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作长篇小说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Les Enfants du capitaine Grant)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发表于1865年的小说,最初连载于《教育与娱乐》上,1867年~1868年由法国出版商皮埃尔-朱尔斯·赫策尔(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共三卷。
小说讲述了发生于1864年的一个故事。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偶然从海上漂流物中获得了一份文件,得知了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世,故而决定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及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着邓肯号一同前去寻人和营救。一行人在澳大利亚遇到了格兰特船长曾经的水手、如今已是一名海盗头子的艾尔通,他们聘请艾尔通做向导,却上了他的当,并被土著人俘获。逃脱后,他们决定将艾尔通抛弃在太平洋里的荒凉海岛玛丽亚泰勒萨岛上,却在此巧遇了格兰特船长,并和他一起朝着苏格兰凯旋而归。小说在讲述一行人种种奇遇的同时,还描绘了格兰特船长对英格兰奴役苏格兰的抗争,表达了其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截至作者去世时,小说的普通版本销量已超过了三万七千部,尤其在英国及其移民群中受到欢迎。1878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被当纳里改编为话剧,在法国圣马丁门演出;1962年,由迪士尼+改编的电影版上映,该片由罗伯特·斯蒂文森执导。
创作背景
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方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英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一方面,由于航海家们不断拓宽地图的边界,更加辉煌壮丽的图景被不断展现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与大航海相伴着的是大殖民:土著遭到残酷的屠杀,殖民地文明被无情破坏,资本主义的血腥和残暴在此显露无遗。
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想应运而生后,人们对于殖民主义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儒勒·凡尔纳在肯定航海家的冒险精神的同时,也对殖民地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表示愤慨,为此,他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呈现了他对殖民主义的思考。
此外,在创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前,凡尔纳购入了一条捕鱼船,这使他有了更为丰富的航海经历,也为其创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提供了素材基础。
内容情节
第一部
1864年7月,英国贵族爱德华·格里那凡爵士在近海试航时,获得了一份用英、德、法三国文字书写的文件。他从文件残存的字样中,得出了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在请求女王陛下政府派船营救遭拒后,他选择了自己组建一支由苏格兰人组成的队伍,与妻子海伦夫人、妻子的表兄麦克那布斯少校、格兰特船长16岁的女儿玛丽及12岁的儿子罗伯尔一起,驾驶着邓肯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然而,一位本要去印度做研究旅行的学者巴加内尔,却也因粗心错上了邓肯号。(第一章至第九章)
邓肯号一路到达了南美西海岸,却并未在调查中发现格兰特船长遇难的线索。在巴加内尔的建议下,队伍兵分两路,一支七人小队沿着文件上所标明的失事纬度南纬三十七度线出发,横穿美洲大陆;一支则在东海岸南纬三十七度的海面上巡航。七人小队在横穿美洲大陆的过程中,遭遇了安第斯山脉的地震、判帕草原区的狼群袭击等等险境,但都在印第安人塔卡夫的帮助下得以脱险。到阿根廷平原的独立堡后,巴加内尔对文件作了新的解释,认为格兰特船长的失事地并不在南美海岸,而应当是杂澳大利亚海岸。七人小队决定前往大西洋海岸,却在途中前遇洪水,后遭火灾,精疲力尽后才终于到达了大西洋岸边。(第九章至第二十六章)
第二部
回到邓肯号后,一行人决定沿着南纬三十七度向着澳大利亚的百奴衣角前进。将近澳洲海岸时,船只遇到了特大的飓风和海浪,但在船长孟格尔的冷静应对下安全脱险。但到达百奴衣角后,一行人仍没有发现格兰特船长的任何线索,这尤其令格兰特船长的两位儿女感到失望。这时候,他们遇到了自称曾是格兰特船长舵手的艾尔通。在艾尔通的说辞下,一行人决定请他做向导,沿着南纬三十七度横贯澳洲大陆。(第一章至第八章)
