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的下辖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截至2024年3月,龙岗区下辖11个街道、111个社区,总面积388.21平方千米。截至2022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407.36 万人。
龙岗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主要河流是
坪山河和
龙岗河。由于地处
南海之滨,属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在1979年3月前,龙岗区属
宝安县管辖。1992年12月,撤销宝安县建制,成立龙岗区和
宝安区,直属
深圳市管辖;1993年1月1日深圳市龙岗区挂牌成立。
龙岗区有大鹏所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七横十纵”的干线路网格局,让龙岗成为深圳辐射粤东粤北地区的“桥头堡”。
2022年,龙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59.06亿元,比2021年(下同)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3243.09亿元, 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514.51亿元,增长0.4%。三次产业比例为0.03:68.15:31.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7669元,增长2.0%。
龙岗区也是
深圳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基地、物流产业基地以及金融产业基地。
地名由来
龙岗区的地名与其古代一传说有关,相传古代有一条龙从
梧桐山腾起,降落在龚上一小山冈上(今龙岗圩大王坛古榕树下),化作青烟升天。百姓相约在岗洼适中的上圩垄(今龙岗河畔上圩村)祭祀,取名龙岗墟。
龙岗河发源于梧桐山北坡,干流长,流量大,寓水为龙。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龙岗区地域在夏、商、周三代为百越地,秦属
南海郡番禺区、
博罗县。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属
东官郡宝安县和博罗县。
两汉南北朝时期
南梁天监六年(507年),属
东莞郡东莞市和梁化郡欣乐县。陈祯明三年(589年),属东官郡宝安县和
梁化郡归善县。
隋至清
隋大业三年(607年),属南海郡宝安县和
龙川郡归善县。唐
至德二年(757年年),属广州都督府东莞县和循州归善县。
北宋开宝六年(973),属广州中都府东莞县和祯州归善县。
元朝,属广州路东莞县和
惠州路归善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功能定位为军事所城,现简称为“大鹏所城”。
明万历元年(1573年),东莞县析置
宝安县,今龙岗属
广州府新安县和惠州府归善县。清延续明代,龙岗属广州府新安县和惠州府
归善县。
清代迁海至复界期间,新安县并入东莞县,龙岗区相应地域归东莞县。明末
新安县行政区划为3乡7都509村。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龙岗区属广州都督府新安县和惠阳县。民国三年,龙岗分属宝安县和惠阳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8年10月,龙岗区沿袭旧制。1958年11月,龙岗(包括横岗、坪地)、坪山(包括坑梓)、大鹏(包括葵涌、
南澳岛)3个公社由惠阳县划归宝安县管辖。
1979年1月,广东省委将宝安县改为
深圳市;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1981年7月19日,称“深圳成立特区人民政府,归省领导,恢复
宝安县建制,归市领导”。1981年,“中冠印染有限公司”试车投产,是深圳市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1984年改为中外合资企业。1986年10月,改区、乡建置为镇、村建置,至1991年,宝安县(包括今龙岗区域)分18个镇。1992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分设
宝安区、龙岗区,隶属深圳市管辖。
1993年1月1日,龙岗区正式挂牌成立,下辖
布吉街道、平湖、
横岗街道、龙岗、坪地、坪山、坑梓、葵涌、大鹏、南澳10镇,区政府驻龙岗镇。1995年深圳龙岗区工业区成立。2000年龙岗区被建设部列为全球乡村城市化试点区。2006年4月29日,撤布吉街道,分设布吉、坂田、南湾街道,龙岗区时辖13个街道、147个社区。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内外一体化,经济特区范围扩至深圳全市,龙岗区纳入经济特区范围。2011年12月30日,
大鹏新区挂牌成立,行政区划仍属于龙岗,葵涌、大鹏、南澳办事处划归其管理,龙岗区时辖8个街道、106个社区。2016年12月26日,
布吉街道、
横岗街道、龙城、龙岗4个街道办事处分为布吉、吉华、横岗、园山、龙岗、龙城、宝龙7个街道办事处2020年,全区辖11个街道,111个社区,区政府驻
龙城街道。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龙岗区地处广东省中部、深圳市东北部,与
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地理坐标是东经114°02′~114°21′,北纬22°35′~22°49′。龙岗区东临
坪山区,西连
龙华区,南接盐田、
罗湖区,北靠
惠州市、东莞市,总面积388.21平方千米(不含
大鹏新区),是深圳市面积最大的辖区。区政府驻龙城街道,龙岗距香港30公里,距
广州市150公里。
地质
龙岗区处于中国东南沿海构造地震带外带,地质构造分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的主要褶皱轴线为北东向。由于燕山期以来强烈的花岗岩侵入作用、火山喷发作用、断裂作用的破坏,褶皱构造多数表现不完整,较为明显的有畔湖
向斜、
塘厦镇向斜、龙岗复式向斜、水头沙向斜四组褶皱。断裂构造主要在中、东部,按地质力学划分,归属新华厦系及北西向、东西向等构造体系。
地形地貌
龙岗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属低山丘陵滨海区;地貌大致呈现东西向带状分布,其中主峰在
南澳岛的
七娘山最高,海拔869.1米。北部是低谷、台地和河谷平原。东南部的
大亚湾与
