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都市圈是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为建设宁波及浙东地区立足长三角,打造“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加大推进宁波
市辖区城市地位和加快推进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区、
象山县、
宁海县同宁波市辖区一体化的步伐。坚持以宁波主城区为核心,进行一系列优化合作。
宁波,简称甬,是
浙江省的
副省级市,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利的
较大的市,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都市圈简介
宁波市都市圈是加大推进宁波市辖区城市地位和加快推进余姚、慈溪、奉化、
舟山市、象山、宁海同宁波市辖区一体化的步伐。
基础条件
宁波港是世界五大港口,中国前三大港口,其中宁波港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则列全国第四大港口。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位于
浙东地区,
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
杭州湾,西接
绍兴市,南靠
台州市,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在中央的文件中,宁波市分别被定义为
浙江省经济中心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2013年,根据中港网发布的2013年全球1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
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8亿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8.1亿吨,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而集装箱吞吐量亦达到1732.68万TEU,位列全球第六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县级市,东与
江北区、
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
奉化区、
嵊州市接壤,西连
绍兴市上虞区,北毗
慈溪市,西北于
钱塘江、
宁波杭州湾新区中心线与
海盐县交界。2013年,全市实现
工业增加值41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6%。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7.51亿元,增长7.6%。30个行业中22个行业同比上升。占比前十位的行业共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58.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6.2%,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7.76亿元,居各行业之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总产值1209.48亿元,增长7.3%,其中新产品产值412.47亿元,增长19.8%;销售产值1166.32亿元,增长7.9%。其中出口交货值343.96亿元,增长3.1%。全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2.95亿元,增长7.9%,;实现利税总额81.29亿元,增长3.5%,其中利润总额50.75亿元,下降0.2%。
慈溪市(Cixi),因治南有溪,
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地处
东海之滨,
杭州湾南岸,
县级市。东离
宁波市60公里,北距
上海市148公里,西至
杭州市138公里,是
长江三角洲南翼环杭州湾地区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
金三角地区的中心。慈溪蕴藏着丰富的海涂资源,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
浙江省土地后备资源最富足的地区。慈溪拥有悠久的青瓷文化,号称“海上陶瓷之路”发祥地,“
南青北白”奠定中国陶瓷格局。慈溪也被称为“
慈溪市”,与
青岛市、
顺德区并称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浙江省园林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县级城市、中国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小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福布斯中国十大最富有
县级市之一。
舟山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是中国两个以群岛建立的地级市之一,全市由1390个岛屿组成,占中国的五分之一。舟山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是
浙江省市辖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称。全市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
中原地区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旅游集海洋文化景观和佛教文化于一体,拥有
普陀山、
嵊泗列岛等风景名胜,构成了“千岛之城”独特的山海风光。“港、景、渔”是
舟山市最大的海洋特色资源,有“中国海鲜之都、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之称。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
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中国又一个
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象山县是中国
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位于
东海之滨,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东部沿海,位于
象山港与
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唐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由
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
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浙江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象山
户籍人口50.33万人。
宁海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
台州天台山、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是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宁波市下辖县,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全县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乡,人口58万,海岸线176公里,滩涂2.6万公顷,山林12万公顷,耕地3.5万公顷。
发展规划
2016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建部正式对外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规划》提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发挥
上海市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培育形成多级多类发展轴线,推动南京都市圈、
杭州市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
宁波市都市圈的具体范围包括宁波、
舟山市、
台州市三市。高起点建设
舟山群岛新区和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港口经济圈、台州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高效整合三地海港资源和平台,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
航运服务基地和
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形成
长江经济带龙头
泸州桂圆和“
一带一路”倡议支点。
宁波都市区明确包括宁波、舟山和台州三地市域,并延伸至
绍兴市新昌县、
嵊州市等周边区域。近期目标到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宁波都市区将努力构建“一主一副四片两带”的空间结构,即:甬舟主中心,台州副中心,宁象三门片、岱片、天仙临片、玉温片“四片”以及义甬舟开放发展带和东部海洋海岛发展带。
方案明确,宁波都市区有——
五大功能定位:
全球综合枢纽、国际港航贸易中心、国家智造创新中心、亚太文化交往中心、幸福宜居美丽家园。
构建五大体系:
现代化产业创新体系、现代化开放体系、现代化交通体系、现代化文旅体系、现代化城市品质体系;建设三大区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甬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
根据行动方案,宁波都市区将有一大批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实施——
打造重大创新平台载体
○大力推进前湾新区建设,加强沪甬合作。
○提升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影响力和辐射力。
○支持
舟山市、
台州市等在
宁波市设立飞地孵化器、托管型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
○谋划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在都市区内异地设分区。
○争创
杭州市—宁波综合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共建国家
集成电路及
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
培育一批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
○聚焦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谋划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加快推进
宁波杭州湾新区纯电动汽车项目、梅山汽车车身部件项目、
余姚市领克整车项目等建设。
○加快建设宁波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联动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谋划共建区域性海洋科教中心。