旅行队越过墨尔本,穿过维多利亚森林区,路过亚历山大山的金矿。一路上既饱览了独特的自然美景,也目睹了殖民统治给澳大利亚土著到来的深重苦难。翻越澳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后,一行人因河流涨水被困在了斯诺威河西岸。向导艾尔通极力主张由他带着格里那凡的文件去向邓肯号求援,麦克那布斯少校却在长期观察下,识破了艾尔通就是殖民当局正在通缉的逃犯彭·觉斯。化名为彭·觉斯的艾尔通开枪打伤格里那凡后,抢走了他的文件并前往墨尔本劫持了邓肯号。一行人只得赶去东海岸,却发现邓肯号已不知所踪。(第九章至第二十二章)
第三部
失去了邓肯号,营救格兰特船长一事也陷入了穷途。一行人只好搭乘货轮,前往新西兰奥克兰,试图在当地搭邮船回国。不料在去往奥克兰的途中遭遇大风暴,一行人好不容易登上了新西兰海岸,却又被当地的毛利人俘获。时值新西兰土著与英国殖民军交战,一行人危在旦夕。所幸罗伯尔机灵,又利用了毛利人的迷信习俗,一行人终于得以脱险,来到新西兰东海岸,并与邓肯号不期而遇。(第一章至第十六章)
原来,邓肯号出现在此处,是因为一贯粗心的巴加内尔在代格里那凡起草文件时,不小心将澳大利亚东海岸写成了新西兰东海岸。邓肯号也未被艾尔通劫走,反倒是他被关在了邓肯号上。在艾尔通本人的请求下,格里那凡将他丢弃在了南纬三十七度的太平洋荒岛玛丽亚泰勒萨岛上,却不料在此遇到了格兰特船长,一行人大喜过望。在为时五个月的旅行后,一行人沿着南纬三十七度环绕地球一周,载着格兰特船长胜利回到了苏格兰。(第十七章至第二十二章)
人物角色
格里那凡
邓肯号的主人,英国议会上院十六位元老中的一位,“皇家泰晤士河游艇俱乐部”最显赫的成员。在海上漂流物中的文件里得知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后,他毅然决定驾驶着邓肯号前去营救。
海伦夫人
格里那凡的妻子。她是苏格兰人,继承了其父——大旅行家威廉·塔夫奈尔勇敢、忠诚的品质,待人仁慈宽厚。她极力支持格里那凡前去营救格兰特船长,以让这些不幸的苏格兰人得以重回祖国。
麦克那布斯少校
海伦夫人的表兄。五十岁,性格沉稳谦逊,是一名坚忍不拔的苏格兰人。他虽沉默寡言,但却在关键时刻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细心的观察,识破了艾尔通的真实身份。
哈利·格兰特
即文题中的格兰特船长。1862年在海上遇难失踪,后被邓肯号一行人在荒岛救回。他希望能建立一个苏格兰人的移民地,好让受苦的苏格兰人能享受在欧洲得不到的独立和幸福。
玛丽·格兰特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性格坚毅,在失去亲人后,她选择将全部心力都用来照顾小罗伯尔,勤俭节约、小心谨慎、精明聪慧,担负起了母亲的全部义务。
罗伯尔·格兰特
格兰特船长的儿子。在冒险的途中,他的一言一行都表现得十分勇敢,以至于格里那凡夸赞他,在别人还是孩子的年龄,他将成长为一个大人。
雅克·巴加内尔
一位粗心大意的学者。他以为自己上了苏格提亚号,却误上了邓肯号;要去印度,却去向了美洲;将澳大利亚写成了新西兰;忘记了玛丽亚泰勒萨导就是达抱岛。该人物刻画十分成功,被视为是粗心大意的学者的典型。
约翰·孟格尔
邓肯号的哈尔威船长。他沉着、冷静,在邓肯号于印度洋遭遇飓风和怒涛时,他采取紧急措施,挽救了船只。
艾尔通
原为格兰特船长的不列颠尼亚号上的水手长,随船来到澳大利亚,与格兰特船长在建立移民区一事上发生了分歧,后成为了海盗。他劫持邓肯号未遂,最后被流放到了塔博岛。
主题思想
英雄主义
小说在其英雄化的人物形象中,折射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昂扬精神。一方面,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表现为对未知冒险的诚笃无畏:尽管一再走错方向,邓肯号一行人却一次次充满信心地踏上征途,终于凭借毅力、勇敢、知识和智慧,最终胜利回到了英国。另一方面,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背后藏着的又是人性的力量:无论是格里那凡仅凭一个鱼腹中的酒瓶里残缺文件的线索、便毅然前去找寻两年半前遇难失踪的格兰特船长的壮举,还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与罗伯尔对黑暗中父亲绝望呼喊声的回应,都透露出冒险背后浓浓的人情味。
民族精神
小说在格兰特船长和格里那凡两位人物身上,展现了苏格兰人民的民族精神。首先,格兰特船长作为一名苏格兰人,其踏上旅途的最终目的是给苏格兰人民寻找移民地,从而让苏格兰人得到在欧洲无法得到的独立与幸福;其次,世居苏格兰南部的贵族格里那凡,在女王陛下政府拒绝派船搜救的情况下,仍决定驾驶邓肯号出航,也是出于英国政府歧视苏格兰人的义愤和同为苏特兰人的同胞之谊。他的出海既是为了寻回一位勇敢的苏格兰人,也是为了寻回苏格兰人的民族精神。
反殖民主义
小说透视儒勒·凡尔纳关于殖民的观点。一方面,小说展现了殖民地原住民的血泪史——旅行队从南美洲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皆是荒凉败落和血腥混乱,暗含的正是凡尔纳对当时西方宗主国殖民统治的愤慨;另一方面,小说还关注到了移殖民中被剥削和被损害者的命运——外来的殖民者并非人人平等,而是阶级分明:一边是住在华厦美屋里、赚足了淘金人血汗钱的上流阶级;一边则是无法摆脱穷困与绝望的绝大多数新移民。小说在这一对比中,表现了凡尔纳对资本主义的血腥与残暴的批判,对殖民地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底层人民自强不息、互助友爱的赞扬,以及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小说塑造了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有温厚善良的海伦夫人,正义而富有同情心的格里那凡爵士,聪明机灵的小罗伯特,忠诚厚道的孟格尔,阴险狡诈的艾尔通,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人物是地理学家巴加内尔:他学富五车,凭借渊博的学识成为众人的向导,数次让陷入险境的众人化险为夷;但他又生性迷糊,如糊里糊涂地上错了格里那凡爵士的船,把葡萄牙语当成西班牙语错学了而毫不自知。当然,这部小说也存在人物较为脸谱化、形象不够丰满的问题,像巴加内尔一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不多。