大鹏湾沿岸属
山地海岸,甚至
陡崖临海,平原很狭窄。龙岗区地势起伏较和缓,地面坡度不大。
龙岗区依山傍海,海岸线长达133公里,沙滩、岛屿、礁石、海蚀崖、洞、桥、柱等海积海蚀地貌发育齐全,区内拥有入选
国家地质公园的大鹏半岛海滩。龙岗区海岸属山地海岸类型,可分为海崖山地海岸和港湾山地海岸。前者的特点是崖高(30米~0米)、 坡陡(45米)、水深(5米等深浅线紧贴海岸边);后者的特点是湾口有角,湾内有沙堤和泻湖平原,东海岸有16个较大的港湾。
气候
龙岗区地处中国南边的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龙岗区地处低纬度,
太阳辐射量较多,龙岗区太阳辐射量年均每平方厘米129.534千卡,年内总辐射量7月最大,2月最小。龙岗区多年平均气温22.0℃。月平均气温以1月份最低,为14.1℃;以7月份最高,为28.2℃。龙岗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926.7毫米。最少雨年份1963年为910.03毫米,最多雨年份1975年为2415.65毫米。4-9月总雨量占全年的85.2%,其中6-8月每月雨量均在300毫米以上,三个月总雨量占全年的51.7%。11月至次年1月是一年中雨量最少的季节。12月和1月的多年平均雨量分别只有23.5毫米和27.2毫米。龙岗区年平均蒸发量为1752毫米,小于年均降水量(19267毫米),属湿润地区。
水文水利
水文
龙岗区河流主要分为3大水系,即龙岗河流域、
深圳市河流域、观澜河流域。河道总长度约211.56千米。龙岗区共有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河流14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2条,分别为坪山河和龙岗河。龙岗河全流域面积181平方千米,总落差723米,河长35千米,河床平均坡降1.14%。横岗(不含六约社区)、园山、龙城、龙岗、宝龙、坪地街道的河流属龙岗河流域;布吉、吉华、南湾街道,横岗街道六约社区,平湖街道白坭坑社区的河流属深圳河流域;坂田、平湖街道的河流属观澜河流域。
水利
龙岗区范围内有水库44座,其中市管水库2座、区管水库42座(区直接管理水库2座、委托街道管理的国有水库35座、属街道管理但产权仍在社区的水库3座、属企业所有及管理的水库2座)。全区水库总库容约26262.74万立方米,其中供水水库10座、总库容23879.81万立方米。龙岗区已累计建成
龙岗河干流碧道示范段、甘坑河、塘坑背水库群、甘坑—苗坑水库、神仙岭水库等碧道89公里。
深圳龙岗区
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首个建在城市内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扩建后总库容为2272万立方米,其中供水和发电调蓄库容为1591.64万立方米。日供水量约2万立方米,2019年度供水量共计350万立方米,2020年度与三洲田水库合计供水998万立方米,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组累计发电量36亿KWh,抽水电量45亿KWh。电站每年可发电16亿度,每年能多吸纳19亿度清洁能源,能满足深圳电网三分之一的调峰需求,大面积停电时,最快120秒启动供电,是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充电宝。
土壤
龙岗区的土壤分为9个土类、14个亚类、29个土属。土类包括:水稻土、黄壤、红壤、赤红壤、菜园土、潮沙泥土、滨海沙土、沼泽土、石质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全区有大小水库89座,山塘32口,总库容1.08亿立方米,功能以供水、防洪为主。 全区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648立方米,约为
深圳市人均占有量的2倍。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4。龙岗区范围内有水库44座,其中市管水库2座、区管水库42座(区直接管理水库2座、委托街道管理的国有水库35座、属街道管理但产权仍在社区的水库3座、属企业所有及管理的水库2座)。全区水库总库容约26262.74万立方米,其中供水水库10座、总库容23879.81万立方米。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矿产资源
龙岗区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铅、锌、钨、锡、铋等。龙岗区已发现20多种矿产80多个矿点。如:以铅为主的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坪山打鼓岭、蔡涌高圳头的
铁矿,黄岗山仔,坪山碧岭一带的
锡矿和十名处
钨矿,
布吉街道的钨矿和横岗西坑的铋矿、大鹏岭澳的
钼矿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石、
大理石、高岭十、
方解石晶体、煤、
泥炭土及其他建材资源。石灰石主要分布干
横岗街道、龙岗、坪山和葵涌一带。
土地资源
龙岗区土地总面积为84407公顷。耕地1837.13公顷,占总面积2.17%;园地10875.93公顷,占总面积12.89%;林地37671.27公场,占总面积44.63%:牧草地3公面,占总面积0.004%;其他农用地2419.87公顷,占总面积的2.87%;房屋及工矿用地25792.27公顷,占总面积30.56%;交通用批3732.73公顷,占总面积4.42%;水域887.8公顷,占总面积1.05%;未利用土地面积1272.27公顷,占总面积1.51%。
生物多样性
植物资源
龙岗区自然植被,除沟谷和一些海岛上具有热带雨林部分特征外,其余皆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全区无原生植被。次生植被多为针叶乔木灌丛和草本植物,大部分地区覆盖较差,只有东南部一带的低山丘陵密度较高。龙岗区植物137科413属647种,其中乔木152种、灌木106种、草本294种,包括
苏铁蕨、
土沉香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IUCN极危植物小果柿、近危植物
韧荚红豆。龙岗区生态风景林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4个群系组、11个群系、34个群丛;主要树有:
榕树、
香樟木、
木棉、荔枝。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68科151属239种,其中
两栖动物13种、
爬行纲16种、鸟类113种、哺乳动物18种及
蝶类79种,包括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疣大壁虎、
