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神庙
山西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的寺庙
位于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狐歧山麓,源神庙因洪山泉源而建,其庙即建在洪山泉之源头之上。洪山泉又名鸑鷟泉,相传泉涌时鸑鷟鸣于此。洪山源神庙,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池伴古庙,建造精美,历有“华宫”之誉。该庙现存建筑较为完备,占地711平方米,庙向西而立,各组建筑依山势呈阶梯状,层层升级,步步登高。
历史
该庙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唐初尉迟敬德在介休任县令时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由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源神庙碑记》至道三年(997)重新建造神堂的记载可知,源神庙宋前即有之,之后元至大二年(1309)新建庙殿三楹,并于明洪武十八年重修。据明万历十九年(1591)《新建源神庙碑记》,知县王一魁于万历十六年(1588)曾将源神旧庙东移迁庙于南阜(现庙址),并进行扩建。现存建筑规模即保持了此时期风貌。
源神庙因洪山区泉源而建,其庙即建在洪山泉之源头之上。洪山泉又名鸑鷟泉,相传泉涌时鸑鷟鸣于此。《山海经》所记:“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是关于洪山泉最早的历史记载。洪山泉是晋中市最大的地下泉水,历来为介休市的水利命脉所在,她为介休历代农业、陶瓷业、制香业、水磨等历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庙碑中关于宋代瓷窑的记载,更为宋代陶瓷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源神庙历来为地方政权和群众管水、用水的中心,源神庙现存之20余通碑碣,记录有宋代名相文彦博“始开三河市”的功绩,又载有明代王一魁知县治理洪山区水利和弊的实迹以及其他名人治水、水利兴修、水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管、水事纠纷解决、工程布局、节水防污等方面的历史史实。洪山源神庙以较完善的历史文化遗存保留了中华民族千余年来的水利文化发展的轨迹,有其独特的文物和历史价值。
发展
1993年全国第一家水利博物馆——介休市洪山水利博物馆在洪山源神池创建落成。
景观
该庙现存建筑较为完备,占地711平方米,庙向西而立,各组建筑依山势呈阶梯状,层层升级,步步登高。绕过洪山泉源池,蹬上石拱小桥,便是一座彩绘精美的高大牌坊。上面镌刻着“有本者如是”五个苍劲有力、挥洒飘逸的镏金大字,相传为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所书,源于朱熹注:“溥博周道而广阔也,渊源静深而有本也”。背面是王一魁手书的“溥博渊泉”四个大字。过桥拾阶而上,迎面是龙虎殿,殿门上高悬“洪山水利博物馆”的牌匾,龙虎殿之后,便是山门,门上悬挂着“源神庙”的匾额。登上数十级台阶进山门,穿过殿,往上走可进一小院,正东面为源神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阑额下雀替镂雕及殿前的围栏石刻可谓精雕细刻,赏心悦目。与大殿遥遥相对的是建在五孔窑洞之上的戏台及两旁的钟鼓二楼。戏台又名“鸣玉楼”,卷棚顶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钟鼓二楼为六角攒尖顶结构,下有窑洞五孔,中间的一孔为通道,左右各二孔窑洞为“云房”。清乾隆介休市文化名士宋廷魁,曾在此著书作画,现存“云卧”匾额为其真迹。整座戏楼气魄雄伟,雍荣华贵,富丽堂皇。庙院设计,精巧别致,雕梁画栋,重檐转角,处处显示着古代工匠们杰出的艺术想象和深厚的艺术创造功底。
被盗
介休的琉璃冠绝天下,不法分子将觊觎的目光,盯向了这些知名天下的文物。
如同许多介休市的文物古迹一样,洪山源神庙内的建筑,好多地方也留下了琉璃的踪迹。来到洪山村附近的源神池(水池),过小桥,迎面的一处牌坊上题有“有本者如是”字样,背面则是明代王一魁所书“溥博渊泉”。此处牌坊,即用了黄琉璃瓦。向前登台阶,就到了山门殿。殿面阔三间,进深四,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两侧是八字影壁。左侧影壁的当中镶嵌有黄、绿、蓝多色的琉璃璧心——二龙戏珠。
2016年11月,二龙戏珠被可恶的盗贼撬走。琉璃璧心的边缘虽有一些残损,但主体完好,不同色彩的琉璃完美地组合在一起。细观可见,两条龙形活灵活现,分别置于上下两面。绿色的琉璃底色,衬托着通体黄色、头部略饰蓝色的飞舞龙身,与腾于中间的乳白琉璃珠,构成了一幅二龙戏珠的传统精彩画面。
琉璃璧心二龙戏珠被盗后,立即引起了介休市委、市政府,介休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案件侦破和文物的进一步保护工作。介休市公安局第一时间抽调精干警力,对案件展开全面调查。
参考资料
介休源神庙.旅景网.2023-11-20
目录
概述
历史
发展
景观
被盗
参考资料