情节设计
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其小说往往想象奇特、情节巧妙。如小说以三封语言不同、文字残缺的求助信作为线索,尤其是在格兰特哈尔威船长轮船失事地点这一信息上,每次的解读结果都不同,从而使得小说有了三场不同的冒险,极大增加了情节的曲折度。又如,在安迪斯山脉大地震这一情节中,小罗伯特突然失踪,在众人焦急之时,小说安排了一只目光锐利的兀鹰出场,它发现并抓起了小罗伯特,后又被土著用枪击落。而小罗伯特经历了地震、又从高空坠落,竟毫发无伤。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悬念丛生,却又给人真实的阅读体验。
知识性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知识性非常强。小说中随处可见各种地理知识、动植物知识、历史知识,航海的旅程、美洲大陆、澳洲大陆和新西兰的风土人情被描写得引人入胜。如点燃了翁比树的那场大暴雨、将邓肯号抛到澳洲海岸的大风暴、回荡着沃尔夫冈·莫扎特音乐的安宁的霍坦站,以及卡陀江两岸的自然风物、毛利人的葬礼、对华希提连山以东地区等等,都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作者儒勒·凡尔纳天生热爱自然、喜欢冒险,他的小说也往往建立在真实的经验和鲜活的事实之上,在呈现出强烈知识性的同时,也更好地给予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作品影响
1867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在法国出版。截至作者去世前,其普通版本的销量已超过了三万七千部,与《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并称为“凡尔纳三部曲”。此后,其作品由赫策尔出版社代理,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文字在各国发行。
1878年,由当纳里改编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话剧版在法国圣马丁门演出。
1956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文版问世,该版本由范希衡翻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
1962年,由罗伯特·斯蒂文森执导、迪士尼+发行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In Search of the Castaways)电影版上映。
作品评价
法国传记作家安·儒勒-凡尔纳认为,该小说的潜在主题具有象征意义:即人们必须赋予生存以目的,并在完成这一目的时不断自我完善。
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吴岳添认为,该作品体现了儒勒·凡尔纳反对奴隶制与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展现了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尚品质,凸显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中原地区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认为,凡尔纳小说中的许多假设,在科学飞速进步的现代已经显得有些过时;对于科学理论也常常讲得太多,使小说显得较为冗长松散。
衍生作品
1999年,张奋飞绘制、的漫画版《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由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由胡兆洪导演的动画片《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获得第11届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
参考资料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 (2005).豆瓣电影.2023-03-28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情节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人物角色
格里那凡
海伦夫人
麦克那布斯少校
哈利·格兰特
玛丽·格兰特
罗伯尔·格兰特
雅克·巴加内尔
约翰·孟格尔
艾尔通
主题思想
英雄主义
民族精神
反殖民主义
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情节设计
知识性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