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境内高校
广州大学(简称:广大,英文名称为 Guangzhou University;英文简称为GU),中文简称为广大(英文缩写为GU),是由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起源于1927年创建的私立广州大学。在2000年,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华南建设学院合并组建为广州大学。
截止2024年5月,广州大学有大学城、桂花岗以及黄埔研院/研究生院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16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595人,学校在岗教职工3303人,总共设有25个专业学院,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自2020年以来一直稳居国内百强;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6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551位。2023年,广州大学位居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97位。在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801-1000位。2024年,广州大学位居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98位。
历史沿革
私立广州大学阶段
广州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创办的私立广州大学。1927年3月3日,广东台山籍爱国教育家、经济学家陈炳权先生联合金曾澄、王志远等社会名流创办了私立广州大学,定校训为“博学笃行”。
1938-1945年广州沦陷期间,广大七度迁徙,先后迁往开平、中山、香港、韶关、罗定、连平、兴宁等地。学校1949年经国民政府批准开始招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五子阶段
广州教育学院
广州市教师业余进修学院于1953年9月成立,1958年更名为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1968年“文革”浩劫中,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学校更名为广州市人民教育学院,变为培训班。学校经过10年经营,1978年恢复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名称。
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4月定名为广州教育学院,广州教育学院正式成为有师范性质的成人高校并承担在职中学教师及行政人员的继续教育任务,学校2000年并入广州大学。
广州师范学院
广州师范学院于1958年8月成立,设立中国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5个本科专业。同年9月,《广州师院学报》创刊。1964年9月学校停办。
1978年12月学校复办,设政治、历史、地理、教育、体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师范本科专业。学校1983年设立社会心理学硕士点,并于次年成功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5名。
1990年代,广州师范学院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蒲富恪及裴定一、张人杰等一批优秀人才,学校2000年并入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1983年4月复办,命名为广州职业大学,紧接着在1984年4月13日恢复广州大学旧名,由时任广州市市长叶选平兼校长。香港裕达隆有限公司张松先生、黄彩霞女士1992年向广大捐款3800万港元,建成裕达隆大厦,作为办公、教学综合楼。
广州市教委于1993年1月发文,同意广州大学与原私立广州大学的关系衔接。学校1996年11月2日隆重举行“广州大学与原私立广州大学衔接大会”,原广州职业大学与新广州大学于2000年合并。
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6月成立,与广州教育学院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同年9月,广州市政府将龙洞宾馆移交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使用。
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于1994年开始招收中文、数学、英语等本科专业,学校2000年并入广州大学。
华南建设学院
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于1991年6月成立,隶属于广州市建设委员会。
1994年,在广州市副市长兼院长戴治国和市建委的推介下,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与澳门明航地产投资公司合作,利用外资,从美国进口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震模拟振动台”(价值230万美元),建立了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周福霖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成果“中国汕头多层房屋隔震技术”,获得建设部1996年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华之最”(1949-1993)。2000年华南建设学院并入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2000年4月24日,教育部颁布“教发【2000】94号”文,同意广州大学与广州教育学院(1953年创办)、广州师范学院(1958年创办)、华南建设学院西院(1984年创办)、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1985年创办)等广州市属高校及教育资源,合并组建新的广州大学。广州大学在广园校区于同年7月11日隆重举行新广州大学组建成立大会。
广州大学2004年9月首批进驻大学城校区,于次年整体搬迁大学城。2006年学校确定了校风为“生生日新、德业并举”,学风为“专通相融、崇实崇真”。
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广州大学被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数学、防灾减震及防护工程被列为二级学科博士点。
2010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同年10月,广州大学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5年,学校被列入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试点改革单位并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2020年,广州大学成立黄埔研究院,打造“信息+智能”创新枢纽。落户中新广州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分两期建设。二期正式启用并正常运行后,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学习研究人员将达到5000人。10月29日,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4月,“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8月18日,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8月18日,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2022年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揭牌并于7月宣布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023年2月,获批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111基地”。5月17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大学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文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湾区文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大学举行。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总共设25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76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3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1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94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3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668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5人、全职外国和国际组织院士10人、特聘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7人、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94人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311人。
除此之外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5人;拥有“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学名师5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1人;拥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329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青年学者2人;拥有“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
学科建设
截止2024年5月,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强;27个学科上榜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其中2个位列全国前12%、7个位列全国前20%。
教学情况
