室群的施工规划和组织提供导则。该方案成为后续地下厂房施工的普遍原则;据此研究制订和完善的地下厂房施工技术,被纳入两部施工规范。面对“死亡之谷”的斜井开挖,马洪琪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调研,提出了斜进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长斜井滑升模板全断面多功能钢模台车,顺利解决了施工中穿过两条断层和蚀变带的技术难题。
主要论文
马洪琪先后在水力发电、中国工程科学、水力发电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主要著作
人才培养
马洪琪先后在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举办学术讲座。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物评价
大连理工大学表示:“马洪琪扎根西南边陲52年,始终奋战在水利水电建设和科研一线,在高坝建设、地下工程和高坝通航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和世界大坝建设发展所作出了卓越贡献,对高坝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建设和促进年轻工程师成长所作出了突出成就。”
澜沧江公司科技管理部员工迟福东说:“马院士是我们心中最慈爱的师长,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江河。”
时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表示:“马洪琪院士对我国坝工领域的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何梁何利基金表示:“马洪琪学风严谨、品行端正、勤奋踏实、团结同事。”
参考资料
马洪琪.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3-01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03-01
致敬马洪琪—— 一马当先筑高坝.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23-03-01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3-01
马洪琪.中国知网.2023-03-0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艰苦创业
成果丰硕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升船机研究
施工方案技术提出
主要论文
主要著作
人才培养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