香港瘰螈、
白鹇、
凤头鹰、
豹猫等19种,中国特有种
小棘蛙、香港螈、
中国壁虎、
灰胸竹鸡、淡眉
雀鹛5种。
自然灾害
增城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旱灾、洪涝、
龙卷风、赤潮等,主要的地质灾害有斜坡类地质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台风是龙岗区发生最多、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台风多发生在5-9月。
2003年9月2日,第13号台风“杜鹃”于20时30分在龙岗区东部沿海地区登陆。为1979年以来对龙岗区影响最大的台风,给龙岗区造成严重破坏。全区死亡4人,失踪1人,重伤15人,住院治疗67人。全区共转移6996人,其中南澳镇转移2100人。树木、路灯、广告牌损失严重,全区大面积停电。损坏公路3.5公里,
涵管、水闸、溢洪道损坏5处,河堤、海堤损坏12处,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
行政区划
龙岗区下辖有11个街道,111个社区。街道包括:平湖、
坂田街道、
布吉街道、
南湾街道、
横岗街道、龙城、龙岗、坪地、吉华、园山、宝龙。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龙岗区常住人口407.36万人,增长1.5%。其中,常住户籍人口129.1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31.70%;常住非户籍人口278.24万人,占比68.30%。
民族构成
龙岗区共有46个民族,其中
汉族人口为1659571人,占总人口的96.77%;少数民族45个共55337人,占总人口的3.23%。少数民族中:
壮族22708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2.29%,
土家族9464人,还有
回族、
藏族、维吾尔族共45个民族。
方言
龙岗区境内的方言较为复杂,按当地传统基本上可分为二种:一种属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
布吉街道、
横岗街道、龙岗、坪地、坑梓、坪山、葵涌、大鹏、南澳九镇;一种属
粤语,仅在平湖镇内,且与客家方言并用。此外还有一种“大鹏话”,主要分布在大鹏所城及其周边地区。
政治
更新截止时间:2024年5月;
经济
综述
龙岗区是深圳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基地、物流产业基地以及金融产业基地。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初具规模,
奇安信、
东华软件等23个龙头企业产业链重大项目在龙岗落地。
2022年,龙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59.06亿元,比2021年(下同)增长3.0%。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10.6%;工业增加值增长1.8%;建筑业增加值增长 62.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下降11.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9.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0.5%;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3.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3243.09亿元, 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514.51亿元,增长0.4%。三次产业比例为0.03:68.15:31.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7669元,增长2.0%。
第一产业
龙岗区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不发达。2021 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 2.09 亿元(不包含大鹏新区),增长 36.2%。蔬菜总产量 2.02 万吨,增长 23.6%;瓜果类总产量 824 吨,增长 139.5%;辖区有10家蔬菜基地、485户种植户。
2022年,龙岗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6亿元,比2021年增长10.6%。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198.28亿元(不包含大鹏新区),同比下降19.0%,全区规上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占比72.7%,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81种产品中,有118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分别同比增长112.3%、31.8%和29.2%。龙岗也是
深圳市最大的工业大区和产业强区,主要园区包括
华为科技城、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高桥中欧低碳城产业合作示范区、
华南城、西部文化创意圈等。拥有
华为、
比亚迪、
神舟电脑等产值超亿元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包括通信设备及
汽车传感器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截止2021年末,龙岗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48家,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48家。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龙岗区的支柱行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79.4%。眼镜及家具产业是龙岗区的传统优势产业。
2022年,龙岗区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243.09亿元,比2021年增长4.2%。