截止2024年5月,学校拥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9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课程200门。
教学成果
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连续三年稳居百强;在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中位列世界第521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6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551位;2023年,广州大学位居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97位;在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801-1000位。2024年,广州大学位居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98位。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24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60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3多个、实习基地477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国际交流
截止2024年5月,学校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3所,分布于全球18个国家的21个主要城市;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相继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中澳韧性材料与结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16个。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并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
获批“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土木工程、天文信息技术等2个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分别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80多个。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2000年7月,广州大学图书馆随学校调整合并,原馆舍总面积为29,050㎡,由广州师范学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5所院校的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
2005年7月,图书馆整体迁入广州大学城,10月新馆正式启用,总面积5.65万㎡(大学城总馆4.9万㎡,桂花岗校区分馆0.75万㎡),馆舍由大学城总馆与桂花岗校区分馆组成。
截止2024年2月,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338.4499万册,报刊2326种,网络数据库82个(以总库计算),其中中文数据库38个,外文数据库44个。SCI、PQDT、Elsevier、Springer、Wiley、EBSCO、SAGE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及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知名中外文综合类数据库均已收录。
学术期刊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2002年由广州市教育局主管、广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由原4所地方高校学报整合而成,于2001年获得新刊号, 国内刊号为CN 44-1546/N,国际刊号为ISSN 1671-4229,国内外公开发行。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生物信息技术处理、程序分析、网络空间安全、图论与系统优化、神经网络、硬件自动化、新型计算机、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光计算等专业学术论文,少量刊登其他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以下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MR、CA、CSA、AJ、ZBI、UIPD及ZR。于2004年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8年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2015年荣获第五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第六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校质量奖。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广州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2002年,国际刊号为ISSN 1671-394X,国内刊号为CN 44-1545/C。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以来,先后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21-2022)、教育部名栏建设期刊、RCCSE中国学术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被评为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第四届“全国地方高校名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学术本位、现实关怀、本土意识、世界眼光”的办刊方向,坚持专题化办刊思路,注重聚焦主题,2019年以来,学报社科版在原来的特色栏目“廉政论坛”(教育部名栏)“ 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 “大湾区文化研究” “ 传播与社会发展” “后理论转向” “后理论与后人类研究” “审美代沟与文化断裂”基础上,又先后推出了“事件哲学研究”“文化记忆研究的过去与未来”“本雅明与中国”“后人类纪:突破与界限”“当代科幻中的人机关系”“后人类语境中的身体研究”“流行文化研究”“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等专栏,以及“纪念建党100周年”“三孩政策”“后人类文化与人类的未来”“电影后理论”“亲社会行为”“中国现代诗人文献”等专题。
《电镀与涂饰》
《电镀与涂饰》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主要报道电镀、化学镀、电子电镀及其它镀覆技术、涂料与涂装、氧化着色及金属转化膜等金属与非金属表面处理相关技术方面的内容。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连续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CSSCI来源集刊,并于2014、2015和2016年连续三次获得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集刊奖(优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刊物每辑分别设置三到四组不等的研究专题,并常设“其他专题”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乐府学》
《乐府学》集刊创办于2006年,2017年1月被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研究中心纳入CSSCI来源集刊,先后设有“文献考索”“音乐考察”“文学研究”“名篇解读”“唐后乐府”“年会专稿”等栏目。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集刊,为中国房地产法律实务研究论坛纸质版定期刊物,每卷设有论坛聚焦、理论探索、实务聚焦、域外采风等栏目。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5月,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平台6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语委科研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3个。
科研成果
2016年至2023年,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4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广东省科技合作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7项。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社科奖励83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优秀成果奖1项。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9项。
2020年至2023年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38项。2016年至2023年学校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5646项,授权专利2707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科学》《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22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824篇。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85余项。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徽志为由“GU”与“羊”字以及英文Guangzhou University组合而成的图案。“GU”为Guangzhou 29 University的缩写;“羊”代表广州市。“GU”与“羊”字组合,构成火炬与红棉花开的形状。
校训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校歌
学校校歌为集体作词、柳竖作曲的《广州大学校歌》。
广州大学校歌词
云山珠水,羊城堂皇,广州大学,在此一方。
传承五校薪火崛起谷围岛上,
崇德崇实崇真,自信自主自强啊百舸争流,
我们奋直上,莘莘学子走向五洲大洋。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共创辉煌!
