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1996-),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为青年物理学家。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随后进入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学习,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2021年加入
哈佛大学,在Yacoby研究室做初级研究员。2023年11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公告称,曹原将于2024年7月起正式担任该校
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曹原主要研究领域为二维材料中的凝聚态物理与莫尔超导体和对扭曲材料的微观状态。曹原以约 1.1°的角度把两层只有原子厚的
石墨烯堆叠在一起,结果表明石墨烯可能会像已知的高温超导体一样导电,对理解高温超导电性具有推动作用。之后,曹原又进行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MATTG)的研究,依然发现超导电性,并且电子结构和超导性能具有更好的可调性,表明了莫尔元胞的两个载流子产生的对称性破缺相密切相关。
2013年,获得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2014年,获得
郭沫若奖学金。2018年度,曹原入选为
2018年度十大科学人物,2021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
1996年,曹原于四川省成都市出生。曹原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比较重视教育,受家庭氛围影响,曹原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1999年,曹原随父母到
深圳市定居,并且在家中为他搭建了一个“小型实验室”,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他的好奇心,激发他的创造思维,和锻炼动手能力,无形中为他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2年,曹原进入景秀小学。2007年,曹原通过选拔进入
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超常班,并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
高中的所有课程内容。2010年,曹原以高考理科669的的分数考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本科期间,曹原发现了扭曲双层
石墨烯和超导电性之间的联系,并且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
郭沫若奖学金。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和
PHYSICAL REVIEW B发表两篇文章。2013年6月,曹原被
牛津大学选中,受邀做两个月的科研实践。
2014年,曹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加入了帕布罗·埃雷罗的团队。曹原有着很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这种能力也为他出国留学并创造成绩打下了基础。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曹原发现,当叠在一起的两层
石墨烯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的时候,按照他的理论推测,材料会发生剧变,有可能实现超导体性能。2017年,曹原在石墨烯的导电性这方面已有所突破,《
华盛顿邮报》称赞曹原为黑暗之灯。2018年,曹原发现了石墨烯的超导电性,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有关石墨烯超导方面的论文。同年12月,曹原回到中科大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成功的心得。2018年年底,曹原登上了《
自然》年度科学人物榜单首位。2020年,曹原再次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两篇文章,介绍他在石墨烯超导领域的新进展。2021年,曹原再次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展示在扭曲双层
石墨烯中发现和探索超导电性和相关量子现象中的突破,获得获凝聚态青年物理学家全球最高奖。2023年11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官网显示,曹原将于2024年7月起正式担任该校
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2024年8月21日,曹原及合作者在《
自然》又一次发表文章。截至该日,曹原已经发表9篇Nature和1篇Science。
曹原在美国读博士期间研究出
石墨烯超导角度,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曹原等人通过对扭转角的控制,将魔角特性推广到其他二维研究体系,用来调谐和控制电子相互作用的强度,为研究多平带双扭超晶格中扭角和
电场控制的相关物质相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曹原发现发现当双层石墨烯以 1.1 度的“魔法角度”旋转叠加时,可以转变为“非常规”超导体,从此便掀起了旋转电子学的研究热潮。
曹原他们发现“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能在高达10特斯拉的高磁场下表现出超导性,比传统超导体所能承受的磁场高出3倍。该材料可能是“自旋三重态”(spin-triplet)超导体。当 θ 等于大约 1.6° 的“魔幻”角时,MATTG在低温(低至1
开尔文)下电阻为零,变为超导体。
2021年,曹原在《
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曹原及其合作者进行热力学和输运测量,研究了魔角扭曲双层
石墨烯(MATBG)的对称性破缺多体基态和非平凡拓扑现象。MATBG的出现,为量子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绝佳的平台,可在高度可调的平带系统中研究相互作用驱动的各种新奇现象。曹原团队的这项研究是魔角石墨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突破,使魔角石墨烯的理论和实验都更趋近于一个统一的框架。
“能与他合作我觉得是一种幸运。我想,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和他从我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多。我相信他将成为他那一代科学家中的领军人才”(曹原导师Jarillo-Herrero评)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一位来自中国的天才少年,成为了照亮黑暗的一盏明灯。”(《
华盛顿邮报》评)
“曹原还是很清醒的,很低调,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屏蔽掉外界的声音,专心在自己的工作上面。”(曹原导师
曾长淦教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