第三产业
2022年,龙岗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514.51亿元,比2021年增长0.4%。
2022年,龙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1.70亿元,增长5.9%。2022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1886家,实现商品销售额2466.48亿元,增长1.2%。主要销售商品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7.7%;烟酒类下降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0.4%;日用品类下降5.5%;家电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9.2%;中西药品类增长9.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9%;汽车类增长12.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 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182家,实现营业额34.44亿元,增长4.1%。
人文
宗教信仰
龙岗区主要信仰佛教和
道教还有
基督教(新教)和
天主教。宗教场所主要有:龙兴寺、基督教龙城堂、天主教坂田堂、基督教平湖堂。
文物古迹
龙岗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
赖恩爵、
赖信扬、
赖恩锡、
刘起龙、
刘黑仔等一批民族英雄。所城东西345米、南北285米,占地约10万平方米,整体格局保存完好。现存东、南、西三个城门及东北约300米古城墙
基址。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十字街和正街等。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土洋居民小组,
坐北朝南,建于1912年,旧址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包括主楼、礼拜堂、马厩等。主楼居中,面宽10米,进深10米,面阔三间,两边高两层,砖木结构,大门设砖拱门廊,屋顶四周有宝瓶栏墙,硬山堆瓦顶。主楼东侧为单层礼拜堂,面宽6米,进深15米。1943年冬,东江纵队司令部设于此,领导
惠阳区、
东莞市、
宝安区人民进行抗日斗争,1944年的“土洋会议”在此召开。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被正式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
大鹏新区第二个“国保”。
前进报社旧址
前进报社旧址位于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园区内,建于18世纪末,曾是村民办学的学堂,纵队的平民医院。前进报社旧址于1984年9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江纵队的前进报社曾在此办报。《前进报》是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和后来成立的东江纵队的机关报,于1942年3月9日起出版,共发行百余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岗区共有46项非遗列入区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坂田永胜堂舞麒麟”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龙城舞麒麟”"龙岗舞龙""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平湖纸龙""
张姓传统灯笼制作技艺,等5项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龙岗皆歌“坂田范氏剪偶”中国手指书画""皮雕技艺”等10项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民族乐器(龙秦)萧制造技艺”“陶瓷新粉彩花鸟技艺”“剪纸”等30项被列入区级非遗项目名录。
坂田永胜堂舞麒麟
舞麒麟是来自民间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多流传于广东地区,常在一些特殊节日中表演,有祈福致庆的意义。大船坑舞麒麟是大船坑客家人常用于节庆活动表演的传统舞蹈,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传承二十二代,有400余年的历史。大船坑舞麒麟主要流传于
宝安区大浪街道大船坑、水围、浪口一带。2011年,大船坑舞麒麟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
深圳市麒麟文化节落户大浪。同年,大船坑麒麟博物馆落成。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
客家凉帽,是张氏客家人从福建长汀府祖传下来的老手艺。甘坑的凉帽,顶上镂有圆孔,通风透气,特别适合南方湿热的气候;篾条上,涂着一层薄薄的特制青绿
染料,防霉
防潮。做凉帽,要经过三十三道工序。砍竹、裁竹、破篾,这些粗活,主要由男子去干;女子呢,织帽箔、扫桐油、扎水藤等。
中国手指书画
手指书画是深圳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是中国手指书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手指书画”是直接以手作为工具蘸墨着色在宣纸(生宣、熟宣、夹浆纸、绢等)上写书法、绘画而得名,包括手指书法和手指绘画两个方面。
饮食
脆皮吊炸龙岗鸡
脆皮吊炸龙岗鸡工艺相当繁杂,首先是选料,必须
清一色龙岗乡村放养的
三黄鸡,所谓“三黄”即毛黄、嘴黄、脚黄。鸡被净身之后,掏空腹脏,涂放秘制配料腌制6个小时,然后风干鸡体内外的水分,整鸡被倒悬于油锅之上,自上而下,以油浇淋,直至皮酥肉熟。
野生菌汤锅
野生山菌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采摘而来,自然天成,每种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纤维素和维生素也远远高于一般蔬菜和水果,既营养保健有可以食疗美容。
笼仔饭
荷叶笼仔饭的味道和
煲仔饭很相似,香喷喷的,味道浓厚,有
香菇鸡、腊味、卤味、
海鲜饭等品种。荷叶笼仔饭浓香中飘着荷叶的淡淡清香,创作出荷香饭的灵感来自