追求卓越,共创辉煌!
校区情况
大学城校区
校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坐落于广州大学城西南一隅,与广东科学中心相对。
截止至2022年9月,大学城校区分为生活区与教学区,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划分为四个宿舍区域并且有梅、兰、竹、菊四大食堂,生活区也就是宿舍区域分别是“兰苑”“竹苑”“梅苑”“菊苑”,总共有20多栋七层宿舍楼,每间宿舍可以容纳6位同学。
桂花岗校区
校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桂花岗东1号
截止至2022年9月,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总用地面积101917㎡,总建筑面积151805㎡。校区分南区、东区(即后山)及北区三个部分,校区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和各种运动场地。
校区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法学院(律师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成人教育学生等。。
校区机构:校区管理服务中心、广州大学金融研究院(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派驻部门(单位)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教师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发展研究院)、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歌舞团等。
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
校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科教创新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截止至2024年10月
校友情况
参考资料:截止至2020年4月16日
所获荣誉
学校排名
学校在2022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中位列世界第521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
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551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6位。
在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
学院荣誉
学校2005年荣获“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称号。
学校2006年荣获“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和“2006年广东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2011年荣获“羊城慈善先进集体”优秀组织奖并入选2011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2015年荣获“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校2016年荣获广东省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称号和“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称号。
学校2021年荣获2020年度广州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2023年荣获广东省“节水型高校”称号。
参考资料
学校章程-广州大学.广州大学.2023-05-25
学校简介.广州大学.2023-05-25
广州大学.企查查.2023-05-25
广州大学.信用中国.2023-03-11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11
师资队伍.广州大学.2023-05-25
博学笃行九十一载:广州大学简史.广州大学档案馆.2023-03-11
校训校徽校歌.广州大学.2023-03-11
学院(部).广州大学.2023-07-07
广州大学.广州大学.2024-05-17
现任领导.广州大学.2023-03-11
重磅!47所高校入选!.澎湃新闻.2023-07-07
广州大学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中国教育在线.2023-07-09
学院简介.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2023-03-11
学院概况.广州大学法学院.2023-03-11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03-11
学院简介.广州大学教育学院.2023-03-11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简介.广州大学体育学院.2023-03-12
重点学科-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23-03-12
专业设置.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03-12
专业介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03-12
工程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广州大学管理学院.2023-03-12
学科设置.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03-12
学院简介.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23-03-12
学院简介-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新).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3-03-12
学院简介.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23-03-12
物理学专业简介.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2023-03-12
专业介绍.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3-03-12
专业介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2023-03-12
学院简介.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03-12
专业介绍.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2023-03-12
本科生培养.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03-12
专业介绍.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3-03-12
一流本科专业.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3-03-12
本科生培养.广州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2023-03-12
队伍概况.广州大学.2023-03-11
全职两院院士.广州大学.2023-05-25
杰出人才.广州大学.2023-05-25
学科建设.广州大学.2023-05-25
学术硕士点.广州大学.2023-05-25
专业硕士点.广州大学.2023-05-25
博士点.广州大学.2023-05-25
学科建设.广州大学.2023-03-12
我校新增2个本科专业.广州大学新闻网.2024-05-13
广州大学的王牌专业.出国留学网.2023-05-25
一流专业.广州大学.2023-03-13
本馆简介.广州大学.2023-05-25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07-07
期刊介绍.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7-07
科学研究.广州大学.2023-03-12
重点科研平台.广州大学.2023-07-07
我的大学 | 这里是广大.广州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25
校区简介.桂花岗校区管理服务中心.2023-05-25
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已任学校党委书记.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2024-10-06
广州大学历任领导.广州大学档案馆.2023-07-07
优秀校友.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05-25
2023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3-07-07
我校荣获广东省“节水型高校”称号.广州大学新闻网.2023-05-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私立广州大学阶段
五子阶段
广州教育学院
广州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华南建设学院
广州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教学情况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国际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学术期刊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校区情况
大学城校区
桂花岗校区
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学校排名
学院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