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实验小学
1902年在山东创立的公立小学
聊城实验小学位于驰名中外的光岳楼东南方100米处,是一所具有百年光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教育鲜明特色的省重点小学,是鲁西教育园地一朵最鲜丽的奇葩。
2017年11月,聊城实验小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简介
聊城市实验小学前身是聊城最早的中学——山东省立第二中学。该校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校,系清代东昌府启文书院改组而成,始称“东昌府官立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各官立中学堂一律称为“中学校”并去掉“官立”二字,该校改称“东昌中学校”。民国二年(1913年)七月,原东昌府区甲种实业学校并入。是年,因府辖取消,山东全省十三府直隶州之各中学一律改为省立学校,该校遂改校名为“山东省立聊城第四中学校”。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临清市的省立第七中学与该校合并,校名改为“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校”。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该校仅设初中班。民国十四年(1925年)增设高中班。翌年,高中部并入济南市,该校仍为三年制初级中学,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战乱而终止。省立二中终止后,来源于冀鲁豫35个县的学生一部分回到本地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领导的抗日挺进队。
中国抗日战争前期,省立二中改成了军干校,由范筑先将军任军干校校长;抗战中后期,曾更名为“模范小学”,学制五年。(这一时期也曾是日伪时期的司令部所在地)该校毕业学生中,有很多人成了中共优秀党员和干部,如“中共鲁西县委”的创始人,革命烈士赵以政、孙大安、王寅生杨耕心等,(均为省立二中1925年毕业生)。金方昌、金谷立、邓延熙(白果)等烈士,著名画家李苦禅、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等都是该校后期的毕业生。省立二中毕业生现尚在中央机关和高等院校担任领导职务者,以及著名专家、学者、高级知识分子等不计其数,不一一列举。 1949年5月,在省立二中校址上崔墨林主持建校。为纪念革命烈士张郁光,定校名为郁光小学。1951年,隶属于聊城师范,改为师范附小。1953年,被定为地区重点小学。1954年又改校名为郁光小学。1956年再改校名师范附小。1962年经上级指示,将师范附小校名改为实验小学。由于长期附属于师范,师资配备、教学方法均受师范优厚照顾,教学成绩及各项工作均好于本县其他学校。至1965年,实小升学率多在95%左右,其中升入聊城重点中学的升学率高达85%。
1966至1976年,实验小学改名为“五七”小学。1978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小学。1979年,奉省教育厅指示,取消“五七”小学校名,恢复“实验小学”名称至今。
办学规模
聊城实验小学有三个校区(老校、西校、北校),占地70余亩,学生4200余人,教职工230名,平均年龄35岁左右,专任教师全部达到专科以上学历,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省教学能手6人,水城名师2人(占全市小学1/5),东昌名师6人(占全区小学1/3),市区级教学能手80余名,这在全省是绝无仅有的,是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省一流教师队伍。为加快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近几年,学校投入1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完善充实了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器材室、音美劳器材等功能处室。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引起了宽带网路,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改善了教师办公及学生学习条件。
多年来,聊城实验小学一直是聊城市小学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学校曾多次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团,应省内外教育部门或单位邀请,对外送教百余人次。在聊城市起到了“实验性”、“示范性”的教育窗口作用。
学校荣耀
“全国现代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小学数学教改先进集体”、“省教学示范化学校”、“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与培养模式示范学校”、“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优秀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在德育、美育及综合治理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科普示范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省先进党支部”、“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等殊荣。
学校地址
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状元街
乘坐12路1路 到区政府 下车步行222米
乘坐3路 到杨以增 下车步行224米
乘坐12路1路3路 到光岳楼 下车步行275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聊城市实验小学.2016-02-24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办学规模
学校荣耀
学校地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