广东省的传统食品糯米鸡。笼仔饭的做法是先将荷叶飞水,沥干后放上
芫荽、红椒和葱段,将鸡切件抹干用
腌料腌好,再放调料和
黑木耳一起炒,之后
勾芡。用蛋炒好米饭,放在鸡和云耳上面,用
荷叶包好后放入蒸笼里慢蒸,荷叶的香味慢慢浸入饭里。
传统民俗
龙岗区属客家居住地之一,其民俗主要是客家风俗。龙岗民俗文化受海洋文化影响而相互融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穿戴上既戴竹笠又戴凉帽,信仰上既拜观音菩萨又拜海神妈祖等。
大鹏追念英烈
大鹏追念英烈活动,每隔五年在古城西门天后宫前举行一次。每次于正月初七至十五日挑选吉日,为期七天。大鹏追念英烈祭典第一天:迎神坐坛。先由七位僧人或道人手持香火、香灰,带领民间追念理事会全体理事及数百名群众,举旗扬幡,挑着彩篮,在锣鼓与爆竹声中,将
妈祖和列祖列宗神主分别从天后宫、祖庙祠堂请出并送上祭坛。第二、三、四、五天:早朝幡,诵经(或做法事),拜祭,吃斋菜;晚朝幡,每天换新鲜水果等祭品,主事带领数人守护,添油点香,日夜不断。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截止到2021 年末,龙岗区电影院60 家,公共图书馆(室)130 家。2022年举办过“中秋客家民俗传统文化”的活动。全区有公园227个,公园面积2497公顷。龙岗区体育中心是龙岗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公益性体育场馆, 现场馆、场地设施有:国际自行车赛场、网球馆、网球场、综合(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乒乓球室、室外篮(排)球场、全民健身广场等。全区拥有全民健身广场 123 个,标准体育馆 30 个,标准体育场 75 个。龙岗区开展有CBA、中超、女子冰球世锦赛、英雄联盟等国内外职业联赛,及龙岗马拉松、体育关爱工程、社区运动会、中小学体育赛事等。00后小将汤慕涵是龙岗籍运动员,在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浚、汤慕涵、张雨霏、李冰洁以7分40秒33的成绩夺得金牌。
教育事业
龙岗区属各类全日制学校 200 所,2021年在校学生和专任教师分别为 39.32 万人和 2.45 万人,均增长 5.0%。2021 年全区高考上线 人数(大专以上)为 8047 人,增长 7.2%。幼儿园 496 间。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
龙城高级中学是龙岗区区属公办重点高中,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占地面积15.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学校曾荣获“全国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
科学教育试验基地”“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18年)”“广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学校连续15年获得
深圳市高考工作“
卓越奖”,2021年高考特殊类型录取线上线率73.8%,较2020年大幅增长13%;本科上线率99.8%;重本上线率,千人规模学校全市名列前四;重本上线人数,全市第七。
医疗事业
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1290 间。市属
公立医院 4 间,区属公立医院 10间,社会办医院20间,社区健康服 务中心155间,个体诊所909间。医院床位14585 张,增长19.1%。卫生工作人员 2.55 万人。辖区
三级甲等医院达到8家。区耳鼻咽喉医院两个学科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科全国百强榜”。中医药服务“龙岗经验”荣登2021年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成绩单榜首。引进2个
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区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60474.91 元,增长 9.0%。全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 195.94 万人,增长 8.8%; 参加
工伤保险人数为199.90 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 194.74 万,增长 3.9%。全年共征收基本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基金 160.58 亿元,增长 94.4%。
生态环境
龙岗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6%。森林覆盖面积12301.1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1.74%。全年环境空气优良率为 92.4%。
二氧化硫日平均值为 4 微克/立方 米,减少 2 微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
交通
综述
龙岗区在交通网络上形成“七横十纵”的干线路网格局,道路总里程达到1268公里。龙岗地处珠江口东岸深莞惠城市圈几何中心,与深圳机场、港口码头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口岸均处于40分钟交通圈内,是深圳辐射粤东粤北地区的“桥头堡”。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往惠州、
梅州市、
汕头市及
福建省、
江西省等省份的交通要道。
公路
2021年末,全区公路总长度188.584公里,增长1.6%,其中,
一级公路78.36公里,高速公路109.724公里。市政道路1342.391公里。深汕、机荷、惠盐、水官、清平、盐排、博深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G15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深汕段、G25
长春-深圳高速公路惠盐段,S28
水官高速公路等国道
省道跨区而过。
铁路
龙岗区有
广深铁路、
平南铁路、
京九铁路、平盐疏港铁路、
厦深铁路穿境而过。区内拥有4个火车站:
深圳东站、平湖站、
坂田站、
深圳坪山站。深汕铁路、深大城际、