○发展大宗商品交易、船舶交易、金融保险、海事仲裁、法律咨询、
航运咨询信息等港航服务产业,推进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
建设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加快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点支持
宁波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大力推进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宁波海洋研究院、
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
台州学院等建设,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高水平建设浙江创新中心。
○探索在项目入驻、人才落户、购房资格、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
舟山市、
台州市、
绍兴市等地人才项目同城待遇。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
○高标准打造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升级版,高水平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推动台州、舟山联动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
○发展
总部经济,引导“抱团出海”在中东欧、东南亚等地新建一批境外产业园。
高水平建设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加快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建设,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使宁波都市区成为进口商品的首选口岸。
○积极谋划
自由贸易港,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
台州市联动创新区建设。
○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枢纽型国际贸易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展销中心。
○共建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全国
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台州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
建设综合交通门户枢纽
○加快国家级综合
机场枢纽建设,系统谋划宁波栎社
综合交通枢纽方案,谋划推进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四期,改造提升
舟山普陀山机场,推进
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
○重点建设
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
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台州高铁商务区、慈溪高铁新城、余姚高铁新城等区块。
○重点建设宁海物流园区综合货运中心、台州火车南站等综合货运枢纽,以及
宁波站、舟山白泉、台州高铁中心站等综合客运枢纽。
○加快建设
宁波舟山港口型
国际物流枢纽,联动提升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能级。
○重点建设通苏嘉甬铁路,谋划推进
沪甬跨海交通通道(沪甬城际、G15杭州湾二桥)、沪舟公铁两用跨海通道,争取
甬台温铁路福高铁、
国铁集团沿海(甬台温)货运专线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高标准规划建设杭绍甬、沪杭甬智慧高速公路,杭甬城际铁路。
○重点建设
甬金铁路,谋划
甬金高速扩容工程、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高速及金台城际铁路。
此外,还有构筑都市区内部
快速路网,优化都市区公交网络,强化其他基础设施共建,构建一体化旅游网络,推动
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文旅体金名片等。共同建设
智慧城市,打造一体化的城市大脑;以实现同城化为方向,重点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等。
区域合作
宁波市都市圈身长三角五大都市圈,这将加快提升宁波城市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宁波都市圈对长三角转型升级、创业创新的核心带动作用。宁波与
舟山市、
台州市地域相邻、人文相近、经济相融、文化相通,长期以来有着密切合作关系。在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演进的背景下,加快宁波都市圈建设有条件、有基础,可以实现资源互补、经济互动。
宁波具有国际大港资源和
开放型经济优势,教育、创新、金融等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宁波舟山港口岸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海运、
渔业等产业发达;台州汽车摩托车、医药、塑料、家电等产业集群特色明显。
宁波市、舟山、台州三市共建宁波都市圈,区域合作必将向纵深推进,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
《规划》着重提到了四条发展带。即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其中,“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
上海市、南京、
杭州市、
合肥市、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中枢发展带,辐射带动
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规划》提出,“沿海发展带”要坚持陆海统筹,协调推进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保护。合理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积极培育临港制造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服务业和特色农
渔业,推进江海联运建设,打造港航物流、重化工和能源基地,有序推进滨海生态城镇建设,加快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
作为宁波都市圈中的
舟山市,要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依托
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率先建立与国际自由贸易港区接轨的通行制度。高起点推进中意宁波
生态公园等的建设。加快各类海关特殊监管
区域整合优化和开放平台创新升级,逐步将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为综合保税区。
交通枢纽
《规划》明确,
宁波市要打造全国性
综合交通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要求,着力打造集铁路、公路、民航、城市交通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大力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
强化宁波等干线机场能力,改扩建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强化宁波
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建设
上海市—
嘉兴市—宁波铁路(含城际铁路);建设
舟山市至宁波至金华铁路;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
三门湾段;推进
京杭甬大运河航道整治;建设宁波梅山集装箱综合场站等铁路枢纽;推进
宁波舟山港煤炭、集装箱和
矿石专用码头建设。
发展前景
《规划》提出的
宁波市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是令人期待。宁波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可期。《规划》提出,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宁杭合为支点、其他城市为节点的网络化创新体系。明确集中打造宁波等创新节点,重点提升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宁波
智慧城市建设可期。《规划》提出,协同推进宁波等智慧城市建设,统一建设标准,开放数据接口,推动政务、交通等方面的智慧化应用;开展宁波等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大力支持宁波、
台州市等城市建设国家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加快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和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宁波能源行业迎来大发展可期。《规划》提出,推进
宁波市、
舟山市等原油储备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石油储备中心,构建清洁快速便捷的油品供应体系;推进舟山、宁波(二期)等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宁海
抽水蓄能电站;适时建设浙江宁波、浙江舟山石化产业基地;推进长三角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宁波—舟山煤炭物流园区。
宁波
生态环境更优美可期。《规划》明确,四明山—雁荡山共筑绿色生态屏障;推进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修复及鸟类保护工程;对于
杭州湾,
上海市、杭州、
宁波市、
舟山市、
嘉兴市、
绍兴市要联保共治,优化重化工业在沿湾地区的布局,控制围垦规模,加强岸线及湿地保护,提升入湾河流和排污口的
水环境质量,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共同打造生态
海湾。同时,宁波市
镇海区被《规划》列入危险化学品
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区域。
以人为本,《规划》对宁波等城市在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方面,也作了明确阐述。发展
生物能源,推广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构建
绿色交通体系。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安排城市生态用地,适度扩大城市生态空间,修复城市河网
水系,保护江南水乡特色,让人们“看得到风景、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