深惠城轨、龙大城际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四条线路在龙岗辖区共计94公里,共设站12座。深汕铁路龙岗辖区线路长21公里,设坪山站;深惠城际线龙岗辖区线路长32公里,设五和站、平湖站、大运北站、龙城站、坪地站。
华南地区最大的
铁路编组站—平湖南铁路编组站以及客运枢纽站深圳东站、厦深铁路深圳坪山站均在龙岗区布局。
公共交通
龙岗区公交线路有299条,公交站点2112个。按《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龙岗区轨道交通约294公里,包括4条
市域铁路和10条普线。目前,区内已开通3、5、10号线,运营里程为55公里。在建城市轨道14、16号线以及3号线四期、16号线二期,总里程为64公里,其中14、16号线进展顺利,年底前建成通车。
风景名胜
综述
龙岗区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拥有十大旅游景点,主要包括园山风景区、中丝园、
大芬油画村、
甘坑古镇、
大运公园、
求水山公园、
鹤湖新居、平湖
深圳凤凰山森林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等。2021年龙岗区国内游客 358.68 万人次, 增长 10.9%;海外游客 9.03 万人次,增长 12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45.722 亿元,下降 8.5%。
南岭中丝园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位于“中国第一村”南岭村社区南新路10号。中丝园项目占地面积3.6万㎡,建筑面积4.2万㎡,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展陈面积5000㎡,馆内由丝绸文化、工艺、产品、艺术四大主题展厅。中丝园以传承和弘扬丝绸文化为宗旨,作为
广东省丝绸文化地标之一,是
深圳市和龙岗区双认定重点文化企业,已连续成为第五、六、七届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深圳市文化产业基地、深圳市文化+旅游型示范基地、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的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大芬油画村
大芬村,被称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是国内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交易基地。村里随处都是正在画画的人,旁边有五颜六色的调色盘和混色水彩桶。村内据说有2000余名画师及1200余家画廊,这些街头艺术家来自五湖四海。以原创油画及复制艺术品加工为主,附带有
国画、书法、工艺、雕刻及画框、颜料等配套产业的经营,形成了以大芬村为中心,辐射闽、粤、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大芬油画村已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油画村”,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广东省“最美乡村”,
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代表,深圳文博会分会场的开创者和分会场举办纪录的保持者。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位于深圳市
坪山区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大万村大万路33号。大万世居始建于清
乾隆中期(约1763年),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前建成,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是以
宗祠为中心来组织院落的古代建筑群,它包括阁楼、门楼、围墙、水井、天井、民房、内围龙和石牌坊等。它前有月池,左有鱼池,后有“沙墩陂”(古代水利工程)相连接,整体布局合理,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园林。
人物
荣誉
2014年,龙岗区入选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2015年,龙岗区入选
广东省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6年,龙岗区入选全国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
2017年,龙岗区入选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
2019年7月,龙岗区入选广东省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019年9月,龙岗区荣获广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2019年10月,龙岗区入选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
2019年11月,龙岗区入选全球智慧城市大中华区数字政府创新奖。
2019年12月,龙岗区入选2019年度最佳体育投资城市。
2020年6月,龙岗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11月19日,龙岗区入选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2022年8月,龙岗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11月18日,龙岗区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3年1月11日,龙岗区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城区。
2023年8月,龙岗区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5名。
参考资料
深信要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3-03-11
龙岗概况.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202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